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美白成分的筛选及美白霜的制备研究

杨笑

关键词:美白霜, 中药美白成分, 制备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美白成分的筛选及美白霜的制备过程.方法 提取中药美白成分:把白芍、白茯苓、白鲜皮、白蒺藜、白芷和白芨等中药材用乙醇回流和按水回流方式来提取美白成分.对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进行测定,制作中药美白霜.结果 根据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分析得知:影响美白霜主要因素是十六醇量,四个因素佳的比例水平为乳化温度为76℃,十六醇量6 g,乳化剂HLB值为13,硬脂酸量为5 g.结论 采用中药美白成分制作美白霜,不仅亲肤性好,而且很滋润,不油腻,长期应用,利于皮肤白皙、细腻有弹性.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采用丹参片、阿德福韦酯协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6年1月~12月期间接收的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患者中选取84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使用丹参片治疗,观察组42例辅助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指标.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均存在有一定改善,而观察组在HA、LN等指标上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片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能有效改善肝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王秀丽;王华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手足口病采取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所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分组方式为计算机表法,对照组(n=43)、观察组(n=43).对照组予以干扰素进行单一治疗,观察组予以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疱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等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短,且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患者经实施干扰素联合炎琥宁的治疗,将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显著缩短,利于患者更快实现康复,将疗效提升.

    作者:杜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葡萄糖酸锌治疗儿童腹泻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锌广泛存在于人体的活性酶中,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之一.葡萄糖酸锌具有促进儿童成长发育、改善厌食、提高智力、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等药理作用,并且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易吸收等特点.腹泻在儿童中是一类比较常见的疾病,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葡萄糖酸锌越来越多的用于临床治疗儿童腹泻.研究发现,葡萄糖酸锌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细胞,改善肠道功能,提高黏膜修复功能,增加体内相关酶活性,减少NO生成,抗氧自由基等多种途径治疗儿童腹泻.现对葡萄糖酸锌在治疗儿童腹泻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

    作者:张崇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随机抽选2009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0例进行研讨,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18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282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以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血脂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各项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可采用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其能有效控制血压、血脂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先俊;李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误诊为黏膜下肿瘤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误诊为黏膜下肿瘤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EG)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内镜下表现,以有助于此类患者的诊断.方法 对16例误诊为黏膜下肿瘤并行黏膜下剥离术(ESD)后病理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 和内镜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1.56±11.48)岁,男女比例为4:12,7例有药物过敏史,无明显食物过敏史.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为主,多数患者病程超过1年,且反复发作.周围血嗜酸细胞升高者仅2例,占12.5%.16例病例内镜下均表现为胃窦部黏膜隆起,表面光滑或者有轻度糜烂.超声胃镜下有14例表现为黏膜层、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的低回声病变,2例黏膜下层混合回声病变,所有病例行ESD术后病理结果均提示胃窦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5~20/Hp).结论 胃镜下表现为黏膜隆起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症状无特异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大多无升高,诊断仅能依靠病理结合临床症状.若此类患者能在超声胃镜下取足够深度的黏膜活检或许能避免行ESD术.

    作者:布娅·米然别克;巴图;美丽克扎提·安扎尔;高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对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病例为2016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从中选取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1至100进行编号,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治疗用药为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则给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在连续治疗3周后,收集并比较治疗前后症状改善、踝/肱血压指数(ABI)及足背动脉血流量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整体有效率为94%,对照组整体有效率是8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ABI和足背动脉血流量数值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方面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丁炜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伴气虚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伴有气虚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门诊治疗的80例急性支气管炎伴有气虚患儿进行随机分组观察,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入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40/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肺部湿啰音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馥感啉口服液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伴有气虚的患儿有显著疗效,安全性好.

    作者:黄荣卫;廖源;杨瑞怡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阿糖腺苷注射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糖腺苷注射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8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应用阿糖腺苷注射液5~10 mg/(kg·d)静脉滴注联合开喉剑喷雾剂外用,对照组应用病毒唑10 mg/(kg·d)静点,其余综合干预措施一样.结果 监测热退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流涎治愈时间、疾病治愈时间,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糖腺苷注射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疗效满意.

    作者:陈真堂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慢性肾衰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慢性肾衰与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的相关性以及中医辨证分型.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进行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60例(试验组)和正常受检者2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有肝肾阴虚证患者20例,脾肾阳虚证患者20例,气阴两虚证患者20例,检测所有受检者的血清Cr(肌酐)、Cysc、尿液β2 MG并进行比较.结果 CRF中医辨证分型患者Cysc、β2 MG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受检者,水平由高至低顺序为: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检测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进一步提高了诊断慢性肾衰竭所属证型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搜集更多的数据与资料,对于辩证论治有着指导作用.

