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清;宗方;吴金香;宗金波
患者,女性,66岁.持续右上腹隐痛3个月,在家中自服抗酸剂、解痉止痛剂不缓解,进行性消瘦,食欲差,大小便正常;T37.3℃,P94次/min,R21次/min,BP100/60mmHg,巩膜皮肤无黄染,心肺(一),腹软,右上腹压痛.2000年12月11日下午初诊,肝功能正常,HBsAg(一),血尿常规(一);超声检查,肝左叶前后径3.8cm,右叶斜厚径10.0cm,肝实质回声均匀,管系清晰规则,PV1.0cm,胆囊壁光滑,形态规则,大小约7.2cm×2.9cm,壁厚0.2cm,胆汁透声好;胆总管内径0.3cm,显示段长2.7cm,管壁光滑,其内未探及明显异常声像.
作者:张绍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评价冠心病(CAD)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DTI技术对54例临床确诊(其中22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和26例正常对照组二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及晚期(e峰、a峰及e/a比率)运动速度进行测定,并与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及晚期峰值速度比E/A、肺静脉血流收缩与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S/D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左室充盈减低时,E/A<1,e/a较正常组减低(P<0.01),S/D较正常组减低(P<0.01);2.左室充盈假性正常化时,E/A>1,e/a较正常组减低(P<0.01),S/D较正常组减低(P<0.01);3.左室限制性充盈异常时,E/A≥2,S/D较正常组减低(P<0.01),e峰、a峰较正常组减低(P<0.01),e/a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果:DTI技术测定二尖瓣环e峰、a峰及e/a比率,可评价CAD左室舒张功能,弥补常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不足.
作者:刘海英;高崇德;林琳;潘宝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患者,女性,69岁.因右眼失明2年,左眼失明1年而就诊.眼科检查:右眼结膜微充血,角膜清,虹膜萎缩,对光反应(一),晶状体呈灰白色脱位于前下方玻璃体内.
作者:张霞;王富成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鉴别盆腔肿块的来源与性质.材料与方法:我们以盆腔血管解剖及分布为基础,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图(TV-CDFI)和能量图(TV-CDE),对27例29个盆腔肿块进行血管行程及动力学检测.结果:26例发现有诊断意义血流,其中5例卵巢肿瘤血管血流来源于对侧附件血流.结论:追踪肿瘤血管的来源与子宫动脉卵巢支的关系进行定位诊断简便实用;并可通过对子宫动脉和病变内肿瘤血管阻力指数(RI)的分析对肿瘤进行定性诊断.
作者:张海;吴瑛;李光展;卢俊;王慧芳;邓伟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问世给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作者对我院CDE诊断并经临床证实的HCM 36例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张英子;李玉聪;张芳;吴秀萍;于杰;刘建国;苏庆立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患者,女,28岁.因停经两个月,突发性右下腹痛15小时入院.妇科检查:宫颈Ⅰ°糜烂,后穹窿饱满,宫颈举痛明显,子宫前位,约2+月妊娠大小,质软,似有漂浮感,轻度压痛,双侧附件均压痛,右侧为著.
作者:刘瑞华;石磊;高鲁生;付俊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患者,男,12岁.发现腹部包块八个月,腹痛一月余就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较好,腹部可触及一大小为8cm×5cm包块回声,质中,边界清,表面欠光滑.实验室检查:Blood rt WBC:7.3G/L,LYM:1.8G/L,HGB:99G/L.实验室检查结果为贫血.钡灌肠示:结肠无明显狭窄、扩张及充盈缺损.入院时诊断:腹部包块(1.肠系膜淋巴结瘤;2.肠结核).
作者:袁平;李杏桃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乳腺腺病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126例乳腺腺病患者的163个肿块的声像图及病理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不同病理时期的乳腺腺病的声像图表现各异,依其声像图特征分为四种类型,肿块体积通常小于2cm(89%),多数位于乳腺外上象限(71%).结论:超声对乳腺腺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价值,部分缺乏典型声像图特征的患者,需病理学检查才可确诊.
