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三江侗族乳母膳食营养与乳汁成分的调查分析

江蕙芸;陈红慧;杨万清;王艳华

关键词:广西侗族, 乳母, 母乳, 营养素, 膳食
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三江县侗族乳母的膳食营养及乳汁营养素的状况.方法 收集广西三江县侗族120名0~6月乳母的乳汁,测定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锌、维生素A的含量,并对产妇进行膳食调查.结果 乳母产后1个月内蔬菜、豆类等摄入严重不足,产后1个月以后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满月前乳母乳汁中蛋白质、脂肪、铁的含量高于参考值,满月后蛋白质、铁的含量低于参考值.钙、锌、维生素A的含量低于参考值.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接近参考值.结论 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乳母的营养指导,改变哺乳期不均衡的膳食习惯.建议广两i江侗族孕妇及乳母应适当增加铁、锌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取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肾母细胞瘤免疫治疗中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效应

    目的 用肾母细胞瘤WT1基因一段序列(WT1y)构建于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通过小鼠和体外细胞模型初步研究所激发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效应.方法 WT1基因一段序列,含HLA-A~*2402锚定残基的9个氨基酸.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WT1y.免疫Balb/c小鼠,ELISA方法检测体液免疫反应;分离脾淋巴细胞,FCM检测脾淋巴细胞中CD4/CD8.结果 重组质粒测序鉴定,与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完全一致;免疫组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及CTL活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体外具有较强溶解靶细胞的功能.结论 WT1基因的DNA疫苗具有很强的CTL效应,为小儿肾母细胞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张滨;王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改良Nuss手术矫治青少年漏斗胸

    目的 探讨改良微创伤Nuss手术矫治青少年漏斗胸的可行性,并讨论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8例青少年漏斗胸患者(7男1女,平均年龄17.2岁)施行改良漏斗胸矫治术.在患者两侧腋中线胸骨凹处略高水平做两个2.5 cm小切口,在胸腔镜下将已塑形的矫形板由右胸腔经胸骨后穿至左胸腔,翻转矫形板将胸骨顶起,矫正凹陷畸形,并将矫形板固定于胸壁;加强、改进围手术期处理并随访.结果 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放置矫形板满意,无心脏、肺脏等伤害性事件发生,疼痛超过1周的3例,伤口延迟愈合1例,术后平均术后住院日8.8d;全部患者随访2~19个月,取得满意的结果,矫形效果优的6例,良好2例;无矫形板移位、塌陷.结论 Nuss手术矫治青少年漏斗胸是一种创伤小,美观,效果确切的良好术式,改进、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

    作者:陈群清;闫玉生;童健;陈坤棠;张福伟;肖飞;李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Androsterone在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中对SR-BI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对B类清道夫受体Ⅰ(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I,SR-BI)表达的调控.方法 FXR配体androsterone不同浓度处理Eahy926细胞,RT-PCR检测FXR特异靶基因小异源二聚体伴侣受体(small heterodimer partner,SHP)表达量的变化.RT-PCR和Real-time PCR分析经androsterone处理后Eahy926细胞中SR-BI mRNA表达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SR-BI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经androsterone刺激,Eahy926细胞中SHP的表达明显升高,表明FXR被活化.在经androsterone刺激的血管内皮细胞中,SR-BI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表达均显著上升.结论 FXR可在血管内皮细胞系Eahy926中上调SR-BI的表达水平.

    作者:晁帆;龚薇;李媛;许志臻;高敏;何凤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假性股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注射吸毒及医源性引致假性股动脉瘤的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对17例因注射吸毒及5例医源性操作所引致假性股动脉瘤进行急诊外科治疗,先行加压包扎,支持疗法后,均行手术.其中行瘘口修补术6例,ePTFE人造血管移植14例,自体大隐静脉移植2例.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成功,足背动脉搏动有力,患肢肤色、皮温、毛细血管反应正常.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股动脉通畅无明显狭窄.结论 急诊彻底清创,血管的外科修复,良好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治疗假性股动脉瘤的关键.

