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涛;管弦;张维;王导新
目的 探讨新型高性能、绿色环保组织细胞保存材料对胸腹水细胞形态和性状保存的价值,评价其生物学性能.方法 应用常规HE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经新型高性能、绿色环保组织细胞保存材料和95%乙醇常规固定液固定保存的56例胸腹腔积液组织细胞CK、CEA和P53的形态学特点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经新型高性能、绿色环保组织细胞保存材料固定保存的胸腹腔积液组织细胞形态保存较完整,细胞核与细胞浆饱满,杂质较少;应用95%乙醇常规液固定的细胞可不同程度损坏细胞结构,尤其损坏细胞浆的结构,杂质相对较多.经新型高性能、绿色环保组织细胞保存材料固定保存的胸腹腔积液组织细胞CK、CEA和P53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是91%、86%和88%,由95%乙醇常规固定液保存的组织细胞CK、CEA和P53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是46%、38%和31%,两种保存方法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型高性能、绿色环保组织细胞保存材料高效、环保、性能优良,能较好保存胸腹水组织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对胸腹腔积液组织细胞蛋白质的固定效果较好,可广泛推广应用于组织细胞的固定和保存.
作者:李笑;万里燕;耿舰;白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然杀伤T细胞(NKT)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发病机制的作用及其与分期的关系.方法 Ⅰ~Ⅳ期EMT患者各1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及腹腔积液内NKT含量,用ELISA法检查细胞因子IFN-γ及 IL-4的含量,并选取同龄段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Ⅰ~Ⅳ期EMT患者外周血NKT、IFN-γ及 IL-4均明显降低,且外周血及腹腔积液内以上三者的含量均呈现Ⅰ>Ⅱ>Ⅲ>Ⅳ的关系,两组间的含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KT、IFN-γ及IL-4当中任意一个因素均与Ⅰ、Ⅱ、Ⅲ及Ⅳ的任意一期呈显著负相关性(r均大于0.06,P均小于0.05).结论 NKT及其细胞因子IFN-γ及 IL-4在EMT发病机制当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与EMT的分期密切相关,可能是该病的一组保护性因素.
作者:郭赛群;张颖;王丽峰;邱文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阻断PI3K/AKT/mTOR通路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及多药耐药人肺腺癌细胞A549/CDDP内CA916798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雷帕霉素、LY294002分别作用于人肺腺癌细胞A549和多药耐药人肺腺癌细胞A549/CDDP,检测顺铂作用后细胞生长及增殖情况,RT-PCR检测CA916798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以雷帕霉素和LY294002分别阻断A549、A549/CDDP细胞的PI3K/AKT/mTOR通路后,细胞对于顺铂的耐药性均显著下降(P<0.05),CA916798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 CA916798基因位于PI3K/AKT/mTOR通路下游,可能是CA916798诱导肺癌顺铂耐药的机制之一.
作者:亓占中;王宇亮;周向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联合免疫磁珠分选和多重探针连接依赖性扩增(MLPA)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分子遗传学异常的可靠性.方法 收集29例初诊MM患者的骨髓细胞,用CD138磁珠进行分选,设计MLPA探针检测分选前后标本TP53和RB1的表达情况,并与FISH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LPA检测成功率100%,与FISH结果吻合度达99.1%,分选后MLPA和FISH阳性率均有显著性提高.结论 MLPA适合临床MM分子遗传学异常检测,标本应在检测前进行磁珠分选.
作者:雷鸣;马莉;邝丽萍;庞妍;伍九龙;肖芷芳;李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制可注射性明胶基止血剂在超声造影引导下治疗实验犬Ⅲ~Ⅳ级肝创伤的止血效果.方法 21只健康成年杂种犬戊巴比妥钠全麻后开腹暴露肝脏,制作Ⅲ~Ⅳ级肝创伤模型.实验动物被随机分为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治疗组(n=7)病灶处在超声造影引导经皮注射自制止血剂,阳性对照组(n=7)病灶处注射凝血酶溶液,而阴性对照组(n=7)病灶处注射0.9%生理盐水.比较术后30 min腹腔内总出血量,及术后7d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并于术后7d对每个动物进行超声造影随访.结果 治疗组平均出血量(47.69 ml)显著少于阳性对照组(81.77ml,P<0.01)和阴性对照组(110.35ml,P<0.01).治疗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平均值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谷丙转氨酶分别为:49.37、62.81、82.83 U/L,P<0.01;谷草转氨酶分别为:48.32、67.16、82.54 U/L,P<0.01).超声造影检查显示治疗组所有动物未见创伤灶及腹腔积液,肝脏灌注均匀一致;而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仍可见创伤灶及腹腔积液.结论 超声造影引导自制可注射性明胶基止血剂可有效控制犬Ⅲ~Ⅳ级肝创伤出血,其止血及促进伤口愈合作用较明显.
