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磊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强化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并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65,采用谷氨酰胺强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B组(n=65,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免疫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N)、前白蛋白(PA)、氮平衡较B组高(P<0.05);治疗后A组CD4+、CD4+/CD8+、IgG水平高于B组,而CRP低于B组(P<0.05);治疗后A组血清前降钙素(PCT)、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较B组低(P<0.05);治疗后1周、1个月A组QLQ-STO22评分低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早期谷氨酰胺强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疗效较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陈泉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回顾分析60例婴幼儿尿路感染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以2014年3月~2017年10月在本院确诊的60例尿路感染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合并症、病原菌分布以及治疗、预后等资料,总结发病特点.结果 60例婴幼儿中,女婴占比较高,为63.33%,年龄为1~6个月的占比较高,为46.67%(P<0.05);尿路刺激征、发热及食欲欠佳等都是尿路感染的常见症状;经常并发肾积水、肾炎等其他疾病;大肠杆菌比较常见;经对症治疗后,51例(85.00%)康复.结论 婴幼儿尿路发生感染后,会出现多种症状,其中1~6个月的女婴患病概率较高,容易引发其他脏器疾病,及时予以对症治疗后可好转或痊愈.
作者:李国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临床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用药安全.方法 本次15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诊疗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老年住院患者,对全部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状况和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究其用药安全性.结果 150例老年用药不良反应患者中,男78例(52.00%),女72例(48.00%),男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当中,给药后45 min发生不良反应96例(64.00%);不良反应发生的短时间为3 min,而长为3 d.大多数不良反应在静脉输液30~45 min时发生.结论 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老年患者用药及其用药安全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指导老年患者科学、合理用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其用药安全性、有效性.
作者:刘伟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药学干预对其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前者施行常规药学干预;后者施行综合药学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用药依从性、血糖变化与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参照组,血糖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药学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对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控制血糖有积极作用.
作者:吕小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比值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及脑钠肽(BNP)的关系.方法 选择59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按A/C比值分为A/C异常组(257例)及A/C正常组(339例),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Hcy、CRP及BNP,比较各组Hcy、CRP及BNP水平差异.采用pe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A/C与Hcy、CRP及BNP的关系.结果 A/C异常组患者血清Hcy、CRP及BNP水平高于A/C正常组及对照组(P<0.05),A/C正常组患者血清Hcy、CRP及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A/C与血清Hcy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χ2=0.372,P<0.05)、与CRP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χ2=0.402,P<0.05),与BNP水平呈现正相关(χ2=0.399,P<0.05).结论 A/C比值能够反应糖尿病合并2型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状态及炎性反应程度,能够预测粥样板块的稳定性.
作者:张若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参芪苡术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8月就诊的158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参芪苡术汤+化疗)79例和对照组(化疗)79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62.03%(49/79),与对照组总有效率45.57%(36/79)比较,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Karnofsky评分及生命质量(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arnofsky评分及QO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Karnofsky评分及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芪苡术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可靠,增效减毒效果更好,治疗中晚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更佳,且化疗毒副反应减小.
作者:刘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64排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技术评价不同剂量米诺环素在活体兔脑缺血再灌注中的效果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雄性实验用新西兰兔48只,采取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实验组低剂量组、实验组高剂量组,共三组,每组16只.实验组在缺血再灌注4 h时间窗内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米诺环素,通过CTP的脑血流灌注图、脑血容积图、血流灌注峰值时间图及功能图像与TTC染色结果的差异性来分析实验组不同剂量米诺环素治疗活体兔脑缺血再灌注效果,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脑缺血模型CTP与病理对照:在缺血再灌注4 h时间窗内,不同剂量米诺环素CBF图与MTT图的缺损面积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缺血再灌注4 h时间窗内,不同剂量米诺环素CBF、MTT图与CBV图缺损面积、TTC染色缺损面积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低剂量米诺环素能够改善由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同时使用CTP成像评估活体兔血流改变准确、可靠,因此,应用64排CTP评价低剂量米诺环素在兔脑缺血再灌注中的效果良好、准确,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作者:董爽;刘鹤;李洪义;李奇;魏秀芳;邢健;刘新亮;孙继平;李世星;胡智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常用药物的安全性及合理用药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1月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按入院顺序编号,依次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用药安全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管理.结果 规范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出现低血压1例,头晕、恶心、头痛3例,支气管痉挛1例;对照组出现咳嗽2例,心动迟缓3例,感染患者1例,低钾血症3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个体差异合理选择降压药,平稳控制血压,药物剂量适宜,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
作者:米荣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住院部应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办法,对住院部在2017年3月~2018年1月期间应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进行临床镇痛治疗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部应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的科室主要集中在骨科、心胸外科、肿瘤科以及疼痛科,应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进行镇痛的患者病症主要为骨折以及肿瘤等具有明显慢性疼痛症状的疾病.结论 在临床诊治患有具有明显慢性疼痛症状的疾病患者时,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进行疼痛治疗的效果较好,具有明显的超前镇痛效果,也能明显降低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相对较高,但用药不合理的现象还需要医护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注意.
