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琴;赵玉英;柳晓荣;韦亚娜
目的:了解壮族大学生疤痕形成原因及特点,为防范壮族青少年外伤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式调查,随机抽查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和广西中医药大学壮族学生的疤痕形成原因和特点,并选择汉族学生作为对照。结果:壮族学生疤痕检出率为67.8%,显著高于汉族学生(P<0.05)。壮族学生疤痕检出率与性别无关,但是与父母职业相关。壮族学生疤痕发生年龄多在17岁以前,疤痕成因以务农和生活意外受伤为多见。结论:壮族大学生的疤痕形成与年龄、父母职业、生活环境等有较大关系,与汉族大学生相比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高兴新;王润秀;林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以便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资料相对完整的热性惊厥患儿1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对比其首发和复发情况,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复发相关因素。结果:160例患儿热性惊厥复发53例,复发率为33.125%。性别方面与首次发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在初发年龄、发作时体温、发作持续时间、有无家庭史方面与首发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热性惊厥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其复发与患儿的年龄、家族史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应做好婴幼儿的健康护理,减少发热,提高患儿抵抗力,从而有效预防小儿热性惊厥。
作者:李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加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出科后回访沟通,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方法:选取2013年1~4月实施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患者回访工作前,清醒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1~4月清醒患者46例患者作为干预组,患者出科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1次回访的沟通交流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组的护患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服务内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杨丽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体重指数(BM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脂类、血糖(Glu)、胰岛素(Ins)等危险因素和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对135例高血压患者及81例正常人进行血压、体重指数(BMI)的测定,并采用酶法测定血清中空腹Glu、ACE、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餐后2h 血糖,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空腹和餐后2h 胰岛素(Ins)。结果:空腹 ACE、Glu、Ins 及空腹TG、LDL和BMI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其显著性更为明显。结论:高血压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病间有许多共同的发病条件。
作者:廖俊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为加强我区免疫规划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保障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2013年对城北区乡村级免疫规划专业技术人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统一表格,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75名免疫规划服务人员中,50岁以上人员占13.33%;大专以上医学学历占49.33%;无职称和初级职称占85.34%,中级职称占14.67%;从事免疫规划服务5年内人员占62.67%。结论:城北区免疫规划人员主要特征为,低学历、低职称人员所占比例较大,人员更换频繁。学历、职称及人员的不稳定不适应免疫规划的进程和当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发展和需求。
作者:王莉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腹泻并发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退黄,给予“蒙脱石散剂”治疗腹泻;治疗组给予“蓝光照射”退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2组均治疗4天,观察2组总有效率,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88%,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腹泻并发症有效。
作者:孙丰征;刘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剂量西地那非较长时期服用治疗II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男科门诊治疗的II型糖尿病性 ED 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剂量(20mg,10mg)的西地那非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以IIEF-5和硬度等级评定标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了16d 不同剂量西地那非治疗。服药前后自身对照勃起功能明显改善,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较长时间服用不同剂量西地那非治疗II型糖尿病性 ED 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张俊杰;郝林;董洋;贺厚光;梁清;张治国;史振铎;赵岩;韩从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冰马铃薯片联合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老年输液外渗患者230例分成两组,实验组使用冰马铃薯片联合硫酸镁外敷,对照组予热毛巾湿敷,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马铃薯片联合硫酸镁湿敷治疗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疗效显著,患者感觉舒适,经济适用,值得推广。
