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亚红
目的 探讨分析肿瘤标志物联检用于胃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并作比较.方法 选取胃癌早期患者50例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选取同时期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50例为CAGD组,并且选取同时期检查确诊为胃部黏膜正常或浅表型胃炎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数值.结果 研究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相关指标数值均明显高于CAGD组及对照组(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联检的特异性及灵敏性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242)、糖类抗原19-9(CA19-9)及糖类抗原72-4(CA72-4)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的特异性及灵敏性(P<0.05).结论 肿瘤标志物联检用于胃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用于胃癌早期的诊断,有效辅助临床早确诊、早治疗,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
作者:石胜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选用氨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选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为77.3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98%(9/5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1/5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高于使用氨茶碱等常规茶碱类药物,并且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宋秀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展开临床分析与研究.方法 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4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并对患者的术后发病原因进行研究.结果 在治疗第7天时,40例患者的下肢肿胀症状已完全消退,未出现明显的疼痛感,治疗10 d后均痊愈,无患者出现肺栓塞症状.结论 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做到术后早预防与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吴月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加味柴胡疏肝散对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柴胡疏肝散加减+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予多潘立酮+奥美拉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治疗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及胃镜下糜烂灶大小变化.结果 在改善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镜表现上,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加减对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熊国卫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就诊的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74例,按照数字奇偶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予阿托伐他汀+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2.70%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2%(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可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降低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作者:丁桂根;陈莹;陈真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分析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7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不孕症患者,使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结果 治疗后,患者平均子宫体积、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个数分别为(32.8±4.5)cm3、(8.4±1.1)cm3、(1.1±0.08)mm、(2.5±0.3)个,均优于治疗前的(14.7±2.5)cm3、(3.6±0.3)cm3、(0.34±0.02)mm、0个,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平均FSH、LH、PRL、P水平分别为(16.8±4.5)mIU/mL、(30.1±5.6)mIU/mL、(11.1±1.2)mg/mL、(21.3±4.5)ng/mL,均优于治疗前的(3.7±0.6)mIU/mL、(3.5±0.5)mIU/mL、(5.4±0.4)mg/mL、(0.61±0.1)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不孕症患者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子宫体积、优势卵泡个数、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等子宫相关指标以及FSH、LH、PRL、P等生殖激素水平,疗效显著.
作者:张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尿微量清蛋白(mALB)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观察A组(中晚期糖尿病肾病)38例及观察B组(早期糖尿病肾病)39例,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1个月治疗,并根据预后效果分组,检测比较各组血清Cys-C与尿mALB水平.结果 观察A组及观察B组尿mALB及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A组高于观察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预后优良组尿mALB、血清Cys-C水平均低于预后一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清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欧阳家乐;朱应红;陈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治疗的8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依达拉奉和前列地尔注射液,连续治疗14 d.结果 经过治疗,轻型患者数量明显增加,中型、重型患者数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例患者病情基本痊愈,25例患者疗效显著进步,13例患者进步,3例患者无变化,1例患者恶化.总有效率为94.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在治疗脑梗死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永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纳布啡与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拟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检查的基础上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kg复合丙泊酚1.5 mg/kg,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纳布啡0.15 mg/kg复合丙泊酚1.5 mg/kg,观察两组患者各时间段的SBP、HR、DBP、SpO2,苏醒时间、术后离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和T1-3时,两组患者的SBP、DBP、HR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3时观察组患者SpO2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离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中呛咳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可以借鉴.
作者:高国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复方甘草酸苷对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2月60例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间接胆红素(IBiL)指标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6.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情况.