作者:柏宁野;宋延;安宁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患者,女,55岁.因间断上腹痛伴呕吐20天,加重1天入院.自述30年前行胆囊切除术,且多年来上腹部不适,以胃病治疗效果不明显.查体:巩膜及全身皮肤黏膜未见明显黄染,上腹正中可见陈旧手术疤痕,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作者:陈颖;闫凤琴;马星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患者,男性.因突发上腹部剧痛10小时,伴恶心、呕吐、腹泻于2000年5月15日来院就诊.追问病史: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外伤史.查体:BP:90/60mmHg,痛苦病容、面色苍白、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急诊B超检查见:肝左叶下方探及大小为3.0cm×2.4cm实性偏低回声区,形态规整,无明显包膜,突向肝脏表面,内部回声欠均匀,侧动探头该低回声区与肝组织无明显分界面.
作者:代玉;刘波;胡景梅;安体云;陈仕维;郑尚芬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患者,女,40岁,已婚.自述半月前因右下腹剧痛,曾去外院就诊.诊断泌尿系结石.患者经服药后,症状仍无明显好转,阴道不规则出血伴下腹痛,来我院就诊.查体:痛苦面容,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下腹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宫颈软,举痛阳性,子宫稍大于正常,右侧附件区压痛明显,左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尿妊娠试验阳性.
作者:张玉红;鲁雅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患者,男,13岁.反复左下腹疼痛四天伴恶心、呕吐入院.疼痛呈绞痛并向左下腹、左腹股沟放射,不伴尿频、尿急、尿痛.查体:左肾区叩痛阳性.化验:尿常规正常,血常规WBC12.5×109/L,S:0.84,L:0.16.超声检查:左肾12.5×5.0cm,右肾10.3×3.6cm.右肾结构正常.
作者:菅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精索鞘膜积液为常见病,但精索鞘膜积液内并发结石者少见.现报道1例.患者,男,3岁.因右侧腹股沟包块就诊.查体:右侧腹股沟区触及大小为3.0cm×2.0cm的肿块,边界清楚,轮廓光滑,压之有囊性感.
作者:涂长玉;杜学智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我院自1993年2月至1999年11月,对45例阴道出血患者先行B超明确诊断,然后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清宫术.在观察临床效果的同时,应用B超复查宫内情况,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丽萍;王白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鉴别诊断胆囊粘膜隆起性病变的价值.方法:本文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6例胆囊粘膜隆起性病变的二维超声和CDFI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在彩色血流显像中,良恶性病变的彩色血流显示率、分布方式、动脉频谱的显示率有很大的不同,而阻力指数则有重叠性.在二维超声图像上,病变的大小和病变的性质密切相关.结论:在形态学基础上,CDFI提供了病变内的血流信息,对胆囊粘膜隆起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晓清;宗方;吴金香;宗金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随着医学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产科领域对宫内胎儿形态结构监测越来越细致而全面,尤其在90年代初B超被应用于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使B超在产前诊断技术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秦平;吴青青;马小卿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一般资料本组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2.5~40岁,平均为17.1岁.测量方法:1.使用HP-1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MHz.多切面探查确诊后,采用右室流入道三尖瓣口上1cm彩色亮处对三尖瓣返流进行测量,取三个心动周期中幅度高,轮廓清晰的血流频谱,由机内软件直接给出峰值流速及返流压差,结合右房增大程度判断右房压力(约5~15mmHg),进而估测出肺动脉收缩压(SPAP),即SPAP=三尖瓣返流差+右房压.无三尖瓣返流的室间隔缺损患者,用袖带法测量动脉收缩压(BPS),再用连续多普勒技术(CW)测过隔流速、跨隔压差 (PG).SPAP=BPS-PG[1].
作者:李玉聪;赵国珍;张英子;张芳;吴秀萍;于杰;刘建国;张伏生;杨晓春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患者,男,41岁.发病20余天,开始感恶心、纳差,无食欲,进餐后有时恶心呕吐,且上腹部剧痛,特别是午饭后及夜间疼痛明显,夜间可痛醒,伴周身大汗.
作者:张翠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本文对4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急性期患者进行了颅内外有相关价值动脉的检查,并与同龄组78例健康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TCD能够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做早期诊断,并能正确地预测脑缺血障碍程度.
作者:马凤春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我院自1996年以来,经直肠彩超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共12例,现将其超声图像的形态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李秀山;汪石盘 刊期: 200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