董爽;刘鹤;李洪义;李奇;魏秀芳;邢健;刘新亮;孙继平;李世星;胡智文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力衰竭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和各项血脂与CRP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3例,有效50例,无效7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分别有7例、49例和14例,总有效率为8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功能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下降明显,左室后壁厚度与左室射血分数则显著升高,其改善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脂指标及CRP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接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以及CRP下降显著(P<0.05),HDL-C治疗前后无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临床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力衰竭型冠心病,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与血脂情况,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解泽宙;马裴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前后心率震荡变化.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且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人员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检查进行抗甲亢治疗,观察两组人员的甲状腺功能、心率震荡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前的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水平为(3.47±6.00)%、(2.91±5.91)ms/RR,观察组患者的TO水平比对照组高,TS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O、TS水平为(-6.51±3.00)%、(9.21±7.08)ms/RR,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人员的TO异常和TS异常率分别为2例(8.00%)、4例(16.00%),观察组患者的TO异常和TS异常率分别为20例(80.00%)、18例(72.00%),观察组患者TO异常和TS异常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O异常和TS异常分别为3例(12.00%)、8例(32.00%),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甲亢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改善患者心率震荡.
作者:贾剑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强化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并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65,采用谷氨酰胺强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B组(n=65,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免疫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N)、前白蛋白(PA)、氮平衡较B组高(P<0.05);治疗后A组CD4+、CD4+/CD8+、IgG水平高于B组,而CRP低于B组(P<0.05);治疗后A组血清前降钙素(PCT)、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较B组低(P<0.05);治疗后1周、1个月A组QLQ-STO22评分低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早期谷氨酰胺强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疗效较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陈泉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主动运动与推拿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抽选2017年2月~2018年2月96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推拿治疗;观察组实施主动运动联合推拿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腰椎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腰椎功能评分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率100% 高于对照组的85.42%(P<0.05).结论 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实施主动运动联合推拿治疗,有效改善患处疼痛,利于腰部重建,减少复发率,而且医疗费用低.
作者:孙瑞;徐睿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分析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NF-κB因子、NLRP3炎症小体及细胞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 制作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并将28只SD大鼠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即DN组)、正常对照组,DN组14只大鼠置于高脂饲料饲养,正常对照组14只大鼠置于普通饲料饲养.喂养3个月处死大鼠取肾组织后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N组大鼠肾组织的caspase-3水平、caspase-1、NLRP3及NF-κB较正常对照组表达显著上升(P<0.05).通过对ASC检测,凋亡因子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结论 NLRP3炎症小体、NF-κB及ASC在本课题中被证实在糖尿病肾病肾组织中表达上升,糖尿病肾病炎症机制与细胞凋亡可能有关系.
作者:张筠;路素丽;莫美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低温微射流技术在塔纳卡总黄酮提取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煎煮法、超声法、微波法与低温微射流法提取塔纳卡,比较不同方法总黄酮提取率及自由基抑制效果的差异.结果 采用低温微射流技术提取,塔纳卡总黄酮的提取率比煎煮法、超声法、微波法分别高9.5%、22.2% 和25.1%;DPPH自由基抑制率则分别高67.4%、14.3% 和37.3%.此外,低温微射流提取塔纳卡的优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5(g/mL)、温度30℃、流速150 mL/min,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92.6%;浓度为1 mg/mL时,DPPH自由基抑制率为93.8%.结论 低温微射流技术相比传统的中草药植物提取方法,在塔纳卡总黄酮的提取制备中具有突出的优势.
作者:张坚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金水宝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肺功能指标及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4%,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EV1/FVC显著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reg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Th17、Th17/Tre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金水宝胶囊与噻托溴铵吸入剂联合治疗 COPD 稳定期疗效好,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提高免疫功能.
作者:康义军;由华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我国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医疗费用,比较金天格胶囊与仙灵骨葆胶囊分别联用双膦酸盐治疗的费用差异.方法 对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CHIRA)数据库中2015年上半年被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医疗资源利用和骨质疏松治疗用药进行描述性分析;抽取金天格胶囊联合双膦酸盐治疗及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双膦酸盐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别设为金天格组(n=98)及仙灵骨葆组(n=125),进行基线匹配,比较两组患者直接医疗成本及医疗资源利用差异.结果 骨质疏松患者次均门诊费用为(493.32±522.48)元,次均住院费用为(18254.31±27073.41)元;西药使用比例为68%,中成药使用比例为26%;金天格组患者总体费用、住院天数、人均住院频次、人均骨折频次均明显低于仙灵骨葆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患者的经济负担较重,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应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骨折住院事件发生,从而达到节省医疗成本和医疗资源的目的.
作者:刘庆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对重症监护室老年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在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在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MA评分、GCS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7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和GC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为(21.68±5.59)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7.15±4.15)分(P<0.05);GCS评分为(12.95±6.52)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21±4.46)分(P<0.05).结论 在重症监护室中,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可使患者脑损伤程度减轻,改善肢体功能.
