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华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中医辨证分型对高血压前期患者血压进展的影响,并试探血压进展程度与初始血压水平、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初诊为高血压前期组受试者200例,其中肝火亢盛型52例,阴虚阳亢型48例,痰湿壅盛型51例,阴阳两虚型49例,同时纳入理想血压健康体检组受试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上述受试者初始24 h动态血压水平,连续随访3年后再次测试其24 h动态血压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高血压前期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高血压前期组进展为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肝火亢盛型受试者血压进展程度水平高于其他3个证型(P<0.05),其他3个证型经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高血压前期组中,受试者进展成为临床高血压的发生率与体重指数、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具有相关性,与年龄、舒张压无相关性.在对照组中受试者进展成为临床高血压病的发生率与年龄、体重指数、初始血压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①高血压前期组较理想血压组的临床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更高,同时与年龄、体重指数、初始血压水平呈正相关,因此早期、及时的干预,特别是对高龄、肥胖、血压较高人群有效的随访治疗对减少临床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②肝火亢盛型受试者血压进展程度高于其他3个证型,说明中医辨证分型可作为判断高血压前期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刘振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选取7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结果 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1.0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低于对照组的29.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作者:王铭轩;李晓菲;吴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采用HPLC-ELSD法测定前列地尔纳米乳注射液中溶血磷脂含量.方法 建立HPLC-ELSD测定溶血磷脂的方法,色谱柱为:Intertsil?SIL-100A(4.6 mm×250 mm,5μm),以甲醇-冰醋酸(500:10,三乙胺调节pH至6.0)为流动相.联合ELSD,控制漂移管温度:85℃,用氮气作为载气,流量:1.6 L/min.结果 在选定的条件下,溶血磷脂与样品中其他组分分离良好.溶血磷脂检测限(LOD)为36 ng;溶血磷脂在3.6~180μg/mL范围内,峰面积的对数与浓度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2=0.9994);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2%(n=6);平均回收率为100.88%,RSD为2.51%(n=9),3批样品溶血磷脂含量分别为:0.311 mg/mL,0.326 mg/mL,0.325 mg/mL.结论 本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前列地尔纳米乳注射液中溶血磷脂的含量测定.
作者:廉云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高频超声在乳腺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乳腺手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高频超声组在乳腺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中借助高频超声施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完成时间、术后愈合时间、乳腺瘢痕大小、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高频超声组患者手术效果比对照组高,高频超声组手术完成时间、术后愈合时间、乳腺瘢痕大小、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优于对照组,高频超声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在乳腺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完整切除病灶,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少,瘢痕小,术后愈合快,可减少出血和疼痛等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吴艳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应用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小儿气管支气管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儿科门诊治疗的86例支气管炎患儿纳入研究,基于门诊时间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进行积极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应用盐酸氨溴索,观察组应用氨溴特罗口服液,连续用药7 d,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完成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小儿支气管炎在常规用药基础上服用氨溴特罗口服液,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罗才历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氨溴索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2014年12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新生儿肺炎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雾化吸入组(n=35)、静脉滴注组(n=35)和联合给药组(n=35).雾化吸入组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静脉滴注组采用氨溴索静滴治疗,联合给药组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静滴治疗,采用肺功能测定仪对患儿治疗后肺功能进行测定,对不同组别之间新生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进行对比.结果 联合给药组治疗后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住院时间短于雾化吸入组和静脉滴注组(P<0.05);3组患者治疗前FVC、FEV1及FE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给药组治疗后肺功能水平高于雾化吸入组和静脉滴注组(P<0.05).2组治疗后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氨溴索治疗效果理想,且不同给药方式联合使用能改善患儿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中TE方案与TEC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1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6例随机分两组.TE组采用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为TE方案,TEC组采用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为TEC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乳腺癌缓解率;粒细胞缺乏所致发热发生率、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卡氏评分的差异,比较两组中位生存期、中位肿瘤进展时间.结果 TEC组患者乳腺癌缓解率和TE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EC组粒细胞缺乏所致发热发生率、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TE组(P<0.05);治疗前两组卡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卡氏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中位生存期、中位肿瘤进展时间相似(P>0.05).结论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中TE方案与TEC方案的应用价值相似,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和生存情况,但TE方案的骨髓抑制作用比较轻,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衍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探讨药物经济学在中药配方颗粒调剂中的应用,对中药配方颗粒调剂的的优势和价值进行论证.方法 选取逍遥散、平胃散、三仁汤、良附丸与风热感冒方5种中药配方颗粒及其中药饮片进行分析,记录其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与治疗有效率,计算其成本-效果.结果 平胃散、三仁汤、良附丸与风热感冒方中药配方颗粒的成本-效果均低于中药饮片,但5种中药配方颗粒的有效率均高于中药饮品.结论 在进行药物价值评价的体系中,药物经济学评价是其中重要的评价方式之一,药物经济学评价关系到了药物生产和投入使用的重大决策.成本太高的药物并不适合在市场上进行大量推广,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使得药物让大多数的人受益.而药物使用的认同性和其推广程度有很大的关系,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使得中药让大家所接受,为中医药的优势提供客观的、科学合理的依据,对中医药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作者:何亚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氨甲环酸(TXA)在膝关节置换术中更合适的给药途径,以获得更佳的止血效果.方法 选取近两年来在本院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根据氨甲环酸的不同给药方式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通过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止血,B组局部注入氨甲环酸止血.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后总引流量、Hb.术后1周内对比是否有血栓出现.结果 对比总失血量、术后总引流量,B组均明显少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中失血量与隐性失血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后Hb水平,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两组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结论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TXA效果优于静脉滴注,安全可靠.