    作者:詹文彦;张军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定期电话随访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实施定期电话随访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接受二级预防治疗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不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组给予定期电话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二级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脂、血糖等控制达标率、用药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定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电话随访,可有效提高疾病控制效果,该种方式为卒中二级预防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车祸致颅脑损伤的临床诊疗及预后影响探讨

    目的 分析车祸致颅脑损伤的临床诊疗及预后影响.方法 筛选2014年9月~2017年2月收治的车祸致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研究对象,及时对其展开专业临床诊断、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完全恢复26例(43.33%),恢复良好31例(51.67%),无效3例(5.00%),治疗有效率为95.00%(57/60).结论 临床对车祸致颅脑损伤开展专业诊断、救治工作时,应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抢救,这样可在改善患者预后效果的基础上,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周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清Cys-C与尿mALB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尿微量清蛋白(mALB)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观察A组(中晚期糖尿病肾病)38例及观察B组(早期糖尿病肾病)39例,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1个月治疗,并根据预后效果分组,检测比较各组血清Cys-C与尿mALB水平.结果 观察A组及观察B组尿mALB及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A组高于观察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预后优良组尿mALB、血清Cys-C水平均低于预后一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清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欧阳家乐;朱应红;陈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缺血性心肌病的发生对于患者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在当前,针对缺血性心肌病已经有了不同的治疗手段.笔者认为,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充分分析患者发病的原因和病情的实际状况,才能更好的进行治疗.在本文中,笔者就将针对缺血性心肌病病理生理机制以及治疗策略进行详细探讨.

    作者:安雅芳;马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于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入院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进行观察,将患者按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硫酸镁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拉贝洛尔治疗,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均比对照组低,新生儿出生5 min阿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较理想,能很好地控制患者血压,且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低.

    作者:葛贵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创伤骨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在创伤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创伤骨科收治的4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取的所有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以及记录其诊断结果 .结果 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为左侧下肢的有19例,右侧下肢的有20例,双侧下肢的有6例,共45例,诊出率100%;其中,急性的有34例,慢性的有11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判定为不完全闭塞的有13例,完全闭塞的有21例;超声显示急性患者血管径增宽显著,表现为均质低回声图像.慢性患者超声显示为管腔无血流或缺损.结论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策略有助于创伤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症的诊断,并通过动态情况观察其变化,对诊断以及疗效评估都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潘红丽;闫晓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微创引流加脑室外引流联合开颅术治疗脑出血并发脑疝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微创引流加脑室外引流联合开颅术治疗脑出血并发脑疝的效果.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4月收治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13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采用微创引流加脑室外引流联合开颅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开颅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42.42%(28/66),对照组为21.21%(14/6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6.06%(4/66),对照组为19.70%(13/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引流加脑室外引流联合开颅术治疗脑出血并发脑疝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刘宏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诱因分析和应对措施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复发的诱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88条)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超声检查和下肢深静脉造影方法判断其复发的诱因,根据不同病因、病变程度及患者全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应对措施.结果 复发原因有大隐静脉主干或属支残留21条,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8条,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1条,穿通静脉功能不全7条,小隐静脉曲张5条,布加综合征3条,髂静脉受压综合征3条.经再次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下肢静脉曲张治愈率100%,术后未发现下肢深静脉栓形成的病例,也无手术切口感染、延迟愈合病例.结论 术前诊断不确切、术式不当、手术操作不规范是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对于复发病例的应对措施,应在深静脉、浅静脉、穿通静脉3个系统进行细致检查,明确病因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手术方式,才能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卜奎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综合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剖析综合治疗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接受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6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38例,其中研究组实行综合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妊娠结局,比较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剖宫产率为23.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为7.89%,比对照组的36.84%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治疗法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的一种首选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降低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可供临床借鉴.

    作者:祝江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探究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应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给予观察组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E/A、LVEF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活力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王小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常规剂量与高剂量的缬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的肾脏保护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常规剂量与高剂量的缬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合并高血压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CGN合并高血压患者87例,按1~87进行编号,单号纳入对照组,共44例,给予常规剂量缬沙坦160 mg/d;双号纳入观察组,共43例,给予高剂量缬沙坦320 mg/d,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肌酐(Scr)、血钾(K+)、24 h尿蛋白(24 h Upro)、肾小球滤过率等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BP、DB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 Upro、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常合并高血压疾病,通过采取高剂量缬沙坦治疗方案,可缓解慢性肾功能衰竭.

    作者:刘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