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张丽
目的 采用HPLC-ELSD法测定前列地尔纳米乳注射液中溶血磷脂含量.方法 建立HPLC-ELSD测定溶血磷脂的方法,色谱柱为:Intertsil?SIL-100A(4.6 mm×250 mm,5μm),以甲醇-冰醋酸(500:10,三乙胺调节pH至6.0)为流动相.联合ELSD,控制漂移管温度:85℃,用氮气作为载气,流量:1.6 L/min.结果 在选定的条件下,溶血磷脂与样品中其他组分分离良好.溶血磷脂检测限(LOD)为36 ng;溶血磷脂在3.6~180μg/mL范围内,峰面积的对数与浓度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2=0.9994);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2%(n=6);平均回收率为100.88%,RSD为2.51%(n=9),3批样品溶血磷脂含量分别为:0.311 mg/mL,0.326 mg/mL,0.325 mg/mL.结论 本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前列地尔纳米乳注射液中溶血磷脂的含量测定.
作者:廉云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研究进展.方法 从抗NMDA受体脑炎流行趋势、发病机制、症状表现、检查方法、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近年抗NMDA受体脑炎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提高医生对该病的认知.结果 抗NMDA受体脑炎发病率较高、症状复杂且无特异性,根据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手段,可对疾病作出准确鉴别诊断,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结论 对抗NMDA受体脑炎发病机制、特点及检查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可提高医生对疾病的认知,有助于疾病鉴别诊断及治疗.
作者:赵玉;王义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行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80例,随机分成联合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指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压、BMI、三酰甘油和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熙;张玉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高频超声在乳腺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乳腺手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高频超声组在乳腺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中借助高频超声施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完成时间、术后愈合时间、乳腺瘢痕大小、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高频超声组患者手术效果比对照组高,高频超声组手术完成时间、术后愈合时间、乳腺瘢痕大小、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优于对照组,高频超声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在乳腺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完整切除病灶,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少,瘢痕小,术后愈合快,可减少出血和疼痛等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吴艳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手部深度烧伤经早期整形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72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36)行延期整形修复治疗和观察组(n=36)行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部外观和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发症和愈合情况.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的手部外观和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VAS评分和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可以迅速促进手部外观和功能的恢复,减轻疼痛,缩短愈合时间,并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崔庆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40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同期中青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作为对照对象,对入选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临床资料,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诊疗过程及转归差异.结果 老年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存在各种慢性病36例(90.00%)、消化系统临床症状不典型22例(55.00%)、中重度贫血19例(47.50%)、出血原因为胃溃疡22例(55.00%)、急性胃黏膜糜病变10例(25.00%)、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12例(30.00%)、出血停止时间(7.56±2.14)d、死亡5例(12.50%),高于中青年组的8例(20.00%)、9例(22.50%)、10例(25.00%)、14例(35.00%)、4例(10.00%)、3例(7.50%)、(4.78±1.99)d、0(0.00%)(P<0.05).中青年组十二指肠球溃疡16例(40.00%)、其他诱发因素22例(55.00%)高于老年组8例(20.00%)、6例(15.00%)(P<0.05).结论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因复杂,多合并有全身性慢性疾病,预后较差,急诊处理中应重视合并症的同步检测和对症治疗,以有效控制出血.