    作者:赵成利;邓国三;黄广香;陈华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半枝莲全草挥发油的GC-MS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草药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全草挥发油的成分.方法 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XD甲法提取半枝莲全草的挥发油成分;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成分分析,并用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 共分析得到83个峰,确定了其中的54种化合物(占65.06%);其中含量占1%以上的有11种化合物,总相对含量为70.21%.含量为丰富的三种物质依次为:棕榈酸,占34.07%;亚油酸,占13.21%;叶绿醇,占5.90%.结论 本研究比前人确认了更多的半枝莲全草挥发油的成分,这将为进一步开发半枝莲的药用价值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王兆玉;汪铁山;陈飞龙;林敬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不同氧流量再灌注对在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CPB)期间循环开放时不同氧浓度复灌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30例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A组为低氧流量复灌组,B组为中氧流量复灌组,C组为高氧流量复灌组;术中主动脉开放时分别以25、50、80ml/(kg·min)氧流量复灌5min;分别测定术前(T0)、主动脉开放30min(T1)、2 h(T2)、12 h(T3)、24h(T4)时血浆CK-MB与cTnT的水平;于建立体外循环前与主动脉开放60 min取右房心肌组织行湿/干重比(W/D)与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量测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术后各时点3组兔血浆CK-MB与cTnT均较术前高(P<0.05),且A组兔血浆CK-MB与cTnT的水平较B、C组明显低(P<0.05);3组兔术后右房心肌W/D与MDA含量较术前明显升高,且A组明显较B、C两组低,而SOD含量刚好相反(P<0.05);电镜下观察发现术后3组兔右房心肌存在不同程度的线粒体水肿和损坏,嵴结构改变,基质颗粒减少,但A组相对较轻.结论 低氧流量再灌注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龚伟;刘建新;金龙玉;王电军;洪朝;姜志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苦参碱通过诱导NKG2D配体高表达增强NK细胞对ABCG2high耐药鼻咽癌细胞杀伤活性

    目的 探讨苦参碱提高ABCG_2~(High)[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耐药鼻咽癌细胞对Allo-N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机制.方法 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离ABCG_2~(High)CNE2/DDP细胞及Allo-NK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分离后细胞纯度及经苦参碱处理前后靶细胞NKG2D配体表达率,LDH释放测定法检测经苦参碱处理前后ABCG_2~(High)CNE2/DDP细胞对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结果 ABCG_2~(High)CNE2/DDP细胞分离后ABCG_2表达率为(91.40±2.32)%,分选后NK细胞CD3~-CD16~+CD56~+细胞的纯度达90%以上,经苦参碱处理之后靶细胞MICA、MICB、ULBP1、ULBP2、ULBP3表达率,由药物处理之前的(2.92±0.33)%、(4.27±0.33)%、(5.80±0.62)%、(11.10±3.15)%、(7.75±1.14)%分别上升到(11.30±0.89)%、(14.29±2.61)%、(12.56±1.06)%、(43.24±4.43)%、(12.77±1.06)%.在效靶比为10:1、20:1,Allo-NK细胞对苦参碱处理前后ABCG2HighCNE2/DDP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15.32±1.34)%、(27.26±6.81)%及(28.53±1.37)%、(42.72±2.80)%.处理前后杀伤率有显著性差异(F=29.05,P=0.000).结论 苦参碱通过诱导肿瘤细胞高表达NKG2D配体(MICA/B、ULBP1-3),使肿瘤细胞对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增强.

    作者:黄宇贤;王杨;孙明;周雪云;邓兰;郭坤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心脏移植中远期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心脏移植受者中远期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特点,提高心脏移植远期效果.方法 14例心脏移植受者,男11例,女3例.经典免疫方案3例,诱导方案11例,维持治疗采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泼尼松三联方案.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间:移植后3~6个月1例,6个月~1年3例,1~2年3例,2~5年6例,5年以上1例.结果 经典方案与诱导方案受者的中远期排斥率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8例自行减量或停药.激素敏感急性排斥反应9例,耐激素急性排斥反应5例;接受激素冲击或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硫唑嘌呤转换为霉酚酸酯.5例死亡,4例为耐激素急性排斥反应,1例为激素敏感急性排斥反应;其余受者生活质量良好,无再发急性排斥反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心脏移植受者中远期急性排斥反应与早期免疫方案无关而多与依从性有关,程度较严重,激素冲击或多克隆抗体治疗有效.

