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荣
患者,男,48岁,农民.于2000年9月17日下午2时许,突然发生下腹部阵发性绞痛,反复呕吐数次,吐物为食物及胆汁.经乡卫生院对症治疗无效,于发病后16小时来本院诊治.
作者:李爱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本文总结我院1995~2000年五年间眶内肿瘤20例的超声、CT影像学的特征与临床手术对照分析,而得出超声对眼及眶内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刘虹;曹相德;李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82岁.患贲门失弛缓症2年,八个月前在省级某医院放置食道金属支架.近日出现恶心,呃逆来诊.查体: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B超检查:贲门厚1.8cm,回声正常.胃壁厚1.5cm,蠕动缓慢,胃内可见少量滞留液性暗区1.5cm.左上腹斜切扫查(图1),胃腔内显示管状强回声光带,长6.7cm,两端宽2.0cm.探头旋转90度扫查(图2),呈类圆形强光环,直径2.0cm,伴明显声影.胃壁缓慢蠕动时,强光环不活动,与胃粘膜分界明显.B超诊断:食道支架脱落胃腔.随访结果:该患者行胃内窥镜检查,证实食道支架完全脱落于胃腔内.
作者:刘为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性,32岁,聋哑人,未婚.因右侧阴囊内无痛性肿物3天,门诊以右侧斜疝收住院.查体:于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一肿物,约4.0cm×5.0cm×3.5cm,质较硬、无触痛、可移动,站立增大,可降入阴囊,并自动还纳回腹.肿物叩实音,透光试验阴性,压迫内环口,肿物不能复出.
作者:张晓青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34岁.因发现腹部包块,停经4月来我院就诊,曾经有头晕、乏力、腹部疼痛及贫血史.查体,腹部膨隆,如孕4月大,妇检后位子宫、大小正常、质软.于子宫底部可触及一包块,不移动,表面光滑边界清晰,无宫颈举痛.行超声检查于腹腔偏右侧可见胎儿,胎儿颅骨光环完整,颅内结构清晰,脊柱线连续性好,双顶径为4.2cm,股骨长径为3.0cm,胎心规律145次/分,羊水深度4.9cm,可见胎心搏动及胎儿肢体活动.胎儿结构与母体腹壁甚接近,并可见完整的胎盘(图1).于耻骨上探测,于膀胱后方可见子宫,宫腔内可见节育环(图2),在胎儿结构和膀胱暗区间未见子宫结构.超声提示;中孕,腹腔妊娠、单活胎.孕妇要求终止妊娠,经患者同意手术治疗.结果其临床和超声提示相符.
作者:罗德新;吴强;张宗美;陶斯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自1990年10月~2000年10月近10年来对1万多例妊娠妇女常规进行B超检查,发现4例胎儿积水性无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虞雪素;沈玉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4天,顺产.生后1~2天患儿饮水、饮奶正常.生后24小时有胎粪排出,量与色泽正常.第三天起出现呕吐,不能进食.吐出物为黄绿色,无臭味,且可排少量粪便,颜色正常.查体T36.8度,P110次/分,R24次/分.精神萎糜,腹胀满膨隆.
作者:苗辉;梁树刚;谭威;易书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本文就我院用B型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胰腺癌的超声显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李凯炎;高如岳;王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30岁,孕2产1,经常下腹疼痛已两个月,前来就诊.患者于1995年、1999年分别带环一次,第二次带环后,下腹疼痛较重,伴阴道流血,量较多,似月经量,持续6~7天.近两个月经常腹疼,时轻时重.
作者:张慧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检查125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与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宫外孕92.7%(38/41),先兆流产100%(21/21),难免流产100%(11/11),不全流产91.7%(22/24),盆腔炎性包块66.7%(6/9),卵巢囊肿蒂扭转77.8%(7/9),囊肿破裂80.0%(4/5),滋养细胞疾病100%(5/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简便、易行、准确的方法.
作者:雷进;段扬;王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儿,男,8岁.因排尿困难伴大便不畅两月,不能自行排尿5小时来就诊.B超所见:膀胱充盈好,壁未见增厚,腔内未见肿块回声.前列腺位置未见正常前列腺回声,可见一9.20cm×7.57cm×7.10cm肿块(图1),图像界清,内回声不均匀,以不规则低回声为主,偏左侧处见片状回声增强区,约3.8cm×3.7cm,与低回声区界限不清.右肾集合系统分离,见前后径1.5cm无回声区(图2),右输尿管上段内径0.5cm.
作者:石小红;董昌元;熊润青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 phenomenon;NCP),是指走行于腹主动脉(AO)和肠系膜上动脉(SMA)间的左肾静脉(LRV)受到挤压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患者常有单侧(左侧)阵发性或持续性血尿,直立性蛋白尿,左下腹痛,高血压等,男性患者有精索静脉曲张,女性患者有不规则月经出血.本病常见于儿童.笔者翻阅近年的有关资料及文献,对本病的报道较少.本文对19例NCP患者B超影像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马建全;吴俊;赵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性,35岁.发现右下腹部包块两年来诊.查体:一般情况尚可,生命体征(-),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右下腹触及一约5cm大小包块.边缘光滑,质软,活动,有轻微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功无异常.入院诊断:右下腹囊性包块.