作者:王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翼状胬肉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从事户外工作者易患此病,推测紫外线是主要的环境因素.同时,以往临床上诊断为翼状胬肉的部分病例经病理学检查却发现实际是眼表肿瘤增生,近年来手术联合药物取得有效的治疗结果.本文就翼状胬肉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对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院治疗的狼疮性肾炎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狼疮性肾炎患者单一使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狼疮性肾炎患者采用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尿蛋白(UP)、血沉(ESR)、血清肌酐(Scr)水平、血红蛋白(Hb)、补体C3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显著优于对照组(76.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UP、ESR、Sc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Hb以及C3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泼尼松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狼疮性肾炎患者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效果更为可观.
作者:丛钢;夏春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济南市育龄夫妇的身体健康情况和暴露环境,基于此分析背后的危险因素和暴露因素对育龄夫妇优生优育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对可行的优生策略.方法 对济南市2500对育龄夫妇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其中,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家族史、疾病史以及实际的生活工作环境等暴露情况、生活习惯和社会因素等.结果 家族史、疾病史和夫妻双方的生活工作环境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因素都与后代的身体健康情况密切相关.结论 育龄夫妇在备孕期间,必须要重视产前的全方面检查,并提前戒掉烟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以防止不良妊娠结局的产生,影响后代的健康成长.
作者:韩梅玲;陈静祎;王月;商鲁翔;张慧;王广娟;刁玉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中药处方点评在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6年11月开具的1000张中成药处方,根据是否实时抽查进行处方点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处方不合理用药比例、类型及不合理用药纠纷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不合理处方比例为7.60%,观察组为0.60%,观察组不合理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超疗程用药、超剂量用药、重复给药、配伍不合理、用药不符等是常见的不合理问题;观察组未发生不合理用药纠纷,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处方点评可对处方中各类中成药的药理作用、性味归经、配伍关系、药用剂量和疗程进行点评,杜绝或降低临床中成药不合理使用发生,全面提升中成药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陈祝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老年人疾病,发病率非常高,主要特征为骨组织的微结构被破坏以及骨量减少,容易增加老年人骨骼的脆性,导致骨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理念和方法也不断更新,本文主要对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和药物治疗进行综述和分析,希望给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张昱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苷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对照组48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52例,该组患者在基础常规治疗外加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24 h尿蛋白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改善程度强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可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董建国;王明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具体类型并分析合理用药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所致60例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不良反应类型、成因、涉及的药物,并据此制定合理用药对策.结果 60例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类型包括胃肠道反应、变态反应、血液系统反应以及肾肝毒性反应4种;涉及到的药物共包括7种;不良反应成因包括未进行药敏试验、超剂量用药、溶媒不当、无指征用药、重复用药.结论 强制性开展药敏试验、强化医务人员职业技能水平、落实不良反应上报制度将有助于降低由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范艳;黄启元;叶菲;施家慧;朱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研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为两组,其中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为观察组,共93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为对照组,共9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效果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更加显著,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降压效果,且安全性高.
作者:董卫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对急性胆囊炎患者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比对照组少,且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瞿光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异丙嗪肌肉注射在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220例医院收治后循环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单药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异丙嗪肌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变化和症状改善,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105/110)和83.6%(92/1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VM及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M及PI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观察组仅有1例出现皮疹,对照组有5例出现皮疹,且两组的症状均较轻,未行特殊处理即可自行缓解.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异丙嗪肌肉注射在后循环缺血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黄如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中循证药学的应用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循证药学干预前后的3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用药处方以及临床用药情况,了解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结果 实施循证药学干预后,患者在治疗第3天、第7天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包括无指征用药、盲目联合用药、用药途径不当、剂量选择不当等,应用循证药学后的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细菌学检查、敏感性试验比例上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缩短,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应用循证药学干预,能够较大程度上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用药合理性,防止药物滥用现象与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彦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