作者:谢霞;田江克;吕发勤;武荣;唐文博;罗渝昆;黄雅钦;唐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测定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磷酸酪氨酸衔接蛋白(APPL)1水平,分析血清APPL1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体脂分布(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的关系,初步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APPL1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临床上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3例(病例组)和健康对照者22例(对照组),进行空腹血清APPL1水平测定.稳态模型(HOMA-MODEL)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病例组血清APPL1水平(85.71±27.39)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64.52±16.28)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型糖尿病(T2DM)组BMI、WHR、SBP、FINS、Lg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P<0.05);而T2DM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APPL1与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LgHOMA-IR)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215、0.297、0.334,P=0.014、0.006、0.002);(4)以APPL1为应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胰岛素抵抗指数(B=0.329,P=0.002)进入方程.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PL1水平增高,APPL1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王玉环;张敏;闫丽丽;丁石梅;谢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肽内皮素-1(ET-1)对新生鼠心室肌细胞起搏通道If表达的影响及其细胞内信号机制.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急性分离1~3 d龄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f电流,定量RT-PCR技术检测介导If电流的、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通道亚型HCN2和HCN4的表达.结果 ET-1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增强了HCN2和HCN4通道亚型的表达,ET-1的这一作用可被其ETA受体阻断剂BQ-123阻断,而非ETB受体阻断剂BQ-788,而且特异性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也不影响ET-1的作用.结论 ET-1通过一种ETA受体介导的、不依赖于p38MAPK的信号转导机制刺激了心肌细胞起搏通道If的表达.这一作用与ET-1致心律失常机制有关.
作者:余良主;李敏才;佘同辉;王帮华;石春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筛选白纹伊蚊C6/36细胞表达连接登革Ⅱ型病毒分子.方法 提取C6/36细胞的总蛋白和膜蛋白,收集和纯化登革Ⅱ型病毒,用12%SDS-PAGE分析C6/36细胞的总蛋白和膜蛋白,转于硝纤膜上,用病毒覆盖蛋白结合实验(VOPBA)筛选C6/36细胞表达连接登革Ⅱ型病毒分子.结果 C6/36细胞的总蛋白和膜蛋白经12% SDS-PAGE分离后转膜,分别与纯化的病毒液和阴性对照液孵育,用抗登革病毒Ⅰ~Ⅳ单克隆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病毒孵育组在67 000和30 000的位置有特异性的条带出现,而阴性对照组无此条带.结论 用VOPBA法初步从白纹伊蚊C6/36细胞中筛选67 000和30 000等登革Ⅱ型病毒结合分子,其功能的鉴定正在进行.
作者:郑学礼;雷子庆;潘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对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s)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利用MACS免疫磁珠阴性分选纯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NK细胞,用重组人白介素-2(rhIL-2)和干细胞培养液培养、观察NK细胞.把NK细胞与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按不同效靶比例和作用时间混合培养,用PE-AnnexinV/7-AAD凋亡试剂盒检测这两种细胞各自的凋亡情况.结果 免疫磁珠分选后NK细胞纯度为(93.99±4.22)%;K562细胞诱导NK细胞凋亡作用时,在相同效靶比情况下,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延长,NK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在相同培养时间的情况下,随着效靶比降低,NK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杀伤活性逐渐减低.结论 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可以诱导活化的NK细胞凋亡,这有可能是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
作者:曹燕;段连宁;陆承荣;罗渊;向培德;颜述;葛淑静;张艳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羟基喜树碱对肺癌A549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羟基喜树碱处理A549细胞后用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检测DNA片段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对细胞周期影响.利用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 A549细胞经羟基喜树碱作用,提取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梯状条带.经AO/EB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早期凋亡细胞细胞核被染成绿色,皇碎片状,晚期凋亡细胞核染色质为橘红色并呈固缩状或圆珠状,细胞周期S期由20%升高到60%.经1μmol/L羟基喜树碱处理24h后,流式细胞术显示A549细胞的凋亡率为1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0.09%,P<0.05).经羟基喜树碱作用后,A549细胞Bcl-2基因表达下调70%(P<0.05).结论 羟基喜树碱可以明显抑制A549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下调Bcl-2基因表达,提示Bcl-2下调参与了羟基喜树碱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
作者:宋海星;胡洪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根据临床观测所得数据,采用倾向指数匹配法均衡介入治疗(TACE)和介入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TACE+RFA)两组之间的混杂因素,评价肝癌病人的疗效.方法 以分组变量为因变量,以协变量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计算肝癌病人的倾向指数,用倾向指数卡钳匹配法均衡组间的协变量,对匹配后的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匹配前两组间不均衡的协变量在匹配以后达到了均衡.匹配之前,TACE组和TACE+RFA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52.07%、59.08%,2年生存率分别为32.24%、36.43%,3年生存率分别为16.54%、19.39%;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0和1.40年;Logrank检验结果表明两组生存曲线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匹配之后,TACE组和TACE+RFA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54.39%、62.28%,2年生存率分别为23.15%、40.08%,3年生存率分别为10.20%、18.52%,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0和1.50年;Logrank检验结果表明两组生存曲线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33),说明联合治疗组的生存率高于TACE组.结论 采用倾向指数匹配法能有效降低混杂偏倚,对肝癌病人的治疗效果做出正确评价.
