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速度向量成像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犬急性心肌缺血状态左心室舒张功能

张川;查道刚;杜荣生;胡锋;李胜辉;吴小苑;刘伊丽

关键词:左室舒张功能, 速度向量成像,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左室舒张末压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或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急性心肌缺血状态犬的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健康杂种犬6只,开胸后游离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或前降支,使用自制动脉血管缩窄器制备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测量不同冠脉血流状况下二尖瓣环心肌舒张速度平均值(Em),同时进行心导管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 随着犬心肌缺血程度的加重,左室舒张功能进行性下降,LVEDP则逐步升高(P<0.001),VVI与QTVI测量的Em逐渐降低(P<0.001及P=0.001),二者与LVEDP具有良好的负线性相关,使用VVI测量的Em与LVEDP的相关性r=-0.834,P<0.001.使用QTVI测量的Em与LVEDP的相关性r=-0.680.P<0.001,两相关系数行Z检验Z=2.625,P=0.0087.结论 VVI及QTVI技术均是无创性测量左室舒张功能的好方法,VVI作为一种新的超声技术,克服了测量时的角度依赖性,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上明显优于QTVI,为临床上准确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合并新发肺结核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新发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 同期选取96例新发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A组)与80例非糖尿病新发肺结核患者(B组),以同一抗痨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症状、胸部X线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 (1)A组较B组起病急、症状重,以干酪病灶为主,病变范围广,易于溶解形成空洞,痰菌阳性率高,起病进展恶化快.(2)A组痊愈率、好转率、痰菌阴转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 严格控制血糖、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充分合理的抗痨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改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预后.

    作者:董秋兰;王颖;刘采昀;李佩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重度脓毒症患者单核细胞HLA-DR表达与器官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重度脓毒症患者CD_(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及其与器官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ICU确诊为重度脓毒症患者91例,监测患者第1、4、7天外周血CD_(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记录患者同期MODS评分(采用1995年Marshall标准)和28 d预后情况.结果 28 d内死亡34例,死亡率为37.4%.死亡组HLA-DR均明显低于存活组(P<0.001),且持续处于低水平低状态,Marshall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01);存活组HLA-DR逐渐升高(P<0.01),Marshall评分逐渐降低(P<0.001).在所有观察时段中,HLA-DR均随着器官功能不全数的增多和Marshall评分的升高而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器官功能不全数目在2~4个、Marshall评分在5~12分的重度脓毒症患者中,第1、4、7天HLA-DR逐渐升高(P<0.05或P<0.00t),但器官功能不全数目在5~6个、Marshall评分在13~22分的重度脓毒症患者,HLA-DR无明显变化.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全程HLA-DR与Marshall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68,P<0.001).结论 重度脓毒症患者CD_(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水平持续低下者死亡率高,HLA-DR表达与器官功能不全发生的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李轶男;周立新;方滨;毛克江;温伟标;誉铁鸥;邹毅成;黎文研;黎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半枝莲全草挥发油的GC-MS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草药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全草挥发油的成分.方法 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XD甲法提取半枝莲全草的挥发油成分;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成分分析,并用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 共分析得到83个峰,确定了其中的54种化合物(占65.06%);其中含量占1%以上的有11种化合物,总相对含量为70.21%.含量为丰富的三种物质依次为:棕榈酸,占34.07%;亚油酸,占13.21%;叶绿醇,占5.90%.结论 本研究比前人确认了更多的半枝莲全草挥发油的成分,这将为进一步开发半枝莲的药用价值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王兆玉;汪铁山;陈飞龙;林敬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改良缺血修饰性白蛋白测定法在诊断早期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改良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测定方法对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84例胸痛病人,其中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43例,胸痛对照组41例,所有病人均在发病6 h内抽血,用改良钴-白蛋白结合法测定缺血修饰性白蛋白,结果用吸光度大小表示;利用ROC曲线来评价IMA诊断AMI的阀值.结果 AMI组IMA吸光度值为(1.195±0.320),胸痛组IMA吸光度为(0.855±0.068),两组差异显著(P<0.001).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47,当阀值为0.906时,其诊断敏感度为93.0%,诊断特异度82.9%.结论 利用改良方法测定IMA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志晓;王前;郑磊;包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门静脉高压模型犬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断与开放过程中血液动力学及NO、ET、PGI_2和TXA_2的变化

