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占中;王宇亮;周向东
目的 探讨自然杀伤T细胞(NKT)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发病机制的作用及其与分期的关系.方法 Ⅰ~Ⅳ期EMT患者各1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及腹腔积液内NKT含量,用ELISA法检查细胞因子IFN-γ及 IL-4的含量,并选取同龄段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Ⅰ~Ⅳ期EMT患者外周血NKT、IFN-γ及 IL-4均明显降低,且外周血及腹腔积液内以上三者的含量均呈现Ⅰ>Ⅱ>Ⅲ>Ⅳ的关系,两组间的含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KT、IFN-γ及IL-4当中任意一个因素均与Ⅰ、Ⅱ、Ⅲ及Ⅳ的任意一期呈显著负相关性(r均大于0.06,P均小于0.05).结论 NKT及其细胞因子IFN-γ及 IL-4在EMT发病机制当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与EMT的分期密切相关,可能是该病的一组保护性因素.
作者:郭赛群;张颖;王丽峰;邱文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根据临床观测所得数据,采用倾向指数匹配法均衡介入治疗(TACE)和介入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TACE+RFA)两组之间的混杂因素,评价肝癌病人的疗效.方法 以分组变量为因变量,以协变量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计算肝癌病人的倾向指数,用倾向指数卡钳匹配法均衡组间的协变量,对匹配后的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匹配前两组间不均衡的协变量在匹配以后达到了均衡.匹配之前,TACE组和TACE+RFA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52.07%、59.08%,2年生存率分别为32.24%、36.43%,3年生存率分别为16.54%、19.39%;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0和1.40年;Logrank检验结果表明两组生存曲线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匹配之后,TACE组和TACE+RFA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54.39%、62.28%,2年生存率分别为23.15%、40.08%,3年生存率分别为10.20%、18.52%,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0和1.50年;Logrank检验结果表明两组生存曲线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33),说明联合治疗组的生存率高于TACE组.结论 采用倾向指数匹配法能有效降低混杂偏倚,对肝癌病人的治疗效果做出正确评价.
作者:王素珍;孟维静;安洪庆;赵晓蒙;吕军城;石福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影响Vater壶腹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5年9月间收治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77例Vater壶腹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x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Vater壶腹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30例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和/或转移,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直径(P=0.008)、肿瘤侵润深度(P=0.003)、淋巴结转移情况(P=0.039)、TNM分期(P=0.027)、肿瘤分化情况(P=0.019)是影响Vater壶腹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P=0.032)、肿瘤分化情况(P=0.027)是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 Vater壶腹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复发方式以远处转移为主;肿瘤直径、肿瘤分化情况是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
作者:陈继业;蔡守旺;董家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预处理对大鼠70%肝切除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残肝再生和TNF-α/IL-6/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120只,体质量230~280 g,随机分为单纯肝切除组(PH)、肝切除合并缺血再灌注组(PHIR)和乌司他丁组(UTI),40只/组.PH组不阻断残肝血流;PHIR组阻断血流30 min后恢复灌注;UTI组于缺血前5min经尾静脉给予UTI 50 000 U/kg.再灌注后1、6、12、24、48 h取各组大鼠残肝组织,测定残肝再生度、PCNA阳性率,TNF-α、IL-6水平,STAT-3、CyclinD1、Cdk4mRNA表达及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UTI组24h和48h肝再生度和PCNA阳性率较PHIR组显著升高(P<0.05);UTI组早期TNF-α、IL-6水平较PHIR组显著降低(P<0.05),但再灌注晚期IL-6水显著高于PHIR组(P<0.05);UTI组24 h和48 h STAT-3、CyclinD1、Cdk4 mRNA表达及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PHIR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肝大部切除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残肝的再生具有促进作用,其机制与激活IL-6/STAT-3信号通路,促使肝细胞CyclinD1-Cdk4复合物合成,促进肝细胞增殖有关.
作者:朱宇麟;周荣胜;杨会;谭敬;张晓琪;刘齐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肠道淋巴瘤多为B细胞来源,非特殊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U)结外侵犯肠道的病例很少见,而受侵部位同时为肠道及肝脏的病例罕见.本例患者表现为小肠及回盲部多发不规则溃疡,肝内多发低密度影,行回盲部溃疡及肝穿活检后病理确诊.通过对该病例报道,可以提高对发生于罕见部位的PTCL-U的认识,确诊主要依靠病理.PTCL-U侵袭性高,预后差,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策略.