作者:杨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三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丙戊酸钠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均相酶扩大免疫分析法测定联合用药前、联用期间以及停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后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总结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影响的变化特点.结果 11例同时使用比阿培南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74.5±19.0)%,11例同时使用美罗培南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74.4±12.6)%,3例同时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64.9±24.3)%,三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降低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停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显著提高.结论 三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均可以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显著降低,临床应避免联合应用,尽可能避免癫痫发作.
作者:丑晓华;刘文;王来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发生肺出血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1月新生儿科收治的109例发生肺出血的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肺出血的109例新生儿中,97例存活,7例死亡,5例中途自动离院.结论 降低早产儿比例、减少缺氧及窒息的发生率,可预防发生肺出血.若新生儿在原有疾病基础上进一步出现呼吸变化、发绀以及反应差应考虑发生肺出血.胸部X线动态监测可提高新生儿肺出血早期诊断率.机械通气的及时使用可降低新生儿肺出血的死亡率.
作者:刘浩;张士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流量湿化吸氧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频率、血气指标及痰液性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并治疗的78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湿化吸氧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高流量湿化吸氧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FIiO2(286.66±36.13)mmHg、SaO2(97.43±3.61)% 显著高于对照组(211.59±27.54)mmHg、(92.13±2.89)%,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Ⅰ、Ⅱ、Ⅲ级痰液黏稠度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Ⅰ、Ⅱ、Ⅲ级痰液黏稠度比例.结论 高流量湿化吸氧疗法能够为重症肺炎患者提供更加精确、舒适的氧气,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气指标及呼吸频率,降低痰液黏稠程度,增加患者舒适度.
作者:张林娜;耿晓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改良多用途保持器应用于恒牙期不良舌习惯所致的开颌患者正畸治疗后保持稳定状态的效果.方法 选取24例由于不良舌习惯造成的恒牙期开颌患者,在结束正畸治疗后进入保持治疗阶段,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配戴改良多用途保持器,对照组配戴传统改良式Hawley保持器,观察两组受试患者2年6个月保持治疗阶段,分析覆颌值变化.结果 试验组前牙覆颌值平均改变0.095 mm,对照组改变1.315 mm,两组治疗前后复发程度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多用途保持器可有效纠正不良舌习惯,较好地维持了前牙区牙槽骨的高度、临床牙冠的长度,对于恒牙期不良舌习惯所致的开颌患者,保持效果具有显著意义.
作者:周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00例胃上部癌患者分成两组(手术时间先后原则).对照组50例,实施近端胃切除术;观察组50例,采取全胃切除术.对比两组营养指标、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 对照组术后两项营养指标水平[血清白蛋白(41.56±8.62)g/L,血红蛋白(125.26±27.63)g/L]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术后5年生存率(52.00%)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应用在胃上部癌中各有优势,需要慎重选择.
作者:解春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血脂水平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146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外周血甘油三酯(TG)的水平分为对照组和高血脂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情况和治疗前后TG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结果 高血脂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并且发生胸腔积液和身体炎症反应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重症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的比例以及死亡患者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血脂组患者的血清TG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在治疗后的第14天时,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脂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在治疗后的第7天时,血清TG水平显著降低,在治疗后的第7天和第14天时,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血脂水平越高,AP患者的病情越严重,治疗效果越低.
作者:吴晓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螺旋CT诊断应用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3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肺动脉栓塞螺旋CT诊断图像,判断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肺动脉主干栓塞有1支,左右肺动脉栓塞有21支,左右肺叶动脉栓塞有47支,左右肺段动脉栓塞有67支,左右肺亚段肺动脉栓塞有43支.结论 对于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螺旋CT检查能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代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孕妇生殖系统感染对胎膜早破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160例胎膜早破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孕期生殖道感染分为观察组(n=80,生殖系统感染组)与对照组(n=80,无生殖系统感染组),观察组给予相应治疗,统计总有效率,并对比两组胎膜早破时间、分娩时间、早产率、剖宫产率、产褥病率、新生儿及胎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分娩时间及胎膜早破时间较对照组高(P<0.05),早产率、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生殖系统感染可引起胎膜早破及早产,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感染率、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严重影响妊娠结局,应加强预防,积极治疗,保证母婴生命安全.
作者:陈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学服务对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心内科住院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服务组55例.对照组由医师和护士指导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服务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临床药师提供华法林抗凝的用药知识指导.出院时全部患者均进行华法林用药知识测试,比较两组患者得分差异.结果 服务组患者得分为(14.66±2.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51±2.6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学服务对提高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用药合理性、安全性、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临床药学服务充分体现了临床药师的自我价值,值得医院药学部门推广.
作者:丁勇;李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的7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展开研究,采用双色球随机模式将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顺铂、表柔比星和氟尿嘧啶联合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临床治疗进展期胃癌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能够促进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使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得到明显降低,安全可靠.
作者:周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慢性肾炎患者接受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资料80例进行分析,80例患者根据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双嘧达莫和厄贝沙坦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各项参数改变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以及肾功能各项参数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炎,临床效果理想.
作者:陈菁;王彤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