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田
目的 旨在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机械通气序贯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4年5月ICU住院AECOPD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序贯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序贯组联合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总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停留时间.结果 序贯组有效率80.8%,明显高于对照组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总机械通气以及ICU停留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序贯疗法用于AECOPD住院患者的治疗,可积极控制肺部感染,明显缓解症状,降低死亡率.
作者:白蓉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热原因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方法,选择我院ICU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热患者,分析血清PCT和CRP水平与发热原因之间的关系.结果 感染组患者较非感染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热患者行PCT和CRP检测,可以初步鉴别发热原因,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丽;徐旭;赵珂;杨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近年来,关于线粒体动力学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线粒体动力学改变在治疗脓毒症中扮演的角色尚不明确.关于脓毒症心肌损伤研究比较多的是线粒体功能异常,推测有许多机制都参与了线粒体功能损伤,而对于线粒体功能的损伤和修复机制仍存在争议.本文就线粒体动力学改变在脓毒症心肌损伤时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张媛媛;董艾莉;王妍妍;谢克亮;于泳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递法明片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3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递法明片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患者眼压始终维持在稳定状态,总有效率为94.4%.结论 采用递法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够降低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防止患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对患者眼部症状改善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作者:石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收集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Child-Pugh为B级、C级.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药物为奥曲肽等,研究组则加用奥美拉唑.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 d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Blatchford评分、胃液pH值和两组平均止血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胃液pH值和Blatchfor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两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15.6±3.9)h、(31.6±5.1)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
作者:李勇;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分子生物学是通过分子理论和技术对人体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发病机制等进行研究的学科.有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将这个技术引入到结核病研究中,研究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致病机制、耐药机制等.通过这些研究增加了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包括DNA测序、DNA探针技术、基因芯片技术、DNA指纹图谱分析和聚合酶链反应等.学者通过这项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耐药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耐药多见于染色体上编码药物标靶的基因或药物活性有关的酶基因突变引起,从而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在分子生物学上的特性.本文主要对分子生物学中聚合酶链反应(PCR)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综述研究.
作者:刘常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轻度慢性持续期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B组.A组30例,采用小儿推拿疗法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B组30例,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儿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及患儿治疗期间复发次数.结果 A组、B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日间症状评分及患儿治疗期间复发次数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推拿疗法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持续期小儿支气管哮喘,其疗效优于单纯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是较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徐婉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开腹、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肠胃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在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48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4例,给予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24例,则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胃肠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李积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高频超声在乳腺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乳腺手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高频超声组在乳腺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中借助高频超声施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完成时间、术后愈合时间、乳腺瘢痕大小、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高频超声组患者手术效果比对照组高,高频超声组手术完成时间、术后愈合时间、乳腺瘢痕大小、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优于对照组,高频超声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在乳腺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完整切除病灶,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少,瘢痕小,术后愈合快,可减少出血和疼痛等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吴艳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妇女10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一时期非妊娠期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观察受试者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对受试者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病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4水平(82.2±3.5)ng/mL;FT4水平(9.2±0.6)p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疾病患病率高,检测结果一定程度上反应疾病情况,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张明;孙冰;曹锦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低血糖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容易造成新生儿神经系统的损伤.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母亲的逐渐增加,以及医学上对低血糖检测技术的提高,新生儿低血糖性的脑损伤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对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分析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郭立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品报损导致的资源及经济损失.方法 持续改变传统工作模式,以降低药品损失,在PIVAS运行期间,分析药品报损的原因,改变传统的配置模式,采用科学药库管理模式,分析与比较药品报损率、细胞毒类药品报损率、各环节药品报损率.结果 药品报损金额与报损率均较改进PIVAS工作模式前大幅度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持续改进PIVAS工作模式,能有效降低药品报损率,减少PIVAS由于药品管理不当导致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成本流失.
作者:王娟娟;李丽;刘永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帕金森病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单纯经左旋多巴治疗)和观察组(37例,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予以评价.结果 ①两组患者治疗第4、8和12周的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UPDRS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低于对照组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经左旋多巴与普拉克索联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抑郁程度下降,病情获得有效控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滕文丽;孙春蕾;杨晶;马光洪;刘献成;李炯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传统药物治疗50例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顽固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定义接受传统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采用血液透析联合传统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血钾、心输出量、射血分数、B型尿钠肽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传统药物治疗50例顽固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突出,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
作者:靳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中TE方案与TEC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1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6例随机分两组.TE组采用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为TE方案,TEC组采用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为TEC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乳腺癌缓解率;粒细胞缺乏所致发热发生率、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卡氏评分的差异,比较两组中位生存期、中位肿瘤进展时间.结果 TEC组患者乳腺癌缓解率和TE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EC组粒细胞缺乏所致发热发生率、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TE组(P<0.05);治疗前两组卡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卡氏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中位生存期、中位肿瘤进展时间相似(P>0.05).结论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中TE方案与TEC方案的应用价值相似,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和生存情况,但TE方案的骨髓抑制作用比较轻,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衍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96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单双号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48例;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进行抗癫痫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左乙拉西坦,对照组加用丙戊酸钠,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并了解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为9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总智商(FIQ)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有差异,且低于研究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小儿癫痫治疗中,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均有满意效果,安全性较高,但左乙拉西坦在改善患儿认知功能方面更具优势,临床价值更突出.
作者:马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在外伤性疾病中,烧伤较为常见,其原因与物理、放射以及化学因素存在相关性,其临床治疗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一旦烧伤,组织会出现严重脱水,蛋白质也会发生变化,机体在一定程度上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和相关部位组织凝固,终致使瘢痕畸形.此研究对烧伤后早期瘢痕形成的机制进行分析,并介绍相关修复治疗的措施,从而为临床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边泽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钠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7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服用雷贝拉唑钠和莫沙必利,对照组服用法莫替丁和西沙必利.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和4周后的症状变化以及4周后内镜下食管黏膜病损变化显示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雷贝拉唑钠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其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作者:张杰;孙彦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翼状胬肉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从事户外工作者易患此病,推测紫外线是主要的环境因素.同时,以往临床上诊断为翼状胬肉的部分病例经病理学检查却发现实际是眼表肿瘤增生,近年来手术联合药物取得有效的治疗结果.本文就翼状胬肉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中医药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3年6月~2016年6月实施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15例单纯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上中医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结肠镜检测,观察组患者的糜烂、水肿等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加上中医药治疗,有助于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
作者:黄蓓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