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川;查道刚;杜荣生;胡锋;李胜辉;吴小苑;刘伊丽
目的 观察国产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70例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加服国产阿德福韦酯10 mg,每日1次,对照组加服进口阿德福韦酯10 mg,每日1次.记录两组治疗12周及48周后的HBV DNA表达水平、HBeAg的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TBIL及γ-GT水平.结果 治疗12周后,试验组的HBV D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HBV DNA表达水平、HBeAg的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肝功能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治疗12周及48周后的ALT、TBIL,γ-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为P<0.01),治疗12周与48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试验组则为11.4%,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 国产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够有效抑制HBV,改善肝功能,不良反应轻微,与进口阿德福韦酯相比,疗效无显著差异.
作者:张常青;黄晓虹;邱秋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中成药素尔松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素尔松处理大鼠成骨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计数绘制生长曲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茜素红S染色观察成骨细胞钙化灶的形成和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 镜下观察成骨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随素尔松浓度加大而增多,碱性磷酸酶表达增强,钙化灶增多.电镜下观察细胞器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素尔松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增强成骨细胞的合成代谢,促进成骨活动增加,钙盐的分泌增加.
作者:韩锋;邝建;杨华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观察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探讨Fhit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包括3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22例子宫腺肌症)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及15例子官肌瘤患者子宫内膜(对照组)中Fhit的表达情况.结果 Fhit主要表达在腺体上皮细胞的胞浆和胞膜,其表达强弱顺序为:对照组子宫内膜>EMS组在位内膜>EMS组异位内膜,EMS在位和异位内膜Fhit表达在增生期和分泌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MS组在位内膜的Fhit表达在临床r-AFS分期的不同期别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异位内膜的Fhit表达在不同r-AFS分期中差异显著(P<0.05);卵巢EMS组和子宫腺肌症的在位和异位内膜Fhit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Fhit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苏桂栋;柯妍;余艳红;张广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p21-activated kinase-1(PAK1)基因对大肠癌细胞系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把重组p21活化蛋白激酶1质粒用脂质体转染大肠癌SW480细胞,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对照组.于转染后48 h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AK1的蛋白表达水平,Boyden小室模型检测大肠癌细胞SW480在转染重组PAK1基因质粒后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SW480细胞转染p21活化蛋白激酶1重组质粒后,与空白对照和空载体对照相比,PAK1蛋白水平明显增加,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增强.结论 转染pPAK1重组质粒能够有效上调PAK1基因,增强大肠癌细胞系体外侵袭潜能,提示PAK1基因高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相关.
作者:武金宝;韩宇晶;南清振;张振书;张宏权;宋于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标准通道下经皮肾镜Ⅰ期治疗结石性脓肾的可行性.方法 取36例脓肾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同期行经皮肾镜手术的非脓肾结石患者36例作为对照,行经皮肾镜Ⅰ期手术治疗,术中肾造瘘扩至F24标准通道,用瑞士EMS碎石清石系统进行碎石取石,监测术中肾盂内压力变化,同时行手术前后血培养、尿培养、术后体温变化、血WBC等相关指标监测.手术前后使用抗生素治疗.结果 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和试验组术中所测肾盂内压力平均为23.2 cm H_2O和22.8 cm H_2O,两组各有1例术后一过性菌血症,无1例败血症发生,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其他相关指标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通过标准通道,在肾盂低压状态下利用EMS碎石清石系统Ⅰ期治疗结石性脓肾有效.
作者:周大庆;王坚;李文刚;庞翔;刘尚文;余小祥;江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对药物性肝炎亚急性肝功能衰竭(简称药物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药物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94例;分治疗组61例(早、中、晚期患者分别为32例、19例、10例),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观察其肝功能主要生化指标变化和救治成功率,并与仅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的对照组33例患者(早、中、晚期分别为17例、11例、5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肝功能主要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早期患者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期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晚期患者两组差别不大.结论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药物性亚急性肝衰竭,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早、中期患者救治成功率,但对晚期患者救治成功率无明显影响;针对药物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提倡尽早予以人工肝治疗,力争在早、中期进行.
