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宏;杨宝;朱锦萍;李慧;赵钟祥
目的 观察清心神安方对失眠大鼠脑组织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取10只为空白组,其余为对氯苯丙氨酸(PCPA,300 mg·kg-1)造模组,造模2 d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清心神安方高、中、低(32,16,8 g·kg-1)剂量组和安定组(0.5 mg·kg-1),连续灌胃给药10 d.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海马组织谷氨酸(Glu)、 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5-羟色胺(5-HT)含量;ELISA法检测下丘脑胆囊收缩素-8(CCK-8)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lu含量显著升高(P<0.01),GABA含量显著降低(P<0.01),5-HT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1),下丘脑组织中CCK-8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心神安方高、中剂量组Glu含量显著下降(P<0.01),GABA含量显著升高(P<0.01);清心神安方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海马组织中5-HT阳性表达率(P<0.01),提高失眠大鼠下丘脑组织中CCK-8的含量(P<0.01).结论清心神安方具有降低失眠大鼠脑组织Glu含量,提高GABA、5-HT、CCK-8含量的作用.
作者:凌燕;冼绍祥;陈汉裕;段骄;闫翠;周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过量饮酒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饮酒过量或嗜酒者导致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结合流行病学研究、 发病机制及中病因病机研究概况,分别对酒精性肝病临床分期治疗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酒精性肝病的发病原因、 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临床特点.
作者:肖达民;李丹青;吴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制备羟基喜树碱长循环纳米粒并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筛选制备工艺.方法 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mPEG2000-PLGA)作为包封材料,采用改良的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长循环纳米粒,以包封率与载药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Design-Expert V8.0.6软件进行星点设计,考察羟基喜树碱的浓度、mPEG2000-PLGA的浓度、 水相与有机相的体积比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并应用效应面法得到佳制备工艺.结果羟基喜树碱长循环纳米粒的佳工艺为:羟基喜树碱浓度为1.41 mg·mL-1,mPEG2000-PLGA浓度为3.86 mg·mL-1,水相与有机相的体积比为9.90:1.制备的长循环纳米粒包封率为35.14%,载药量为2.10%,平均粒径为154.10 nm,电位为-38.61 mV.结论所优化的工艺方法简便、稳定可行,适用于羟基喜树碱长循环纳米粒的制备.
作者:李木生;王婴;蒋梦玥;王彦苏;杜妍旖;黄明月;王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与芍药苷(PF)联用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影响.方法将1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HSYA组(5 mg·kg-1)、PF组(5 mg·kg-1)、预防治疗组(HSYA+PF,各5 mg·kg-1)、治疗组(HSYA+PF,各5 mg·kg-1)、银杏内酯组(5 mg·kg-1)、模型组、假手术治疗组(HSYA+PF,各5 mg·kg-1)、假手术空白组.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ACO)复制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预防治疗组从造模前3 d开始通过尾静脉注射给药,余各组造模后连续给药7 d.再灌注6 h后及取材前进行神经行为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并测定脑梗死面积百分比;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皮层区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首次神经行为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预防治疗组首次神经行为评分显著降低(P<0.05),各给药组治疗后神经行为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大(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减小(P<0.05).与模型组比较,预防治疗组、治疗组、银杏内酯组的脑组织皮层内p-AKT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而HSYA组、PF组与模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组比较,预防治疗组的p-AKT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HSYA与PF联用较单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更强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上调PI3K/AKT通路中p-AKT蛋白的表达量有关,且预防用药的保护作用更强.
作者:余梦黎;秦莎莎;廖金明;徐愉林;郑丽娴;朱原;姚晖;张继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应用系统平台收集、 整理、 录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肾阴虚型消渴病的方剂,利用Apriori算法对筛选出的88首方剂进行中药频次、 组方规律、 性味归经、 药量等方面的用药规律分析.结果使用频次在9以上的中药有21种;得到23个常用药对(支持度个数≥10),17个3味中药核心组合(支持度个数≥8),28个4味中药核心组合(支持度个数≥4);中药的关联规则分析反映了中医对肾阴虚型消渴病注重气阴双补,多脏同治的治疗理念;药性频次居前4位的是平、 温、 微寒和寒;药味频次居前4位的是甘、 苦、 辛、 酸;中药归经频次位于前5位的经络分别是肾、 肺、 肝、 心、 脾、 胃;4味中药核心组合中,以茯苓、 甘草、 人参、 麦冬组合的频次高,其中人参用量比例大,进一步体现了培土生金、 气阴双补的治则.通过用药规律的分析,为中医治疗肾阴虚型消渴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王烨燃;张洋;秦琦冰;王萍;谭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是药动学研究过程中重要、 困难和繁琐的步骤,选择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是进行药动学研究的关键环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药动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其特点,包括蛋白沉淀、 液液萃取、 液相微萃取、 固相萃取、 固相微萃取、 微透析、 分子印迹、 柱切换、 超临界流体萃取.目前,样品前处理的新方法及新技术不断出现,而且正向着简便化、 自动化、 超灵敏化以及样品、 试剂微量化发展.