作者:王素珍;孟维静;安洪庆;赵晓蒙;吕军城;石福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感染相关死亡(IRM)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27例接受allo-HSCT的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感染相关死亡情况并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期内67例死亡.5年总生存率为(35.2±5.3)%,无病生存率为(30.8±5.6)%.28.3% (36/127)患者发生感染相关死亡.Ⅱ~Ⅳ°aGVHD (P=0.049,OR=3.017)和移植后IFI(P=0.032,OR=3.223)是IR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感染作为移植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相对于标危患者,在难治复发患者中占更高的比例.更多的关注严重GVHD后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力度是目前减少IRM的主要措施.
作者:林韧;孙竞;毛玉景;赵梦霞;刘启发;周红升;黄芬;宋晓玲;李含;马庆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比较代谢相关蛋白在成人和胎儿肝脏中的分布及其丰度.方法 使用含19个线粒体单抗的蛋白芯片分析4种肝组织总蛋白样本(成人肝组织匀浆蛋白,胎肝匀浆蛋白,成人肝线粒体蛋白和胎肝线粒体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对蛋白表达丰度进行比较,探讨蛋白质代谢相关的途径.结果 醛氧化酶和羰基还原酶在成人肝线粒体中的表达较胎儿分别上调2.6和1.7倍.皮质类固醇11-β3-脱氢酶同工酶1,环氧化物水解酶1和纤维蛋白原β链隘蛋白则分别下调1.7,1.9和2.2倍.环氧水解酶1和谷胱甘肽转移ω-1在成人和胎儿肝匀浆样本中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肝脏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在成人肝脏和胚胎肝脏中存在显著的差别.该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代谢蛋白的发生和发展,并确定肝脏代谢标志物.
作者:颜桦;陈超;李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游离齿突小骨伴寰枢椎脱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10例游离齿突小骨伴寰枢椎脱位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20~65岁,平均39.8岁,术前摄颈椎正侧位X片,CT及MRI检查,评价脱位及脊髓受压程度.术前经1~2周牵引,10例患者均属可复性脱位,10例患者均采用颈椎后入路,其中C1侧块、寰枢椎弓根螺钉固定9例,枕骨髁钉C2~C3椎弓根螺钉内固定1例,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 手术时间2~3.5 h,平均3 h;术中出血量250~660ml,平均420ml,术后颈痛和神经损害表现均消失,10例患者均获随访6~52个月,平均22个月,患者均在6~8个月达到寰枢椎及寰枕骨融合,至末次随访,未发现螺钉松动、断钉和寰枢椎再移位现象.结论 齿状突游离小骨是齿状突畸形常见的类型,合并寰枢椎脱位后可致严重的脊髓损伤,采用后路内固定手术,能够重建寰枢椎的稳定性,实现即刻稳定,术后能大限度保留患者头颈部活动度,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张辉;靳安民;张力;周治来;段扬;闵少雄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预处理对大鼠70%肝切除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残肝再生和TNF-α/IL-6/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120只,体质量230~280 g,随机分为单纯肝切除组(PH)、肝切除合并缺血再灌注组(PHIR)和乌司他丁组(UTI),40只/组.PH组不阻断残肝血流;PHIR组阻断血流30 min后恢复灌注;UTI组于缺血前5min经尾静脉给予UTI 50 000 U/kg.再灌注后1、6、12、24、48 h取各组大鼠残肝组织,测定残肝再生度、PCNA阳性率,TNF-α、IL-6水平,STAT-3、CyclinD1、Cdk4mRNA表达及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UTI组24h和48h肝再生度和PCNA阳性率较PHIR组显著升高(P<0.05);UTI组早期TNF-α、IL-6水平较PHIR组显著降低(P<0.05),但再灌注晚期IL-6水显著高于PHIR组(P<0.05);UTI组24 h和48 h STAT-3、CyclinD1、Cdk4 mRNA表达及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PHIR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肝大部切除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残肝的再生具有促进作用,其机制与激活IL-6/STAT-3信号通路,促使肝细胞CyclinD1-Cdk4复合物合成,促进肝细胞增殖有关.
