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颌神经多分支切除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任德馨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下颌多分支, 有效率, 复发,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下颌神经多分支切除治疗78例老年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仅采取一般药物治疗,试验组除实行一般药物治疗,还采取下颌神经多支切除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有效率为43.5%,试验组三叉神经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5年内三叉神经痛复发率为18.0%,对照组5年内三叉神经痛复发率56.3%,试验组5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下颌多分支切除可显著提高三叉神经痛治疗的有效率,而且,可明显降低其5内复发率,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P <0.05)。结论采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室性早搏情况。

    作者:李俊峰;杨新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不明原因咯血患者中的诊治价值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不明原因咯血患者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不明原因咯血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镜下发现出血病灶的同时给予止血治疗。结果炎症为主要的咯血病因,占52.7%,其次为肺癌23.6%,结核11%,纤维支气管镜诊断阳性率为87.3%。镜下发现有活动性出血23例,镜下局部综合止血治疗后显效者15例,有效者 5例,无效者 3例,有效率为87%,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不明原因的少中量咯血患者必要且安全,对咯血的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黄长明;吴瑕;仇海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弹性成像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87例淋巴结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 B 超与 UE(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比较并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B 超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以及阴性与阳性的预测值分别为74.6%、75.7%、80.3%、88.5%、65.2%,UE 检查则为90.4%、88.4%、78.3%、90.7%、86.4%,两组检查结果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临床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郝晓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硫酸镁在妊高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硫酸镁在妊高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妊高征孕妇,所有患者均给予硫酸镁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血压显著下降,尿蛋白含量回归正常,临床不良表现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硫酸镁治疗妊高征孕妇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李晓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者入院时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行泮托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48 h 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常规治疗同时采取奥曲肽治疗,疗效显著,临床价值高。

    作者:罗正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救外科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94例腹股沟疝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采取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修补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阴囊积液发生率和尿潴留及复发的情况。结果试验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和使用止疼药的患者比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80.9%,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可有效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并可显著降低其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炳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全口义齿疼痛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目的:分析全口义齿疼痛原因,寻求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期间全口义齿疼痛的患者共231例,结合检查结果和病例资料分析全口义齿疼痛原因,根据患者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10例与治疗组121例,对照组调磨疼痛区,治疗组调磨疼痛区、支点和早接触点,缓戴牙1 d,重新排牙;两组均使用浓替硝唑含漱液口腔含漱,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定位明确的义齿疼痛原因包括基托边缘过长或过锐、基托进入组织倒凹、缓冲区缓冲不足、局限性咬合高点,4种疼痛因素构成比依次递减;定位不明确疼痛原因包括垂直距离过高、正中关系错误、咀嚼压力过大、基托不密合,4种疼痛因素构成比依次递减。治疗组积极治疗后疼痛显著缓解率72.7%、总缓解率9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3%和91.8%(P <0.05)。结论全口义齿疼痛表现不同、原因也不尽相同,根据疼痛表现结合病历资料和检查结果明确疼痛原因后,缓戴牙、调磨疼痛区、支点和早接触点,配合浓替硝唑含漱,有显著控制效果。

