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来;詹妮
患儿因牙髓炎治疗,进行抗炎,效果不佳,以至于形成口底蜂窝织炎,家属不同意切开口底,来我院进行补充体液,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抗炎治疗,没进行口外切开。完全治愈口底蜂窝织炎,由此看来,如何合理用药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作者:侯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感染科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反应过程及正确的心理干预措施。笔者对所在医院2000-2013年期间艾滋病职业暴露者进行调查访谈,分析职业暴露的情况及其对心理的影响,探讨传染科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对心理的影响,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和干预。
作者:杨敏;段雪容;李红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妇科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在高密市立医院治疗的62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其为2组,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1例)。治疗组给予抗生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对照组单纯抗生素治疗,疗程为14天。结果:治疗组:抗生素结合匹多莫德治疗盆腔炎的总有效率达96.8%,对照组: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总有效率是83.9%;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生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盆腔炎相比较仅仅单用抗生素的临床疗效要显著,推荐其广泛应用,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作者:任桂珍;范晓燕;王金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一般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无效11例,无效率为15.6%,总有效率75.6%;对照组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两组比较,对照组显著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张忠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PMB)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20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对该204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导致PMB发生的原因中,以患者子宫内膜萎缩为多见,共有73例患者(35.78%);其中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5mm的患者发生萎缩性子宫内膜的几率要显著低于内膜厚度≤5mm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且子宫内膜后厚度>5mm的患者发生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内膜肿瘤的几率要远远高于内膜厚度≤5mm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是女性绝经后阴道出血的重要检查手段,能够及时的对病变进行检查、诊断,从而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安全可靠的依据。
作者:赵海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筛查并预防郊县老年人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方法:通过颈动脉彩超对老年人的脑卒中发生情况进行筛查,并且对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根据筛查结果和调查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后制定干预方案。干预后再通过颈动脉彩超和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干预效果。结果:500例老年人中,通过颈动脉彩超发现异常的有247例,经脑CT检查发现其中的47例有脑卒中。通过干预,老年人对脑卒中的知晓率、发病率均有了明显下降;并且,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等脑卒中的高危因素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此外,通过颈动脉彩超筛查是发现脑卒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尤其是发现多发斑块的情况,发生脑卒中的几率更高。结论: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脑卒中的筛查和预防,能够有效的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且通过预防可以减少老年人对脑卒中的恐惧心理,提高预防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陆晓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以2012年2月-12月的体检者随机选取320例作为常规护理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以2013年1月-10月的体检者随机选取320例为细节护理组,采用细节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护理观念的养成、技能的提升、体检流程的优化、保护个人隐私、健康宣教、奖惩制度的实施。结果:细节护理组在护理服务、体检流程、健康宣教、保护个人隐私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更加细致的满足了体检者的需求,有效的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效果,加强和加深了体检者对护理工作者的理解和信任,提高了体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黄和;陈尊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前:医患关系的紧张化问题以迫在眉睫,医护在老百姓眼中已不是白衣天使。更多被冠以“受贿,不负责”的字眼。针对医院以及医务人员遭受暴力风机愈演愈烈,医生被患者及其家属殴打侮辱致伤致残致死屡见不鲜,人们对医护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信任。如何增强病人对医生的认同感,如何使医护得到患者的认可,这其中沟通必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改善医患关系,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尤巍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胃肠动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患有胃肠动力障碍的57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非营养性吸吮,少量多次喂养、体位疗法及静脉营养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3-5mg/kg·d的小剂量红霉素进行干预,两组比较治疗后呕吐、腹胀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效果较好,两组在呕吐及腹胀消失方面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观察中未发现红霉素对患儿肝功能有毒副作用。结论:有胃肠动力障碍的早产儿予红霉素治疗可促进其胃肠动力,提高喂养耐受性。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肾炎康复片在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表分对照组、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以贝那普利干预,治疗组以肾炎康复片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疗效、肾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18/2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肾有效血流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炎康复片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肾功能改善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阐述了自我管理的定义、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定义、理论基础及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对策。