作者:黄红;万田谟;陈村龙;陈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取经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显示为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睡眠多导图(PSG)检查,比较非OSAHS患者和OSAHS患者脑微出血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入选49名患者,其中脑梗死合并OSAHS者27人(55.1%),脑梗死未合并OSAHS组22人(44.9%).危险因素比较显示OSAHS组高血压、吸烟史和既往卒中史明显高于非OSAHS组,而且临床下卒中OSAHS组为37.0%(10/27),非OSAHS组为9.0%(2/22).影像学研究显示OSAHS组微出血病灶77.8%分布在皮质-皮质下区,55.6%在基底节区,幕下区为25.9%;非OSAHS组皮质-皮质下区为50.0%、基底节区为40.9%、幕下区为50.0%,(P<0.05);脑梗死病因分型分析显示OSAHS组40.7%患者合并脑白质疏松,48.1%的患者为≥2个病因,而非OSAHS组合并脑白质疏松为13.6%,≥2个病因的为18.2%(P<0.05).结论 OSAHS可能是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脑梗死合并OSAHS者的脑微出血病灶更多、更广,病因更复杂,卒中再发几率高.
作者:徐杰文;邓丽影;邹学良;刘昊;俞晔;丁勇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成分与代谢综合征(MS)的特点.方法 对336例PCOS患者检测进行生殖内分泌、糖、脂代谢指标检测,并利用肌肉功能分析系统测量全身和局部身体成分.结果 PCOS患者MS发生率为18.8% (63/336),且随全身脂肪百分比和脂质蓄积指数增加而增加,育龄期MS发生率明显高于青春期.PCOS合并MS者体脂各项指标、肌肉分布系数、年龄、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及血压均高于非MS组,双下肢肌力(MSL/MSR)低于非MS组,但睾酮无明显差异.结论 随着全身脂肪百分比、年龄和脂质蓄积指数的增加,PCOS患者MS的危险增加.
作者:罗晓燕;许良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25(OH)D3测定在老年人髋部脆性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有髋部脆性骨折史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68例,同时设立68例确诊骨质疏松症、无髋部脆性骨折史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老年人群做对照,测定血清Total-P1NP、β-CTX、25(OH)D3;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MD);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髋部脆性骨折组患者的Total-P1NP、β-CTX高于对照组,25(OH)D3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双变量相关分析发现在髋部脆性骨折组,25(OH)D3与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呈正相关,Total-P1NP、β-CTX与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呈负相关(P<0.05);在对照组,25(OH)D3与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无相关,Total-P1NP、β-CTX与腰椎均值BMD无相关,与总髋部BMD呈负相关(P<0.05).结论 在BMD水平相近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Total-P1NP、β-CTX的增高及25(OH)D3的降低有可能独立预示髋部脆性骨折的风险增高,这3项指标的检测有利于识别髋部脆性骨折高风险人群并指导治疗.
作者:楼慧玲;彭程;陈巧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对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s)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利用MACS免疫磁珠阴性分选纯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NK细胞,用重组人白介素-2(rhIL-2)和干细胞培养液培养、观察NK细胞.把NK细胞与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按不同效靶比例和作用时间混合培养,用PE-AnnexinV/7-AAD凋亡试剂盒检测这两种细胞各自的凋亡情况.结果 免疫磁珠分选后NK细胞纯度为(93.99±4.22)%;K562细胞诱导NK细胞凋亡作用时,在相同效靶比情况下,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延长,NK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在相同培养时间的情况下,随着效靶比降低,NK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杀伤活性逐渐减低.结论 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可以诱导活化的NK细胞凋亡,这有可能是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
作者:曹燕;段连宁;陆承荣;罗渊;向培德;颜述;葛淑静;张艳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比较代谢相关蛋白在成人和胎儿肝脏中的分布及其丰度.方法 使用含19个线粒体单抗的蛋白芯片分析4种肝组织总蛋白样本(成人肝组织匀浆蛋白,胎肝匀浆蛋白,成人肝线粒体蛋白和胎肝线粒体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对蛋白表达丰度进行比较,探讨蛋白质代谢相关的途径.结果 醛氧化酶和羰基还原酶在成人肝线粒体中的表达较胎儿分别上调2.6和1.7倍.皮质类固醇11-β3-脱氢酶同工酶1,环氧化物水解酶1和纤维蛋白原β链隘蛋白则分别下调1.7,1.9和2.2倍.环氧水解酶1和谷胱甘肽转移ω-1在成人和胎儿肝匀浆样本中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肝脏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在成人肝脏和胚胎肝脏中存在显著的差别.该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代谢蛋白的发生和发展,并确定肝脏代谢标志物.