作者:黎明;吴锦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多次食管酸灌注对豚鼠气道阻力和气道反应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双室体描仪测定对照豚鼠和多次食管酸灌注豚鼠的气道阻力和气道反应性,同时用ELISA法测定豚鼠肺组织、气管、神经节和肺泡灌洗液的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结果 多次食管灌酸组豚鼠第15天灌酸后的气道阻力增长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时间点气道反应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次食管酸灌注可增加豚鼠肺组织、气管、结状神经节、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SP含量.结状神经节SP含量与气管中SP含量呈正相关.正常对照组、多次灌生理盐水组、多次灌酸组豚鼠肺组织、气管、神经节、BALF的VIP含量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次食管灌注盐酸可以增加豚鼠气道阻力但不能改变其气道反应性,其原因可能与迷走神经介导的食管-支气管反射引起气道神经末梢释放SP有关.
作者:姚卫民;赖克方;罗远明;刘春丽;陈如冲;罗炜;钟南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和研究西安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分子机制和产碳青霉烯酶情况.方法 收集西安地区六所三级甲等医院一年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株146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E-test法检测金属酶,NaCl抑制试验检测OXA型碳青霉烯酶,PCR扩增OXA-23、OXA-58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其阳性产物经双向测序分析.结果 筛选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非重复株15株,14株耐药菌经E-test法鉴定未产金属酶,经NaCl抑制后发现其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增加,提示产生OXA型碳青霉烯酶,其中11株PCR扩增bla_(OXA-23)阳性,1株PCR扩增bla_(OXA-58)阳性,NaCl抑制试验与PCR检测结果的一致率达85.7%.结论 产OXA型碳青霉烯酶是西安地区该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其OXA-58型基因在国内尚属新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型;NaCl抑制试验是一种简单、有效、价廉的表型筛选OXA型碳青霉烯酶的新方法.
作者:谭湘淑;刘原;韩新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广东地区妇女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为建立乳腺癌风险模型,有针对性地筛查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成组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绝经前和绝经后妇女分别进行乳腺癌人群和非乳腺癌人群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绝经前妇女中,服用避孕药、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有不良情绪、有不良事件、劳动强度大等因素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有乳腺增生病史、有乳腺组织活检史、有相对剧烈的运动等因素可能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绝经后妇女中,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是危险因素,情绪调节能力强是保护因素.结论 绝经前后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不完全相同,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建立绝经前后不同的乳腺癌预报模型,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乳腺癌的早期干预应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安秦;夏建红;王颀;李文萍;许娟;陈中扬;杨剑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在多组人群中敏感性,同时将TSGF与其他常用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测定,探讨TSGF在肿瘤辅助诊断中应用价值,为临床选择高效、合理的肿瘤标志物(TM)组合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检测恶性肿瘤组、一般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TSGF和其他相关肿瘤标志物,对照观察TSGF和其他TM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水平变化规律.结果 TSGF在各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高于一般疾病组、健康查体组(P<0.005),一般疾病组TSGF阳性率也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5);TSGF在各恶性肿瘤组敏感性高于多数其他TM;TSGF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各恶性肿瘤组敏感性在72.22%~100%,将TM两两组合,发现各恶性肿瘤组TSGF与其他TM联合检测互补性高;进行系列试验时阳性率较低.结论 TSGF在辅助诊断恶性肿瘤敏感性高于多数其他肿瘤标志物,并具有广谱性;TSGF与其他TM的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恶性肿瘤的检出率,TSGF结合其他TM进行系列试验时能有效提高检测的特异性.
