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加军;陆惠玲;黄仁魏;潘祥林;蔡贵庆;林东军;吴祥元;彭军;林曲
目的建立尿通片中丹参酮Ⅱ 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尿通片中丹参酮Ⅱ A的含量,以苯-醋酸乙酯( 19:1)为展开剂,λ s=470 nm,λ R =620 nm, SX=3.结果丹参酮Ⅱ A在 0.44 μ g~ 2.20 μ 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r=0.9993(n=5);平均回收率 99.08 %, RSD=3.29 %.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及丹参药材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作者:徐强;章曙丹;冯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端粒酶的活性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相关性,因而抑制端粒酶活性研究必将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作者从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两方面综述了单味中药、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和应用前景作简要分析.
作者:李昕;聂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山茶花总黄酮( TFC)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断头法、闷罐法,观察 TFC对脑缺血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采用跳台法观察 TFC对缺血后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测定脑组织中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 NO)的含量和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 CCA)制作大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观察 TFC对脑含水量、血管通透性及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结果 TFC可延长小鼠断头后喘息持续时间和在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改善缺血后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降低缺血后小鼠脑组织中 MDA和 NO含量,抑制 LDH活性的下降;并能降低大鼠 CCA结扎后脑含水量和血管通透性,改善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 TFC对缺血性脑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抑制 NO的生成有关.
作者:罗胜勇;董六一;范丽;方明;陈志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通络生骨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对照、多中心的研究方法,共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 214例,其中治疗组 108例,对照组 106例.结果通络生骨胶囊对改善股骨头坏死的总有效率为 84.26 %;对照组健骨生丸则为 81.13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线片改变,通络生骨胶囊组 78.85 %有死骨吸收,其中 50.00 %为明显吸收;对照组 64.71 %有死骨吸收,其中 36.27 %为明显吸收.通络生骨胶囊组 82.69 %有新骨形成,其中 52.88 %为明显成骨,而对照组 60.78 %有新骨形成,其中 33.33 %为明显成骨,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两组药物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很低.结论通络生骨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袁捷;张军;林吉;熊艺花;黄琳;石关桐;葛继荣;白书臣;许建安;董建文;赖小平;袁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昆藻调脂胶囊降脂保肝的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及 30 %酒精复制脂肪肝模型,观察昆藻调脂胶囊对血清脂质的含量、肝功能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 昆藻调脂胶囊能降低脂肪肝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减轻肝脏的病理损害.结论 昆藻调脂胶囊具有调节血脂、保护肝功能的作用.
作者:孔祥廉;梅全喜;高玉桥;钟希文;王书芹;顾向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肿瘤的特异性主动免疫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研究提示真正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是小分子特异性肿瘤抗原肽,其通过抗原提呈分子和抗原提呈细胞的摄取、捕获并加以提呈后能有效激活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特异性的免疫杀伤效应.中药临床能较好地改善肿瘤患者的免疫能力,而此种良好的抗瘤效应是否通过对恶性肿瘤特异性的主动免疫进行干预而达到,进行相关的研究有可能为中药抗肿瘤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视角.
作者:胡玲;王洪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皂矾丸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用 40 mg/mL浓度复方皂矾丸溶液灌胃, 1 g/kg, 3 d后用 60Co 1次性照射,剂量为 5 Gy, 10 d后检测外周血象、骨髓粒-单系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GM和 BFU- E、 CFU- E、造血干细胞 CFU- S数及 3H- TDR掺入细胞 DNA量.结果复方皂矾丸组 WBC、 RBC、 PLT均明显升高,与照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1); CFU- GM、 CFU- E及 BFU- E亦显著高于照射组( P < 0.01);内源性 CFU- S及 3H- TDR掺入细胞 DNA较对照组亦明显增加( P < 0.01).疗效接近泛细胞保护剂阿米福汀( P > 0.05).结论复方皂矾丸能促进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恢复.