作者:李秀英;李春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孕妇,34岁,孕32周.二维超声检查:胎头位于耻骨联合上方,双顶径7.8cm,股骨长5.3cm,脊柱排列规整,胎盘位于后壁,胎盘成熟度I+级,羊水液性暗区大深径1.8cm、胎心搏动规律、心率128次/分;二维超声显示胎儿四腔心观:左右心房房间隔及二尖瓣、三尖瓣均正常,心室腔大,室间隔缺如,从不同方向与部位扫查均未见室间隔回声(图1右幅),在胎儿腰部脊柱两侧反复纵、横扫查,未发现胎儿肾脏回声,2小时内连续观察三次,在胎儿下腹部未见膀胱液性暗区(图1左幅).
作者:林良毅;王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孕妇,25岁,妊娠20周,行胎儿常规检查.脊柱背面纵向连续扫查时,可见左侧肺部4.4cm×3.7cm似蜂窝状稍强占位包块,致使胎儿心脏偏移右侧胸腔.羊水、胎盘未见异常,超声诊断为:1.单活胎,宫内妊娠;2.胎儿胸腔多房性囊性回声--肺囊肿;3.胎儿右腔心.在我院妇产科行引产术.尸解:见胎儿左肺下叶重度肿大,4.0cm×4.0cm×2.5cm大小,表面凹凸不平,余肺叶均未见异常改变,心脏位于右侧胸腔.病理报告:先天性肺囊肿--支气管型肺囊肿.
作者:郑海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26岁.一年前发现右乳房长一花生米大小肿物,无痛.近10天来肿物生长迅速伴疼痛,乳头溢出血性液体.查体:右乳头处表面可见一突起紫褐色肿物,约5.2cm×5.0cm,触之软有波动感,并于右乳房内触及一实质性肿块,质硬,大小6.0cm×7.0cm,表面欠光滑,触痛.
作者:吕晔源;姜士坤;张颜;张现坡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性,78岁.因急起意识障碍伴发作性四肢抽搐6小时收入院.患者于二月前发现前列腺肿块,怀疑前列腺癌,准备复查前列腺B超而大量饮水,憋尿,行B超前当天上午饮水约2000ml,无尿意,下午又不断饮水2500ml,早、中餐均未进食,至下午4时患者有便意,进B超室检查前(B超检查结果为前列腺肥大),家属发现患者行动迟缓,换鞋时左右穿错不知道,检查完后精神较差,四肢有轻微抖动,急送本院急诊室诊治,入急诊室后患者出现四肢抽搐,意识丧失,伴喷射性呕吐,抽搐每次几分钟,共发作4次,间隙期意识未恢复.
作者:黄焰;朱凯云;邹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58岁.因右下腹无痛性包块半年余来诊,伴畏寒、发热.在他院行抗炎、补液等治疗无缓解.查体:左上腹可触及一8.0cm×6.0cm大小包块,表面光滑,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右髂窝处可触及一 7.0cm×4.0cm大小类似包块.右腹股沟区可触及二枚肿大淋巴结.超声所见:左肾于腹主动脉间可触及一8.5cm×5.5cm大小中强回声肿块,其内回声不均匀,甚至可见无回声暗区,肿块边界尚清,无明显包膜,与周围组织器官不随呼吸作相对运动,与腹主动脉关系密切,分界不清,腹主动脉旁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回声.右髂窝处可见一个6.5cm×4.0cm大小类似肿块,髂血管受压移位.超声诊断:左上腹及右髂窝混合回声包块,考虑神经纤维肉瘤并腹腔转移.
作者:李学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孕妇,29岁,孕3产2,孕32周,孕期无特殊.B超所见:耻骨联合上三横指偏右侧见一胎头,双顶径79mm,该胎头左侧亦见一胎头,双顶径80mm,两个颅骨光环尚规则(图1).脑中线均居中无偏移,脑室无扩张.仅见一个心脏回声(心脏面积/胸腔面积>0.33),外形增大.可见两条脊柱,脊柱近头距离较宽,至骶尾部靠近.仅见两上肢两下肢,股骨长62mm.胎盘位于子宫后壁,厚度39mm.羊水深度56mm.B超诊断:胎儿双头联体畸形.一星期后在上级医院行引产术,引出畸胎与B超诊断符合.
作者:张德谨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的声像图表现、诊断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超声检查采用直接探测法.同位素检测血清(TGA)和(TMA);另采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结果:B超显示:不规整低回声斑块,占51.69%(46/89),其次线状回声增强,占29.21%(26/89),这二种主要声像图表现高达80.90%.而两组腺体内散在大小不规整的低回声斑块或线状回声增强对比仍有显著性差异(X2=6.644 0.01<P<0.05).结论:桥本甲状腺炎女性多发,有年轻化趋势.TGA、TMA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斑块状低回声和线状回声增强是桥本病主要的声像图表现,可作为超声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作者:曾建新;林晨曦;郑斌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