作者:邱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四物汤类方治疗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用药规律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四物汤类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腹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①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治疗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物汤类方治疗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痛经症状,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小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用药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心内科治疗的108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依据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改善情况、血压及心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ED、LVESD、LADD、LVEF、6 min行走距离明显较对照组改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BP、DBP、HR明显较对照组控制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用药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治疗中效果显著,利于提高心功能,稳定血压及心率,不良反应轻微,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晓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单纯性用药与联合用药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7年2月冠心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单纯组采用单纯性用药,联合组采用联合用药.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正常时间、出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 联合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纯组(P<0.05);联合组心电图正常时间、出院时间短于单纯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联合用药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优于单纯性用药,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阿吉拉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2016年上半年某院门急诊处方情况.方法 对2016年上半年某院的门急诊处方进行收集和分析,并通过相关数据对其进行点评.结果 某院在2016年上半年,门急诊处方数量27652张,基本药物使用16854张,使用率60.95%.注射药物数量5387张,使用率19.48%.抗菌药物使用数量为9635张,使用率34.84%.单张处方的平均价格91.58元,处方平均使用药物种类为3.15种.不合理处方数量1007张,不合理率3.64%.主要表现在超说明书用药、无指征用药和不合理联合用药.结论 2016年上半年某院门急诊处方情况较好,但仍有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作者:吉别克·努尔孜汗;马佳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120例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患者和80例未进行过妇科检查女性,对所有患者进行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和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对相关患者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滴虫性阴道炎和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炎的胺试验是阳性,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pH>4.5,清洁度都在Ⅲ~Ⅳ之间.结论 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特异性较少,建议多进行几种阴道炎的检查,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分析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来院就诊的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9例.所有患者均行负压封闭引流术,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生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三黄散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组间各炎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药物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血沉(ESR)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能有效缓解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局部压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能有效减少病原菌的进一步滋生,降低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伤口的愈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收集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Child-Pugh为B级、C级.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药物为奥曲肽等,研究组则加用奥美拉唑.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 d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Blatchford评分、胃液pH值和两组平均止血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胃液pH值和Blatchfor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两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15.6±3.9)h、(31.6±5.1)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
作者:李勇;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医院冷藏药品流通环节冷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确保冷藏药品用药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 对医院冷链管理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探究,对入库验收、药物的存放以及设备等相关因素予以探讨,从而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 部分医院对于药品冷链管理无较强的意识,无充分的硬件投入,无完善的制度,同时专业知识了解程度缺失,因此需要提升运输条件,对冷藏设备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加强保温措施等,确保医院采用的冷链药物具有安全性.结论 医院需要对冷链相关环节的管理进行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进而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减少人为原因产生的药品效价降低现象与不良反应现象,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可靠性.
作者:易仁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96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单双号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48例;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进行抗癫痫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左乙拉西坦,对照组加用丙戊酸钠,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并了解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为9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总智商(FIQ)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有差异,且低于研究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小儿癫痫治疗中,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均有满意效果,安全性较高,但左乙拉西坦在改善患儿认知功能方面更具优势,临床价值更突出.
作者:马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作为妇产科的常见病症,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此病症的发病机理尚不明朗,研究表明其发病和雌激素以及孕激素水平的升高有密切关联,因此它属于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在临床的相关研究中,临床普遍将米非司酮药物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中,此种药物的应用能够对子宫肌瘤的体积进行控制,从而缓解病情,因此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同时此种药物应用后,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米非司酮进行实验室研究可发现,米非司酮主要是对雌激素以及孕激素进行拮抗,从而降低B淋巴细胞瘤-2基因,使TNF-2高表达,终VEGF降低,并且VEGF mRNA表达降低,并遏制GF-1的活性,针对于此,本文将重点对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此提出准确可供研究的论断,作为临床参考数据.
作者:朱素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高脂血症是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众多研究证实高血脂可诱发和加重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目前医院多注重药物治疗高脂血症,但疗养院与医院有所不同,在疾病的治疗中更强调环境、运动、饮食和心理方面的干预.本文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收集近5年国内外有关高脂血症的疗养治疗进展.
作者:彭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利福喷丁和利福平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88例,全部患者均采用吡嗪酰胺、异烟肼以及乙胺丁醇进行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利福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利福喷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相应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的孔洞闭合率(63.33%),痰涂片转阴率(90.91%)以及病灶吸收率(90.91%)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应用利福喷丁进行治疗的疗效优于利福平,且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曹志亮;史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旨在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机械通气序贯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4年5月ICU住院AECOPD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序贯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序贯组联合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总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停留时间.结果 序贯组有效率80.8%,明显高于对照组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总机械通气以及ICU停留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序贯疗法用于AECOPD住院患者的治疗,可积极控制肺部感染,明显缓解症状,降低死亡率.
作者:白蓉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异丙嗪肌肉注射在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220例医院收治后循环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单药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异丙嗪肌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变化和症状改善,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105/110)和83.6%(92/1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VM及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M及PI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观察组仅有1例出现皮疹,对照组有5例出现皮疹,且两组的症状均较轻,未行特殊处理即可自行缓解.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异丙嗪肌肉注射在后循环缺血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黄如雁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