作者:董金材;曾鳞粞;王曦;杨兴鑫;顾雯;俞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白蔹炮制前后成分含量的变化,建立白蔹炮制前后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在检测波长290 nm,流速1.0 mL·min-1的条件下,以乙腈-0.2%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不同批次白蔹炮制前后的HPLC指纹图谱,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同时用HPLC法测定白蔹生品和炮制品中没食子酸、 原儿茶酸、 原儿茶醛、 白藜芦醇的含量.结果 以不同批次的白蔹炮制前后获得的8个共有峰为特征峰,建立白蔹药材的指纹图谱.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白蔹炮制品中的原儿茶酸、 没食子酸的含量明显高于生品,原儿茶醛、 白藜芦醇的含量略低于生品.结论 白蔹样品指纹图谱及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可用于控制白蔹药材的质量.
作者:郑梦迪;文和;汪兴军;张佳梅;李小峰;张湛睿;张寒;李伟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三桠苦茎中4-甲基喹啉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 100-5 C18 column(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水(50:50),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5μL.结果4-甲基喹啉酮在0.9~7.2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1.56%(n=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三桠苦茎中4-甲基喹啉酮的含量测定.
作者:崔婷;褚晨亮;李斯达;詹若挺;李嘉洲;高幼衡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岩黄连是中国西南民间传统中药,常用于治疗肝炎、 肝硬化、 肝癌等疾病.现代研究表明,岩黄连主要含有生物碱类和甾体类化合物,具有保肝、 抗肝炎病毒、 抗肿瘤、 抗炎、 抗菌等药理活性.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岩黄连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其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作者:唐超玲;刘平;郑华;宋慧;王捷;梁永红;苏志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广陈皮指纹图谱,构建广陈皮药材的质量控制模式,探讨利用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手段进行陈皮品种鉴别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HPLC建立广陈皮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对不同批次的广陈皮与陈皮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计算,对其特征峰面积进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 建立了具有17个共有峰的HPLC指纹图谱,获得了可以判别其质量的重要数字化信息.以32批广陈皮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作为广陈皮标准指纹图谱,32批广陈皮及10批陈皮的相似度值分别为0.906~0.999,0.326~0.396.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能明显地将广陈皮与陈皮区分开来.结论 本研究通过指纹图谱将广陈皮的特点体现出来,并与陈皮进行很好地区分,体现出品种之间的量化差异,可作为广陈皮质量评价及鉴别广陈皮与陈皮主要依据.
作者:罗艳;柯雪红;黄可儿;陈为;李东晓;曾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以痰热清注射液中处方成分金银花为对象,通过鉴定其金银花蛋白,建立质谱法测定蛋白多肽的方法,探索中药注射液使用质谱检测蛋白的可能性.方法 考察三氯乙酸(TCA)/丙酮沉淀法、 苯酚抽提两种方法的蛋白提取效果,采用UPLC/Q-TOF-MS/MS法分析鉴定金银花药材中的蛋白,并针对所测得的蛋白建立三重四级杆检测方法,以多反应监测模式对痰热清注射液及中间体中的金银花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金银花水提液中检测到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F1-ATP酶α亚单位、 翻译延伸因子1-α部分等3种蛋白,注射液中未检出蛋白,方法检测限为1μg·mL-1.结论 使用质谱法目标性测定痰热清注射液中金银花特征蛋白,为中药注射液蛋白测定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作者:张甦;陈丹丹;于泓;胡青;季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3种提取工艺制备的益气通阳汤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分别用全方水提、 全方水提醇沉、 水提和醇提同时应用等3种工艺制备益气通阳汤,得益气通阳1号、2号、3号;用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腹腔注射小鼠,复制ITP小鼠模型,灌胃给予等剂量的益气通阳1号、2号、3号,连续11 d,比较其对ITP小鼠血小板(Platelet,PLT)数、血红蛋白(Hemoglobin,Hb)、 骨髓巨核细胞数和脾脏系数的影响.结果 不同提取工艺的益气通阳汤均可提高ITP小鼠的PLT,其中益气通阳1号组和2号组PLT升高较接近正常;益气通阳3号组Hb降低,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气通阳1号组和2号组脾脏系数下降(P<0.05),益气通阳3号组脾脏系数上升(P<0.05).各益气通阳汤组小鼠骨髓产板巨核细胞数均增加(P<0.05),其中益气通阳2号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益气通阳汤3种提取工艺治疗都能够升高ITP小鼠PLT,其中益气通阳2号治疗效果佳.
