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血流与左室舒张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张薇;安丰双;魏来临;白晨;钟明;葛志明;季晓平;张运

关键词:动脉血流, 左室舒张功能, 功能关系, 肺静脉血流频谱, 心肌肥厚, 血流动力学改变, 二尖瓣血流频谱, 超声心动图技术, 经胸和经食管, 患者, 冠心病, 冠脉血流量, 冠状循环, 冠状动脉, 功能指标, 峰值流速, 正常人, 相关性, 舒张期, 前降支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15例正常人、10例冠心病人、20例左室心肌肥厚患者冠状动脉前降支血流频谱、二尖瓣和肺静脉血流频谱.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冠脉血流频谱舒张期峰值流速(PDV)和每分钟流量(Q)无差异,PDV和Q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无相关性;左室心肌肥厚组PDV和Q明显增加(62.57±23.79cm/s vs 35.80±9.40cm/s,P<0.001;97.92±59.24ml/min vs 46.02±23.11ml/min,P<0.01),Q与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负相关(r=-0.49,P<0.01),与肺静脉血流频谱R正相关(r=0.41,P<0.05).结论:左室心肌肥厚患者静息时冠脉血流量增加,可能是心肌肥厚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机理之一.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误诊胆囊癌1例

    患者,男,81岁.平素无不适.于1997年入我院体检.查体:巩膜无黄染,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莫菲氏征(-).麝浊2单位,谷丙酶22单位.B超示:胆囊大小6.9cm×4.5cm,厚3mm,壁欠光滑,胆囊内见一4.1cm× 2.2cm略强回声光团,表面凹凸不平,基底较宽,无声影,不随体位移动(图1).

    作者:张蕾;杨定夫;颜云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B超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例

    我院B超室于2000年度使用B超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例,使用仪器为日本SDU400型B超仪,探头频率为3.5MHz.常规右下腹麦氏点处探查,热敏仪记录.

    作者:乌云达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B超诊断胆囊多发憩室1例

    患者,男,38岁.因右上腹胀痛10天来我院就诊.查体,莫非氏征阳性,无黄染.行B超检查:使用TOSHIBA SSA-240A超声检查仪,探头使用3.5MHz扫查,胆囊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切面内径7.2cm×4.4cm,壁粗糙,增厚0.5~0.8cm,于胆囊体部见两个大小分别为2.9cm×2.5cm,2.3cm×2.3cm的囊性无回声区向外凸起并与胆囊相通(图1、2).囊内无异常回声.B超提示:胆囊炎,胆囊多发憩室.后经胆囊造影证实.

    作者:苗凤玲;郭志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马蹄肾的超声诊断(附25例报告)

    目的:回顾分析25例马蹄肾患儿的声像图特征,总结超声诊断的技巧、准确性以及局限性.方法:多体位、多切面肾脏扫查,并于胰腺与脐间横断面确定肾峡部与腹部大血管的关系.结果:纵断扫查肾下极逐渐变窄延长,横断扫查双肾下极跨过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相融合,3例伴轻度肾积水和肾旋转不良.结论:超声检查对马蹄肾的诊断准确、简捷、迅速,但对合并症肾旋转不良的诊断尚存在一定局限,需进一步观察总结.

    作者:李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B超诊断胆囊异位1例

    患者,女,69岁.因高血压病史多年来诊.应用东芝6000超声诊断仪查体发现: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整,实质回声均匀.肝内血管走行自然,肝内胆管无扩张,胆总管轻度扩张,内径1.1cm.正常胆囊窝处未探及胆囊回声,而于肝肾间隙探及6.6cm×3.4cm胆囊回声,壁薄光滑,内透声好,其颈部指向胆总管处.嘱患者进脂餐后复查,胆囊体积变小,为4.8cm×3.4cm,胆总管内径变为0.7cm.B超诊断:胆囊异位(图1).

