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杭海

关键词:剂量, 雷贝拉唑, 反流性食管炎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剂量雷贝拉唑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经内镜确诊。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 =29)与对照组(n =29)。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雷贝拉唑进行治疗,每天1次,每次20 mg;给予观察组患者口服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用量增加到每天2次,每次20 mg,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7 d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内镜下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患者内镜下的总有效率为72.41%,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连续7 d 口服雷贝拉唑进行治疗,每天2次,每次20 mg 的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每天1次,每次20 mg 的治疗方案。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 HBV-DNA 及前 S1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乙肝患者血清 HBV-DNA 与前 S1抗原检测的方法进行探讨,了解检测 HBV-DNA 及前 S1抗原在诊断乙肝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5例乙型肝炎患者,抽取患者的肘静脉血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进行 HBV-DNA 检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患者的乙肝“两对半”、前 S1抗原进行检测,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乙肝患者经过检测后,在不同乙肝“两对半”的模式下,乙肝患者的 HBV-DNA 以及前 S1抗原的阳性率与 HBV-DNA 的阳性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乙肝患者进行检测时,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具有一致性、有效性,必要时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联合检测,能够为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考核与预后治疗提供必要的实验室数据。

    作者:王启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我院门诊药房处方实时干预审核的作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对门诊药房处方实时干预审核的作用与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某院门诊药房的589例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2013年5月~2014年5月某院经处方实时干预审核后门诊药房的610例处方进行对比,分析2年间处方的不规范率以及药物使用不适宜情况。结果分别对2年间的处方进行观察,2013年~2014年某院门诊处方不规范率(4.91%)与2012年~2013年的不规范率(34.97%)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13年~2014年某院门诊药物使用不适宜情况(4.10%)与2012年~2013年(32.09%)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某院门诊药房处方实时干预审核的作用与效果显著,减少了处方不规范以及药物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立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依托咪酯脂肪乳复合氯化琥珀胆碱诱导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评价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复合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诱导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360例 MECT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 A、B、C 三组,各120例,每位患者给予6次 MECT,首先三组患者均给予阿托品注射液0.5 mg,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0.15~0.3 mg/kg 进行诱导后,A 组患者给予氯化琥珀胆碱1.0 mg/kg,B 组患者给予氯化琥珀胆碱1.2 mg/kg,C 组患者给予氯化琥珀胆碱1.4 mg/kg,若患者麻醉效果较好,则进行 MECT。结果电击后即刻 A、B 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情况相比于 MECT 诱导前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电击后5 min A 组血压和心率情况较诱导前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电击后5 min B 组血压和心率情况较电击后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C 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电击后即刻以及电击后5 min 较诱导前即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电击后5 min 仅舒张压(DBP)较电击后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在整个 MECT 治疗过程中,C组患者血压和心率较为平稳。C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 A、B 两组(P <0.05)。结论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复合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1.4 mg/kg)诱导用于 MECT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麻醉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黄权才;游学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378对夫妇孕期地贫筛查双阳与基因、产前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广西龙州县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夫妇中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检出率和基因类型、产前诊断结果情况,为地贫遗传咨询提供参考,预防地中海贫血重症患儿的出生,减少出生缺陷。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产前门诊及婚前保健门诊筛查地贫双阳的已孕夫妇378对,转诊至广西妇幼地贫产前诊断中心进行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检查。结果378对夫妇共756人地贫筛查阳性中检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患者有560例,检出率为74.07%;其中α地中海贫血有356例,占63.57%;β地中海贫血有147例,占26.25%,α-地贫复合β-地贫有57例,占10.18%。基因诊断结果为未见异常的有196例,占25.93%。夫妇双方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同型基因需做产前诊断者有114例,占检出地贫基因携带者 /患者的20.36%,已做产前诊断89例,产前诊断率78.07%,产前诊断为中间型 9例,均为α地贫中间型,终止妊娠5例。重型地中海贫血胎儿5例,已终止妊娠5例,重型干预率100%,无重型地贫儿出生。结论广西龙州县地贫基因携带率高,在地贫高发地区,产前及婚前常规进行地贫筛查,血常规及蛋白电泳筛查方法可靠,准确率高。筛查阳性者必须进一步做基因诊断,基因诊断同型或高危儿需做产前诊断,确诊重症患儿须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黄月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药分开在医改中的定位与实践错位

    为正确解析“医药分开”在我国医改中的含义,为医改提出建设性建议。本文查阅医改有关文献、法规,列举中外医药分离的经历与效果,分析其缺点。结果表明我国的医药分开政策是强调隔断医疗和药品间的利益链,而形式上的把医与药生硬分离是错误的。医药改革的成功还要从我国的药品政策,医疗体制方面入手。

    作者:卓双塔;吴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胰岛素泵使用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胰岛素泵使用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赖脯胰岛素(诺和锐30)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8.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7%(P <0.05);治疗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输注赖脯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低血糖发生率较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黄元秀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 =60)和对照组(n =4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如禁食、胃肠减压、使用抗菌药物或胆碱能抑制剂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使用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起2 d 内,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消退。在住院天数和淀粉酶恢复的时间这两项参数对比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复查腹部 CT 胰腺水肿改善率,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滴注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快速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减治疗时间,对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静文;王鹏飞;高文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臭氧治疗不同类型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与分析臭氧治疗不同类型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240例阴道炎患者,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分为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及混合性阴道炎,每种类型的阴道炎各60例。针对不同类型的阴道炎分成常规药物组及臭氧治疗组,观察与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各个类型阴道炎采用臭氧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且臭氧液治疗在细菌性阴道炎及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中的总有效率更加突出(P <0.05)。结论采用臭氧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较为突出,尤其针对细菌性阴道炎及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林静;李庆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热牙胶根管充填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临床体会