作者:丁翠兰;徐双荣;王秋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化疗,手术方直肠癌手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腹腔镜铺助结直肠切除手术已成为治疗结直肠癌法有传统的开腹手术及近年新兴的腹腔镜手术。1991年 Jacobs[1]等开展世界首例腹腔镜结的常用手术方式,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创伤小、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而且能够达到与开腹相同的肿瘤根治效果及手术安全性[2-3]等优点。这也给护理提出了新的科题,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总结经验,给予病人优质护理服务,以保证病人术后顺利康复,现将腹腔镜结直肠癌术的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林春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子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分为急性子宫颈炎与慢性子宫颈炎两种。临床常以慢性子宫颈炎为多见。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状态理应得到极大的改善,其实不然。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慢性子宫颈炎的患者非常普遍,且年龄倾向年轻化。因此,加强对广大育龄期妇女实施子宫颈炎方面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从而达到减少或者延缓慢性子宫颈炎的发病,迫在眉睫。
作者:黄兰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甲胎蛋白(AFP)早于1956年发现,但直至1963年有关AFP与肝癌相关性的文献发表,AFP才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此后,有关AFP的结构、功能、临床应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将目前有关AFP的研究现状做一概述。
作者:林彬彬;阮清发;张道森;董菁;欧阳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的执行率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的执行率为活动主题,拟定计划,对ICU床头抬高现状问题进行调查,原因分析,规范床头抬高标准,圈员共同制定有效措施提高抬高床头的执行率。结果:经过品管圈小组4个月的实践,护士对床头抬高相关知识的掌握、床头抬高执行率及正确性有明显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抬高床头的执行率,并且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及主动性。
作者:何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现代围产医学的发展,对于正常妊娠晚期引产的指征有所放宽,明确孕龄已达预产期,通过产前检查及B超等辅助检查,证实胎儿已成熟,即可引产。如果宫内环境不宜于胎儿继续发育或孕妇不宜继续妊娠,则更是引产的指征。本文综述了妊娠期出现的各种疾病及处理方法,我们应该严格掌握妊娠晚期的引产指征,把握母儿病情变化,适时选择合适的引产方式终止妊娠,以降低母儿产期死亡率。
作者:谈维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支气管扩张往往伴随严重感染,黏痰增多,咯血等症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需要施行正确的护理治疗措施才能保证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科室在多年的工作中累积了对支气管扩张的一般护理、引流的护理、咯血时的护理和造影的护理方面的经验,对不同状态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陈玉贵;尤惠琴;高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58例支气管咯血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但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13%;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5.86%。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咯血,止血效果确切,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申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无导向装置超声引导下经同轴针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68例肾脏疾病患者使用普通探头超声引导,将穿刺活检针经同轴针套管进行肾穿刺活检,送光镜、电镜、免疫荧光检查,随访术后并发症。并对比分析经肋间和经肋下穿刺、穿刺左肾和右肾、穿刺肾脏外侧中极和肾脏外侧下极的效果及并发症。结果:100%获得了肾组织标本,肾组织长度6~18mm,平均(12.5±3.2)mm,光镜下每例肾小球4~48个,平均(21.7±9.3)个,取材成功率99.9%。轻度并发症25例,肉眼血尿13例,肾周血肿15例,其中血肿伴肉眼血尿3例,经常规处理数天后自消失。经肋间和经肋下穿刺、穿刺左肾和右肾、穿刺肾脏外侧中极和下极的效果及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无导向装置超声引导下经同轴针肾穿刺活检简便快捷、安全可靠、取材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适合在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漆家高;郭道宁;刘强;范俊;邹晓攀;王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现代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情绪、个性、不良行为、心理应激等因素的产生、发展、转归在治疗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临床治疗中越来越注重住院患者的心理情况。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患者,除在接受治疗的全过程中,做好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外,护理人员还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与调节,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帮助增强适应能力。
作者:杨昌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手术病人实施术前访视,强化术前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减轻了病人的术前焦虑,减轻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讨论:在术前访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提高了医师、病人满意度,促进医学健康发展。
作者:缪月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越来越多,脑梗塞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是中老年期常见的疾病之一,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减少病残有重大意义。笔者自2010年以来,运用蒙西医治疗脑梗塞60例,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铁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肿瘤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50例,在此基础上加以相关的护理干预,干预后6个月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患者的近期生活状况,并根据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分。后由生活质量评分表的得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由结果可知,实验组患者的项目得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肿瘤内科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邢巨颖;石磊;周代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