作者:关若萍;戴国奎;范元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注射吸毒及医源性引致假性股动脉瘤的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对17例因注射吸毒及5例医源性操作所引致假性股动脉瘤进行急诊外科治疗,先行加压包扎,支持疗法后,均行手术.其中行瘘口修补术6例,ePTFE人造血管移植14例,自体大隐静脉移植2例.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成功,足背动脉搏动有力,患肢肤色、皮温、毛细血管反应正常.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股动脉通畅无明显狭窄.结论 急诊彻底清创,血管的外科修复,良好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治疗假性股动脉瘤的关键.
作者:赵成利;邓国三;黄广香;陈华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广西三江县侗族乳母的膳食营养及乳汁营养素的状况.方法 收集广西三江县侗族120名0~6月乳母的乳汁,测定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锌、维生素A的含量,并对产妇进行膳食调查.结果 乳母产后1个月内蔬菜、豆类等摄入严重不足,产后1个月以后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满月前乳母乳汁中蛋白质、脂肪、铁的含量高于参考值,满月后蛋白质、铁的含量低于参考值.钙、锌、维生素A的含量低于参考值.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接近参考值.结论 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乳母的营养指导,改变哺乳期不均衡的膳食习惯.建议广两i江侗族孕妇及乳母应适当增加铁、锌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取量.
作者:江蕙芸;陈红慧;杨万清;王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睾丸横过异位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报告一例睾丸横过异位,行精索松解并将异位睾丸通过阴囊纵隔进行复位固定.结果 随访6个月,患儿双侧睾丸位置良好,血流正常.结论 睾丸横过异位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病因不明,宜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赵善超;郑少斌;谭万龙;徐军刚;陈彤;陈鹏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构建凋亡素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表达并制备表达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方法 构建凋亡素 pGEM-T/Apoptin载体,并将凋亡素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将该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受体菌中,以IPTG对其进行诱导表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目的蛋白.用表达蛋白常规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的滴度.结果 凋亡素基因被成功的克隆至pET-28a(+),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在相对分子量约17 000的位置出现目的蛋白条带,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Balb/c小鼠经5次免疫后,得到了滴度为1:5×10~5血清抗体.结论 凋亡素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凋亡素的功能和凋亡素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健生;张明鑫;段小艺;莫非;王全颖;杨广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大鼠发生局灶性脑梗死时脑电(EEG)参数近似熵(ApEn)的变化,探讨ApEn是否对脑梗死的发生具有监测作用.方法 选择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两组:脑梗死组(n=12),线栓法阻塞右侧大脑中动脉;对照组(n=12).行颈内动脉分离、结扎,不阻塞大脑中动脉.记录梗死组在梗死前(T_0)、梗死即刻(T_1)、梗死后5、15、30、60min(T_(2~5))时大鼠脑部缺血区域(C4)和正常区域(C3)的ApEn.按相同时间点记录对照组的ApEn.结果 对照组各时间点C3、C4间及假手术后与基础值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梗死组梗死前大鼠脑部C3、C4的EEG参数ApEn基本相同.梗死后,脑部C3、C4的ApEn较梗死前均升高,C4低于C3(P<0.05);ApEn随时间进行性下降;梗死后30 min时,C4的ApEn已低于梗死前的值(P<0.05).对照组C3、C4区域各个时间点的ApEn均无明显差异.两组在梗死前和假手术时的ApEn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ApEn可对大鼠脑部出现的单侧局灶性梗死进行监测,可能对梗死后的脑缺血程度有一定的判定作用.