作者:沈彩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煎药机煎药与传统中药煎药法。方法:通过与传统手工煎药方法、与中药配方颗粒的比较,说明中药煎药机在临床应用的优点。结果:方便了患者家属,保证中药疗效,更符合卫生学要求,节约了能源消耗,保障了药剂人员的身体健康,减轻了药剂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正受到患者和药剂人员的欢迎。结论:中药煎药机正被广泛的应用到临床。
作者:赵晓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下应用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采用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2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本组126例,Ⅰ期手术109例,Ⅱ期手术17例。手术时间25-70min,平均46±7.2 min;术中出血30-140ml,平均65.0±4.5ml。无气胸、输尿管穿孔及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反复出血4例,2例保守治疗后好转,2例经介入栓塞后治愈。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6.2±1.1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0±1.2d。术后5天复查,均无明显结石残留。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具有手术时间短、视野好、损伤小、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常俊锴;侯俊清;徐文超;杜信毅;李铁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分析小儿脑瘫患者接受综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出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小儿脑瘫患者130例,引导患儿进行身体基本功能锻炼,并结合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结果:130例患者中,疗效显著的患者有60例,占比率为46.2%,治疗有效果的患者为52例,占比率40%,治疗无明显效果的患者有18例,占比率为13.8%。结论:在小儿脑瘫的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运用综合治疗方法可以取得卓著的成效。
作者:郝红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儿科门诊输液室因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是容易造成护患关系紧张和冲突的高发区。护理人员在病员流动性大、人际关系复杂、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既要有丰富的业务知识、过硬的穿刺技术,又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技巧,才能建立相互理解、信任、支持的护患关系,使护理人员在完成有效评估的同时,还可以让患儿及家长尽快适应环境,在比较放松的状态下接受和陪伴患儿输液,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晨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展开临床护理干预,了解中医理论运用的优化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从2011年2月-2014年2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的此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而观察组达到了100%,两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能够通过中医各项理论调节患者粘膜状态,让其更快恢复。
作者:孙亚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对于房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96例房颤患者,随机进行分配,其中对照组患者48例,采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150mg/次,一天3次;治疗组患者48例,采用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进行治疗,稳心颗粒9g/次,一天3次;普罗帕酮150mg/次,一天3次。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通过观察统计分析得知,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见,在治疗房颤方面,采用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凌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为加强我区免疫规划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保障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2013年对城北区乡村级免疫规划专业技术人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统一表格,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75名免疫规划服务人员中,50岁以上人员占13.33%;大专以上医学学历占49.33%;无职称和初级职称占85.34%,中级职称占14.67%;从事免疫规划服务5年内人员占62.67%。结论:城北区免疫规划人员主要特征为,低学历、低职称人员所占比例较大,人员更换频繁。学历、职称及人员的不稳定不适应免疫规划的进程和当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发展和需求。
作者:王莉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人担任体检中心护士长多年,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阐述如何对体检中心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管理,体检中心合理的工作模式和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护理管理的两大关键因素。
作者:薛俊波;王冬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我市2008-2013年度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采集我市2008-2013年度AEFI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2008-2013年度我市AEFI报告36例,以一般反应为主,占报告总数的72.22%,AEFI在接种后24h内发生率为88.89%,接种麻疹类疫苗AEFI发生数多,占总例数的38.89%,其次是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占总例数的16.67%。AEFI发生的年龄以0岁组为主,报告17例,占总例数的47.22%。AEFI的发生与疫苗种类、接种针次、年龄、季节有关。结论:掌握AEFI的发生特征及分类,提高监测敏感性,提高疫苗质量、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降低AEFI发病率,加强对儿童监护人的健康宣教工作,提高接种对象或监护人对AEFI的正确认识,减少AEFI对免疫规划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者:王新花;叶静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