    目的 观察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断与开放后门静脉高压模型犬体循环的变化及与NO/ET、PGI2/TXA2的关系.方法 正常家犬12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门静脉高压模型组(采用部分结扎门静脉的方法建立门静脉高压症犬的模型并饲养12周),进行门静脉和肝后下腔静脉阻断与开放实验,监测围术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B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心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分别于麻醉后术前、无肝期30min、新肝期30min 3个时点抽取中心静脉血,用放免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前列环素(PGI_2)/血栓素A2(TXA_2)水平.结果 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断后两组犬出现了明显的体循环的变化,表现为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断后均处于低有效循环,但模型组相对稳定;门静脉高压模型组围术期体循环血浆NO水平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断后持续显著降低.结论 在围术期两组犬出现了明显的体循环的变化,门静脉高压组阻断期体循环相对稳定,血浆NO、ET、PGI_2、TXA_2的意义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池信锦;魏涧琦;黑子清;葛缅;刘德昭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速度向量成像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犬急性心肌缺血状态左心室舒张功能

    目的 探讨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或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急性心肌缺血状态犬的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健康杂种犬6只,开胸后游离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或前降支,使用自制动脉血管缩窄器制备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测量不同冠脉血流状况下二尖瓣环心肌舒张速度平均值(Em),同时进行心导管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 随着犬心肌缺血程度的加重,左室舒张功能进行性下降,LVEDP则逐步升高(P<0.001),VVI与QTVI测量的Em逐渐降低(P<0.001及P=0.001),二者与LVEDP具有良好的负线性相关,使用VVI测量的Em与LVEDP的相关性r=-0.834,P<0.001.使用QTVI测量的Em与LVEDP的相关性r=-0.680.P<0.001,两相关系数行Z检验Z=2.625,P=0.0087.结论 VVI及QTVI技术均是无创性测量左室舒张功能的好方法,VVI作为一种新的超声技术,克服了测量时的角度依赖性,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上明显优于QTVI,为临床上准确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方法.

    作者:张川;查道刚;杜荣生;胡锋;李胜辉;吴小苑;刘伊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临床回报输血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院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手段和措施.方法 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对临床输注血液相关制品后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输注机制血小板的患者中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输注浓缩红细胞悬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发热反应多见,而输注血浆引起的不良反应则以过敏反应常见.结论 应用去除白细胞技术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普山;叶汉深;陈漫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肿瘤相关物质群辅助诊断恶性肿瘤的意义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在多组人群中敏感性,同时将TSGF与其他常用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测定,探讨TSGF在肿瘤辅助诊断中应用价值,为临床选择高效、合理的肿瘤标志物(TM)组合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检测恶性肿瘤组、一般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TSGF和其他相关肿瘤标志物,对照观察TSGF和其他TM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水平变化规律.结果 TSGF在各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高于一般疾病组、健康查体组(P<0.005),一般疾病组TSGF阳性率也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5);TSGF在各恶性肿瘤组敏感性高于多数其他TM;TSGF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各恶性肿瘤组敏感性在72.22%~100%,将TM两两组合,发现各恶性肿瘤组TSGF与其他TM联合检测互补性高;进行系列试验时阳性率较低.结论 TSGF在辅助诊断恶性肿瘤敏感性高于多数其他肿瘤标志物,并具有广谱性;TSGF与其他TM的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恶性肿瘤的检出率,TSGF结合其他TM进行系列试验时能有效提高检测的特异性.

    作者:关若萍;戴国奎;范元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大鼠脑电近似熵在局灶性脑梗死时的变化

    目的 观察大鼠发生局灶性脑梗死时脑电(EEG)参数近似熵(ApEn)的变化,探讨ApEn是否对脑梗死的发生具有监测作用.方法 选择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两组:脑梗死组(n=12),线栓法阻塞右侧大脑中动脉;对照组(n=12).行颈内动脉分离、结扎,不阻塞大脑中动脉.记录梗死组在梗死前(T_0)、梗死即刻(T_1)、梗死后5、15、30、60min(T_(2~5))时大鼠脑部缺血区域(C4)和正常区域(C3)的ApEn.按相同时间点记录对照组的ApEn.结果 对照组各时间点C3、C4间及假手术后与基础值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梗死组梗死前大鼠脑部C3、C4的EEG参数ApEn基本相同.梗死后,脑部C3、C4的ApEn较梗死前均升高,C4低于C3(P<0.05);ApEn随时间进行性下降;梗死后30 min时,C4的ApEn已低于梗死前的值(P<0.05).对照组C3、C4区域各个时间点的ApEn均无明显差异.两组在梗死前和假手术时的ApEn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ApEn可对大鼠脑部出现的单侧局灶性梗死进行监测,可能对梗死后的脑缺血程度有一定的判定作用.

