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

侯传举;邓东安;王丽;朱鲜阳;韩秀敏;王琪光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冠状动脉, 心电图, 心胸比值, 活动耐力, 肺呼吸音, 肺动脉瓣, 窦性心律, 第二心音, 运动后, 双下肢, 湿罗音, 颈静脉, 杵状指, 杂音, 晕厥, 血压, 胸廓, 心率, 图示
摘要:患者,女,20岁.运动后心慌气短1个月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6次/分,血压100/60mmHg.无紫绀及杵状指(趾),活动耐力正常,不喜蹲踞,无咯血、晕厥及抽搐史,双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8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正常.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79°,正常心电图.X线胸片示心影略增大,两肺理清晰,两肺门影不大,双侧膈肌光滑,双肋膈角锐利,心胸比值0.53.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B超误诊巨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例

    患者,女性,21岁.因腹胀纳差1月,排尿困难1周,于2000年4月24日转入我院.外院B超及膀胱镜检查提示:膀胱占位病变.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未触及明确包块,压痛(+),尿常规RBC(+),临床诊断:膀胱肿瘤.4月25日超声所见:肝胆脾胰正常.膀胱充盈,壁增厚,欠光滑,腔内清晰,于后壁探及大小为5.5cm×3.3cm光点略强异常区,外形不规则,无确切包膜,其后不伴声影(图1).

    作者:赵君智;张英;杨翠娥;宋秀丽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超声医学》等书代邮通告

    作者: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子宫直肠陷凹积液的超声诊断

    资料与方法本组79例子宫直肠陷凹积液患者,年龄18~51岁,多数伴有临床症状,下腹部不适、腹疼和不规则出血、白带多、腰痛等.采用Aloka SSD-256型线阵超声仪,探头频率3.5MHz,充盈膀胱常规检查下腹部,发现子宫直肠陷凹积液者,测量其上下径、前后径,观察子宫及双侧附件,由于积液受体位改变的影响,应平卧后立即观察,如显示不清,嘱病人站立数分钟后再行检查.结果见表1.79例子宫直肠陷凹有积液者与疾病有关的63例,占79.7%.

    作者:吕桂香;郭峻岗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肾囊肿介入治疗及效果评价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示血流信号,诊断明确.在彩超引导下行囊肿穿刺,抽出囊液、注入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经六个月的观察,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2%,未发生并发症.因此,在彩超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囊肿治疗方法.

    作者:江小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射频治疗肝恶性肿瘤术中的B超监测

    目的:探讨B超在射频治疗肝恶性肿瘤中的监测与配合.方法:对用多弹头射频治疗的15例肝恶性肿瘤病人进行术前定位,引导,术中术后监测.结果:15例病人中14例手术经过顺利,治疗后肿瘤声像图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其中肿块缩小者1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治疗肝恶性肿瘤微创,安全可靠,效果满意,B超实时监测简便易行.

    作者:许春梅;林婵妆;康利克;刘天奇;梁建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脉络膜缺损的超声特征

    目的与方法: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探查20例32只眼脉络膜缺损的病例.结果:32只眼均显示脉络膜缺损的特征性声像,2只眼可看到缺损区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脱离光带.结论:脉络膜缺损声像图,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百灵;刘蕾;刘斌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信息三则

    作者: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超声科;郑州汇臣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B超引导穿刺诊断肾包膜下出血1例

    患者,男性,46岁.因左侧腰腹疼痛一月,渐加重十余天伴低热来诊.一月前,骑自行车摔伤过,当时无特殊不适,未就诊检查.

    作者:肖春梅;吴江河;谢秋桂;朱赖超;刘发文;李建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正常人眼动脉血流测定

    目的:我们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正常人眼动脉(OA)流速,以明确不同年龄段外周小血管流速的变化,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缺血性眼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材料及方法:45名受检者为25~55岁中、青年,均除外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及其它重要眼部与全身疾病史.分成3组:A组26~35岁,B组36~45岁,C组46~55岁,每组15人30只眼.仪器:ATL公司HDI 3000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12MHz.方法:被检查者平卧位,轻闭双眼,将探头轻触上睑,不对眼球施加压力,进行水平扫查.当屏幕上清楚地显示视神经暗区,于偏鼻侧球后壁约10~15mm处,PW可测得OA血流频谱,测量OA,收缩期高流速(PSV),舒张末期低流速(EDV),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所有数据输入电脑打印记录,统计学:SPSS软件行方差分析.结果:PSV:B组(23.04±6.66)较A组(26.30±6.62)低,但差异无显著性;C组(19.54±5.27)较A组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01).EDV:C组(5.6±1.76)较A组(7.03±2.28)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9),B组(6.1±1.89)较A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RI: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I:C组(1.50±0.29)与A组(1.77±0.36)间有显著差异(P=0.007),B组(1.84±0.39)与AC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正常人眼动脉的流速随年龄增长而减低,而脉动指数呈增高趋势.35岁时已开始出现变化,45岁以后有明显变化.故认为45岁有可能是外周血管开始老化的危险年龄,此年龄段应作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年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部动脉流速的测量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黄葵;梁丽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第五届全国超声治疗学术会议征文启事

