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达克·澳巴克;张峰
血液粘稠症增高是一种“现代时髦病”,它会使血液流动速度变慢,使机体组织所获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相对减少,更危险的就是容易形成凝血块阻塞血管,诱发心肌梗塞或脑梗塞而危及生命,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我们探索了磁化后的恩格贝酒对大鼠血黏度的影响,实验观察了适量饮用恩格贝磁化酒对血黏度是否具有良好的影响,为研究磁化酒对血液黏度的作用及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1实验材料1.1实验动物Wister大鼠,雄性,体重150g左右,由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为清洁级动物。合格证号:SCXK(蒙)2002-0001。
作者:段伟铭;段瑞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文素质教育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护理学院2011级护理专业中的4个班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班级随机分为试验组90名和对照组9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调查问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的过程中贯穿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可以增强护生对人文护理的认识,提高人文素养,提高内科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刘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经胸骨上段入路手术减压治疗颈胸段脊髓压迫症的疗效。方法:对12例颈胸段脊髓压迫症行经胸骨上段入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结果:12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22个月,椎间植骨完全融合,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经胸骨上段前路手术有利于彻底切除病灶、椎管减压和植骨融合,提高手术效果,是治疗颈胸段脊髓压迫症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孟勇;倪博文;陈聪;信效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超短波治疗早期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选择早期面神经麻痹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物配合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显效3例,愈显率96.4%;对照组治愈21例,显效2例,愈显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物配合超短波治疗早期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玉洁;陈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层次弹性排班模式在基层中医医院ICU病房的应用。方法:将护理人力进行分层,新老搭配进行排班,并根据患者数量及科室工作量进行调配,以满足基层中医医院ICU护理需要。结果:通过分层次弹性排班,能应对基层中医医院ICU病房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满足患者的护理需要。结论:分层次弹性排班模式可应对基层中医医院ICU病房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能有效地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华;唐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我院收治1例颅内不同性质的肿瘤,第一次手术为血管外皮细胞瘤(外院报告),第二次为透明细胞软骨肉瘤(本院报告)的患者,经讨论和复习病例,两次手术均为同一肿瘤:透明细胞软骨肉瘤。1病例介绍许某,男性,43岁,2010年3月无明诱因出现全身抽搐,持续约3分钟,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行头颅CT及MRI检查,提示右额顶可见一巨大类圆形异常信号影,大小约为8.5×8.5cm 。呈不均匀等T1等低T2异常信号改变,T2/FLAIR及DWI呈等低信号,周边见小斑片样高信号水肿带,病变向上侵犯额顶部颅板,并向外突出。增强扫描上述病灶明显强化,病灶内见星芒状改变。右侧侧脑室受压明显,中线结构向左偏移。幕下小脑、脑干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印象:“右侧额顶部巨大占位病变,考虑恶性病变:1)血管外皮细胞瘤;2)恶性脑膜瘤”(图片1429及1431,见附件)。于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验报告:(右额叶)血管外皮细胞瘤(WHOⅡ型)。
作者:王恒;许军;王克强;郭建松;高林涛;黄玉兴;丁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21世纪,我国的公共卫生管理事业随着经济飞速迅猛的发展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作为公共卫生管理中一项负复杂、困难的工作,传染病预防需要得到我们的格外重视。所以本文就目前我国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情况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者:孟卓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期通过这次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认识,督促广大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斗堡垒,使党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模范。政工干部是党在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者、宣传者、鼓动者、先行者。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政工干部的作用不可取代,至关重要。要克服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跟不上职工的多元化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跟不上当前职工思想变化的步伐;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薄弱等不足,充分发挥政工干部的职能作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建功立业。笔者认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政工干部要突出三个带头,贯彻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作者:胡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压疮是护理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医院的压疮发生率为3%~14%,有效预防和治疗压疮是临床护理中的一大课题。近年来随着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推广,压疮已成为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1]。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易发生在一骨质凸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根部等。特别是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年老体弱、绝对卧床又不能勤翻身的患者更易发生压疮,若不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压疮发生后严重时可伴发败血症而危及生命。笔者采用碘伏加茶籽油联合聚氨酯泡沫敷料治疗压疮,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微波应用在妇科炎症的效果。方法:将290例妇科炎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单用药物组(单用甲硝唑)(145例)和联合组(甲硝唑+微波法)(145例),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对于联合组来说,阴道炎患者痊愈率96.4%、患者好转率3.20%,患者无效率0.00%;宫颈炎患者痊愈率98.2%、患者好转率1.75%,患者无效率0.00%;输卵管炎患者痊愈率87.1%、患者好转率9.68%,患者无效率3.23%。单用组中患者痊愈率51.8%、患者好转率44.6%,患者无效率3.57%;宫颈炎患者痊愈率49.2%、患者好转率45.8%,患者无效率5.08%;输卵管炎患者痊愈率56.7%、患者好转率36.7%,患者无效率6.67%。联合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药物组(P<0.05)。结论:联合组(甲硝唑+微波法)治疗妇科炎症患者有着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清英;郑泽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EA、CA15-3以及CA125三项肿瘤标志物对于乳腺癌化疗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接受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52例,分别于化疗前后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CEA、CA15-3以及CA125水平,比较分析CR、PR、SD、PD患者中的变化。结果:CR和PR组的CEA及CA15-3水平显著降低,而PD组显著升高(P<0.05),SD组无明显变化(P>0.05);CR与PR组的血CA125显著降低,PD及SD组无明显变化(P>0.05);CEA、CA15-3、CA125以及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乳腺癌的疗效评价与临床疗效评价的符合率依次为61.5%、57.7%、38.5%、80.8%。结论:血清CEA、CA125以及CA15-3检测能够预测和评估乳腺癌的化疗疗效,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准确性更好。