    作者:欧阳铭文;林春水;秦再生;古妙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肝脏移植百例回顾与展望

    目的 总结肝移植手术成功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105例肝移植资料.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10~350 min,平均250 min;无肝期35~65 min,平均53.5 min.手术中输血0~6600 ml,平均400ml.95例术后恢复顺利,10例死亡,手术成功率9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道并发症12例(11.4%),内出血6例(5.7%).结论 减少术中出血是肝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术中彻底止血、保证胆道有充足的血供能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杰;林建华;崔忠林;张思云;王宇;张国伟;林艺雄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宫颈癌MRI动态增强的病理学研究:附20例报告

    目的 探讨宫颈癌的MR动态增强的特点及其组织学基础.方法 对20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行MR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宫颈癌病灶强化形式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 20例宫颈癌动态增强曲线可分为2型,宫颈癌的强化形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与宫颈癌的组织学成分相关.感兴趣区为明显均匀强化或者病灶周围的明显环形强化区,所得的时间-信号曲线主要是Ⅰ型,速升速降型,病理上主要由肿瘤细胞组成,周围包绕薄层或者散在的间质组织.而感兴趣区为肿瘤轻度强化或者病灶中央表现为轻度强化区,其时间-信号曲线主要表现为Ⅱ型为缓慢上升型,病理学所见为主要是纤维组织组成,内可见散在的肿瘤细胞.结论 宫颈癌的MRI动态增强能够更好的显示病变特性,其磁共振动态增强曲线特性与宫颈癌的组织学特点相关.

    作者:钟华;彭振鹏;刘锦文;程传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广东地区妇女乳腺癌高危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广东地区妇女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为建立乳腺癌风险模型,有针对性地筛查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成组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绝经前和绝经后妇女分别进行乳腺癌人群和非乳腺癌人群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绝经前妇女中,服用避孕药、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有不良情绪、有不良事件、劳动强度大等因素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有乳腺增生病史、有乳腺组织活检史、有相对剧烈的运动等因素可能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绝经后妇女中,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是危险因素,情绪调节能力强是保护因素.结论 绝经前后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不完全相同,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建立绝经前后不同的乳腺癌预报模型,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乳腺癌的早期干预应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安秦;夏建红;王颀;李文萍;许娟;陈中扬;杨剑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重型β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排斥与受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

    目的 研究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前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分析其与移植排斥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25例次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预处理前后外周血中CD3~+、CD3~+CD4~+、CD3~+CD8~+、CD3~-CD56~+细胞比率,以同期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1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作对照,研究移植排斥与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重型β地中海贫血组植入率65.2%,排斥率34.8%,急性白血病组植入率100%;CD3~+CD8~+T细胞百分比,重型β地中海贫血组在预处理前、后均高于急性白血病组(P均<0.05);CD3~-CD56~+细胞比率,重型β地中海贫血组预处理后较预处理前升高(P<0.05),而急性白血病组预处理后较预处理前显著降低(P<0.05);预处理前CD3~-CD56~+NK细胞比率,重型β地中海贫血排斥组高于植入组(P<0.05).结论 CD3~-CD56~+NK细胞可能与重型β地中海贫血移植排斥有关,可做为预测排斥的指标之一;CD3~+CD8~+T细胞与β地中海贫血移植排斥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郝文革;黄绍良;孙新;刘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膜联蛋白V在子痫前期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V(Annexin V)在子痫前期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正常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35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3例及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8例的Annexin V mRNA及蛋白进行测定.结果 Annexin V主要表达于蜕膜细胞的胞膜、胞浆及间质.荧光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表达等各方法验证结果显示:Annexin V mRNA及蛋白在正常妊娠组蜕膜组织中表达高;晚发型子痫前期组中次之;早发型子痫前期中低,正常妊娠组与早发组和晚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发组和晚发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nexin V在子痫前期蜕膜组织中表达下调,Annexin V 的低表达可能与子痫前期高凝状态形成有关.

