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萍;杨慧颖;胡伶俐
目的 探讨局麻下纤维喉镜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86例声带息肉、小结患者采用局部麻醉纤维喉镜监视器监视下声带息肉钳摘除小结及息肉.结果 86例中显效80例(93%),有效6例(7%),总有效率100%.结论 采用局部咽喉粘膜表面麻醉、监视器下纤维喉镜声带小结、息肉摘除术容易掌握、简便易行、有效降低麻醉风险、不易出现并发症、愈合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临床推广的一种术式.
作者:戴建军;王彦君;唐桂虹;赵君晖;韩莉;张再兴;戴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依普利酮对阿霉素诱导心衰大鼠血清TNF-α的影响及其治疗心衰的可能机制.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挑选40只腹腔注射阿霉素制做心衰模型,其余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6周后将存活的20只模型鼠随机分为2组:心力衰竭+依普利酮治疗组 (n = 10 ),给予依普利酮200mg(kg·d)灌胃,心力衰竭组 (n = 10),与正常对照组大鼠(n = 10),心力衰竭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与安慰剂(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观测一般变化,测定大鼠心功能及血清TNF-α含量.结果 心衰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心衰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衰组TNF-α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TNF-α水平与心衰组相比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普利酮可以降低心衰大鼠血清TNF-α的含量.
作者:轩楠;宋丽萍;邢海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们所处的时代与社会正处在一种剧烈变化的状态:科学技术以迅猛的速度改变着人类原有的生产模式与生活方式,信息的共享与传递将世界的各个角落纳入了同一体系,世界格局中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暗示着新旧格局变替.
作者:李屹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对182名大学生进行幽默风格、安全感的问卷测量,考察大学生幽默风格与安全感的关系.结果 发现①大学生在幽默风格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② 大学生在亲和型幽默风格上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③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安全感;④亲和型、自强型的幽默风格与安全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嘲讽型、自贬型的幽默风格与安全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⑤亲和型、自强型的幽默风格对安全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嘲讽型对安全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贬型对安全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作者:高姗姗;姚本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射频和外科手术治疗因其技术难度大、费用高、并发症等原因,在临床难以普及,药物治疗仍是目前心房颤动的主要治疗方法[1].应用多是普罗帕酮和胺碘酮[2].本研究采用长期口服普罗帕酮或胺碘酮,评价其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娄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自我控制的差异是由父母早期教育造成的,自我控制形成的关键期是学龄初期.自我控制与许多不良行为有关,可以通过对儿童不良的自我控制进行干预训练,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和有效的.
作者:江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现场心肺复苏术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现场心肺复苏术是采用人工方法帮助病人恢复心跳和呼吸的一种急救技术,包括胸外心脏按压、畅通气道等.接受现场心肺复苏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未接受的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复苏成功率以及致残率的差别.结果 复苏成功率:观察组30.0%(6/20),对照组8.3%(5/60);苏醒时间:观察组0.5小时~7天,平均2.3天;对照组1小时~13天,平均5.2天;致残率:观察组16.7%(1/6),对照组80.0%(4/5),两组在苏醒时间、复苏成功率以及致残率等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现场心肺复苏术明显改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预后.
作者:房国祥;支少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合并糖尿病在临床上并非少见,由于两者合并存在,给临床治疗带来复杂性.现将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02年6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分析如下.
作者:金明;林惠;邵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本文报告45例精索静脉曲张至不育,从结果得出不仅精索静脉曲张与生育有关系,而且生育的影响程度与精索静脉曲张程度成正比,从而提出精索静脉曲张与生育的关系在于睾丸、附睾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所致.
作者:李文良;徐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护理安全现状及影响老年人护理安全各方面的各种因素,以增强养老机构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能力,提高和护理工作质量.结果 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方面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讨论 大部分老年人对安全护理知识、疾病救护常识和安全防御措施缺乏了解,需在这些方面加大宣传和规范管理力度;护理人员和老年人自身应提高护理安全意识,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护理安全问题发生;政府部门要制定技术规范,加强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安全护理管理.