    作者:黄雪珊;陈道中;陈良万;张贵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广东地区妇女乳腺癌高危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广东地区妇女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为建立乳腺癌风险模型,有针对性地筛查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成组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绝经前和绝经后妇女分别进行乳腺癌人群和非乳腺癌人群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绝经前妇女中,服用避孕药、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有不良情绪、有不良事件、劳动强度大等因素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有乳腺增生病史、有乳腺组织活检史、有相对剧烈的运动等因素可能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绝经后妇女中,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是危险因素,情绪调节能力强是保护因素.结论 绝经前后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不完全相同,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建立绝经前后不同的乳腺癌预报模型,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乳腺癌的早期干预应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安秦;夏建红;王颀;李文萍;许娟;陈中扬;杨剑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微创治疗输尿管结石3种不同方法比较(附326例报告)

    目的 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镜碎石(URL)、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分别采用ESWL、URL、PCNL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三种方法碎石成功率分别为78.5%(146/186),91.2%(93/102)和100%(38/38).ESWL组结石直径分别为0.5~0.99 cm,1.0~2.0 cm,>2.0 cm三组,碎石成功率分别为90.8%(89/98)、69.3%(52/75)、30.8%(5/1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RL组3例入镜困难,5例结石上移肾盂,1例结石残留,发生输尿管穿孔2例;PCNL组均1期建立经皮肾通道并碎石成功,结石清除率为100%,无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ESWL佳适应症是<1 cm输尿管结石;URL适合大多数输尿管结石,特别是中下段结石,入镜成功是碎石成功的前提,结石返肾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PCNL处理输尿管上段大的梗阻性结石有优势,特别是ESWL、URL失败病例.

    作者:肖耀军;邵志强;张明;王海坤;王建平;黄谷;李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可疑胃肠间质瘤的腹腔镜手术切除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切除可疑胃肠间质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科2003年5月至2008年10月,术前怀疑胃肠间质瘤50例,年龄27-78岁.38例术前(胃镜或超声内镜)诊断为胃粘膜下肿物.12例(小肠内镜)诊断为小肠肿瘤.所有病例完成腹腔镜手术治疗,主要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开始进食时间,病理切缘,术后住院时间,死亡率等方面评价腹腔镜手术切除效果.结果 50例均行完成腹腔镜手术切除,手术时间(90.84±26.69)min;估计术中出血(EBL)(57.80±67.48)ml;术后(50.90±18.87)h排气;术后(2.94±0.79)d开始进食,术后住院时间(8.62±3.56)d;术后无出现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胃肠间质瘤病例的病理切缘阴性.结论 腹腔镜手术切除术前诊断可疑间质瘤的肿瘤,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达到R0切除、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余仙;李国新;余江;张策;王亚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对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表达的调节

    目的 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TGF)对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TGF(终浓度0.2、1、5 ng/ml),于8、24、48、72h四个时间点分别收集细胞,提取肝星状细胞总RNA;用逆转录定量PCR方法测定c-fos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TGF不同浓度组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表达水平在8、24、48、72 h四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剂量加大,c-fos基因表达水平逐渐升高;3组间也有显著差异.结论 转化生长因子β对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表达有明显的上调作用.

    作者:王爱民;任春海;马志杰;向英;张志伟;朱志坚;王宝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先天性阴道发育异常的分类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先天性阴道发育异常不同病变类型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历年收治的81例先天性阴道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1例阴道异常患者中,共有6种病变类型,先天性无阴道16例(19.7%),阴道闭锁15例(18.5%),阴道横隔10例(12.3%),阴道纵隔14例(17.2%),阴道斜隔18例(22.2%),处女膜闭锁8例(9.8%).48例有原发性闭经(59.2%),22例伴有不规则下腹痛(27.1%).15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采用腹膜法阴道成形术,其余患者均采用隔膜切开引流加阴道隔膜切除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对于阴道发育异常患者不同病变类型需选用不同手术方法,无阴道患者腹膜法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黄柳;黄峥;王一斌;叶明;唐家龄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硬膜外布托啡诺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持续硬膜外输注镇痛用于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效应及安全性.方法 60例年龄60~103岁,ASAⅠ~Ⅱ级的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毕随机分为两组,使用一次性镇痛泵分别用布托啡诺(B组,n=30例)和吗啡(M组,n=30例)持续输注镇痛.观察术后4、8、12、24、48h患者的疼痛程度,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与M组术后不同时间点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术后48h内B组不良反应(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痒、腹胀等)比M组少(P<0.01).结论 布托啡诺持续硬膜外输注镇痛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后老年病人的镇痛是安全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轻.