作者:杨秀鹏;麻柔;苏根元;赵祥;李柳;郭小青;许心叶;许勇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半边旗药材中7个组分芹菜素-7-O-β-D-龙胆二糖苷、 木犀草苷、paniculoside III、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ent-11α-hydroxy-15-oxokaur-16-en-19-oic acid、(16R)-ent-11α-hydroxy-15-oxokaurane-19-oic acid、芹菜素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02%三氟乙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7个化合物分离度良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9.58%~100.84%,RSD<1.60%.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以为半边旗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参考.
作者:周星宏;杨宝;朱锦萍;李慧;赵钟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三维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黄芪中芒柄花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通过扫描三维同步荧光光谱,确定同步荧光光谱的佳波长间隔,用同步荧光测定不同产地的黄芪中芒柄花素含量.结果 同步荧光光谱的佳波长间隔为130 nm,芒柄花素在0.005~1.28μg·mL-1范围内同步荧光强度与发射波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IF=252.55462c+4.95309,r=0.9996.结论该方法重复性良好,准确度高,检测限低,结果可靠,可用于黄芪中微量芒柄花素的测定.
作者:张宝成;吴剑;秦亚东;金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可靠地测定大鼠血浆中青蒿素和羟氯喹浓度的LC-MS/MS法.方法 青蒿素用液-液萃取法提取,采用Synergi Hydro-RP C18柱(30 mm×2.0 mm,4μm,80?)分析;羟氯喹用蛋白沉淀法提取,采用Agilent Zorbax Bonus-RP柱(100 mm×4.6 mm,3.5μm,80?)分析;两者均以0.6%甲酸甲醇和5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6 mL·min-1.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ESI)源,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检测.结果青蒿素在0.4~1000 ng·mL-1,羟氯喹在1~1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青蒿素与羟氯喹的批内、批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相关要求;两者提取回收率分别为67.2%~77.0%和73.5%~81.3%.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 准确可靠, 可用于大鼠血浆中青蒿素和羟氯喹浓度的测定.
作者:王集华;张素行;叶沛珍;赖玉蒸;张科之;韩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太白贝母(野生、栽培)与松贝、 青贝、 炉贝生物碱大孔树脂纯化物的镇咳、 抗炎药效学差异,为其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流法提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不同品种川贝母总生物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川贝母总生物碱含量.比较5种不同品种川贝母生物碱(2.3 mg·kg-1)对氨水致小鼠咳嗽及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镇咳、 抗炎药效学差异.对不同品种川贝母生物碱镇咳、 抗炎实验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各川贝母样品生物碱含量在51.93%~68.38%之间.太白贝母(野生)、 太白贝母(栽培)、 松贝、 青贝、 炉贝生物碱均可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太白贝母(野生)、 松贝、 青贝、 炉贝生物碱可明显降低小鼠2 min咳嗽次数.青贝、炉贝生物碱可使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率明显降低,而太白贝母(野生、 栽培)抗炎效果不明显.聚类分析表明,松贝、 青贝、 炉贝数据聚为一类,再与太白贝母(野生)聚集,而与太白贝母(栽培)分离.结论 太白贝母与松贝、 青贝、 炉贝生物碱一样具有镇咳作用,但抗炎效果不明显,其生物碱组成可能与松贝、 青贝、 炉贝有一定差异.
