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索安;陈增良;徐涛;杜蓬;陶锋;王玮;仇容;沈健
目的 分析伴ST-T改变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和非LVH患者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比较分析伴ST-T改变高血压LVH患者106例,非LVH患者130例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结果 伴ST-T改变高血压LVH患者和非LVH患者CAG阳性率分别52.8%(56/106)和37.7%(49/130)(P<0.05).CAG显示1支病变、2支病变和3支病变的发生率LVH患者分别为15.1%(16/106),23.6%(25/106)和4.2%(15/106),非LVH患者分别为14.6%(19/130)、12.3(16/130)和10.8%(14/130).冠状动脉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完全闭塞LVH患者分别为37.7%(40/106),9.4%(10/106)和5.7%(6/106),1I=LVH患者分别为25.4%(33/130)、8.5%(11/130)fll3.8%(5/130).结论 伴ST-T改变高血压LVH患者冠心病发生率较非LVH患者要高,2支病变和中度狭窄的发生率较非LVH患者要高(P<0.05).
作者:方胜先;郭盛;夏斌赞;彭文君;陈金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院外科2002年5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340例,其中有孕妇患者6例,手术治疗5例,幼儿患者2例,手术治疗2例,60岁以上42例,手术治疗36例,因老年性阑尾炎病例较多,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应新;赵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芬太尼、丙泊芬用于早期妊娠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早期妊娠人工流产中用芬太尼、丙泊芬镇痛100例(观察组)及用一氧化氮镇痛100例(对照组),从麻醉开始到手术结束后病人离院过程中的镇静、镇痛效果,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出血量及人流综合反应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芬太尼、丙泊芬用于早期妊娠人工流产的镇痛率96.00%,一氧化氮用于早期妊娠人工流产的镇痛率50.00%,P<0.01.结论 临床观察表明,芬太尼、丙泊芬在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中镇静镇痛起效快,效果好,作用时间短,苏醒快,醒后无不良后遗作用,避免了人流综合反应,明显优越于一氧化氮吸入镇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彭丽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47例,对其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 各类型急性阑尾炎声像图改变具有特异性.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急性阑尾炎的首选诊断方法,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吕志红;王从龙;谢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护理安全现状及影响老年人护理安全各方面的各种因素,以增强养老机构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能力,提高和护理工作质量.结果 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方面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讨论 大部分老年人对安全护理知识、疾病救护常识和安全防御措施缺乏了解,需在这些方面加大宣传和规范管理力度;护理人员和老年人自身应提高护理安全意识,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护理安全问题发生;政府部门要制定技术规范,加强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安全护理管理.
作者:刘信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孕产妇病死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和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中仍以产后出血为主[1].1989~1991年全国30 个省统计资料显示,产科出血占产妇死亡的49.19%,其中产后出血占产科出血的87.18%.
作者:杨爱萍;杨慧颖;胡伶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特点,分析其冠状动脉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择9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45例,无糖尿病者4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组冠状动脉造影多支血管病变40例占88%,弥漫性病变35例占77%,无糖尿病组多支血管病变6例占13%,弥漫性病变10例占22%,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患者,两组病变血管的分布情况无差异.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主要表现为血管病变广泛,严重.
作者:刘兴华;于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为常见的妇女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近年来两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后出现复发率高等问题.所以,我中心于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采用臭氧妇科治疗仪治疗念珠菌性、细菌性阴道炎取得比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耀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现场心肺复苏术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现场心肺复苏术是采用人工方法帮助病人恢复心跳和呼吸的一种急救技术,包括胸外心脏按压、畅通气道等.接受现场心肺复苏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未接受的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复苏成功率以及致残率的差别.结果 复苏成功率:观察组30.0%(6/20),对照组8.3%(5/60);苏醒时间:观察组0.5小时~7天,平均2.3天;对照组1小时~13天,平均5.2天;致残率:观察组16.7%(1/6),对照组80.0%(4/5),两组在苏醒时间、复苏成功率以及致残率等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现场心肺复苏术明显改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预后.