作者:肖扬;李颂文;任玮玮;张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急性白血病 NB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 NB4细胞, 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及 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 TRAP- PCR- 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冬凌草甲素可显著降低 NB4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有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论 冬凌草甲素能抑制 NB4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加军;陆惠玲;黄仁魏;潘祥林;蔡贵庆;林东军;吴祥元;彭军;林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 (EGB)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缺血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观察 EGB对犬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观察 EGB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家兔静脉注射给药,观察 EGB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 EGB可明显减小犬心肌梗死范围,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后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活性,抑制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大鼠心肌缺血心电图 ST段升高.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家兔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结论 EGB能显著地保护缺血损伤心肌,其机制可能与缩小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及减轻梗死程度、缓解急性心肌缺血、明显改善血液流变性指标有关.
作者:魏云;吴爱萍;吉兰;黄彩虹;宋林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 (SF)治疗 5/6肾大部切除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5/6肾切除组、阿魏酸钠注射组( 150 mg/kg)、阿魏酸钠灌胃组( 150 mg/kg)和科素亚灌胃组( 20 mg/kg).造模后第 4、 8、 12周,每组随机选取 6只大鼠处死.观察大鼠 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肾小球硬化、肾间质损害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内皮素 1(ET- 1)的表达.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5/6肾切除大鼠血肌酐水平、 24 h尿蛋白、肾小球硬化指数( GSI)、肾小管间质及肾小球系膜区α- SMA表达、间质细胞增殖、 ET- 1表达等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 P < 0.05).SF治疗组血肌酐、 24 h尿蛋白水平、肾小球硬化程度、α- SMA、 PCNA表达较 5/6肾切除组明显降低( P < 0.05), ET- 1的表达均较 5/6肾切除组明显减少( P < 0.05).GSI与α- SMA、 PCNA、 ET- 1表达百分数呈正相关;血肌酐水平、 24 h尿蛋白定量与α- SMA、 PCNA、 ET- 1的表达百分数和 GSI呈正相关; ET- 1表达与α- SMA、 PC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SF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机制可能与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血肌酐和尿蛋白水平、抑制残肾肌成纤维细胞生成和间质细胞增殖、抑制残肾 ET- 1的表达、延缓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有关.
作者:陈辉珍;樊均明;王蔚;唐嵘;苏白海;刘燕;罗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比较 3种郁金挥发油成分的指纹图谱,并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计算其相似度,为郁金药材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GC色谱法建立指纹图谱,并用 GC- MS色谱法确定指纹图谱特征峰,采用指纹图谱全谱相似度计算方法评价指纹图谱的相似性.结果 不同品种郁金的指纹图谱既有相似性,又有其特征性,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学验证结果良好, RSD均 2.53 %.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鉴别不同品种郁金,具有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等特点,能更科学有效地控制中药材郁金的质量.