作者:颜桦;陈超;李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密固达)在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中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4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每日口服维生素D3与钙尔奇-D,治疗组加予密固达5 mg静脉滴注1次,1年后观察两组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L1-4、Neck、Inter、Ward's骨密度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β-胶原片段(β-CTX)较对照组下降(P<0.05),骨钙素(N-MID)、降钙素(hCT)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静滴1次密固达,1年后能有效地降低骨吸收,提高骨密度,可用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
作者:许翎;邓海鸥;智喜梅;张伟杰;王小娜;吴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肽内皮素-1(ET-1)对新生鼠心室肌细胞起搏通道If表达的影响及其细胞内信号机制.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急性分离1~3 d龄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f电流,定量RT-PCR技术检测介导If电流的、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通道亚型HCN2和HCN4的表达.结果 ET-1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增强了HCN2和HCN4通道亚型的表达,ET-1的这一作用可被其ETA受体阻断剂BQ-123阻断,而非ETB受体阻断剂BQ-788,而且特异性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也不影响ET-1的作用.结论 ET-1通过一种ETA受体介导的、不依赖于p38MAPK的信号转导机制刺激了心肌细胞起搏通道If的表达.这一作用与ET-1致心律失常机制有关.
作者:余良主;李敏才;佘同辉;王帮华;石春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微管相关蛋白2 (MAP-2)和巢蛋白(Nestin)与人胚胎胃组织的发育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第2、3、4三个月龄段,人胚胎胃壁、贲门和幽门组织内MAP-2和Nestin的表达规律.结果 第2、3、4三个月龄段,MAP-2和Nestin阳性表达主要集中于人胚胎胃壁、贲门和幽门组织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随胎龄的增大,MAP-2和Nestin蛋白在肌间神经丛内阳性表达细胞数量和强度均呈增高趋势.而MAP-2和Nestin蛋白在胃壁、贲门和幽门组织的黏膜上皮和腺体处均呈阴性表达.结论 MAP-2和Nestin参与调节人胚胎胃组织的生长发育过程.
作者:刘学红;张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妊娠期母鼠给予葡萄球菌肠毒B(SEB)对成年子代CD3+ TCR Vβ8+T细胞的影响.方法 在妊娠16d时给予SD大鼠尾静脉注射15 μg SEB,同时设立PBS对照组.孕鼠自然分娩后子代鼠生长至成年,流式细胞仪检测成年子代鼠胸腺及外周血中CD3+TCR Vβ8+T细胞;并观察成年子代鼠再次给予SEB时胸腺及外周血中CD3+ TCR Vβ8+T细胞的应答变化.结果 妊娠期母鼠给予SEB可导致雌、雄性成年子代鼠胸腺CD3+ TCR Vβ8+T细胞的比例(雌性:1.760,雄性:1.098),较对照组的(雌性:2.714,雄性:2.088)明显减少(P<0.05),其外周血中CD3+ TCR Vβ8+T细胞的变化与胸腺中类似.PBS组的雌雄性成年子代鼠给予SEB后其胸腺及外周血中CD3+ TCR Vβ8+T细胞较同窝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SEB组的雌雄性成年子代鼠给予SEB后与其同窝PBS对照组比较,胸腺中CD3+ TCRV β8+T细胞无变化(P>0.05),但外周血中CD3+ TCR Vβ8+T细胞则明显增加(P<0.05).结论 妊娠期母鼠给予SEB改变其成年子代大鼠CD3+ TCR Vβ8+T细胞对再次SEB刺激的应答方式.
作者:管俊昌;刘勇;孔晓明;朱翔;余峰玲;林娜;刘从森;张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测定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磷酸酪氨酸衔接蛋白(APPL)1水平,分析血清APPL1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体脂分布(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的关系,初步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APPL1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临床上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3例(病例组)和健康对照者22例(对照组),进行空腹血清APPL1水平测定.稳态模型(HOMA-MODEL)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病例组血清APPL1水平(85.71±27.39)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64.52±16.28)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型糖尿病(T2DM)组BMI、WHR、SBP、FINS、Lg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P<0.05);而T2DM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APPL1与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LgHOMA-IR)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215、0.297、0.334,P=0.014、0.006、0.002);(4)以APPL1为应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胰岛素抵抗指数(B=0.329,P=0.002)进入方程.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PL1水平增高,APPL1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王玉环;张敏;闫丽丽;丁石梅;谢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s-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2(TIMP-1,2)在子宫剖宫产疤痕愈合中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8月~2011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有严重并发症的疤痕子宫妊娠病人22例(子宫剖宫产疤痕早期8例妊娠(CSP)、因胎盘粘连或植入而行子宫切除术的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病例14例);选择同期孕期检查正常无并发症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病人38例作为对照1组;同期孕期检查正常、无任何并发症因社会因素要求剖宫产的足月妊娠病人32例作为对照2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3组中MMPs-9和TIMP-1,2的表达,并对其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MPs-9、TIMP-1在3组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2在3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在疤痕组织中MMPs-9的表达随疤痕愈合不良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309、0.643.随着疤痕愈合不良程度加重,MMPs-9的表达逐渐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疤痕愈合不良、CSP可能和损伤修复中MMPs-9、TIMP-1的表达失衡有关.
