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肝癌伴肝包虫病1例

毛建亭;李应军;王秋月

关键词:超声诊断, 肝癌, 上腹部不适, 浅表淋巴结, 多发性囊肿, 食欲不振, 皮肤粘膜, 临床诊断, 肝包虫病, 肺呼吸音, 移动性, 心尖部, 无杂音, 肠鸣音, 浊音, 直径, 张力, 营养, 阳性, 下界
摘要:患者,女,67岁,以上腹部不适,恶心,食欲不振,乏力20余天来院就诊.查体:发育尚正常,营养差,消瘦,呈痛苦面容.全身皮肤粘膜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增粗,心尖部搏动无扩大,心律齐无杂音.全腹胀满压痛,右上腹可扪及约直径14.0cm的包块,张力高,压痛,肝下界移至平脐位,质中等,可叩出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基本正常.CT诊断:肝脏多发性囊肿,卡梭尼试验阳性.临床诊断:肝包虫病.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变化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0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双侧颈动脉超声观察,并与5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对照检查分析.结果:(1)老年人高血压病组颈动脉阳性检出率为84%,斑块检出率为67%,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2)老年高血压病组SPV、EDV较健康老年人组降低,血流动力学变化以血流减慢为主;(3)颈动脉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多有相应特征性改变.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多以动脉硬化粥样斑块形成、血流减慢、血管阻力指数增高和顺应性降低为主要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直观、动态地了解颈动脉硬化程度及粥样斑块性质,有助于临床的诊治,对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张玉良;汤海东;顾晶;王强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肝癌伴肝包虫病1例

    患者,女,67岁,以上腹部不适,恶心,食欲不振,乏力20余天来院就诊.查体:发育尚正常,营养差,消瘦,呈痛苦面容.全身皮肤粘膜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增粗,心尖部搏动无扩大,心律齐无杂音.全腹胀满压痛,右上腹可扪及约直径14.0cm的包块,张力高,压痛,肝下界移至平脐位,质中等,可叩出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基本正常.CT诊断:肝脏多发性囊肿,卡梭尼试验阳性.临床诊断:肝包虫病.

    作者:毛建亭;李应军;王秋月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北京朝阳超声医学工程研究所启事

    作者: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膀胱憩室合并肿瘤1例

    患者,男,69岁.自觉下腹部包块6年,尿频,尿急,进行性排尿困难加重十天伴有无痛性肉眼血尿.查体:轻度贫血貌,下腹部稍隆起,心肺无异常.超声检查:双肾未见异常.前列腺增生.膀胱呈充盈状,壁毛糙不光滑,内见一冠状分隔将膀胱分为前后两部分,隔厚0.8cm,隔的近中心处见1.9cm的通道一憩室口.

    作者:李红;林海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2例肺部疾病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并做病理学、细胞学及病原学检查.结果:以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结果为基准,该项技术对肺部疾病的定性诊断的符合率为95.1%,尤其是对周围性病变较纤维支气管镜检诊断的准确性更高.本组有3例并发气胸.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较为简单、易行,不受X线辐射,不受大量胸水及胸膜肥厚的影响,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手段.

    作者:郭俊骥;靳双周;张霞;赵天平;王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视网膜脱离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

    本文分析了1998年元月~2000年11月行B超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并与检眼镜和手术病理相对照的64例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资料,旨在提高利用B超及彩色多普勒对视网膜脱离的诊断技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魏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胆囊巨大结石1例

    患者,女,29岁.因右上腹疼痛5年余,近日来上述症状加重伴右侧肩背部疼痛来院就诊.外院B超提示:胆囊显示不清(胆囊缺如?).查体:右上腹明显压痛,可扪及大小约7.0cm×1.0cm质硬肿物.心肺听诊未见异常.

    作者:王秀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B型超声波检查在玻璃体积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估B型超声扫描在玻璃体积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57眼)住院的玻璃体积血患者进行B型超声波检查,对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其中23眼施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手术结果与B型超声诊断进行比较.结果:玻璃体积血的部位及形态与玻璃体积血的原因、出血的量、时间及玻璃体的性质等有关;经23眼玻璃体切除手术证实,B型超声诊断玻璃体积血的病理状况及与视网膜的关系的符合率为95.7%.结论:B型超声波检查有助于玻璃体积血的临床诊断,对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莫正政;黄小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B超诊断膀胱憩室合并结石1例

    患者,男性,72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排尿困难10余年,症状加重3月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可,心肺无异常,下腹部膀胱区有压痛,直肠指诊:前列腺大小约5.0cm×4.0cm,质中,表面光滑,中央沟消失.尿常规:RBC(+),WBC(++).

    作者:徐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成人肠套叠1例

    患者,男,45岁.因患急腹症,来我院就诊,临床表现腹部阵发性绞痛,腹胀、发热.查体: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触及包块样肿物,有压痛、反跳痛、活动度差.