作者:葛建祥;陈水平;张黎;杨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南瓜多糖对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影响及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产生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将模型大鼠分为糖尿病组及南瓜多糖组,设正常大鼠为对照组,各组大鼠根据分组情况分别给予空白对照和南瓜多糖连续灌胃6周.观察各组大鼠肾脏肥大指数、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肾脏病理及肾脏Na+,K+-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血糖显著升高,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增加,肾脏Na+,K+-ATP酶活性明显升高;南瓜多糖干预后,大鼠体重增加,血糖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减少,肾脏Na+,K+-ATP酶活性降低.结论 南瓜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改善作用,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病变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波;翟玉荣;罗建周;丁汀汀;高原;王明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以2014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68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吸氧、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之外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作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肺功能指标、PT、FBG、D-二聚体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并未发现明显的因使用低分子肝素而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上辅以低分子肝素治疗AECOPD,能显著降低患者体内血浆FBG、D-二聚体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韵;沈月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实施被证实可行性强且安全性高,还可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性.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促进了外科理念的变革.因此,快速康复外科在传统胃肠外科手术中逐渐得到运用,并已证实其先进性,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作者:黄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玻璃酸钠联合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成两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玻璃酸钠治疗,50例试验组患者选择玻璃酸钠联合臭氧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1周、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各个时段的Lysholm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在临床治疗优良率方面,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玻璃酸钠联合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对疼痛进行持久和快速地控制,对其膝关节功能进行显著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苟清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在医院西药房管理工作中应用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医院西药房,在2016年4月起开始施行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观察及比较实施前、后西药房的药房出错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西药房药品管理出错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西药房管理工作中应用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可有效降低药房出错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周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血液吸附、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透析方式用于慢性肾脏衰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肾脏衰竭患者160例,均属规律性透析治疗者,依据患者透析方式分组观察,其中53例采取血液吸附方式持续透析(AP组),62例实施血液透析滤过(HDF组),余下45例则采取血液透析(HD组),观察各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慢性肾脏衰竭患者在透析治疗后,血清甲状旁腺素、血磷、血钙、β2微球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较透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D组患者透析后iPTH、血磷、血钙、β2微球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改善幅度明显小于AP组与H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均改善幅度达到50%以上,其中AP组改善率高,HDF组次之,HD组改善率低.结论 慢性肾脏衰竭患者采取血液吸附治疗效果佳,能够在短期内清除机体内沉积的血清甲状旁腺素等毒素,同时亦可缓解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患者后期存活质量.
作者:辛克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药剂科工作人员24例作为观察对象,开展药剂科药师管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医院摆药差错事件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药剂科摆药差错发生率、用药不合理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管理中,加强药剂科药事管理干预,可降低用药不合理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赵明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生脉饮中的人参总皂苷与麦冬总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对照人参皂苷Re,采用香草醛比色法对生脉饮之中的人参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采用高氯酸法对生脉饮中的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并在两种测量方法之间建立换算系数,从而获得依据鲁斯考皂苷元为对照品所计算出来的麦冬总皂苷的含量.结果 测量得出生脉饮中人参总皂苷的线性范围在0.0752~0.2006 mg之间(r=0.9993),其中平均回收率为100.64%,RSD为2.88%;总皂苷的线性范围在0.1881~0.8151 mg之间(r=0.9996),计算平均回收率为101.33%,RSD为2.01%.根据计算公式可以的出生脉饮中的麦冬总皂苷含量为C=(A-1.82B)/4.16.从而得出生脉饮中人参总皂苷、总皂苷以及麦冬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为18.1448 mg/g、39.1208 mg/g、1.4657 mg/g.结论 本次研究中的测量方法可以对生脉饮中人参和麦冬的总皂苷的含量进行精确的测量,有利于对相关药物中两种物质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白介素-6(IL-6)与癌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1月41例卵巢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肿瘤分期Ⅰ期8例,Ⅱ期15例,Ⅲ期13例,Ⅳ期5例;另取同期收治的41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均于入院后取空腹外周静脉血对外周血FIB、IL-6与CA125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FIB、IL-6、CA1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临床分期增高卵巢癌患者血清FIB、IL-6、CA125水平呈递增趋势,其中FIB在Ⅱ期与Ⅲ期无显著差异,IL-6及CA125在Ⅲ期与Ⅳ期无显著差异(P均>0.05),其余各分期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FIB、IL-6、CA125联合检测可为卵巢癌早期诊断、疾病临床分期判断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作者:陈敏;朱应红;欧阳家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误诊为黏膜下肿瘤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EG)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内镜下表现,以有助于此类患者的诊断.方法 对16例误诊为黏膜下肿瘤并行黏膜下剥离术(ESD)后病理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 和内镜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1.56±11.48)岁,男女比例为4:12,7例有药物过敏史,无明显食物过敏史.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为主,多数患者病程超过1年,且反复发作.周围血嗜酸细胞升高者仅2例,占12.5%.16例病例内镜下均表现为胃窦部黏膜隆起,表面光滑或者有轻度糜烂.超声胃镜下有14例表现为黏膜层、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的低回声病变,2例黏膜下层混合回声病变,所有病例行ESD术后病理结果均提示胃窦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5~20/Hp).结论 胃镜下表现为黏膜隆起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症状无特异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大多无升高,诊断仅能依靠病理结合临床症状.若此类患者能在超声胃镜下取足够深度的黏膜活检或许能避免行ESD术.
作者:布娅·米然别克;巴图;美丽克扎提·安扎尔;高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