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军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钠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7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服用雷贝拉唑钠和莫沙必利,对照组服用法莫替丁和西沙必利.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和4周后的症状变化以及4周后内镜下食管黏膜病损变化显示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雷贝拉唑钠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其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作者:张杰;孙彦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异丙嗪肌肉注射在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220例医院收治后循环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单药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异丙嗪肌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变化和症状改善,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105/110)和83.6%(92/1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VM及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M及PI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观察组仅有1例出现皮疹,对照组有5例出现皮疹,且两组的症状均较轻,未行特殊处理即可自行缓解.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异丙嗪肌肉注射在后循环缺血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黄如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症,据有关调查显示,患有消化性溃疡的人群约有10%.此病主要发生在胃部、十二指肠部位,因溃疡形成和酸性胃液、胃蛋白酶等侵袭作用有关而得名.本文在分析消化性溃疡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的基础上,阐述消化性溃疡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秀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围产期保健中对妊娠期高血压(妊高症)筛查,并进行早期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2013年5月~2014年9月在产科门诊接受围产期保健的1280例孕妇,按照是否接受综合干预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组64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产期保健,干预组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统计两组干预前后妊高症发病率及母婴结局.结果 干预组妊高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围产期保健中进行妊高症筛查,同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妊高症发病率,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刘泽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120例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患者和80例未进行过妇科检查女性,对所有患者进行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和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对相关患者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滴虫性阴道炎和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炎的胺试验是阳性,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pH>4.5,清洁度都在Ⅲ~Ⅳ之间.结论 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特异性较少,建议多进行几种阴道炎的检查,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中药处方点评在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6年11月开具的1000张中成药处方,根据是否实时抽查进行处方点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处方不合理用药比例、类型及不合理用药纠纷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不合理处方比例为7.60%,观察组为0.60%,观察组不合理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超疗程用药、超剂量用药、重复给药、配伍不合理、用药不符等是常见的不合理问题;观察组未发生不合理用药纠纷,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处方点评可对处方中各类中成药的药理作用、性味归经、配伍关系、药用剂量和疗程进行点评,杜绝或降低临床中成药不合理使用发生,全面提升中成药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陈祝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妇女10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一时期非妊娠期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观察受试者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对受试者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病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4水平(82.2±3.5)ng/mL;FT4水平(9.2±0.6)p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疾病患病率高,检测结果一定程度上反应疾病情况,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张明;孙冰;曹锦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帕金森病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单纯经左旋多巴治疗)和观察组(37例,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予以评价.结果 ①两组患者治疗第4、8和12周的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UPDRS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低于对照组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经左旋多巴与普拉克索联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抑郁程度下降,病情获得有效控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滕文丽;孙春蕾;杨晶;马光洪;刘献成;李炯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单纯性用药与联合用药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7年2月冠心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单纯组采用单纯性用药,联合组采用联合用药.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正常时间、出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 联合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纯组(P<0.05);联合组心电图正常时间、出院时间短于单纯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联合用药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优于单纯性用药,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阿吉拉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本文主要对中医疗法治疗湿疹研究进行综述.分别从中医内治湿疹辨证、中医外治湿疹辨证以及中医治疗皮损湿疹辨证这几方面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我国中医治疗湿疹方面的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侯俊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苷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对照组48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52例,该组患者在基础常规治疗外加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24 h尿蛋白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改善程度强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可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董建国;王明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传统药物治疗50例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顽固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定义接受传统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采用血液透析联合传统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血钾、心输出量、射血分数、B型尿钠肽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传统药物治疗50例顽固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突出,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
作者:靳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环丙沙星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环丙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年12月~2016年4月环丙沙星不良反应报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0例环丙沙星不良反应患者中,男66例,女44例,10~30岁患者有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31~50岁的患者有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51~70岁患者有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大于70岁的患者有25例,男12例,女13例.ADR累及系统和器官中,其中皮肤及附件的受到损伤的几率高,其次为用药部位.在严重不良反应中,过敏性休克有2例,因支气管肺炎而使用环丙沙星造成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有1例,另1例为治疗感染在给药.急性肾衰竭的患者有1例,在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 在临床上可能会因为用药不合理从而导致发生不良反应,故在服用环丙沙星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方建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美宝烧伤湿润膏在失禁性皮炎预防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重症监护室2014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大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对照组患者在排便后加强皮肤清洁,给予常规皮肤护理,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前提下给予美宝烧伤湿润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失禁性皮炎发生情况和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方面,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中重度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方面,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治疗愈合率方面,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无效率方面,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美宝烧伤湿润膏能对失禁性皮炎进行有效预防,而且治疗失禁性皮炎的效果也比较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雨;白乾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利福喷丁和利福平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88例,全部患者均采用吡嗪酰胺、异烟肼以及乙胺丁醇进行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利福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利福喷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相应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的孔洞闭合率(63.33%),痰涂片转阴率(90.91%)以及病灶吸收率(90.91%)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应用利福喷丁进行治疗的疗效优于利福平,且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曹志亮;史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采取联合肝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40)和联合组(n=40),对所有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肝外胆道切除+胆肠吻合术治疗,对所有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肝叶切除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状况及患者的近期生存状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2年,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较长(P<0.05).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患者治疗6个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生存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采取联合肝叶切除术治疗效果优良.
作者:刘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小儿哮喘患儿100例.将上述100例小儿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50例和联合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比较:①小儿哮喘治疗效果;②出院时间、医疗费用、副作用;③干预前和干预后患儿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①联合组较之常规组小儿哮喘治疗效果更高(P<0.05);②联合组较之常规组出院时间更短,医疗费用更低(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③干预前两组临床生化指标相似(P>0.05);干预后联合组较之常规组临床生化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确切,治疗安全性高.
作者:何素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Nesfatin-1是一种下丘脑神经肽,大量研究发现其在中枢和外周均广泛分布且功能多样,不仅能显著抑制摄食,在糖代谢、睡眠、认知、情绪等重要功能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雄激素表现为特征,是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常见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的全身多系统内分泌代谢紊乱的症候群,更能引起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等的代谢异常,心态上也易产生烦躁不安,甚至抑郁和抵触的心理.现今一般认为Nesfatin-1在PCOS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美艳;劳凯雪;王雁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轻度慢性持续期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B组.A组30例,采用小儿推拿疗法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B组30例,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儿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及患儿治疗期间复发次数.结果 A组、B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日间症状评分及患儿治疗期间复发次数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推拿疗法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持续期小儿支气管哮喘,其疗效优于单纯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是较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徐婉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Child-Pugh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