作者:刘信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本研究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与人格测量分析教学法进行教学效果对比,以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方法 在我院2~3年级医学生中,随机抽取160名学生,实验组80人,对照组80人,在人格章节教学中,实验组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测量、分析,并做出分析报告;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设计出六项问卷,每项分级打分,将两组得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得分在自我认识、专业定位、人际关系、社会适应及心身疾病与人格特征关系等项目与对照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5 ).而人生目标取向一项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 人格测量分析教学法在心理学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学生在个体成长、社会适应等方面得以完善.而学生的人生取向依然是突出的难点,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独特的个人素质、成长环境、社会环境及教育特点.
作者:刘立;吴晶;倪志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颌面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行薄层连续扫描后,利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选用多种软件技术,多平面重建(MPR)、 三维表面遮盖显示(3D-SSD)及容积再现法(VR)等重组观察,重建颌面部骨折的三维影像,获得佳图像照片,并与CT横断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螺旋CT MPR成像清晰显示了所有的颌面部骨折的部位、骨折线及碎骨片的移位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特别对细微骨折及深部骨折显示优于3D-SSD、VR成像.而3D-SSD、VR成像立体可直观展现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骨质的碎裂程度及移位情况.结论 多层螺旋CT MPR结合3D-SSD、VR成像能够明确诊断颌面部骨折,可直观地了解颌面部骨折在三维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及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对颌面部骨折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和术前、术后对比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徐述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前中医的体质学说在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保健方面得到了很多的重视和应用,但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体质学说的影响和贡献相对较少.体质因素与临床密切相关.各种偏颇体质是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内在依据.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该在辨证的同时辨别体质,辨证与辨质相结合.
作者:杨霄雯;刘永;范逸品;刘家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祁连圆柏体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抑制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显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祁连圆柏醇提物作用不同时间后对SGC-7901细胞生长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免疫组化法检测SGC-7901细胞Ki-67与P53表达.结果 祁连圆柏能抑制SGC-7901 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并具有明显量效关系.结论 祁连圆柏具有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并可通过诱导该细胞系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王索安;陈增良;徐涛;杜蓬;陶锋;王玮;仇容;沈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层流手术室是对进入手术室的空气通过初、中、高效过滤,以控制室内的尘埃含量,具有除去99.97%直径0.3μm以上粒子的能力,使恒温、恒压、恒湿、洁净的空气呈流线流入室内,以等速流过房间后流出,室内产生的尘埃或微生物不会向四周扩散,随气流方向经回风口排出室外.
作者:赵辉;王世芳;陈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角色是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中常用的概念,本文借用角色概念分析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心理学流派,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师的角色身份和相应态度行为模式进行了探讨与比较.
作者:邢宽;姚本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埃索美拉唑和莫沙比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r-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151例rGERD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用药组(n=51)、埃索美拉唑组(n=50例)和莫沙必利组(n=50),分别采用埃索美拉唑+莫沙比利、埃索美拉唑和莫沙比利,治疗4周及8周后复查内镜,并评价临床症状.结果 联合用药组和埃索美拉唑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和治疗8周后症状积分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治疗4周后和治疗8周后的联合用药组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埃索美拉唑组(P<0.05).联合用药组和埃索美拉唑组在治疗4周后和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内镜分级改善显著(P<0.05);治疗4周后和治疗8周后联合用药组的内镜分级改善明显高于埃索美拉唑组(P<0.05);治疗4周及8周后,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埃索美拉唑组.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rGERD有很高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炎;刘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 recurrent oral ulceration,ROU)是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许多学者大量研究认为[1-8]:ROU可能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异常有关,尤其是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不平衡和免疫活性细胞功能的缺陷,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失调可能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
作者:梅海梨;陈莉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对收录在中国期刊网上的62篇关于1979~2007年间我国教师幸福感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发现:①发表教师幸福感的论文数量基本上逐年增长;②普通高校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是进行科研的主要机构;③教育学期刊是刊载论文的主要载体;④研究力量的地区分布有待均衡;⑤研究对象的不平衡性;⑥要加强校际合作尤其是高校与基础教育的合作研究.
作者:丁园园;姚本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输尿管结石在临床急诊中较常见,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有较高的特异性.由于诊断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很容易漏诊.为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现将我院1997年2月至2007年2月共诊治的42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漏诊的26例(漏诊率为6.09%),作一简要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朱映秋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