    作者:邓美玲;爱勇;海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超声诊断

    患者,男,24岁.以消瘦、间歇性反复发作上腹饱胀、呕吐宿食与胆汁近十年就诊.胃镜检查为胆汁反流性胃炎.腹部B超检查:肝下垂,胆系与胰腺未见异常,胃内见潴留物回声,左肾静脉(LKV)明显扩张,见附图(此图为患者呕吐后所摄之图片).临床考虑有十二指肠阻塞,申请作钡餐检查,发现十二指肠横部狭窄.后又作腹腔动脉造影示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O)之间夹角变小,约为15°.综合上述资料临床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

    作者:胡于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未婚女性宫颈癌(Ⅱa)1例

    患者,女,20岁,未婚.无性生活史.因经期延长伴阴道不规则出血3年,来院就诊.查体:重度贫血貌,心肺听诊无殊.妇检:外阴、处女膜完整,未作内诊.遂行B超检查,腹部超声+直肠超声示:子宫后位:54mm×36mm×39mm,子宫轮廓清,宫壁回声均匀,内膜居中厚11mm,子宫颈管下段与后穹窿宫颈外口处可见:56mm×44mm×51mm大小,不均质低回声团块,呈不规则长椭圆形,内部回声紊乱(图1).双侧卵巢形态、大小正常.

    作者:夏文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B超在眼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B超自临床广泛应用以来,在眼科方面的发展也较快,已成为眼科疾病诊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本文对收集到资料完整的58例(66只眼)眼部疾病的B超声像做一回顾性分析,以利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周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视网膜震荡的超声显示

    目的:探讨视网膜震荡后的超声显示情况.方法: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制的BME-210型A/B超诊断仪,探头为10MHz.用直接接触法进行各方面探查,发现病变,冻结图像并打出照片.结论:视网膜震荡B超探查可在球壁回声内出现裂隙状不连续分离,裂隙状表现为无回声间隙出现,球壁分离部分表现为较粗且一致的强回声带,眼球转动时,强回声带不与球壁分离.这种无回声间隙可在各个方位探及,也可在某一象限或两个象限探及.此间隙可随着水肿的吸收而消失,但对间隙增宽,范围变大的视网膜脱离患者,要仔细检查眼底有无裂孔发生.

    作者:杨先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脉络膜缺损的超声特征

    目的与方法: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探查20例32只眼脉络膜缺损的病例.结果:32只眼均显示脉络膜缺损的特征性声像,2只眼可看到缺损区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脱离光带.结论:脉络膜缺损声像图,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百灵;刘蕾;刘斌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前部缺血性视乳头病变(AION)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目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虽说是临床上用来诊断AION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检查方法,但却有一定局限性,如严重的心、肝、肾脏疾患,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及屈光间质混浊等疾病,使该检查受到限制,此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显示出独到的优越性.

    作者:崔海滨;王顺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超声诊断

    目的:总结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的诊断特征.方法:对1997年9月~2000年8月我院收治的15例(16只眼)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观察二维声像图及血流特征.结果:16只眼均可见眼上静脉扩张及眼外肌增厚.5只眼显示视神经暗区增宽.彩色多普勒显示扩张的眼上静脉内呈现眼亮的搏动性红色血流(13例14只眼)或五彩镶嵌状的涡流(2例2只眼).多普勒频谱相应的呈高速的动脉样血流频谱或双向性血流频谱.结论:超声检查尤其是彩色多普勒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向东;刘凤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诊断比较

    目的:探讨经腹与经阴道超声(TVS)对异位妊娠诊断比较.方法:对30例异位妊娠采用TAS与TVS检查后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本文30例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包块型19例、流产型8例、破裂型3例.TVS诊断符合30例(其中2例第二次复查确诊).TAS诊断符合19例.结论:TVS超声对异位妊娠能提早作出正确诊断,可协助临床随时掌握病情,指导临床及时取得有效治疗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卢新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青光眼术前睫状体脱离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睫状体脱离的组织结构进行形态学检查.方法:对青光眼病人术前常规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有睫状体脱离.遂对睫脱与非睫脱组病人按年龄、性别、眼压降低幅度、眼前节解剖结构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睫脱多出现于眼压50mmHg以上,迅速降至正常或更低,房角大部分关闭但未完全关闭的病人,在27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发现37眼,占13.6%,与病人的年龄、性别、眼前节解剖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前睫状体脱离与眼压迅速下降有关.

    作者:李琳;李冬育;石国强;赵春梅;刘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

    患儿,女,汉族,1(1/2)岁.因两天前眼部受撞击来院就诊.专科检查:左眼结膜充血,角膜区有一0.6cm×0.7cm×0.3cm的角膜葡萄肿,内眼看不清.右眼结膜略充血.行超声检查示:左眼轴长1.9cm,玻璃体腔内见一2.2cm×1.7cm的不规则状等回声团,边缘不规整,内部回声强弱不一,见增粗、强的光点、光斑,其后方无声衰减,不移动.右眼结构正常.超声结论:左眼玻璃体腔内实性占位:提示视网膜母细胞瘤.后经手术,病理证实.

    作者:文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