作者:欧阳铭文;林春水;秦再生;古妙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阴道发育异常不同病变类型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历年收治的81例先天性阴道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1例阴道异常患者中,共有6种病变类型,先天性无阴道16例(19.7%),阴道闭锁15例(18.5%),阴道横隔10例(12.3%),阴道纵隔14例(17.2%),阴道斜隔18例(22.2%),处女膜闭锁8例(9.8%).48例有原发性闭经(59.2%),22例伴有不规则下腹痛(27.1%).15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采用腹膜法阴道成形术,其余患者均采用隔膜切开引流加阴道隔膜切除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对于阴道发育异常患者不同病变类型需选用不同手术方法,无阴道患者腹膜法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黄柳;黄峥;王一斌;叶明;唐家龄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心脏移植受者中远期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特点,提高心脏移植远期效果.方法 14例心脏移植受者,男11例,女3例.经典免疫方案3例,诱导方案11例,维持治疗采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泼尼松三联方案.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间:移植后3~6个月1例,6个月~1年3例,1~2年3例,2~5年6例,5年以上1例.结果 经典方案与诱导方案受者的中远期排斥率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8例自行减量或停药.激素敏感急性排斥反应9例,耐激素急性排斥反应5例;接受激素冲击或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硫唑嘌呤转换为霉酚酸酯.5例死亡,4例为耐激素急性排斥反应,1例为激素敏感急性排斥反应;其余受者生活质量良好,无再发急性排斥反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心脏移植受者中远期急性排斥反应与早期免疫方案无关而多与依从性有关,程度较严重,激素冲击或多克隆抗体治疗有效.
作者:黄雪珊;陈道中;陈良万;张贵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与逆向工程技术设计、制备下胫腓联合损伤固定数字化导向模板,并在临床初步应用.方法 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选择5例不合并腓骨骨折的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进行双踝关节连续CT扫描,将原始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三维重建下胫腓联合模型,以STL格式保存,导入Imageware10.0软件,定位三维参考平面,利用RE原理、以AO内固定原则为基础设计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的佳进钉钉道,提取腓骨的表面解剖学形态及钉道模型,建立与其解剖学形态一致的数字化虚拟模板.通过激光RP技术生产出实物模板.手术时首先复位下下胫腓联合,将模板准确贴于患侧腓骨远端外侧,利用模板上预先制备的导向孔进行定位和置人螺钉.结果 建立了下胫腓联合数字化模型以及制作个体化导航模板的方法,制备出的导向模板具有较好的匹配性,适用于下胫腓联合的固定,在临床初步应用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及逆向工程技术制备的固定导向模板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固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丹;王丹;张元智;张玉忠;相大勇;秦煜;裴国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对已构建的突变型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F-1α-564Ala(单突变)和pcDNA3.1+/HIF-1α-564Ala-803Ala(双突变)进行进一步的功能鉴定.方法 将pcDNA3.1+/HIF-1α、pcDNA3.1+/HIF-1α-564Ala和pcDNA3.1+/HIF-1α-564Ala-803Ala分别用脂质体法短暂转染人胚肾上皮细胞(human embryo kidney 293,HEK293);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正常氧、低氧无钙离子或有钙离子条件下各组转染细胞HIF-1α蛋白水平:RT-PCR法检测正常氧条件各组转染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结果 正常氧条件下,转染突变体的细胞较转染野生型HIF-1α载体的细胞HIF-1α蛋白和VEGFmRNA水平增高;低氧条件下,转染野生型HIF-1α载体的HEK293细胞HIF-1α蛋白水平增高:Ca~(2+)刺激减少低氧时转染野生型HIF-1α载体细胞HIF-1α蛋白水平,但对转染突变体细胞HIF-1α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pcDNA3.1+/HIF-1α-564Ala和pcDNA3.1+/HIF-1α-564Ala-803Ala两种突变体产物在蛋白水平上具耐氧和耐蛋白酶降解的特性.
作者:傅锐斌;吴平生;邱健;向定成;马骏;洪长江;何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黄芪对妊娠期糖尿病抗氧化活性及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8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经过规则饮食控制需药物治疗,予胰岛素控制血糖稳定后,随机分为继续胰岛素治疗组(43例)和胰岛素联合黄芪治疗组(41例),测定两组血液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的水解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血脂、肾功等.结果 加用黄芪治疗后,患者血清SOD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而MDA较对照组明显下降.黄芪治疗组肾功能及血脂均较对照组下降.结论 黄芪可有效控制血糖的升高,减少自由基生成,提高机体抗氧化损伤能力,改善机体功能,在妊娠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梁海英;侯峰;丁勇利;张温麑;黄晓晖;张碧云;刘颖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