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产期保健中妊娠期高血压的筛查与早期防治效果分析

刘泽兰

关键词:围产期保健, 妊娠期高血压, 筛查, 早期防治
摘要:目的 探讨在围产期保健中对妊娠期高血压(妊高症)筛查,并进行早期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2013年5月~2014年9月在产科门诊接受围产期保健的1280例孕妇,按照是否接受综合干预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组64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产期保健,干预组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统计两组干预前后妊高症发病率及母婴结局.结果 干预组妊高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围产期保健中进行妊高症筛查,同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妊高症发病率,改善母婴结局.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832例6~12个月高危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Gesell量表评估高危儿神经心理行为,及时发现高危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异常,以尽早进行相关干预.方法 运用Gesell量表对南通市832例高危儿进行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并分析其异常原因.结果 832例高危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正常668例(80.3%),异常者164例(19.7%).高危因素中,以新生儿窒息对高危儿发育落后影响明显,同时父母文化程度、抚养者、季节等因素对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均有影响(P<0.05).结论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特别是对高危儿非常重要,应定期进行评估分析,并进行早期干预.

    作者:李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治疗急性创伤性骨折的镇痛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分析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治疗急性创伤性骨折的镇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120例急性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地佐辛组采用地佐辛注射液治疗,氟比洛芬酯组采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急性创伤性骨折镇痛效果,疼痛缓解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疼痛VA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氟比洛芬酯组急性创伤性骨折镇痛效果高于地佐辛组(P<0.05);氟比洛芬酯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地佐辛组(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VA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相近(P>0.05);干预后1 h氟比洛芬酯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地佐辛组(P<0.05);而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治疗急性创伤性骨折的镇痛疗效和安全性高,起效快且对生命体征无不良影响,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军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

    目的 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120例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患者和80例未进行过妇科检查女性,对所有患者进行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和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对相关患者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滴虫性阴道炎和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炎的胺试验是阳性,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pH>4.5,清洁度都在Ⅲ~Ⅳ之间.结论 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特异性较少,建议多进行几种阴道炎的检查,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对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不良反应的正确认识

    目的 探究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接受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将其分为子宫腺肌病组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组,每组44例患者,两组患者都在确认没有相关的禁忌证后安放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子宫腺肌病组患者放置后的第3个月和第12个月的子宫体积、月经量以及痛经评分都明显低于放置之前,并且放置第12个月的子宫体积、月经量以及痛经评分明显要低于放置后第3个月的,效果比较显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组患者放置后的第3个月和第12个月的月经天数明显低于放置之前,并且放置第12个月的月经天数明显要低于放置后第3个月,月经周期也得到更好的调整,效果比较显著.子宫腺肌病组发生带环后点滴出血3例,功能型卵巢囊肿1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组发生阴道干涩1例,带环后点滴出血1例,此外没有发现其他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能够有效改善子宫腺肌病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子宫体积、月经量以及月经天数,调整月经周期,减轻痛经症状.

    作者:李婕;夏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Nesfatin-1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相关性的研究

    Nesfatin-1是一种下丘脑神经肽,大量研究发现其在中枢和外周均广泛分布且功能多样,不仅能显著抑制摄食,在糖代谢、睡眠、认知、情绪等重要功能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雄激素表现为特征,是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常见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的全身多系统内分泌代谢紊乱的症候群,更能引起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等的代谢异常,心态上也易产生烦躁不安,甚至抑郁和抵触的心理.现今一般认为Nesfatin-1在PCOS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美艳;劳凯雪;王雁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宫腔填塞纱布结合背带式缝合子宫在剖宫产术中治疗产后出血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术产后出血中应用宫腔填塞纱布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统计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于某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共2054例,其中76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现象,将其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按照处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产后止血,联合组患者行宫腔填塞纱布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联合组患者术中及术后30 min、2 h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体温与住院天数上,联合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对照组二次手术率、子宫切除率以及产褥感染率均高于联合组患者(P<0.05).结论 选择宫腔纱布填塞联合背带式子宫缝合的方式应用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中,可有效降低术后产后出血量,且无明显体温波动,对促进产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霞;何梅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咽炎的效果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咽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接受住院治疗的小儿慢性咽炎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为对照组中的患儿提供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中药方剂清润汤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性为93.3%,对照组为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慢性咽炎治疗,临床中可综合应用中药清润汤与西药常规治疗,可增强疗效,提高安全性.

    作者:王胜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麻醉方式在妊高症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对妊高症患者行剖宫产术时采用的麻醉方式进行研究与探讨,选取佳方式推广.方法 选取妊高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三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20例;静脉麻醉20例;硬膜外麻醉20例,对麻醉后结果评估.结果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起效快,阻滞效果良好,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发生低血压情况较少,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组间不良反应及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高症患者行剖宫产术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安全有效,发生低血压及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张继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比较

    目的 对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96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单双号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48例;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进行抗癫痫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左乙拉西坦,对照组加用丙戊酸钠,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并了解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为9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总智商(FIQ)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有差异,且低于研究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小儿癫痫治疗中,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均有满意效果,安全性较高,但左乙拉西坦在改善患儿认知功能方面更具优势,临床价值更突出.

