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英;侯峰;丁勇利;张温麑;黄晓晖;张碧云;刘颖
目的 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与逆向工程技术设计、制备下胫腓联合损伤固定数字化导向模板,并在临床初步应用.方法 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选择5例不合并腓骨骨折的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进行双踝关节连续CT扫描,将原始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三维重建下胫腓联合模型,以STL格式保存,导入Imageware10.0软件,定位三维参考平面,利用RE原理、以AO内固定原则为基础设计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的佳进钉钉道,提取腓骨的表面解剖学形态及钉道模型,建立与其解剖学形态一致的数字化虚拟模板.通过激光RP技术生产出实物模板.手术时首先复位下下胫腓联合,将模板准确贴于患侧腓骨远端外侧,利用模板上预先制备的导向孔进行定位和置人螺钉.结果 建立了下胫腓联合数字化模型以及制作个体化导航模板的方法,制备出的导向模板具有较好的匹配性,适用于下胫腓联合的固定,在临床初步应用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及逆向工程技术制备的固定导向模板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固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丹;王丹;张元智;张玉忠;相大勇;秦煜;裴国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中草药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全草挥发油的成分.方法 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XD甲法提取半枝莲全草的挥发油成分;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成分分析,并用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 共分析得到83个峰,确定了其中的54种化合物(占65.06%);其中含量占1%以上的有11种化合物,总相对含量为70.21%.含量为丰富的三种物质依次为:棕榈酸,占34.07%;亚油酸,占13.21%;叶绿醇,占5.90%.结论 本研究比前人确认了更多的半枝莲全草挥发油的成分,这将为进一步开发半枝莲的药用价值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王兆玉;汪铁山;陈飞龙;林敬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多次食管酸灌注对豚鼠气道阻力和气道反应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双室体描仪测定对照豚鼠和多次食管酸灌注豚鼠的气道阻力和气道反应性,同时用ELISA法测定豚鼠肺组织、气管、神经节和肺泡灌洗液的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结果 多次食管灌酸组豚鼠第15天灌酸后的气道阻力增长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时间点气道反应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次食管酸灌注可增加豚鼠肺组织、气管、结状神经节、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SP含量.结状神经节SP含量与气管中SP含量呈正相关.正常对照组、多次灌生理盐水组、多次灌酸组豚鼠肺组织、气管、神经节、BALF的VIP含量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次食管灌注盐酸可以增加豚鼠气道阻力但不能改变其气道反应性,其原因可能与迷走神经介导的食管-支气管反射引起气道神经末梢释放SP有关.
作者:姚卫民;赖克方;罗远明;刘春丽;陈如冲;罗炜;钟南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惠州市两家医院在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间,各临床科室住院及门诊病人265株血液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和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标本进行培养,MicroScan-4微生物系统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2342份血标本中,共检出细菌265株,检出率为11.3%,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43株(54.0%),革兰阴性杆菌105株(39.6%),阳性杆菌14株(5.3%)真菌3株(1.1%).血液感染中内科疾病127例占47.9%,外科疾病67例占29.2%,儿科71例占26.8%.儿科检出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77.5%(55/71).结论 内科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外科与儿科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葡萄球菌尤其是CNS已成为血液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严伟玲;陈国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镜碎石(URL)、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分别采用ESWL、URL、PCNL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三种方法碎石成功率分别为78.5%(146/186),91.2%(93/102)和100%(38/38).ESWL组结石直径分别为0.5~0.99 cm,1.0~2.0 cm,>2.0 cm三组,碎石成功率分别为90.8%(89/98)、69.3%(52/75)、30.8%(5/1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RL组3例入镜困难,5例结石上移肾盂,1例结石残留,发生输尿管穿孔2例;PCNL组均1期建立经皮肾通道并碎石成功,结石清除率为100%,无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ESWL佳适应症是<1 cm输尿管结石;URL适合大多数输尿管结石,特别是中下段结石,入镜成功是碎石成功的前提,结石返肾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PCNL处理输尿管上段大的梗阻性结石有优势,特别是ESWL、URL失败病例.