作者:杨前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LEF(来氟米特)对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64例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激素疗法。对照组加用CTX(环磷酰胺);治疗组加用LEF。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治疗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②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LEF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具有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作者:刘敏;丁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调查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自2011年3月--2012年2月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根据入院时留录的联系人电话号码,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后入组追踪随访。经过一年的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采用自编调查表,分别在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内对两组患者在坚持服药和复诊、复发率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在坚持服药、复诊和复发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康复指导的较好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其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乔玲娟;孙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直接动静脉穿刺法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技巧及护理体会。方法:一共83例需要紧急或者临时血液透析患者选择直接动静脉穿刺建立透析通路。关键方法技巧采取:1)。首先把内瘘针与动脉血路管连接妥当;2)。触及穿刺部位动脉血管后以35度角进针皮下、在明显搏动处再以20度角刺入血管壁进血管;3)。再穿刺合适体表静脉、连接通路启动血泵进行透析。结果:其中53例直接穿刺桡动脉、36例穿刺足背动脉,各组总共穿刺3239例次。血流量200~250 ml/min,每次透析时间3-5小时;出血、血肿发生率低,处理后均恢复,无后遗症或严重并发症。结论:直接动脉穿刺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必须有娴熟的血管穿刺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良好的血管通路维护护理、指导患者血管自护技巧相结合以延长血管通路使用时间。
作者:钟守英;罗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因素及救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产后出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并研究救治措施。结果:本院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1%,剖宫产产妇出血率5.8%高于自然分娩产妇2.6%。宫缩乏力,共70例,占69.3%;胎盘因素,共22例,占21.8%;产道软组织损伤,共7例,占6.9%;凝血功能异常,共2例,占2.0%。对出血产妇根据出血原因和出血量进行对症治疗,抢救成功率100%。结论:产妇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积极干预并及时对症抢救是防治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并研究救治和预防措施,对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有积极意义。
作者:沈晓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喘定联合酮替芬在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而治疗组的10例患者除了采取对照组治疗方式以外,同时还兼用抗病毒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HBV DNA、ALT以及AFB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HBVDNA、ALT以及AF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病毒对于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有着非常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喜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耳穴埋豆对混合痔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将混合痔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换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埋豆,对术后疼痛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疗效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埋豆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有明显缓解作用。
作者:严六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环境、食品污染的加重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全球尿毒症患者近10年几乎增加1倍,2010年全球超过200万透析患者,据统计我国尿毒症患者也在急剧增加。人工血液透析是以纠正患者的一些生理指标为目的,是一种带有创伤性的终身治疗,容易引起各种心理问题而影响疗效。我院在临床工作中,对血液透析患者加强了人文关怀,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心理问题1.1抑郁焦虑抑郁是肾透析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1]。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本身敏感、多疑、脆弱,伴随社会功能减退,感觉迟早会被社会及家庭所淘汰。长期的透析治疗,引起全身水肿、皮肤瘙痒、失眠等症状,引发自身形象改变影响正常参加社会活动,据报道透析患者能够上班的达51.4%,实际工作中仅占5.7%[2],这些都易诱发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
作者:丁惠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者。产后出血是产科产妇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占产50%以上,因此,做好及时有效的做好产后出血患者的预防及护理,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生存率关键。现将我院收治的7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自我院住院产后出血患者78例,年龄22~42岁,初产妇12例,经产妇66例,平均孕周39+1,双胎妊娠5例,单台73例,剖宫产27例,阴道分娩51例。出血量在500~1000ml者62例,1000ml以上16例,因子宫收缩乏力出血者56例,胎盘因素16例,软产道裂伤6例。1.2诊断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胎儿娩出24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者产后出血;出血发生在24h后至产褥期结束出血,又称产褥期出血。产后出血易发生在第二产程后2h 内,产后出血导致产妇产后贫血、产褥感染,甚至席汉氏综合征或死亡。
作者:布坚乃提·阿吾提;帕提古丽·帕孜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咽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鼻咽癌患者的组织蜡块,随机取同期鼻咽部慢性粘膜炎患者活检蜡块40例作对照。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蜡块中p53、VEGF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1.p53在鼻咽癌组中的得分为9.16±3.99,在慢性粘膜炎组中的得分为0.23±0.11,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鼻咽癌组的p53表达高于鼻咽慢性粘膜炎组。2.VEGF在鼻咽癌组中的得分为38.32±5.51;在慢性粘膜炎组中的得分为5.88±1.72;鼻咽慢性粘膜炎组的 VEGF 表达低于鼻咽癌组(P<0.01)。结论:1.p53和VEGF在鼻咽癌中的表达率较鼻咽慢性粘膜炎组织中的表达率高,提示p53和VEGF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杨海兵;刘伟;曹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