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俊丽
目的 分析中医药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3年6月~2016年6月实施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15例单纯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上中医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结肠镜检测,观察组患者的糜烂、水肿等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加上中医药治疗,有助于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
作者:黄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高脂血症是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众多研究证实高血脂可诱发和加重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目前医院多注重药物治疗高脂血症,但疗养院与医院有所不同,在疾病的治疗中更强调环境、运动、饮食和心理方面的干预.本文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收集近5年国内外有关高脂血症的疗养治疗进展.
作者:彭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对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院治疗的狼疮性肾炎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狼疮性肾炎患者单一使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狼疮性肾炎患者采用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尿蛋白(UP)、血沉(ESR)、血清肌酐(Scr)水平、血红蛋白(Hb)、补体C3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显著优于对照组(76.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UP、ESR、Sc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Hb以及C3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泼尼松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狼疮性肾炎患者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效果更为可观.
作者:丛钢;夏春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苷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对照组48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52例,该组患者在基础常规治疗外加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24 h尿蛋白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改善程度强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可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董建国;王明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症,据有关调查显示,患有消化性溃疡的人群约有10%.此病主要发生在胃部、十二指肠部位,因溃疡形成和酸性胃液、胃蛋白酶等侵袭作用有关而得名.本文在分析消化性溃疡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的基础上,阐述消化性溃疡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秀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选取7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结果 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1.0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低于对照组的29.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作者:王铭轩;李晓菲;吴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小儿哮喘患儿100例.将上述100例小儿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50例和联合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比较:①小儿哮喘治疗效果;②出院时间、医疗费用、副作用;③干预前和干预后患儿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①联合组较之常规组小儿哮喘治疗效果更高(P<0.05);②联合组较之常规组出院时间更短,医疗费用更低(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③干预前两组临床生化指标相似(P>0.05);干预后联合组较之常规组临床生化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确切,治疗安全性高.
作者:何素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Child-Pugh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行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80例,随机分成联合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指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压、BMI、三酰甘油和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熙;张玉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120例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患者和80例未进行过妇科检查女性,对所有患者进行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和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对相关患者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滴虫性阴道炎和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炎的胺试验是阳性,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pH>4.5,清洁度都在Ⅲ~Ⅳ之间.结论 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特异性较少,建议多进行几种阴道炎的检查,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单纯性用药与联合用药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7年2月冠心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单纯组采用单纯性用药,联合组采用联合用药.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正常时间、出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 联合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纯组(P<0.05);联合组心电图正常时间、出院时间短于单纯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联合用药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优于单纯性用药,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阿吉拉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接受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将其分为子宫腺肌病组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组,每组44例患者,两组患者都在确认没有相关的禁忌证后安放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子宫腺肌病组患者放置后的第3个月和第12个月的子宫体积、月经量以及痛经评分都明显低于放置之前,并且放置第12个月的子宫体积、月经量以及痛经评分明显要低于放置后第3个月的,效果比较显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组患者放置后的第3个月和第12个月的月经天数明显低于放置之前,并且放置第12个月的月经天数明显要低于放置后第3个月,月经周期也得到更好的调整,效果比较显著.子宫腺肌病组发生带环后点滴出血3例,功能型卵巢囊肿1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组发生阴道干涩1例,带环后点滴出血1例,此外没有发现其他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能够有效改善子宫腺肌病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子宫体积、月经量以及月经天数,调整月经周期,减轻痛经症状.
作者:李婕;夏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围产期保健中对妊娠期高血压(妊高症)筛查,并进行早期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2013年5月~2014年9月在产科门诊接受围产期保健的1280例孕妇,按照是否接受综合干预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组64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产期保健,干预组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统计两组干预前后妊高症发病率及母婴结局.结果 干预组妊高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围产期保健中进行妊高症筛查,同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妊高症发病率,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刘泽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收集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Child-Pugh为B级、C级.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药物为奥曲肽等,研究组则加用奥美拉唑.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 d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Blatchford评分、胃液pH值和两组平均止血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胃液pH值和Blatchfor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两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15.6±3.9)h、(31.6±5.1)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
作者:李勇;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开腹、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肠胃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在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48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4例,给予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24例,则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胃肠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李积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探讨药物经济学在中药配方颗粒调剂中的应用,对中药配方颗粒调剂的的优势和价值进行论证.方法 选取逍遥散、平胃散、三仁汤、良附丸与风热感冒方5种中药配方颗粒及其中药饮片进行分析,记录其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与治疗有效率,计算其成本-效果.结果 平胃散、三仁汤、良附丸与风热感冒方中药配方颗粒的成本-效果均低于中药饮片,但5种中药配方颗粒的有效率均高于中药饮品.结论 在进行药物价值评价的体系中,药物经济学评价是其中重要的评价方式之一,药物经济学评价关系到了药物生产和投入使用的重大决策.成本太高的药物并不适合在市场上进行大量推广,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使得药物让大多数的人受益.而药物使用的认同性和其推广程度有很大的关系,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使得中药让大家所接受,为中医药的优势提供客观的、科学合理的依据,对中医药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作者:何亚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安胃颗粒剂佳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4个单因素试验考察,确定每个因素的主要水平,以该颗粒剂中干膏得率和盐酸小檗碱含量为综合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4个因素对安胃颗粒剂提取效果的影响,优选提取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连,采用HPLC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 正交试验的方差中显示,4个影响因素中煎煮次数为明显,且有显著性,其次为加水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该三个因素均无显著性.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水量,浸泡30 min,煎煮3次,每次1 h.结论 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并能较好的保证制剂质量.
作者:陈壮;林寿宁;黄敏;朱永平;庄秋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程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可,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
作者:杨景福;田玉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4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4例.对照组行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试验组采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还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吕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氨甲环酸(TXA)在膝关节置换术中更合适的给药途径,以获得更佳的止血效果.方法 选取近两年来在本院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根据氨甲环酸的不同给药方式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通过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止血,B组局部注入氨甲环酸止血.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后总引流量、Hb.术后1周内对比是否有血栓出现.结果 对比总失血量、术后总引流量,B组均明显少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中失血量与隐性失血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后Hb水平,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两组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结论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TXA效果优于静脉滴注,安全可靠.
作者:王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