作者:黄雅彬;刘红梅;方成鑫;庾洋;陈泓竹;张世洋;李生茂;敖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鼻窦灌注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Gold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 淫羊藿苷线性范围为9.44~283.2μg·mL-1(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45%(RSD=1.34%).结论 该方法简便、 快速、 分离度好、 结果稳定,可用于鼻窦灌注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阮岩;何伟平;王建慧;唐洪梅;蔡庆群;丘振文;邱宝珊;廖晓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通过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hiPS cells)诱导生成类肝细胞,建立肝毒性检测模型并用于中药毒性体外评价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细胞因子4步诱导分化方法,通过加入激活素A(Activin A)、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制瘤素M(Oncostatin M)等细胞因子,连续培养23 d,将hiPS细胞诱导分化成类肝细胞.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hiPS细胞向类肝细胞分化过程不同阶段的特异性标记:叉头框转录因子A2(FOXA2)、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17(SOX17)、 甲胎蛋白(AFP)、 白蛋白(ALB)、 肝细胞色素P4503A4酶(CYP3A4)和α1-抗胰蛋白酶(AAT)等蛋白的表达;采用qPCR法检测类肝细胞特异性基因:甲胎蛋白(AFP)、白蛋白(ALB)、细胞角蛋白8(CK8)、 细胞角蛋白18(CK18)和细胞角蛋白19(CK19)的基因表达;采用吲哚青绿(ICG)摄取实验检测类肝细胞排泌功能.采用雷公藤冻干粉(1,2,4,8 mg·mL-1)对类肝细胞进行肝毒性实验,作用24 h后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 丙二醛(MDA)、 谷胱甘肽(GSH)、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或活性.结果检测到FOXA2、SOX17蛋白在内胚层诱导阶段有表达,AFP、ALB在肝细胞分化与扩增阶段有表达,CYP3A4、AAT在肝细胞成熟阶段有表达;肝细胞特异性基因AFP、CK19、ALB、CK8、CK18在类肝细胞中均有表达,诱导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摄取实验显示类肝细胞具有肝细胞的特异性ICG摄取功能.与对照组比较,雷公藤各剂量组的ALT及AST活性显著升高、MDA浓度显著升高、GSH及SOD活性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通过hiPS细胞诱导生成类肝细胞的方法具有可行性,诱导得到的类肝细胞具有人正常肝细胞的功能,可以作为中药肝毒性筛选的模型细胞.
作者:胡秋艳;谭庆龙;徐雯星;刘春萍;曾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黄芪散有效部位群(HQS)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肝糖原含量及糖异生酶的影响.方法 采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HQS(2.4 g·kg-1)灌胃给药,连续16周.给药12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测定不同时间点血糖浓度,计算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给药14周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定大鼠体质量、 肝脏质量,计算肝脏系数;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和细胞结构;采用过碘酸-希夫(PAS)染色观察肝细胞糖原颗粒并测定肝糖原含量;qPCR法检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 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FBG、FINS、HOMA-IR、OGTT不同时间点血糖值、AUC值、大鼠体质量、肝脏质量以及肝脏系数均显著升高,肝脏中PEPCK及G6Pase mRNA表达水平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HQS组的FBG、FINS、HOMA-IR水平、OGTT第0,60,120 min血糖值及AUC值、大鼠的体质量、肝脏质量及肝脏系数均显著降低,肝脏PEPCK mRNA表达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G6Pase mRNA表达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QS通过增加肝糖原合成及下调糖异生酶的表达来抑制糖异生,从而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
作者:王春怡;高颖;李艳;唐嘉玲;李卫民;高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益气除痰散结法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复制转移性Lewis小鼠肺癌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益气除痰散结法中药复方高、中、低(21.45,85.80,171.60 g·kg-1)剂量组,环磷酰胺组(CTX,0.02 g·kg-1)和模型组,每组各10只,观察肿瘤增长体积、瘤体质量、免疫器官指数、肺转移率,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析技术,观察小鼠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差异.结果 模型组小鼠平均瘤体质量为(2.44±0.52)g,提示肿瘤接种成功且生长良好;接种Lewis肺癌瘤株细胞后各组小鼠皮下肿瘤体积随时间增长而变化,其中中药复方高剂量组、 环磷酰胺组的肿瘤体积增长显著低于模型组和中药复方低剂量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复方高、中剂量组均有抑瘤作用(P<0.01,P<0.05),且明显增加胸腺及脾脏指数(P<0.01),对肺转移灶也有抑制作用(P<0.05,P<0.01).从HE染色的病理切片中发现,在应用益气除痰散结法中药复方治疗后,小鼠肿瘤组织的病理学表现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内皮细胞被染成棕黄色,VEGF主要表达肿瘤细胞核和胞浆内,肿瘤细胞亦有少量染色,阳性染色的肿瘤细胞大多位于液化坏死区,浸润的淋巴细胞有表达,血管内皮细胞呈弱阳性染色.但益气除痰散结法中药复方高、中、低剂量组VEGF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除痰散结法能明显抑制荷瘤小鼠局部肿瘤的生长及肺转移,其抗肺癌作用的机理可能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提高细胞分化程度,增强免疫力有关,但与VEGF靶点的关系不大.
作者:代兴斌;李丹青;邢明远;吴玉生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