    作者:冯亚玲;周昌菊;薛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先天性阴道发育异常的分类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先天性阴道发育异常不同病变类型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历年收治的81例先天性阴道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1例阴道异常患者中,共有6种病变类型,先天性无阴道16例(19.7%),阴道闭锁15例(18.5%),阴道横隔10例(12.3%),阴道纵隔14例(17.2%),阴道斜隔18例(22.2%),处女膜闭锁8例(9.8%).48例有原发性闭经(59.2%),22例伴有不规则下腹痛(27.1%).15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采用腹膜法阴道成形术,其余患者均采用隔膜切开引流加阴道隔膜切除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对于阴道发育异常患者不同病变类型需选用不同手术方法,无阴道患者腹膜法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黄柳;黄峥;王一斌;叶明;唐家龄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心脏移植中远期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心脏移植受者中远期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特点,提高心脏移植远期效果.方法 14例心脏移植受者,男11例,女3例.经典免疫方案3例,诱导方案11例,维持治疗采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泼尼松三联方案.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间:移植后3~6个月1例,6个月~1年3例,1~2年3例,2~5年6例,5年以上1例.结果 经典方案与诱导方案受者的中远期排斥率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8例自行减量或停药.激素敏感急性排斥反应9例,耐激素急性排斥反应5例;接受激素冲击或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硫唑嘌呤转换为霉酚酸酯.5例死亡,4例为耐激素急性排斥反应,1例为激素敏感急性排斥反应;其余受者生活质量良好,无再发急性排斥反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心脏移植受者中远期急性排斥反应与早期免疫方案无关而多与依从性有关,程度较严重,激素冲击或多克隆抗体治疗有效.

    作者:黄雪珊;陈道中;陈良万;张贵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改良Nuss手术矫治青少年漏斗胸

    目的 探讨改良微创伤Nuss手术矫治青少年漏斗胸的可行性,并讨论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8例青少年漏斗胸患者(7男1女,平均年龄17.2岁)施行改良漏斗胸矫治术.在患者两侧腋中线胸骨凹处略高水平做两个2.5 cm小切口,在胸腔镜下将已塑形的矫形板由右胸腔经胸骨后穿至左胸腔,翻转矫形板将胸骨顶起,矫正凹陷畸形,并将矫形板固定于胸壁;加强、改进围手术期处理并随访.结果 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放置矫形板满意,无心脏、肺脏等伤害性事件发生,疼痛超过1周的3例,伤口延迟愈合1例,术后平均术后住院日8.8d;全部患者随访2~19个月,取得满意的结果,矫形效果优的6例,良好2例;无矫形板移位、塌陷.结论 Nuss手术矫治青少年漏斗胸是一种创伤小,美观,效果确切的良好术式,改进、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

    作者:陈群清;闫玉生;童健;陈坤棠;张福伟;肖飞;李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西安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的机制研究

    目的 调查和研究西安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分子机制和产碳青霉烯酶情况.方法 收集西安地区六所三级甲等医院一年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株146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E-test法检测金属酶,NaCl抑制试验检测OXA型碳青霉烯酶,PCR扩增OXA-23、OXA-58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其阳性产物经双向测序分析.结果 筛选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非重复株15株,14株耐药菌经E-test法鉴定未产金属酶,经NaCl抑制后发现其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增加,提示产生OXA型碳青霉烯酶,其中11株PCR扩增bla_(OXA-23)阳性,1株PCR扩增bla_(OXA-58)阳性,NaCl抑制试验与PCR检测结果的一致率达85.7%.结论 产OXA型碳青霉烯酶是西安地区该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其OXA-58型基因在国内尚属新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型;NaCl抑制试验是一种简单、有效、价廉的表型筛选OXA型碳青霉烯酶的新方法.

    作者:谭湘淑;刘原;韩新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硬膜外布托啡诺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持续硬膜外输注镇痛用于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效应及安全性.方法 60例年龄60~103岁,ASAⅠ~Ⅱ级的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毕随机分为两组,使用一次性镇痛泵分别用布托啡诺(B组,n=30例)和吗啡(M组,n=30例)持续输注镇痛.观察术后4、8、12、24、48h患者的疼痛程度,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与M组术后不同时间点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术后48h内B组不良反应(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痒、腹胀等)比M组少(P<0.01).结论 布托啡诺持续硬膜外输注镇痛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后老年病人的镇痛是安全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轻.

    作者:胡冬华;李雅兰;蔡明雪;张惠;项明方;帅兵;聂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海南地区217例IgA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海南地区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17例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217例IgA肾病患者在30~39岁年龄段发病率高(50.38%);临床表现以血尿+蛋白尿型常见(56.68%,123/217),该型病理改变程度较重,Ⅲ级病变以上占38.21%:IgA肾病的病理类型包括了几乎所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以I级病变为常见(31.34%,68/217),其次为Ⅱ级病变(29.95%,65/217),且随着病理分级程度的进展,临床合并高血压的比例也越高;免疫病理分型中48例为单纯IgA型(22.12%),106例伴补体沉积(48.85%).结论 IgA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伴高血压患者肾病理改变程度较严重.对无症状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患者应尽早行肾活检术,并根据病理类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符克英;陈汝;詹锋;蔡俊宏;谢瑶芸;吴艳;韩叶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