作者:肖耀军;邵志强;张明;王海坤;王建平;黄谷;李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肝移植手术成功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105例肝移植资料.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10~350 min,平均250 min;无肝期35~65 min,平均53.5 min.手术中输血0~6600 ml,平均400ml.95例术后恢复顺利,10例死亡,手术成功率9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道并发症12例(11.4%),内出血6例(5.7%).结论 减少术中出血是肝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术中彻底止血、保证胆道有充足的血供能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杰;林建华;崔忠林;张思云;王宇;张国伟;林艺雄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47例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缝合的经验.方法 关节镜下双针缝合法修复半月板撕裂,用于治疗半月板三区纵形撕裂合并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所致的关节不稳定.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平均15个月.12例患者按Henning评定标准:9例愈合,1例不全愈合,2例未愈合,患者满意率为93%.结论 关节镜直视下清楚了解半月板损伤的病理变化,在重建ACL同时,应尽量修复缝合撕裂的半月板,有助于防止关节表面后遗症的发生,更好地稳定关节.采用双针缝合法不需要昂贵的特殊器械,不易损伤血管神经,该方法安全可靠,简单易行.
作者:刘宝荣;肖晟;王国平;沈雄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广西三江县侗族乳母的膳食营养及乳汁营养素的状况.方法 收集广西三江县侗族120名0~6月乳母的乳汁,测定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锌、维生素A的含量,并对产妇进行膳食调查.结果 乳母产后1个月内蔬菜、豆类等摄入严重不足,产后1个月以后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满月前乳母乳汁中蛋白质、脂肪、铁的含量高于参考值,满月后蛋白质、铁的含量低于参考值.钙、锌、维生素A的含量低于参考值.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接近参考值.结论 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乳母的营养指导,改变哺乳期不均衡的膳食习惯.建议广两i江侗族孕妇及乳母应适当增加铁、锌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取量.
作者:江蕙芸;陈红慧;杨万清;王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广东地区妇女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为建立乳腺癌风险模型,有针对性地筛查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成组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绝经前和绝经后妇女分别进行乳腺癌人群和非乳腺癌人群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绝经前妇女中,服用避孕药、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有不良情绪、有不良事件、劳动强度大等因素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有乳腺增生病史、有乳腺组织活检史、有相对剧烈的运动等因素可能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绝经后妇女中,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是危险因素,情绪调节能力强是保护因素.结论 绝经前后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不完全相同,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建立绝经前后不同的乳腺癌预报模型,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乳腺癌的早期干预应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安秦;夏建红;王颀;李文萍;许娟;陈中扬;杨剑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的MR动态增强的特点及其组织学基础.方法 对20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行MR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宫颈癌病灶强化形式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 20例宫颈癌动态增强曲线可分为2型,宫颈癌的强化形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与宫颈癌的组织学成分相关.感兴趣区为明显均匀强化或者病灶周围的明显环形强化区,所得的时间-信号曲线主要是Ⅰ型,速升速降型,病理上主要由肿瘤细胞组成,周围包绕薄层或者散在的间质组织.而感兴趣区为肿瘤轻度强化或者病灶中央表现为轻度强化区,其时间-信号曲线主要表现为Ⅱ型为缓慢上升型,病理学所见为主要是纤维组织组成,内可见散在的肿瘤细胞.结论 宫颈癌的MRI动态增强能够更好的显示病变特性,其磁共振动态增强曲线特性与宫颈癌的组织学特点相关.
作者:钟华;彭振鹏;刘锦文;程传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常规培养大鼠HSC,预先给予或不给予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处理,再经系列浓度的PPARγ天然配体(15-d-PGJ2)或合成配体(GW7845)及TGF-β1序贯作用后,通过半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ting分析CTGF表达状况,透射电镜观察HSC形态学变化.结果 15-d-PGJ2和GW7845可显著抑制HSC中TGF-β1诱导的CTGF表达(同时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且PPARγ配体对CTGF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被GW9662部分或完全逆转,说明此种抑制效应确由PPARγ所介导;电镜观察亦显示HSC由活化态向静息态的形态学转变.结论 PPARγ活化可显著抑制HSC中TGF-β1诱导的CTGF表达,提示PPARγ可作为逆转肝纤维化治疗的新的有效靶点.
