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桃
目的 探讨念珠菌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折的方法,对我院3年间住院病人、门诊病人标本分离的1182株念珠菌进行统计并对常用抗真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折.结果 分离出的念珠菌以内科系统为主,共分离出833株(占70.47%);检出真菌多的部位是呼吸道,占真菌标本的76.39%;其种类以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为主,分别占72.42%、13.45%和10.07%;药敏结果中: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均有90%以上的敏感率,特比萘芬对白色念珠菌的敏感率仅6.3%,但对热带念珠菌的敏感率为100%.结论 加强临床真菌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关注、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十分重要.
作者:钟晓艳;陈慧玉;何加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全面而准确的信息.本文对2006的1月至12月50例因流产后出现各种异常症状而行阴道超声检查的病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提高超声对流产后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减少宫内感染及出血的发生.
作者:陆艳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颌面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行薄层连续扫描后,利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选用多种软件技术,多平面重建(MPR)、 三维表面遮盖显示(3D-SSD)及容积再现法(VR)等重组观察,重建颌面部骨折的三维影像,获得佳图像照片,并与CT横断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螺旋CT MPR成像清晰显示了所有的颌面部骨折的部位、骨折线及碎骨片的移位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特别对细微骨折及深部骨折显示优于3D-SSD、VR成像.而3D-SSD、VR成像立体可直观展现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骨质的碎裂程度及移位情况.结论 多层螺旋CT MPR结合3D-SSD、VR成像能够明确诊断颌面部骨折,可直观地了解颌面部骨折在三维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及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对颌面部骨折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和术前、术后对比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徐述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髋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粗隆骨折,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导致老年人行动障碍的首要原因[1-2].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
作者:杨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伴ST-T改变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和非LVH患者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比较分析伴ST-T改变高血压LVH患者106例,非LVH患者130例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结果 伴ST-T改变高血压LVH患者和非LVH患者CAG阳性率分别52.8%(56/106)和37.7%(49/130)(P<0.05).CAG显示1支病变、2支病变和3支病变的发生率LVH患者分别为15.1%(16/106),23.6%(25/106)和4.2%(15/106),非LVH患者分别为14.6%(19/130)、12.3(16/130)和10.8%(14/130).冠状动脉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完全闭塞LVH患者分别为37.7%(40/106),9.4%(10/106)和5.7%(6/106),1I=LVH患者分别为25.4%(33/130)、8.5%(11/130)fll3.8%(5/130).结论 伴ST-T改变高血压LVH患者冠心病发生率较非LVH患者要高,2支病变和中度狭窄的发生率较非LVH患者要高(P<0.05).
作者:方胜先;郭盛;夏斌赞;彭文君;陈金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依普利酮对阿霉素诱导心衰大鼠血清TNF-α的影响及其治疗心衰的可能机制.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挑选40只腹腔注射阿霉素制做心衰模型,其余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6周后将存活的20只模型鼠随机分为2组:心力衰竭+依普利酮治疗组 (n = 10 ),给予依普利酮200mg(kg·d)灌胃,心力衰竭组 (n = 10),与正常对照组大鼠(n = 10),心力衰竭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与安慰剂(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观测一般变化,测定大鼠心功能及血清TNF-α含量.结果 心衰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心衰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衰组TNF-α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TNF-α水平与心衰组相比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普利酮可以降低心衰大鼠血清TNF-α的含量.
作者:轩楠;宋丽萍;邢海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米非司酮具有甾体结构,是一种抗孕激素.从子宫受体水平干扰黄体酮对妊娠的支持作用,使妊娠的绒毛组织及蜕膜变性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使黄体素下降,黄体萎缩,从而使依赖黄体发育的胚囊坏死而发生流产,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非手术终止早孕的方法.
作者:周丹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32例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同时口服孟鲁司特,随机选择33例作为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治愈率、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口服孟鲁司特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谭传梅;李家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十分重要的,而小儿咳嗽排痰能力远比成人差,纤毛运动也逊于成人,一旦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易造成呼吸道狭窄,甚至气道阻塞,严重可危及生命,故祛痰止咳是小儿呼吸道疾病重要治疗手段之一[1].