    作者: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变化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0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双侧颈动脉超声观察,并与5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对照检查分析.结果:(1)老年人高血压病组颈动脉阳性检出率为84%,斑块检出率为67%,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2)老年高血压病组SPV、EDV较健康老年人组降低,血流动力学变化以血流减慢为主;(3)颈动脉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多有相应特征性改变.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多以动脉硬化粥样斑块形成、血流减慢、血管阻力指数增高和顺应性降低为主要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直观、动态地了解颈动脉硬化程度及粥样斑块性质,有助于临床的诊治,对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张玉良;汤海东;顾晶;王强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视网膜震荡的超声显示

    目的:探讨视网膜震荡后的超声显示情况.方法: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制的BME-210型A/B超诊断仪,探头为10MHz.用直接接触法进行各方面探查,发现病变,冻结图像并打出照片.结论:视网膜震荡B超探查可在球壁回声内出现裂隙状不连续分离,裂隙状表现为无回声间隙出现,球壁分离部分表现为较粗且一致的强回声带,眼球转动时,强回声带不与球壁分离.这种无回声间隙可在各个方位探及,也可在某一象限或两个象限探及.此间隙可随着水肿的吸收而消失,但对间隙增宽,范围变大的视网膜脱离患者,要仔细检查眼底有无裂孔发生.

    作者:杨先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B超诊断蹄铁形肾合并肾结石1例

    患者,男,23岁.右腰部疼痛不适一天来诊.查体:右肾区叩痛,余无阳性体征.尿常规:RBC+++.B超检查采用仪器为Aloka 1100.

    作者:李丽华;覃志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B超在眼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B超自临床广泛应用以来,在眼科方面的发展也较快,已成为眼科疾病诊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本文对收集到资料完整的58例(66只眼)眼部疾病的B超声像做一回顾性分析,以利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周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B超诊断多囊肝合并多囊肾1例

    患者男,29岁,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临床触诊:肝大肋下三指,质韧,表面不光滑.B超所见:肝脏轮廓尚清晰,形态饱满,明显增大,右叶长16.7cm.肝内布满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间隔较薄,未见正常肝实质回声.双肾体积明显增大,表面不规则,未见正常肾实质显示,代之以无数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边界不清晰,后方回声增强不明显.胰、脾未见异常.B超诊断:多囊肝、多囊肾.患者父亲,亦患有多囊肝、多囊肾,54岁时死于尿毒症.

    作者:赵瑞虹;蒋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超声导向治疗囊肿的安全性

    目的:讨论应用超声导向治疗囊肿的安全性.方法:应用超声导向技术治疗肝、肾、胰腺、卵巢等囊肿268例共293个肿物.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有效、满意的治疗,其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2%.结论:该方法相对安全可靠,经济、方便、快捷,是临床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郁鹏;朱先存;高振彬;闫翠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2例肺部疾病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并做病理学、细胞学及病原学检查.结果:以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结果为基准,该项技术对肺部疾病的定性诊断的符合率为95.1%,尤其是对周围性病变较纤维支气管镜检诊断的准确性更高.本组有3例并发气胸.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较为简单、易行,不受X线辐射,不受大量胸水及胸膜肥厚的影响,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手段.

    作者:郭俊骥;靳双周;张霞;赵天平;王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2001年超声诊断学习班招生通告

    作者: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布-加综合征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探讨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的超声分型.方法:对66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经下腔静脉造影,选择性肝静脉造影证实.结果:据病因及声像图表现分为四型:膜性狭窄、膜型闭塞、节段性狭窄、瘤栓阻塞型.超声检查可显示部位、类型、范围和梗阻程度,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分型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是筛选和诊断布-加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作者:时贵阁;郑兰兰;于红;岳湘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超声在膈下脓肿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膈下脓肿的超声诊断方法及介人性超声在膈下脓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穿刺、CT及手术证实的51例膈下脓肿患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39枚液化脓肿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结果:51例患者超声检出液化脓肿39枚,机化脓肿12枚.39枚液化脓肿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均获得治愈.结论:超声可准确判断脓肿液化程度,膈下脓肿介入治疗安全可靠,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兴田;崔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