作者:朱宇麟;周荣胜;杨会;谭敬;张晓琪;刘齐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密固达)在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中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4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每日口服维生素D3与钙尔奇-D,治疗组加予密固达5 mg静脉滴注1次,1年后观察两组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L1-4、Neck、Inter、Ward's骨密度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β-胶原片段(β-CTX)较对照组下降(P<0.05),骨钙素(N-MID)、降钙素(hCT)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静滴1次密固达,1年后能有效地降低骨吸收,提高骨密度,可用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
作者:许翎;邓海鸥;智喜梅;张伟杰;王小娜;吴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呼吸道白念珠菌分离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存在差异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呼吸道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及标准株ATCC90028体外粘附生长24 h形成生物膜,用XTT减低法测定其增殖情况,并分别提取生物膜态白念珠菌总RNA,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测定转录因子CPH1、EFG1和粘附分子ALS3、HWP1基因的表达,采用ACt的方法计算其相对表达量.结果 根据粘附生长的白念珠菌增殖情况,有8株临床株形成生物膜能力“高”,另7株临床株及标准株ATCC90028形成生物膜能力“低”.生物膜表型差异的菌株间转录因子CPH1、EFG1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而粘附分子ALS3、HWP1基因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呼吸道白念珠菌分离株生物膜形成存在表型差异,其差异的机制可能与转录因子CPH1和EFG1以外的基因调控相关.
作者:阳隽;张天托;朱家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精浆对氧磷酶-1 (PON-1)活性在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的变化及在男性不育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有生育力的男性健康对照组50例,男性不育症组270例,采用分光光度法和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分别测定精浆PON-1活性和精液常规参数.结果 参数正常男性不育组和参数异常男性不育组精浆PON-1活性(U/L)分别为1.22±0.76和0.64±0.54,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精浆PON-1活性为(3.17±0.8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不育各精子活力组精浆PON-1活性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各弱精子症组中,随着精子活力降低,精浆PON-1活性依次降低;在轻度弱精子症组、中度弱精子症组和重度弱精子症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浆PON-1活性与精子存活率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而精浆PON-1活性与精子畸形率存在负相关关系(P<0.01);根据制定的ROC曲线,PON-1活性曲线下面积为0.907,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精浆PON-1活性测定为男性不育症实验室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龚道元;李子萍;庄锡伟;张晓林;康梅;廖异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s-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2(TIMP-1,2)在子宫剖宫产疤痕愈合中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8月~2011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有严重并发症的疤痕子宫妊娠病人22例(子宫剖宫产疤痕早期8例妊娠(CSP)、因胎盘粘连或植入而行子宫切除术的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病例14例);选择同期孕期检查正常无并发症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病人38例作为对照1组;同期孕期检查正常、无任何并发症因社会因素要求剖宫产的足月妊娠病人32例作为对照2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3组中MMPs-9和TIMP-1,2的表达,并对其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MPs-9、TIMP-1在3组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2在3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在疤痕组织中MMPs-9的表达随疤痕愈合不良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309、0.643.随着疤痕愈合不良程度加重,MMPs-9的表达逐渐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疤痕愈合不良、CSP可能和损伤修复中MMPs-9、TIMP-1的表达失衡有关.
作者:李琼;郭遂群;柳大烈;冯淑英;魏清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检测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慢乙肝患者的血清白介素21(IL-21)水平,探讨药物对IL-21表达的影响.方法 198例非活动性慢乙肝患者分为干扰素治疗组(IFN,n=38)、核苷类似物治疗组(NA,n=72)和未接受任何抗病毒治疗对照组(Con,n=88).采用ELISA法定量测定IL-21.肝功能指标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结果 对照组和干扰素治疗组IL-21水平都显著高于核苷类似物治疗组(P<0.05),依次为(102.29±14.03)、(123.01±38.26)、(48.10±7.06) pg/ml.HBeAg阴性组(n=105)的IL-21水平显著高于HBeAg阳性组(n=93),依次为(114.83±19.88)pg/ml、(61.53±6.61) pg/ml (P<0.05).IL-21与肝功能各项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免疫调节剂干扰素可能具有上调慢乙肝患者IL-21水平的作用,而核苷类似物具有下调作用.HBeAg阴性组的IL-21水平显著高于阳性组,表明HBeAg抗原表达时IL-21水平降低.
作者:邹敏;李珉珉;李晓娟;周元平;刘叔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