    作者:郭秋霞;陈延涛;王春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桥本甲状腺炎声像图分析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的声像图表现、诊断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超声检查采用直接探测法.同位素检测血清(TGA)和(TMA);另采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结果:B超显示:不规整低回声斑块,占51.69%(46/89),其次线状回声增强,占29.21%(26/89),这二种主要声像图表现高达80.90%.而两组腺体内散在大小不规整的低回声斑块或线状回声增强对比仍有显著性差异(X2=6.644 0.01<P<0.05).结论:桥本甲状腺炎女性多发,有年轻化趋势.TGA、TMA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斑块状低回声和线状回声增强是桥本病主要的声像图表现,可作为超声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作者:曾建新;林晨曦;郑斌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胎儿积水性无脑症的超声诊断(附4例)

    我院自1990年10月~2000年10月近10年来对1万多例妊娠妇女常规进行B超检查,发现4例胎儿积水性无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虞雪素;沈玉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腹膜后神经纤维肉瘤1例

    患者,男,58岁.因右下腹无痛性包块半年余来诊,伴畏寒、发热.在他院行抗炎、补液等治疗无缓解.查体:左上腹可触及一8.0cm×6.0cm大小包块,表面光滑,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右髂窝处可触及一 7.0cm×4.0cm大小类似包块.右腹股沟区可触及二枚肿大淋巴结.超声所见:左肾于腹主动脉间可触及一8.5cm×5.5cm大小中强回声肿块,其内回声不均匀,甚至可见无回声暗区,肿块边界尚清,无明显包膜,与周围组织器官不随呼吸作相对运动,与腹主动脉关系密切,分界不清,腹主动脉旁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回声.右髂窝处可见一个6.5cm×4.0cm大小类似肿块,髂血管受压移位.超声诊断:左上腹及右髂窝混合回声包块,考虑神经纤维肉瘤并腹腔转移.

    作者:李学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1167例先天性心脏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

    目的:了解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发病和诊断情况.方法:总结6年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连续诊断的先心病临床诊断资料,分析各年龄组发病情况和CDE诊断价值.结果:6年中CDE共诊断各种先心病1167例,其中18岁以上成人331例,占总数的28.4%,其并发症发生率44.9%,明显高于儿童组的18.4%.801例手术患者中,CDE诊断完全符合率和基本符合率分别为92.6%、99.0%.结论::CDE对先心病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成人先心病并非少见,其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易误诊.

    作者:杨炳昂;赵志学;段云友;张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双下肢多发性动脉瘤1例

    患者,女,57岁.患糖尿病十余年,发现右大腿根部包块2天,经理疗、热敷、按摩后不见好转,来我院外科就诊.外科大夫检查时发现包块有搏动感,建议做双下肢动脉彩超检查.

    作者:冯雪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正常人房室瓣环运动频谱分析

    目的:测定正常人房室瓣环运动速度并对结果分析、探讨.方法:心尖四腔切面,用DTI测定房室瓣环运动速度.结果:房室瓣环收缩期Sann峰值速度与年龄无相关,房室瓣环舒张早期Eann峰值速度、Eann/Aann与年龄负相关,Aann峰值速度与年龄正相关.三尖瓣环Eann/Aann与三尖瓣口血流E/A中度相关,二尖瓣环Eann/Aann二尖瓣口血流E/A高度相关.房室瓣环收缩期峰值Sann峰值速度游离壁侧大于间隔部,三尖瓣前瓣环Sann峰值速度高.结论:DTI测定的房室瓣环运动速度有望用于评价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作者:白文伟;陆映珠;徐章;肖泽方;光雪峰;纳志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B超诊断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致十二指肠瘀积1例

    患者,女,4天,顺产.生后1~2天患儿饮水、饮奶正常.生后24小时有胎粪排出,量与色泽正常.第三天起出现呕吐,不能进食.吐出物为黄绿色,无臭味,且可排少量粪便,颜色正常.查体T36.8度,P110次/分,R24次/分.精神萎糜,腹胀满膨隆.

    作者:苗辉;梁树刚;谭威;易书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B超诊断胎儿先天性、多发性支气管型肺囊肿1例

    孕妇,28岁,孕17周,第一胎.孕妇体健,心肺未见异常,无家族遗传病史.常规孕检B超检查.使用仪器:HP-IP彩超.超声检查所见:胎儿胎头完整,双顶径4.7cm,头围16.3cm,胎儿左胸腔可见较多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无回声,0.5cm~1.2cm大小不等,边界清,壁不光滑,无回声间可见中等实质性回声.胎儿心脏位于胸腔右侧接近右胸壁,心率160次/分律整.腹部及双肾未见异常.羊水、胎盘未见异常.超声诊断:①单活胎;②胎儿先天性、多发性肺囊肿(图1、2).引产术产一男婴,外观无异常.尸检所见:胎儿左下肺叶明显肿大,达3.5cm×4cm,表面凹凸不平,可见圆形囊肿向外微隆起.胎儿心脏受压向右明显移位接近右胸壁.心脏、右叶及左肺上叶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彩图7、8见79页).病理诊断:胎儿先天性、多发性支气管型肺囊肿.