    作者:马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葛根素在冠心病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葛根素在冠心病辅助治疗中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其起效机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从2015年2月开始筛选患者,以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截止2016年6月,共入选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治疗组各入组4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葛根素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葛根素注射液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组内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TG、LDL-C、BNP、CRP、IL-6、SBP、HR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主要为腹胀、发热,随着时间推移,均消失.结论 葛根素药理学作用十分全面,可调脂、抗炎、调节免疫、降压、控制心率,但也存在不良反应,尽管多数反应较轻,可自行消失.

    作者:刘青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选取7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结果 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1.0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低于对照组的29.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作者:王铭轩;李晓菲;吴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益生菌联合0.9%氯化钠溶液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0.9%氯化钠溶液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菏泽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腹泻患儿96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并口服蒙脱石散;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益生菌联合0.9%氯化钠溶液灌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腹泻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83.33%(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且无肝肾功能及血象异常情况.结论 益生菌联合0.9%氯化钠溶液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

    作者:陈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血液透析是应用于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高通量血液透析是指在常规血液透析过程中应用高通量血液过滤器在容量控制的血液透析机上完成相应治疗.研究表明,高通量血液透析作为近年来于临床使用的新型血液透析模式,其相较于传统血液透析治疗具有更为理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利于降低因疾病及血液透析治疗所致肾性贫血、骨及矿物质代谢紊乱、透析相关性淀粉样病变、心血管疾病、脂代谢紊乱等各类并发症.本文通过综述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老年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胰岛 β 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总结分析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老年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对胰岛 β 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2月~2016年8月期间接收的60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来院治疗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 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存在较大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存在明显差异,治疗后的胰岛素水平、C肽以及胰岛 β 细胞功能指数方面,观察和对照组差异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老年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胰岛 β 细胞功能,从而保证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靳永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正交试验优选安胃颗粒剂提取工艺

    目的 研究安胃颗粒剂佳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4个单因素试验考察,确定每个因素的主要水平,以该颗粒剂中干膏得率和盐酸小檗碱含量为综合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4个因素对安胃颗粒剂提取效果的影响,优选提取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连,采用HPLC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 正交试验的方差中显示,4个影响因素中煎煮次数为明显,且有显著性,其次为加水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该三个因素均无显著性.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水量,浸泡30 min,煎煮3次,每次1 h.结论 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并能较好的保证制剂质量.

    作者:陈壮;林寿宁;黄敏;朱永平;庄秋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孕期体重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孕妇孕期体重情况与妊娠分娩结局的相关性,探讨孕期体重控制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院体检、就诊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分为2组:10 kg<体重变化<15 kg的孕妇分至正常体重增长组,15 kg<体重变化<25 kg的孕妇分至高体重增长组.通过比较不同孕期增长体重孕妇一般情况、妊娠期并发症、妊娠结局中孕妇情况和胎儿情况的差异,对孕期体重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 正常体重增长组孕周平均(39.74±0.91)周,高体重增长组孕周平均(39.81±0.89)周,孕期体重变化与孕周不存在相关性.正常体重增长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显著低于高体重增长组(P<0.05).正常体重增长组发生剖宫产、产程阻滞、产后出血的概率分别为10.1%、3.5%、5.8%,与高体重增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重增长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发生率显著低于高体重增长组(P<0.05).结论 孕妇在孕期体重增长过高,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增加,妊娠结局中剖宫产、产程阻滞、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的发生率也增加.

    作者:余丽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单纯性用药与联合用药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对单纯性用药与联合用药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7年2月冠心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单纯组采用单纯性用药,联合组采用联合用药.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正常时间、出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 联合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纯组(P<0.05);联合组心电图正常时间、出院时间短于单纯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联合用药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优于单纯性用药,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阿吉拉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症,据有关调查显示,患有消化性溃疡的人群约有10%.此病主要发生在胃部、十二指肠部位,因溃疡形成和酸性胃液、胃蛋白酶等侵袭作用有关而得名.本文在分析消化性溃疡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的基础上,阐述消化性溃疡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秀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烧伤后早期瘢痕畸形修复治疗的应用进展

    在外伤性疾病中,烧伤较为常见,其原因与物理、放射以及化学因素存在相关性,其临床治疗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一旦烧伤,组织会出现严重脱水,蛋白质也会发生变化,机体在一定程度上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和相关部位组织凝固,终致使瘢痕畸形.此研究对烧伤后早期瘢痕形成的机制进行分析,并介绍相关修复治疗的措施,从而为临床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边泽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分析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收集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Child-Pugh为B级、C级.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药物为奥曲肽等,研究组则加用奥美拉唑.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 d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Blatchford评分、胃液pH值和两组平均止血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胃液pH值和Blatchfor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两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15.6±3.9)h、(31.6±5.1)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

    作者:李勇;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