    作者:胡冬华;李雅兰;蔡明雪;张惠;项明方;帅兵;聂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卡维地洛与培哚普利联合干预心梗后心衰对心肌肌浆网Ca~(2+)泵活性和Ca~(2+)释放通道密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联合干预心梗后慢性心衰对心肌肌浆网(SR)Ca~(2+)泵活性和Ca~(2+)释放通道(RyR2)密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通过结扎大鼠左冠脉建立慢性心衰模型,术后1周开始分别给以卡维地洛(6mg·kg~(-1)·d~(-1))、培哚普利(4mg·kg~(-1)·d~(-1))、特拉唑嗪(2mg·kg~(-1)·d~(-1))、卡维地洛(6mg·kg~(-1)·d~(-1))+培哚普利(4mg·kg~(-1)·d~(-1))联合干预9周,观察血流动力学、左室心肌SR Ca~(2+)泵活性和RyR_2密度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升高(P<0.01),+dp/dt_(max)、-dp/dt_(max)显著降低(P<0.01),左室心肌SR Ca~(2+)泵活性和RyR_2密度显著降低(P<0.01).卡维地洛、培哚普利单独及联合干预均降低LVEDP(P<0.01),升高+dp/dt_(max)、-dp/dt_(max)(P<0.01),并升高左室心肌SR Ca~(2+)泵活性和RyR_2密度(P<0.01),联合干预变化更明显(P<0.01).特拉唑嗪组对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左室心肌sRCa~(2+)泵活性与+dp/dt_(max)、-dp/dt_(max)显著正相关(r=0.596,r=0.684,P<0.01).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长期联合干预心梗后慢性心衰,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心肌SR Ca~(2+)泵活性,增加RyR_2密度,优于任何单一药物干预.

    作者:耿召华;刘春燕;彭佑华;李隆贵;赵晓辉;王江;崔斌;于世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改良缺血修饰性白蛋白测定法在诊断早期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改良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测定方法对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84例胸痛病人,其中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43例,胸痛对照组41例,所有病人均在发病6 h内抽血,用改良钴-白蛋白结合法测定缺血修饰性白蛋白,结果用吸光度大小表示;利用ROC曲线来评价IMA诊断AMI的阀值.结果 AMI组IMA吸光度值为(1.195±0.320),胸痛组IMA吸光度为(0.855±0.068),两组差异显著(P<0.001).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47,当阀值为0.906时,其诊断敏感度为93.0%,诊断特异度82.9%.结论 利用改良方法测定IMA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志晓;王前;郑磊;包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

    目的 了解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和指导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以急性阑尾炎为初步诊断,实施了阑尾区B超检查的139个病例资料,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约96.3%,特异性约67.7%,阳性预测值约91.2%,阴性预测值约84.0%.结论 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和指导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沈嫱;戴九龙;石小红;高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临床回报输血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院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手段和措施.方法 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对临床输注血液相关制品后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输注机制血小板的患者中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输注浓缩红细胞悬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发热反应多见,而输注血浆引起的不良反应则以过敏反应常见.结论 应用去除白细胞技术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普山;叶汉深;陈漫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膝关节半月板经关节镜下双针缝合修复术47例报告

    目的 总结47例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缝合的经验.方法 关节镜下双针缝合法修复半月板撕裂,用于治疗半月板三区纵形撕裂合并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所致的关节不稳定.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平均15个月.12例患者按Henning评定标准:9例愈合,1例不全愈合,2例未愈合,患者满意率为93%.结论 关节镜直视下清楚了解半月板损伤的病理变化,在重建ACL同时,应尽量修复缝合撕裂的半月板,有助于防止关节表面后遗症的发生,更好地稳定关节.采用双针缝合法不需要昂贵的特殊器械,不易损伤血管神经,该方法安全可靠,简单易行.

    作者:刘宝荣;肖晟;王国平;沈雄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门静脉高压模型犬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断与开放过程中血液动力学及NO、ET、PGI_2和TXA_2的变化

    目的 观察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断与开放后门静脉高压模型犬体循环的变化及与NO/ET、PGI2/TXA2的关系.方法 正常家犬12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门静脉高压模型组(采用部分结扎门静脉的方法建立门静脉高压症犬的模型并饲养12周),进行门静脉和肝后下腔静脉阻断与开放实验,监测围术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B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心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分别于麻醉后术前、无肝期30min、新肝期30min 3个时点抽取中心静脉血,用放免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前列环素(PGI_2)/血栓素A2(TXA_2)水平.结果 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断后两组犬出现了明显的体循环的变化,表现为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断后均处于低有效循环,但模型组相对稳定;门静脉高压模型组围术期体循环血浆NO水平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断后持续显著降低.结论 在围术期两组犬出现了明显的体循环的变化,门静脉高压组阻断期体循环相对稳定,血浆NO、ET、PGI_2、TXA_2的意义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池信锦;魏涧琦;黑子清;葛缅;刘德昭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