作者:王世勇;宋力飞;黄晓玲;刘乡乡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慢支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支肺心病患者 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吸氧、抗感染、支气管解痉祛痰以及适当利尿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滴葛根素注射液 400 mg, q d× 10 d.结果对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 25 %、 65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 55.0 %, 92.5 %,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 0.01).葛根素注射液使用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慢支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吴卫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炎症的关系以及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 120例临床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香丹注射液治疗组,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 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6(IL- 6)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水平.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包括死亡在内西医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治疗后两组炎症指标( IL- 6、 CRP、 INF-α)均明显下降,而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5).结论 炎症机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香丹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有比较肯定的治疗效果,可以适度地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近期的死亡率.推测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抗凝血、抗血栓形成和抗炎,从而抑制患者体内炎症反应,下调各项炎症因子以及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清除自由基,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洪永敦;吴辉;莫鸿辉;李斐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力骨胶囊预防和治疗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效学.方法 采用卵巢切除致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组给药,检测实验鼠股骨骨密度、湿重、干重等物理指标及各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力骨胶囊能明显提高模型大鼠的股骨密度,显著增加模型大鼠血清 Ca、 P、 Mg、 Zn及降钙素 (CT)水平, 降低模型大鼠血清骨钙素 (BGP)水平及羟脯氨酸 /肌酐 (Hop/Cre)值,并增加模型大鼠的股骨湿重、干重、灰重、体积、长度、直径等.结论力骨胶囊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去卵巢后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
作者:赵亚红;龚显峰;刘兴君;王敏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测定当归补血滴丸中毛蕊异黄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YMC- C18色谱柱( 150× 4.6 mm, 5 μ m),甲醇-水( 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 235 nm,柱温 20 ℃,流速为 1.0 mL/min,进样量 10 μ L.结果 毛蕊异黄酮苷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毛蕊异黄酮苷在 0.02~ 0.80 μ 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7.62 %, RSD=1.06 %.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当归补血滴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建平;谢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绿衣枳实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绿衣枳实中提取挥发油,利用 GC- MS联用技术进行分离,所得的成分质谱数据经 Wiley138和 NBS75K.L质谱数据库检索并与有关标准图谱资料核对鉴定,从而确定出绿衣枳实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挥发油中共鉴定出 2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 99.04 %.主要成分是:柠檬烯( 55.68 %)、β-月桂烯( 21.96 %)、β-蒎烯( 5.17 %)、顺式-石竹烯( 4.61 %)、β-罗勒烯 ( 1.71 %).结论该方法可靠,可用于绿衣枳实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作者:潘馨;梁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为青皮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并对四花青皮和个青皮进行区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 10个青皮样品进行测定,并对获取的指纹图谱采用加权相似度计算和进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投影法研究.结果 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结果均表明四花青皮和个青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是否会对药效产生显著影响,还需要药理实验证明.以青皮样品为例可知,对于样品中某一物质含量很高的体系,加权相似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为青皮药材质量控制标准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作者:易伦朝;谢培山;梁逸曾;赵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复方胆通片中羟甲香豆素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改进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HPLC法测定复方胆通片中羟甲香豆素的含量,色谱条件:hypersil色谱柱 (4.0 mm× 250 mm,5 μ m),流动相:甲醇-水( 40:60),流速:0.8 mL/min,柱温:25 ℃,检测波长:320 nm.结果复方胆通片与羟甲香豆素在 HPLC图谱中有对应的峰,线性范围为 1.002~ 5.010 μ g/μ L,相关系数 r=0.9996;平均回收率为 99.97%,RSD=3.35%.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稳定可靠,专属性强,可作为复方胆通片质量标准的依据.
作者:倪晨;冯彪;熊艺花;林吉;苏雪芬;赖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优化鼻渊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 以滴丸的硬度、拖尾情况、圆整度、大小变异系数等为评分指标,对提取物与基质配比、滴制温度、冷凝液温度、滴制口径、滴速等进行考察.并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物与基质配比、滴制温度、冷凝液温度、滴距等条件进行了优选.结果 佳工艺条件是:半合成脂肪酸酯:提取物( 4:1),水浴加热,充分搅拌使熔化,药料通过 2.0 mm (内径 )的滴头, 40 ℃保温, 60滴 /min恒速滴入 10 ℃的 65 %乙醇中.结论该结果可为鼻渊滴丸成型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孟祥平;王治平;王一飞;李贵生;樊化;杨珂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创伤的疗效.方法在颅脑创伤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以及救急跌打丸治疗颅脑创伤 2036例.结果按 Jennett和 Bond分级疗效评价方法,Ⅰ级 28例,Ⅱ级 9例,Ⅲ级 36例,Ⅳ级 71例,Ⅴ级 1892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创伤,在降低死亡率、缩短昏迷时间、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方面均有较好效果.
作者:莫琰;叶伟洪;周俊灼;周学鲁;苏永权;李成忠;周惠成;张继峰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