作者:房国祥;支少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对HBsAg单阳性和 HBSAg伴HBeAg(包括(HBcAg阳性)双阳性孕妇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及婴儿注射乙肝疫苗.结果 检测结果表明,研究组小孩至12月龄时HBV感染率为4.56%,对照组小孩感染率为31.94%,(x2=19.96,P<0.01).结论 HBIG联合乙肝疫苗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作者:钱素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们所处的时代与社会正处在一种剧烈变化的状态:科学技术以迅猛的速度改变着人类原有的生产模式与生活方式,信息的共享与传递将世界的各个角落纳入了同一体系,世界格局中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暗示着新旧格局变替.
作者:李屹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实施高质量的整体护理,提高剖宫产病人的伤口愈合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产科质量提高.方法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病人由于种种原因,易造成焦虑、紧张、忧郁、恐惧心理,针对不同原因,给病人以有效的心理护理.②术前全身准备,监测生命体征,血尿化验,备血,备皮,禁食水,留置尿管.③术前应用基础麻醉药品.术后护理:①呼吸系统护理.②维持循环功能稳定.③术后镇痛.④术后体位护理.⑤母乳喂养及乳房的护理.⑥对腹部伤口及子宫吸缩情况的观察及护理.⑦饮食护理.⑧预防感染.出院指导:注意卫生,加强营养,注意避孕和新生儿的母乳喂养及科学育儿知识的宣教.结果 通过整体护理,无一例术后并发症发生,腹部切口‖/甲愈合率达99%,95%的病人在产后4个月内有足够的母乳喂养婴儿.结论 整体护理提高剖宫产病人的伤口愈合率,预防术后并发症,促使母乳喂养成功,提高了产科质量.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合并糖尿病在临床上并非少见,由于两者合并存在,给临床治疗带来复杂性.现将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02年6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分析如下.
作者:金明;林惠;邵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前中医的体质学说在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保健方面得到了很多的重视和应用,但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体质学说的影响和贡献相对较少.体质因素与临床密切相关.各种偏颇体质是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内在依据.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该在辨证的同时辨别体质,辨证与辨质相结合.
作者:杨霄雯;刘永;范逸品;刘家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米非司酮具有甾体结构,是一种抗孕激素.从子宫受体水平干扰黄体酮对妊娠的支持作用,使妊娠的绒毛组织及蜕膜变性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使黄体素下降,黄体萎缩,从而使依赖黄体发育的胚囊坏死而发生流产,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非手术终止早孕的方法.
作者:周丹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射频和外科手术治疗因其技术难度大、费用高、并发症等原因,在临床难以普及,药物治疗仍是目前心房颤动的主要治疗方法[1].应用多是普罗帕酮和胺碘酮[2].本研究采用长期口服普罗帕酮或胺碘酮,评价其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娄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是一种较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对室性心律失常有很好的疗效.本实验观察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
作者:崔海东;李勇;薛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十分重要的,而小儿咳嗽排痰能力远比成人差,纤毛运动也逊于成人,一旦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易造成呼吸道狭窄,甚至气道阻塞,严重可危及生命,故祛痰止咳是小儿呼吸道疾病重要治疗手段之一[1].
作者:邹辉;刘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筛查及临床干预价值.方法 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8157例孕妇行胎儿先心病筛查及临床干预,随访出生的新生儿3576例及同期未经胎儿先心病筛查的新生儿3958例,并检测先心病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经胎儿先心病筛查的新生儿先心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未经筛查者(P<0.05).结论 防治先心病应自胎儿筛查作起,对目前无有效治疗办法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建议及早终止妊娠,并生后随访先心病儿,选择佳时期手术矫治,以降低先心病的发病及减少病死率.
作者:张爱华;杨达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eNOS,nNOS和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脑梗死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24只Wi 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IR组(IR),阿伐他汀(Ator)预处理高、低剂量组,每组6只.高剂量组和低剂量分别以阿伐他汀6mg/kg和1.5mglkg连续灌胃7天.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2h,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eNOS,nNOS和iNOS的表达.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各预处理组nNOS,iNOS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eNOS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较低剂量组有显著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预处理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iNOS、nNOS的表达,上调eNOS表达.
作者:袁胜山;余昌胤;张骏;蔡志友;陈然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