    作者:杜岳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已经成为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之一,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末环节发挥作用,主要通过其利尿作用达到降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阻断肾上腺外盐皮质激素受体(可位于心脏、脑部或者血管等)发挥调节交感神经张力、血管张力、动脉僵硬度的作用而起降血压的功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以单独用药,也可以和其他降血压药物联用,以提高降压效果,降低高血压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刘宏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 D-二聚体增高对交叉配血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 D-二聚体增高对交叉配血结果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 D-二聚体升高老年患者40例,同期 D-二聚体水平正常者40例,取其外周静脉血1.8 mL,测定 D-二聚体并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比较不同水平 D-二聚体交叉配血试验次侧和自身对照阳性情况。结果 D-二聚体升高者发生次侧和自身对照阳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 D-二聚体正常者(P <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合并有 D-二聚体升高者,对交叉配血的次侧和自身对照均存在影响,从而导致交叉配血的结果异常,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马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斑蝥酸钠维生素 B6注射液联合 GP 化疗治疗晚期 NSCLC 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 B6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晚期 NSCLC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斑蝥酸钠维生素 B6注射液联合 GP 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纯给予 GP 方案化疗,每间隔21 d 为1周期,2周期后给予疗效评价、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评估。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 RR(CR + PR)为47.6%,对照组为30.9%,治疗组临床获益率 CBR(CR + PR + SD)为80.9%,对照组为59.5%,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差异性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8.1%,高于对照组的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中三种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 B6注射液联合 GP 化疗方案治疗晚期 NSCLC 较单纯给予 GP 方案化疗更为有效,患者耐受性更好,且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陈丹;何肇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导致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心力衰竭导致胸腔积液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特殊检查及其实验室检查方法。结果心力衰竭所导致的胸腔积液大多数症状为两侧积液或者右侧积液;胸腔积液的性质中漏出液的患者居多;纠正心力衰竭可减少胸腔积液,多数患者加胸穿抽液进行治疗后可显著缓解。结论根据心力衰竭导致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点的不同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病情,减少胸腔积液。

    作者:奉崇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2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研究、对照两组,给予研究组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 PAN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 PANSS 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同期 PANSS 评分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阿立哌唑治疗的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清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2年接收的60例股骨头坏死并实施髋关节置换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同时选取58例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常规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为对照组,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关节置换手术组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相比对照组,关节置换治疗组的术后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髋关节的活动能力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髋关节重置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恢复情况,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的正常活动得到保证。

    作者:周恩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稳心颗粒联合益心通脉片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益心通脉片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临床诊断为室性早搏的100例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益心通脉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美西律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7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益心通脉片治疗室性早搏,可明显降低室性早搏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长学;魏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暑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暑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对2013年急诊科49例中暑患者的救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中暑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结果49例中暑患者,成功救治46例,救治成功率达93.88%。所有的先兆中暑、轻度中暑患者均完全康复,有3例重症中暑患者死亡,其中2例因并发 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1例死于 MODS(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中暑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蔡文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匹多莫德联合健儿清解液预防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联合健儿清解液预防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2例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 A组、B 组、C 组。A 组患儿给予常规止咳化痰,匹多莫德治疗;B 组给予常规止咳化痰,健儿清解液治疗;C 组将匹多莫德和健儿清解液联合应用治疗。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再次感染次数及病程观察。结果 A 组的有效率为73%,B 组为64%,C 组为92%,三组患儿有效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三组患儿在1个月内、3个月内、6个月内再次感染次数明显减少(P <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匹多莫德联合健儿清解液预防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小儿反复感染次数,可预防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

    作者:成学俊;梁欢容;马惠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并分析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价值以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所收治的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 A 组与 B 组,各44例。其中 A 组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B 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8周后,A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B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5%,A 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 B 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 B 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均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但阿立哌唑的疗效及药物安全性能更优。

    作者:刘春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别采用雾化吸入、静脉滴注、口服三种方式,治疗后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甲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但与乙组和丙组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在症状改善情况来看,甲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低于乙组和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佳,可加快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建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剂量雷贝拉唑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经内镜确诊。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 =29)与对照组(n =29)。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雷贝拉唑进行治疗,每天1次,每次20 mg;给予观察组患者口服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用量增加到每天2次,每次20 mg,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7 d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内镜下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患者内镜下的总有效率为72.41%,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连续7 d 口服雷贝拉唑进行治疗,每天2次,每次20 mg 的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每天1次,每次20 mg 的治疗方案。

    作者:杭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我院门诊药房处方实时干预审核的作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对门诊药房处方实时干预审核的作用与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某院门诊药房的589例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2013年5月~2014年5月某院经处方实时干预审核后门诊药房的610例处方进行对比,分析2年间处方的不规范率以及药物使用不适宜情况。结果分别对2年间的处方进行观察,2013年~2014年某院门诊处方不规范率(4.91%)与2012年~2013年的不规范率(34.97%)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13年~2014年某院门诊药物使用不适宜情况(4.10%)与2012年~2013年(32.09%)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某院门诊药房处方实时干预审核的作用与效果显著,减少了处方不规范以及药物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立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