    作者:高锡国;胡振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B超诊断食道金属支架脱落胃腔1例

    患者,男,82岁.患贲门失弛缓症2年,八个月前在省级某医院放置食道金属支架.近日出现恶心,呃逆来诊.查体: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B超检查:贲门厚1.8cm,回声正常.胃壁厚1.5cm,蠕动缓慢,胃内可见少量滞留液性暗区1.5cm.左上腹斜切扫查(图1),胃腔内显示管状强回声光带,长6.7cm,两端宽2.0cm.探头旋转90度扫查(图2),呈类圆形强光环,直径2.0cm,伴明显声影.胃壁缓慢蠕动时,强光环不活动,与胃粘膜分界明显.B超诊断:食道支架脱落胃腔.随访结果:该患者行胃内窥镜检查,证实食道支架完全脱落于胃腔内.

    作者:刘为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B超诊断食管裂孔疝1例

    患者,男,63岁.以右侧胸腔积液收入院.常规超声检查:右侧胸腔见大片无回声区,内有条状光带分隔,左侧胸腔未见积液之无回声区.腹部超声检查见肝左叶后方之正常食管腹段显示不清,膈肌上方(心脏后方)见液-气回声,大小为4.0cm×2.2cm,边界清晰(图1).站立位检查,该液-气回声消失,食管腹段显示清晰(图2).肝、胆、胰、脾未见异常.B超诊断:(1)右侧胸腔包裹性积液;(2)食管裂孔疝可能.后经X线钡餐检查证实为食管裂孔疝.

    作者:李凯炎;高如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飞蚊症行眼科B超检查的临床意义

    飞蚊症是眼科临床上较常见疾病,为研究眼科B超对帮助其诊断有无价值,现将门诊首诊为飞蚊症后,再行眼科B超检查的39例病人做一分析.

    作者:石忠鑫;张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节育器移位形成盆腔肿块1例

    患者,女,30岁,孕2产1,经常下腹疼痛已两个月,前来就诊.患者于1995年、1999年分别带环一次,第二次带环后,下腹疼痛较重,伴阴道流血,量较多,似月经量,持续6~7天.近两个月经常腹疼,时轻时重.

    作者:张慧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眼内及眶内肿瘤的超声、CT及临床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本文总结我院1995~2000年五年间眶内肿瘤20例的超声、CT影像学的特征与临床手术对照分析,而得出超声对眼及眶内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刘虹;曹相德;李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经体表超声检查腹段食管癌、胃癌、肠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旨在进一步探讨超声检查在消化道癌肿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140例癌肿患者均经体表实时超声检查.参照胃癌PTNM分期标准及结肠癌Dukes法分期标准,制定本组四期超声检查标准,并与术后临床病理分期进行对照.结果:发现浆膜浸润或浸出者,诊断符合率达84%(79/94).侵及邻近组织或器官者以及发现淋巴结转移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36/49)和52%(55/105).检出远隔脏器转移者,符合率达100%(15/15).结论:经体表实时超声检查对腹部消化道癌肿腔外浸润的程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的显示,为临床手术方案的设计提供了影像的信息依据.

    作者:郭俊骥;赵天平;张霞;王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探讨B超检测慢性胆囊炎囊壁厚度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影响

    目的:探讨B超检测慢性胆囊炎囊壁厚度对LC的影响程度.方法:对术前B超检测27例慢性胆囊炎囊壁厚度>4mm患者在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后谨慎地行LC.结果:27例中26例LC获成功,手术成功率96.3%.结论:不宜继续延用慢性胆囊炎胆囊壁厚>4mm禁忌行LC手术的旧标准.

    作者:蒋蓓;高玛丽;董德全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