作者:孙凯;黄晓卉;汪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大鼠发生局灶性脑梗死时脑电(EEG)参数近似熵(ApEn)的变化,探讨ApEn是否对脑梗死的发生具有监测作用.方法 选择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两组:脑梗死组(n=12),线栓法阻塞右侧大脑中动脉;对照组(n=12).行颈内动脉分离、结扎,不阻塞大脑中动脉.记录梗死组在梗死前(T_0)、梗死即刻(T_1)、梗死后5、15、30、60min(T_(2~5))时大鼠脑部缺血区域(C4)和正常区域(C3)的ApEn.按相同时间点记录对照组的ApEn.结果 对照组各时间点C3、C4间及假手术后与基础值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梗死组梗死前大鼠脑部C3、C4的EEG参数ApEn基本相同.梗死后,脑部C3、C4的ApEn较梗死前均升高,C4低于C3(P<0.05);ApEn随时间进行性下降;梗死后30 min时,C4的ApEn已低于梗死前的值(P<0.05).对照组C3、C4区域各个时间点的ApEn均无明显差异.两组在梗死前和假手术时的ApEn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ApEn可对大鼠脑部出现的单侧局灶性梗死进行监测,可能对梗死后的脑缺血程度有一定的判定作用.
作者:欧阳铭文;林春水;秦再生;古妙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国产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70例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加服国产阿德福韦酯10 mg,每日1次,对照组加服进口阿德福韦酯10 mg,每日1次.记录两组治疗12周及48周后的HBV DNA表达水平、HBeAg的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TBIL及γ-GT水平.结果 治疗12周后,试验组的HBV D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HBV DNA表达水平、HBeAg的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肝功能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治疗12周及48周后的ALT、TBIL,γ-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为P<0.01),治疗12周与48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试验组则为11.4%,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 国产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够有效抑制HBV,改善肝功能,不良反应轻微,与进口阿德福韦酯相比,疗效无显著差异.
作者:张常青;黄晓虹;邱秋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心脏移植受者中远期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特点,提高心脏移植远期效果.方法 14例心脏移植受者,男11例,女3例.经典免疫方案3例,诱导方案11例,维持治疗采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泼尼松三联方案.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间:移植后3~6个月1例,6个月~1年3例,1~2年3例,2~5年6例,5年以上1例.结果 经典方案与诱导方案受者的中远期排斥率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8例自行减量或停药.激素敏感急性排斥反应9例,耐激素急性排斥反应5例;接受激素冲击或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硫唑嘌呤转换为霉酚酸酯.5例死亡,4例为耐激素急性排斥反应,1例为激素敏感急性排斥反应;其余受者生活质量良好,无再发急性排斥反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心脏移植受者中远期急性排斥反应与早期免疫方案无关而多与依从性有关,程度较严重,激素冲击或多克隆抗体治疗有效.
作者:黄雪珊;陈道中;陈良万;张贵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或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急性心肌缺血状态犬的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健康杂种犬6只,开胸后游离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或前降支,使用自制动脉血管缩窄器制备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测量不同冠脉血流状况下二尖瓣环心肌舒张速度平均值(Em),同时进行心导管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 随着犬心肌缺血程度的加重,左室舒张功能进行性下降,LVEDP则逐步升高(P<0.001),VVI与QTVI测量的Em逐渐降低(P<0.001及P=0.001),二者与LVEDP具有良好的负线性相关,使用VVI测量的Em与LVEDP的相关性r=-0.834,P<0.001.使用QTVI测量的Em与LVEDP的相关性r=-0.680.P<0.001,两相关系数行Z检验Z=2.625,P=0.0087.结论 VVI及QTVI技术均是无创性测量左室舒张功能的好方法,VVI作为一种新的超声技术,克服了测量时的角度依赖性,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上明显优于QTVI,为临床上准确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方法.
