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康复治疗在重症监护室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意义

杨蕾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 老年脑卒中患者, 重症监护室
摘要:目的 研究对重症监护室老年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在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在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MA评分、GCS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7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和GC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为(21.68±5.59)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7.15±4.15)分(P<0.05);GCS评分为(12.95±6.52)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21±4.46)分(P<0.05).结论 在重症监护室中,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可使患者脑损伤程度减轻,改善肢体功能.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泄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中药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泄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慢性泄泻患者,并按照时间要求对病例进行筛选,确定符合要求的病例数量为86例,随后将这些病例均分成两组,具体的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四君子及四神丸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时间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从治疗总有效率指标来讲,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来讲,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的角度来讲,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慢性泄泻患者的过程中,中药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效果好,减少住院时间,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汪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前后心率震荡变化分析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前后心率震荡变化.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且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人员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检查进行抗甲亢治疗,观察两组人员的甲状腺功能、心率震荡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前的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水平为(3.47±6.00)%、(2.91±5.91)ms/RR,观察组患者的TO水平比对照组高,TS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O、TS水平为(-6.51±3.00)%、(9.21±7.08)ms/RR,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人员的TO异常和TS异常率分别为2例(8.00%)、4例(16.00%),观察组患者的TO异常和TS异常率分别为20例(80.00%)、18例(72.00%),观察组患者TO异常和TS异常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O异常和TS异常分别为3例(12.00%)、8例(32.00%),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甲亢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改善患者心率震荡.

    作者:贾剑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替格瑞洛用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PCI术后患者CYP2C19基因突变导致氯吡格雷抵抗时,采用加倍氯吡格雷的剂量与换用替格瑞洛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8例PCI术后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其中CYP2C19*2或者CYP2C19*3产生突变73例,除9例未按规定服药或未随访记录的外,64例病例中随机分成两组,A组36例换用替格瑞洛负荷剂量180 mg,维持剂量90 mg,每日2次,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B组28例加倍氯吡格雷剂量负荷剂量300 mg,维持剂量150 mg/d,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比较应用两者1周后血小板聚集率,用药3个月后心血管疾病、出血等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在两组比较中,应用替格瑞洛的A组在抗血小板聚集效果上明显优于使用氯吡格雷的B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CI术后患者如果CYP2C19基因突变,出现氯吡格雷抵抗,应用替格瑞洛替代氯吡格雷,相较于加大氯吡格雷剂量,可在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同时显著改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荐.

    作者:刘超;刘涛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吡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使用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加服吡拉西坦,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ADL评分及MMSE评分.结果 治疗半年后,研究组中患者的MMSE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梗死后的血管性痴呆患者,吡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用药可显著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牛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临床研究进展

    卵巢肿囊在临床中属于常见妇科疾病之一,通常是由女性卵巢病变所导致,对女性生育功能产生影响.随着我国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推广使用.腹腔镜手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方法相对比,腹腔镜手术切口直径小、术后疤痕小且颜色浅,因此受到多数患者认可.本文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临床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唐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金铁锁化学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研究金铁锁化学成分提取的佳工艺.方法 利用正交试验分析法,以金铁锁化学成分的提取率为主要评价指标,与药品生产实际相结合,大程度提高金铁锁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结果 几种提取工艺对金铁锁化学成分的提取具有显著影响,佳提取工艺为金铁锁根粗粉按料液比1:10的量加入80% 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5 h,滤过、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回收溶剂,浸膏加水溶解,水溶液装入经处理好的DM-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进行柱层析,分别用水、含乙醇10%、20%、80% 的水溶液进行依次洗脱,回收80% 的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得到金铁锁化学成分提取物.结论 本次对金铁锁化学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优选出佳的提取方法,能够加强金铁锁的利用率,为药品生产企业提供了优良的生产工艺.

    作者:李彦升;余朝良;杨立姮;杨晶;李倩;阮金华;覃业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00例胃上部癌患者分成两组(手术时间先后原则).对照组50例,实施近端胃切除术;观察组50例,采取全胃切除术.对比两组营养指标、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 对照组术后两项营养指标水平[血清白蛋白(41.56±8.62)g/L,血红蛋白(125.26±27.63)g/L]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术后5年生存率(52.00%)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应用在胃上部癌中各有优势,需要慎重选择.

    作者:解春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米卡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阿米卡星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在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治疗的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按随机分配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阿米卡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 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常规白细胞增多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大便常规白细胞的转阴率为96.00%、脓细胞转阴率为94.00%、红细胞的转阴率为98.0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腹痛、腹泻、发热、呕吐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接受阿米卡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后,症状得到显著的减轻,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高春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单纯予以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85%,观察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率及血压,且不增加患者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李妍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红芪多糖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探讨

    通过查阅红芪的相关药理作用研究,红芪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存活率下降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红芪多糖作用于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后,能够使多种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从而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一定治疗意义.

    作者:杨玉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药学干预对其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前者施行常规药学干预;后者施行综合药学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用药依从性、血糖变化与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参照组,血糖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药学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对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控制血糖有积极作用.