作者:邹辉;刘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 recurrent oral ulceration,ROU)是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许多学者大量研究认为[1-8]:ROU可能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异常有关,尤其是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不平衡和免疫活性细胞功能的缺陷,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失调可能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
作者:梅海梨;陈莉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孕产妇病死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和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中仍以产后出血为主[1].1989~1991年全国30 个省统计资料显示,产科出血占产妇死亡的49.19%,其中产后出血占产科出血的87.18%.
作者:杨爱萍;杨慧颖;胡伶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输尿管结石在临床急诊中较常见,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有较高的特异性.由于诊断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很容易漏诊.为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现将我院1997年2月至2007年2月共诊治的42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漏诊的26例(漏诊率为6.09%),作一简要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朱映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自杀是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几年,自杀事件在大学频频发生,大学生已经成为自杀的高危人群.当前,美国大学自杀预防表现出新的趋势:自杀预防机构的规模化、规范化取向;自杀预防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取向及自杀预防研究的多样化、多角度化取向.我国大学自杀预防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干预程序的规范和完善;加速现代化,推进本土化.
作者:陈美爱;姚本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已成为急救医学的首要环节,是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在发病期就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的前提.特别是严重多发伤的特点是伤情重、变化快,稍一延误即可造成伤员的死亡.院前急救护理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短的时间内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掌握相关的重要信息,调度相应的专业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在快速询问、检查的同时,对急危重症病人积极进行生命支持等及时、正确的抢救、治疗及转运是急救医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月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局麻下纤维喉镜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86例声带息肉、小结患者采用局部麻醉纤维喉镜监视器监视下声带息肉钳摘除小结及息肉.结果 86例中显效80例(93%),有效6例(7%),总有效率100%.结论 采用局部咽喉粘膜表面麻醉、监视器下纤维喉镜声带小结、息肉摘除术容易掌握、简便易行、有效降低麻醉风险、不易出现并发症、愈合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临床推广的一种术式.
作者:戴建军;王彦君;唐桂虹;赵君晖;韩莉;张再兴;戴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骶管阻滞麻醉是小儿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特别适用于小儿会阴及下肢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特点.本文对小儿复合骶管阻滞中氯胺酮肌注(ketamine)和七氟烷(sevoflurane)混合气吸入的两种不同复合基础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群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实施高质量的整体护理,提高剖宫产病人的伤口愈合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产科质量提高.方法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病人由于种种原因,易造成焦虑、紧张、忧郁、恐惧心理,针对不同原因,给病人以有效的心理护理.②术前全身准备,监测生命体征,血尿化验,备血,备皮,禁食水,留置尿管.③术前应用基础麻醉药品.术后护理:①呼吸系统护理.②维持循环功能稳定.③术后镇痛.④术后体位护理.⑤母乳喂养及乳房的护理.⑥对腹部伤口及子宫吸缩情况的观察及护理.⑦饮食护理.⑧预防感染.出院指导:注意卫生,加强营养,注意避孕和新生儿的母乳喂养及科学育儿知识的宣教.结果 通过整体护理,无一例术后并发症发生,腹部切口‖/甲愈合率达99%,95%的病人在产后4个月内有足够的母乳喂养婴儿.结论 整体护理提高剖宫产病人的伤口愈合率,预防术后并发症,促使母乳喂养成功,提高了产科质量.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筛查及临床干预价值.方法 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8157例孕妇行胎儿先心病筛查及临床干预,随访出生的新生儿3576例及同期未经胎儿先心病筛查的新生儿3958例,并检测先心病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经胎儿先心病筛查的新生儿先心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未经筛查者(P<0.05).结论 防治先心病应自胎儿筛查作起,对目前无有效治疗办法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建议及早终止妊娠,并生后随访先心病儿,选择佳时期手术矫治,以降低先心病的发病及减少病死率.
作者:张爱华;杨达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47例,对其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 各类型急性阑尾炎声像图改变具有特异性.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急性阑尾炎的首选诊断方法,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吕志红;王从龙;谢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影响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入选组,既往糖尿病史或入院后诊断为糖尿病者,进展48例,占28.57%;因药源性低血糖进展14例,占8.33%;既往有高血压或入院后诊断为高血压者,进展10例,占5.95%;血压降低者进展36例,占21.42%;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者,进展20例,占11.90%.入选组占进展性脑梗死比例76.19%.对照组,进展40例,比例占23.8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低血压、低血糖的改变均能导致脑梗死的进展
作者:刘淑芬;刘淑叶;徐淑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