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卫权
目的 对妊高症患者行剖宫产术时采用的麻醉方式进行研究与探讨,选取佳方式推广.方法 选取妊高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三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20例;静脉麻醉20例;硬膜外麻醉20例,对麻醉后结果评估.结果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起效快,阻滞效果良好,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发生低血压情况较少,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组间不良反应及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高症患者行剖宫产术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安全有效,发生低血压及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张继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40例无痛人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40例患者分成两组,20例患者单纯应用丙泊酚麻醉设作对照组,另外20例患者在丙泊酚麻醉同时复合地佐辛麻醉设作观察组,睫毛反射消失以后停止用药,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MAP、HR、RR、SpO2、麻醉时间等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宫缩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理想,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短,术后宫缩程度轻,应用后无不良反应,麻醉安全性较高.
作者:方丽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高频超声在乳腺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乳腺手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高频超声组在乳腺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中借助高频超声施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完成时间、术后愈合时间、乳腺瘢痕大小、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高频超声组患者手术效果比对照组高,高频超声组手术完成时间、术后愈合时间、乳腺瘢痕大小、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优于对照组,高频超声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在乳腺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完整切除病灶,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少,瘢痕小,术后愈合快,可减少出血和疼痛等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吴艳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低血糖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容易造成新生儿神经系统的损伤.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母亲的逐渐增加,以及医学上对低血糖检测技术的提高,新生儿低血糖性的脑损伤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对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分析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郭立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帕金森病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单纯经左旋多巴治疗)和观察组(37例,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予以评价.结果 ①两组患者治疗第4、8和12周的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UPDRS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低于对照组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经左旋多巴与普拉克索联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抑郁程度下降,病情获得有效控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滕文丽;孙春蕾;杨晶;马光洪;刘献成;李炯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分子生物学是通过分子理论和技术对人体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发病机制等进行研究的学科.有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将这个技术引入到结核病研究中,研究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致病机制、耐药机制等.通过这些研究增加了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包括DNA测序、DNA探针技术、基因芯片技术、DNA指纹图谱分析和聚合酶链反应等.学者通过这项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耐药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耐药多见于染色体上编码药物标靶的基因或药物活性有关的酶基因突变引起,从而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在分子生物学上的特性.本文主要对分子生物学中聚合酶链反应(PCR)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综述研究.
作者:刘常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姑息化疗联合姑息手术治疗Ⅳ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Ⅳ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姑息化疗,干预组患者采用姑息化疗结合姑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存时间、生存质量情况和治疗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异,评价姑息化疗联合姑息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生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姑息化疗联合姑息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Ⅳ期胃癌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永彪;阿里木江·阿布拉;肖开提·依力哈尔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按常规方案行健康教育,为对照组;另30例患者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按强化方案予以健康教育,为观察组.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2周的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分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强化健康教育取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等指标相较于教育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强化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盛建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症,据有关调查显示,患有消化性溃疡的人群约有10%.此病主要发生在胃部、十二指肠部位,因溃疡形成和酸性胃液、胃蛋白酶等侵袭作用有关而得名.本文在分析消化性溃疡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的基础上,阐述消化性溃疡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秀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药材、中药饮片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控制措施.方法 通过分析中药材储存过程中以及中药饮片生产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提出相对应的质量控制对策,以加强对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监管力度.结果 在控制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过程中,除对药材种植、采集、储存、炮制以及加工生产等环节给予高度重视外,还应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机制,提升验收人员的鉴别与鉴定能力及提高加工生产人员的专业水平与岗位技能等综合素质,进而为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以促进中药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结论 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控制,对保障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及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王根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血液透析是应用于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高通量血液透析是指在常规血液透析过程中应用高通量血液过滤器在容量控制的血液透析机上完成相应治疗.研究表明,高通量血液透析作为近年来于临床使用的新型血液透析模式,其相较于传统血液透析治疗具有更为理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利于降低因疾病及血液透析治疗所致肾性贫血、骨及矿物质代谢紊乱、透析相关性淀粉样病变、心血管疾病、脂代谢紊乱等各类并发症.本文通过综述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在临床儿科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占所有疾病的65%,其发病原因与腺病毒感染有关,发病后多以发热、咽喉红肿疼痛及眼结膜炎为主要特征.目前临床应用中药制剂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咽结合膜热进行治疗,且疗效明显,不仅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患儿各类不适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本研究对引发小儿咽结合膜热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从热毒宁注射液的功效、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日后临床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用药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心内科治疗的108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依据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改善情况、血压及心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ED、LVESD、LADD、LVEF、6 min行走距离明显较对照组改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BP、DBP、HR明显较对照组控制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用药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治疗中效果显著,利于提高心功能,稳定血压及心率,不良反应轻微,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晓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具体类型并分析合理用药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所致60例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不良反应类型、成因、涉及的药物,并据此制定合理用药对策.结果 60例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类型包括胃肠道反应、变态反应、血液系统反应以及肾肝毒性反应4种;涉及到的药物共包括7种;不良反应成因包括未进行药敏试验、超剂量用药、溶媒不当、无指征用药、重复用药.结论 强制性开展药敏试验、强化医务人员职业技能水平、落实不良反应上报制度将有助于降低由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范艳;黄启元;叶菲;施家慧;朱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Child-Pugh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氨甲环酸(TXA)在膝关节置换术中更合适的给药途径,以获得更佳的止血效果.方法 选取近两年来在本院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根据氨甲环酸的不同给药方式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通过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止血,B组局部注入氨甲环酸止血.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后总引流量、Hb.术后1周内对比是否有血栓出现.结果 对比总失血量、术后总引流量,B组均明显少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中失血量与隐性失血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后Hb水平,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两组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结论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TXA效果优于静脉滴注,安全可靠.
作者:王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分析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老年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对胰岛 β 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2月~2016年8月期间接收的60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来院治疗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 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存在较大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存在明显差异,治疗后的胰岛素水平、C肽以及胰岛 β 细胞功能指数方面,观察和对照组差异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老年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胰岛 β 细胞功能,从而保证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靳永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清热利湿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以贝那普利片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热化湿中药(自拟复方消糖安肾汤)治疗,比较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为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尿蛋白水平优于治疗前,治疗组肾功能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利湿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蛋白尿,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具有保护肾功能作用.
作者:孟桂秀;魏福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品报损导致的资源及经济损失.方法 持续改变传统工作模式,以降低药品损失,在PIVAS运行期间,分析药品报损的原因,改变传统的配置模式,采用科学药库管理模式,分析与比较药品报损率、细胞毒类药品报损率、各环节药品报损率.结果 药品报损金额与报损率均较改进PIVAS工作模式前大幅度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持续改进PIVAS工作模式,能有效降低药品报损率,减少PIVAS由于药品管理不当导致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成本流失.
作者:王娟娟;李丽;刘永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苷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对照组48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52例,该组患者在基础常规治疗外加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24 h尿蛋白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改善程度强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可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董建国;王明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