    作者:吕小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64排CTP评价低剂量米诺环素在兔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价值

    目的 应用64排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技术评价不同剂量米诺环素在活体兔脑缺血再灌注中的效果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雄性实验用新西兰兔48只,采取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实验组低剂量组、实验组高剂量组,共三组,每组16只.实验组在缺血再灌注4 h时间窗内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米诺环素,通过CTP的脑血流灌注图、脑血容积图、血流灌注峰值时间图及功能图像与TTC染色结果的差异性来分析实验组不同剂量米诺环素治疗活体兔脑缺血再灌注效果,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脑缺血模型CTP与病理对照:在缺血再灌注4 h时间窗内,不同剂量米诺环素CBF图与MTT图的缺损面积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缺血再灌注4 h时间窗内,不同剂量米诺环素CBF、MTT图与CBV图缺损面积、TTC染色缺损面积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低剂量米诺环素能够改善由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同时使用CTP成像评估活体兔血流改变准确、可靠,因此,应用64排CTP评价低剂量米诺环素在兔脑缺血再灌注中的效果良好、准确,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作者:董爽;刘鹤;李洪义;李奇;魏秀芳;邢健;刘新亮;孙继平;李世星;胡智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皮下引流管不缝合脂肪层的缝合法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采取皮下引流管不缝合脂肪层的缝合法对于妇产科手术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以及实施手术需要进行缝合的皮下脂肪较厚的妇科患者31例,采取皮下放置引流管而不缝合皮下脂肪,连续皮内缝合皮肤层5 d后拆线,术后采用腹部压沙袋6 h,观察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效果.结果 参与研究的患者其腹壁缝合时间为(5.3±0.8)min,未发现切口裂开,切口皮下血肿,脂肪液化或者切口硬结现象,有1例患者术后1 d时皮下引流管滑落,之后每日进行换药和大黄芒硝外敷处理,使得切口良好愈合;还有1例患者,术后2 d皮下引流管引流液为0,考虑皮下脂肪颗粒堵塞引流管,术后第3天拔出引流管,有黄色液体自引流孔流出,引流管被脂肪颗粒堵塞,后予引流孔内放置皮条引流,术后切口愈合佳.结论 进行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而不缝合皮下脂肪的方式操作简便,并且造价较低,且对于手术切口的恢复效果较好.

    作者:徐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枸地氯雷他定与阿伐斯汀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阿伐斯汀递减疗法和枸地氯雷他定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8例,采用阿伐斯汀递减疗法;观察组38例,采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荨麻疹治疗方面,阿伐斯汀递减法和枸地氯雷他定治疗临床疗效差别不大,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复发率.

    作者:郑蔚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诊治的7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注射与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率(87.18%)(χ2=5.716,P=0.017);观察组住院时间(6.44±0.82)d、术后阴道流血时间(8.27±2.13)d、术后血 β-HCG恢复至正常时间(18.34±4.85)d、术后月经恢复时间(24.41±4.67)d、包块消失时间(67.42±10.77)d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7.14±0.96)d、术后阴道流血时间(9.63±1.95)d、术后血 β-HCG恢复至正常时间(25.65±4.25)d、术后月经恢复时间(35.07±4.85)d、包块消失时间(78.91±12.82)d(P<0.05).结论 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与甲氨蝶呤注射联合治疗的治愈效果良好,患者创伤小,术后身体恢复快,安全可靠,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理想方法.

    作者:廖明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康力欣胶囊联合来曲唑片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康力欣胶囊联合来曲唑片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就诊并确诊为晚期乳腺癌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来曲唑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康力欣胶囊联合来曲唑片治疗,分别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介素细胞-2(IL-2)、白介素细胞-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及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相关因子的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后血清IL-2、IL-6、TNF-α、IFN-γ 及TGF-β1等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等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运用康力欣胶囊联合来曲唑片治疗,可使IL-2、IL-6、TNF-α、IFN-γ 及TGF-β1等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下降,有助于预防乳腺癌的复发与转移,提高乳腺癌治疗有效率.

    作者:张晓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谷氨酰胺强化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疗效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强化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并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65,采用谷氨酰胺强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B组(n=65,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免疫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N)、前白蛋白(PA)、氮平衡较B组高(P<0.05);治疗后A组CD4+、CD4+/CD8+、IgG水平高于B组,而CRP低于B组(P<0.05);治疗后A组血清前降钙素(PCT)、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较B组低(P<0.05);治疗后1周、1个月A组QLQ-STO22评分低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早期谷氨酰胺强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疗效较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陈泉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腹部带血管蒂皮瓣转移在手外伤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腹部带血管蒂皮瓣转移在手外伤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17例手外伤单纯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带血管蒂皮瓣移植术进行皮损修复;术后随访1年,对患者移植皮瓣成活率及皮肤修复效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平均随访时间(13.1±2.6)个月;随访中317例患者术后总体恢复良好,皮瓣移植成活率为98.74%(313/317),2例患者移植皮瓣边缘出现小部分坏死现象,经过换药处理后痊愈;2例出现感染,经清洗伤口,更换药物及口服抗生素治疗后痊愈.至随访结束,317例患者皮瓣移植后均成活,皮瓣移植成活率为100.00%;无继发感染,手外形良好,有2例患者移植皮肤出现皮肤张力增大,影响患者手部精细动作;其余患者皮肤弹性良好,手功能基本恢复,治疗总优良率为99.36%(315/317).结论 腹部带血管蒂皮瓣转移用于手外伤皮肤缺损修复皮瓣移植成活率高,手部外观和手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胡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国家药品标准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优化策略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安全用药等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因此,药品标准的科学制定与监管对于确保用药安全十分重要.从目前国家药监局开展的药品标准管理工作情况来看,效果还欠理想,有待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国家药品标准管理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据此提出国家药品标准管理不足的相应优化策略.

    作者:袁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分析在小儿手术中应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施行效果对比.方法 随机筛选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小儿手术的6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n=30)施以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n=30)施以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将两组的施行效果、安全性指标变化、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躁动指数、疼痛程度、觉醒时长、麻醉恢复时长、定向力复原时长、拔管时长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的DBP、SBP、SpO2、RR、H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相比,在小儿手术中应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作者:董建明;李娇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