    目的:了解热牙胶根管充填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治疗,试验组予以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进行治疗,每组42例61颗患牙134个根管,观察两组患者根管填充效果与总体疗效。结果试验组根管填充优良率(94.03%)明显优于对照组(79.11%),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2%)显著高于对照组(78.69%),且根管填充时间(78.12±14.32)s 明显短于对照组(197.52±25.61)s,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8%)稍低于对照组(4.92%),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热牙胶根管充填治疗牙髓病与根尖周病临床效果确切,根管三维充填效果颇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武红颖;孙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3种非阿片类止痛类药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探讨

    目的:探讨3种非阿片类止痛药物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16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 A、B、C 三组,每组54例。其中 A 组患者给予加巴喷丁,B 组患者给予普瑞巴林,C 组患者给予卡马西平止痛治疗。在治疗前、后根据 NRS 疼痛调查量表分别对3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治疗,3组患者的疼痛感较治疗前均有所减轻;其中,A 组和 B 组的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优于 C 组(P <0.05);A 组与 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 A、B两组相比,C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反而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及卡马西平3种非阿片类药物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均有疗效,在治疗时应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避免加重患者病情。

    作者:郑虹;冯晶;马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用于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5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共68例,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疗法,观察组38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参考 Mazur 标准对两组病例的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与不适症状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优良率为92.1%,与对照组的86.7%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更短,不适症状发生率更低,相对于对照组更占优势(P <0.0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脱位运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有突出疗效,能够尽早恢复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并能有效避免发生骨不连、畸形愈合等情况。

    作者:董爱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斑蝥酸钠维生素 B6注射液联合 GP 化疗治疗晚期 NSCLC 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 B6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晚期 NSCLC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斑蝥酸钠维生素 B6注射液联合 GP 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纯给予 GP 方案化疗,每间隔21 d 为1周期,2周期后给予疗效评价、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评估。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 RR(CR + PR)为47.6%,对照组为30.9%,治疗组临床获益率 CBR(CR + PR + SD)为80.9%,对照组为59.5%,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差异性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8.1%,高于对照组的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中三种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 B6注射液联合 GP 化疗方案治疗晚期 NSCLC 较单纯给予 GP 方案化疗更为有效,患者耐受性更好,且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陈丹;何肇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胸主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3年4月就诊的主动脉疾病患者3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开放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进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从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这三个评价指标来看,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有1例肺炎,2例术后出血,2例急性肾衰竭,其中1例患者死亡。治疗组有1例发热,1例肺炎,1例左侧胸腔少量积液,给予相应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胸主动脉病变创伤小,安全性好,且疗效显著。

    作者:张华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34例以及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取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88.26%,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要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均有着较好的疗效,相比较泮托拉唑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左小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疏风解毒胶囊在皮肤科拓展性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雷尼替丁、贞芪扶正胶囊治疗各型皮炎、湿疹、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3例皮炎、湿疹、荨麻疹患者使用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雷尼替丁、贞芪扶正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平均治愈时间。结果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雷尼替丁、贞芪扶正胶囊治疗自身敏感性皮炎、淤积性皮炎、染发皮炎、湿疹、荨麻疹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8%、83.3%、100%、90.5%、90.9%,平均治愈时间为11 d、15 d、9 d、9 d、8 d,治疗期间患者未见明显皮肤红肿、瘙痒等药物相关不适反应,肝肾功能检查亦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雷尼替丁、贞芪扶正胶囊在治疗皮炎、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疾病中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沈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总结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收治的3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都得到有效治愈,治愈率高达100%。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采用高压氧治疗能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与此同时,在高压氧治疗整个过程中,做好护理工作也是成功救治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关键;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特点,将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做好。

    作者:李秀杰;王亚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028例高危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针对1028例高危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高高危孕妇的监护和管理水平,降低对孕妇和胎儿产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来进行诊断的1028例高危产妇,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危因素中,胎位异常、服避孕药史以及先兆早产居于前三位,其中分娩方式中剖宫产占51.4%,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分娩方式。结论不断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监管和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危孕妇出现的各种危险因素,从而大程度降低产妇的难产率、减少产妇和胎儿的并发症等,可有效提高产妇和胎儿的健康水平。

    作者:王爱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胃脘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胃脘痛患者7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脘痛治疗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胃脘痛疗效显著。

    作者:林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恩替卡韦联合黄芪口服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黄芪口服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以恩替卡韦联合黄芪口服液用药为治疗组,以单一恩替卡韦用药为对照组,两组均连续用药2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恢复正常率67.61%与治疗组 ALT 恢复正常率70.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恢复正常率、血清学乙型肝炎病毒(HBV)-DNA 转阴率、血清学 e 抗原(HBeAg)转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及疲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轻微。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黄芪口服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作者:马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柔肝化纤方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采用柔肝化纤方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体会。方法将79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治疗组(n =42)和对照组(n =37),治疗组以柔肝化纤方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对照组以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3%(P <0.05);两组患者腹围、尿素氮(BUN)、Cr(肌酐)等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24 h 尿量、血清白蛋白(ALB)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柔肝化纤方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方便。

    作者:丁竞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