作者:张川;查道刚;杜荣生;胡锋;李胜辉;吴小苑;刘伊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性能的数据特征.方法 在射频段使用阻抗分析仪测量了30例正常人血液样本的交流阻抗,通过介电谱、复平面图、介电损耗因子、电导率虚部和损耗角正切的频谱分析,明确了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性能的频率特性.结果 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具有频率依从性;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性能具有两个特征频率:第一特征频率f_1=0.59MHz,第二特征频率f_2=2.12MHz.结论 通过频域阻抗分析法可以确定血液细胞频率特性.
作者:丰明俊;马青;王力;陈林;陈晓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胰岛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和Bax基因表达和激活情况以及对诱导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胰腺进行分离纯化所得的胰岛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按培养液里葡萄糖浓度不同分为G1组(5.6 mmol/L)、G2组(7.8 mmol/L)、G3组(11.1 mmol/L)、G4组(16.7 mmol/L)、G5组(22.2 mmol/L)及G6组(27.6mmol/L).细胞培养至72h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水平、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法检测IRS2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Bax激活和细胞核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当葡萄糖浓度在5.6~11.1 mmol/L时,胰岛素分泌水平升高,IRS2表达和Bax激活分别呈进行性增加,但此时细胞凋亡率无明显改变.随着葡萄糖浓度升高至超过16.7mmol/L时,IRS2表达逐渐减少,胰岛素分泌量明显降低,而Bax激活则逐渐增强,胰岛细胞凋亡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结论 高浓度葡萄糖可以导致胰岛细胞IRS2表达下降,胰岛素分泌量下降;同时Bax激活增强,胰岛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增加.说明IRS2表达下降与凋亡相关蛋白Bax激活及其胰岛细胞凋亡可能存在必然的联系,而且IRS2表达下降可能是胰岛素分泌减少的原因之一.增强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中IRS2蛋白的表达可能对于保护胰岛细胞有重要作用.
作者:梁瑜祯;冯乐平;夏宁;杨月莲;张木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前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分析其与移植排斥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25例次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预处理前后外周血中CD3~+、CD3~+CD4~+、CD3~+CD8~+、CD3~-CD56~+细胞比率,以同期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1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作对照,研究移植排斥与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重型β地中海贫血组植入率65.2%,排斥率34.8%,急性白血病组植入率100%;CD3~+CD8~+T细胞百分比,重型β地中海贫血组在预处理前、后均高于急性白血病组(P均<0.05);CD3~-CD56~+细胞比率,重型β地中海贫血组预处理后较预处理前升高(P<0.05),而急性白血病组预处理后较预处理前显著降低(P<0.05);预处理前CD3~-CD56~+NK细胞比率,重型β地中海贫血排斥组高于植入组(P<0.05).结论 CD3~-CD56~+NK细胞可能与重型β地中海贫血移植排斥有关,可做为预测排斥的指标之一;CD3~+CD8~+T细胞与β地中海贫血移植排斥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郝文革;黄绍良;孙新;刘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中成药素尔松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素尔松处理大鼠成骨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计数绘制生长曲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茜素红S染色观察成骨细胞钙化灶的形成和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 镜下观察成骨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随素尔松浓度加大而增多,碱性磷酸酶表达增强,钙化灶增多.电镜下观察细胞器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素尔松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增强成骨细胞的合成代谢,促进成骨活动增加,钙盐的分泌增加.
作者:韩锋;邝建;杨华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原(AGT)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传统危险因素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物治疗对佛山地区汉族人冠心病冠脉介人术(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138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使用基因芯片技术测定其ACE、AGT和eNOS基因多态性,比较其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组与无心血管事件组的基因型频率.综合患者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物治疗等情况.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AGT基因TT基因型心血管事件组比无心血管事件组显著增加(P<0.05),ACE和eNOS基因多态性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GT TT基因型、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物治疗与冠心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独立相关(P<0.05).结论 AGT TT基因型、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物治疗可能是影响佛山地区汉族人冠心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有效预测因素.
作者:梁茜;杨希立;杨光;崔金环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