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宽;姚本先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颌面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行薄层连续扫描后,利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选用多种软件技术,多平面重建(MPR)、 三维表面遮盖显示(3D-SSD)及容积再现法(VR)等重组观察,重建颌面部骨折的三维影像,获得佳图像照片,并与CT横断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螺旋CT MPR成像清晰显示了所有的颌面部骨折的部位、骨折线及碎骨片的移位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特别对细微骨折及深部骨折显示优于3D-SSD、VR成像.而3D-SSD、VR成像立体可直观展现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骨质的碎裂程度及移位情况.结论 多层螺旋CT MPR结合3D-SSD、VR成像能够明确诊断颌面部骨折,可直观地了解颌面部骨折在三维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及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对颌面部骨折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和术前、术后对比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徐述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影响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入选组,既往糖尿病史或入院后诊断为糖尿病者,进展48例,占28.57%;因药源性低血糖进展14例,占8.33%;既往有高血压或入院后诊断为高血压者,进展10例,占5.95%;血压降低者进展36例,占21.42%;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者,进展20例,占11.90%.入选组占进展性脑梗死比例76.19%.对照组,进展40例,比例占23.8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低血压、低血糖的改变均能导致脑梗死的进展
作者:刘淑芬;刘淑叶;徐淑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角色是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中常用的概念,本文借用角色概念分析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心理学流派,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师的角色身份和相应态度行为模式进行了探讨与比较.
作者:邢宽;姚本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射频和外科手术治疗因其技术难度大、费用高、并发症等原因,在临床难以普及,药物治疗仍是目前心房颤动的主要治疗方法[1].应用多是普罗帕酮和胺碘酮[2].本研究采用长期口服普罗帕酮或胺碘酮,评价其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娄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米非司酮具有甾体结构,是一种抗孕激素.从子宫受体水平干扰黄体酮对妊娠的支持作用,使妊娠的绒毛组织及蜕膜变性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使黄体素下降,黄体萎缩,从而使依赖黄体发育的胚囊坏死而发生流产,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非手术终止早孕的方法.
作者:周丹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现场心肺复苏术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现场心肺复苏术是采用人工方法帮助病人恢复心跳和呼吸的一种急救技术,包括胸外心脏按压、畅通气道等.接受现场心肺复苏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未接受的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复苏成功率以及致残率的差别.结果 复苏成功率:观察组30.0%(6/20),对照组8.3%(5/60);苏醒时间:观察组0.5小时~7天,平均2.3天;对照组1小时~13天,平均5.2天;致残率:观察组16.7%(1/6),对照组80.0%(4/5),两组在苏醒时间、复苏成功率以及致残率等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现场心肺复苏术明显改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预后.
作者:房国祥;支少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前中医的体质学说在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保健方面得到了很多的重视和应用,但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体质学说的影响和贡献相对较少.体质因素与临床密切相关.各种偏颇体质是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内在依据.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该在辨证的同时辨别体质,辨证与辨质相结合.
作者:杨霄雯;刘永;范逸品;刘家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深入了解大学生择偶心理,以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生观教育.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团体测试方法对262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从男大学生的特定视角出发研究当代男大学生的择偶心理.结果 男大学生在择偶自主性、择偶主动性及择偶个人条件等方面与女生存在差异.结论 男大学生择偶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较强;男大学生择偶注重对方人品、双方感情深厚及健康等品质;男大学生的择偶心理中潜在地存在着对恋人婚前性行为的理解,但是不宽容的态度.
作者:全莉娟;张飞飞;邾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孕产妇病死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和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中仍以产后出血为主[1].1989~1991年全国30 个省统计资料显示,产科出血占产妇死亡的49.19%,其中产后出血占产科出血的87.18%.
作者:杨爱萍;杨慧颖;胡伶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输尿管结石在临床急诊中较常见,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有较高的特异性.由于诊断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很容易漏诊.为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现将我院1997年2月至2007年2月共诊治的42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漏诊的26例(漏诊率为6.09%),作一简要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朱映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起搏治疗是目前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可靠的方法,传统的经头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方法费力费时,还有分离静脉断裂的风险,已逐渐被经锁骨下静脉路径植入电极所取代,本文收集了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4月128例经锁骨下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叶福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儿童孤独感日益受到东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而童年时期的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情绪适应的重要条件,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身心健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以四、五年级儿童为被式考查儿童社会喜好、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
作者:俞晓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筛查及临床干预价值.方法 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8157例孕妇行胎儿先心病筛查及临床干预,随访出生的新生儿3576例及同期未经胎儿先心病筛查的新生儿3958例,并检测先心病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经胎儿先心病筛查的新生儿先心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未经筛查者(P<0.05).结论 防治先心病应自胎儿筛查作起,对目前无有效治疗办法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建议及早终止妊娠,并生后随访先心病儿,选择佳时期手术矫治,以降低先心病的发病及减少病死率.
作者:张爱华;杨达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全面而准确的信息.本文对2006的1月至12月50例因流产后出现各种异常症状而行阴道超声检查的病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提高超声对流产后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减少宫内感染及出血的发生.
作者:陆艳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主动脉夹层CT资料,观察CT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显示特点.结果 CT对主动脉瘤真假腔的分辨、病变部位和范围显示清楚,CT主要征象为不同密度的真、假双腔,发现剥离的内膜,以及钙化内移的内膜.还可以观察受累主动脉其分支和范围.结论 螺旋CT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一种可靠、易行、安全、无创伤的有效检查方法,对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平;文勇;张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们所处的时代与社会正处在一种剧烈变化的状态:科学技术以迅猛的速度改变着人类原有的生产模式与生活方式,信息的共享与传递将世界的各个角落纳入了同一体系,世界格局中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暗示着新旧格局变替.
作者:李屹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TNF-a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308G-A位点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乙型肝炎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20例乙肝患者和120例正常对照者TNF-a 基因SNP308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SNP308多态性位点G/G基因型和G/A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为77%和23%,正常对照组为88%和12%,2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TNF-a基因启动子308多态性位点与新疆维吾尔族人乙肝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聂欣赢;褚志华;田世坤;聂艳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是一种较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对室性心律失常有很好的疗效.本实验观察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
作者:崔海东;李勇;薛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特点,分析其冠状动脉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择9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45例,无糖尿病者4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组冠状动脉造影多支血管病变40例占88%,弥漫性病变35例占77%,无糖尿病组多支血管病变6例占13%,弥漫性病变10例占22%,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患者,两组病变血管的分布情况无差异.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主要表现为血管病变广泛,严重.
作者:刘兴华;于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依普利酮对阿霉素诱导心衰大鼠血清TNF-α的影响及其治疗心衰的可能机制.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挑选40只腹腔注射阿霉素制做心衰模型,其余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6周后将存活的20只模型鼠随机分为2组:心力衰竭+依普利酮治疗组 (n = 10 ),给予依普利酮200mg(kg·d)灌胃,心力衰竭组 (n = 10),与正常对照组大鼠(n = 10),心力衰竭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与安慰剂(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观测一般变化,测定大鼠心功能及血清TNF-α含量.结果 心衰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心衰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衰组TNF-α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TNF-α水平与心衰组相比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普利酮可以降低心衰大鼠血清TNF-α的含量.
作者:轩楠;宋丽萍;邢海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