作者:李琼;郭遂群;柳大烈;冯淑英;魏清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制可注射性明胶基止血剂在超声造影引导下治疗实验犬Ⅲ~Ⅳ级肝创伤的止血效果.方法 21只健康成年杂种犬戊巴比妥钠全麻后开腹暴露肝脏,制作Ⅲ~Ⅳ级肝创伤模型.实验动物被随机分为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治疗组(n=7)病灶处在超声造影引导经皮注射自制止血剂,阳性对照组(n=7)病灶处注射凝血酶溶液,而阴性对照组(n=7)病灶处注射0.9%生理盐水.比较术后30 min腹腔内总出血量,及术后7d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并于术后7d对每个动物进行超声造影随访.结果 治疗组平均出血量(47.69 ml)显著少于阳性对照组(81.77ml,P<0.01)和阴性对照组(110.35ml,P<0.01).治疗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平均值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谷丙转氨酶分别为:49.37、62.81、82.83 U/L,P<0.01;谷草转氨酶分别为:48.32、67.16、82.54 U/L,P<0.01).超声造影检查显示治疗组所有动物未见创伤灶及腹腔积液,肝脏灌注均匀一致;而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仍可见创伤灶及腹腔积液.结论 超声造影引导自制可注射性明胶基止血剂可有效控制犬Ⅲ~Ⅳ级肝创伤出血,其止血及促进伤口愈合作用较明显.
作者:谢霞;田江克;吕发勤;武荣;唐文博;罗渝昆;黄雅钦;唐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联合免疫磁珠分选和多重探针连接依赖性扩增(MLPA)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分子遗传学异常的可靠性.方法 收集29例初诊MM患者的骨髓细胞,用CD138磁珠进行分选,设计MLPA探针检测分选前后标本TP53和RB1的表达情况,并与FISH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LPA检测成功率100%,与FISH结果吻合度达99.1%,分选后MLPA和FISH阳性率均有显著性提高.结论 MLPA适合临床MM分子遗传学异常检测,标本应在检测前进行磁珠分选.
作者:雷鸣;马莉;邝丽萍;庞妍;伍九龙;肖芷芳;李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羟基喜树碱对肺癌A549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羟基喜树碱处理A549细胞后用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检测DNA片段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对细胞周期影响.利用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 A549细胞经羟基喜树碱作用,提取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梯状条带.经AO/EB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早期凋亡细胞细胞核被染成绿色,皇碎片状,晚期凋亡细胞核染色质为橘红色并呈固缩状或圆珠状,细胞周期S期由20%升高到60%.经1μmol/L羟基喜树碱处理24h后,流式细胞术显示A549细胞的凋亡率为1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0.09%,P<0.05).经羟基喜树碱作用后,A549细胞Bcl-2基因表达下调70%(P<0.05).结论 羟基喜树碱可以明显抑制A549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下调Bcl-2基因表达,提示Bcl-2下调参与了羟基喜树碱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
作者:宋海星;胡洪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慢性移植肾病(CAN)发生初期外周血CD4+CD25+Foxp3+T(TREG)细胞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25例初发CAN的受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4+T比率及Foxp3表达进行了检测,同时与使用同一抗排斥治疗方案、移植肾功能正常的30例受者、以及未行肾移植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20例和正常人20例进行比较,研究了CAN发生初期TREG细胞的变化.结果 CAN发生初期的受者,CD4+CD25+Thigh/CD4+比率为0.71±0.33,Foxp3表达率为62.75±10.80;移植肾功正常者,两指标分别为1.17±0.25及70.42±6.87,移植肾病组两指标均明显低于移植肾功能正常组(P<0.01).无论移植肾功能正常与否,移植受者的CD4+CD25+high/CD4+比率和Foxp3表达率均较未行移植尿毒症患者(1.53±0.35及77.86±7.09)及正常人(1.65±0.28及81.35±2.39)明显降低(P<0.01),而正常人及未移植尿毒症患者两指标无明显差别.结论 与移植肾功能正常者相比,CAN发生初期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CD4+比率及Foxp3表达率均明显降低,且与肌酐增高无关,提示TREG在CAN的发生中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杜传福;于立新;付绍杰;徐健;魏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