作者:吴海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2月神经内科接收诊治1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成两组,以接受常规治疗的76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68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各神经功能损伤标志分子水平全部在对照组以下,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状况,有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高.
作者:卞科宇;冯小莉;李云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呋塞米与托拉塞米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出血致脑水肿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呋塞米治疗,治疗组应用托拉塞米治疗,比较两组颅内血肿及周围脑水肿体积,记录两组尿量、颅内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颅内血肿体积在治疗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周围脑水肿体积在治疗第3天、第7天、第14天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尿量、颅内压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托拉塞米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明显优于呋塞米.
作者:李玉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对重症监护室老年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在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在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MA评分、GCS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7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和GC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为(21.68±5.59)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7.15±4.15)分(P<0.05);GCS评分为(12.95±6.52)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21±4.46)分(P<0.05).结论 在重症监护室中,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可使患者脑损伤程度减轻,改善肢体功能.
作者:杨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在小儿手术中应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施行效果对比.方法 随机筛选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小儿手术的6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n=30)施以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n=30)施以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将两组的施行效果、安全性指标变化、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躁动指数、疼痛程度、觉醒时长、麻醉恢复时长、定向力复原时长、拔管时长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的DBP、SBP、SpO2、RR、H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相比,在小儿手术中应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作者:董建明;李娇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螺旋CT诊断应用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3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肺动脉栓塞螺旋CT诊断图像,判断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肺动脉主干栓塞有1支,左右肺动脉栓塞有21支,左右肺叶动脉栓塞有47支,左右肺段动脉栓塞有67支,左右肺亚段肺动脉栓塞有43支.结论 对于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螺旋CT检查能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代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5年7月~2017年1月间来院治疗的58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患者受孕情况,同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调查.结果 58例患者均成功开展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67.2±13.5)min.术中无转开腹病例,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5.3±1.2)d.58例患者中输卵管伞端粘连者15例(输卵管19条),输卵管再通率为100.0%;壶腹部阻塞26例(输卵管37条),输卵管再通率为100.0%;间质部阻塞17例(输卵管23条),输卵管再通率为95.7%.58例患者中,有28例成功妊娠,另有1例患者输卵管异位妊娠,妊娠成功率为48.3%.结论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能够针对输卵管性不孕症进行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管意宏;梅晓晨;赵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肺栓塞给予利伐沙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华法林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利伐沙班治疗,观察对比组间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情况及患者住院情况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各项治疗及治疗前VAS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栓塞给予利伐沙班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较好,患者经济负担小.
作者:孙国磊;乔璐;高书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前后心率震荡变化.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且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人员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检查进行抗甲亢治疗,观察两组人员的甲状腺功能、心率震荡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前的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水平为(3.47±6.00)%、(2.91±5.91)ms/RR,观察组患者的TO水平比对照组高,TS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O、TS水平为(-6.51±3.00)%、(9.21±7.08)ms/RR,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人员的TO异常和TS异常率分别为2例(8.00%)、4例(16.00%),观察组患者的TO异常和TS异常率分别为20例(80.00%)、18例(72.00%),观察组患者TO异常和TS异常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O异常和TS异常分别为3例(12.00%)、8例(32.00%),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甲亢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改善患者心率震荡.
作者:贾剑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阿仑膦酸钠、激素替代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相关治疗,按照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体内激素水平无显著差异,经过分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受影响较大;两组患者骨代谢情况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经过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改善显著;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激素替代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均可起到一定效果,但是前者对于患者的激素水平影响更小,同时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钱肖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卵巢肿囊在临床中属于常见妇科疾病之一,通常是由女性卵巢病变所导致,对女性生育功能产生影响.随着我国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推广使用.腹腔镜手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方法相对比,腹腔镜手术切口直径小、术后疤痕小且颜色浅,因此受到多数患者认可.本文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临床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唐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4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肾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4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腹腔镜治疗组,另外24例患者采用开放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为开放治疗组.术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治疗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开放治疗组患者,但是血管阻断时间长于开放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放手术治疗方法相比,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对肾肿瘤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迅速,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易利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