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陈芳;陈小梅

关键词:肾衰竭, 血液透析,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需进行血液透析的肾衰竭住院患者34例,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全程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心理状况、营养状况、水肿减轻程度的舒适感、体重、活动耐力及体温等感官与客观情况,然后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对所有血液透析肾衰竭患者进行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况、营养状况、水肿减轻程度的舒适感、体重、活动耐力及体温等感官与客观情况均良好,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加强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过程的全程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激发患者的积极治疗心态,配合临床医师用药,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率。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内科临床护理用药安全的初步探讨

    目的:针对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安全用药的有关问题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246例心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安全用药的有关情况。结果:分析总结心内科护理中用药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提出有关处置对策,使心内科用药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结论:严格规范心内科护理用药的安全管理,对于减少临床用药失误,数量患者信心,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田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运用经络理论治疗湿疹验案2例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倾向湿润,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特点[1]。湿邪为患多缠绵难愈,有的患者病程长达十余年甚至数十年。笔者运用经络理论治疗湿疹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屠远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54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罗红霉素、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改善幅度好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6分钟步行距离和呼吸困难分级情况均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罗红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疗效可靠,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障碍,增加活动耐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徐豫湘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在张力性尿失禁康复治疗中的效果

    张力性尿失禁是指腹压的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不是由逼尿肌收缩压或膀胱壁对尿液的张力压引起的。其特点是正常状态下无遗尿,而腹压突然增高时尿液自动流出。腹压增加下不自主溢尿是典型症状,而尿急、尿频、急迫尿失禁和排尿后膀胱区胀满亦是常见的症状。80%张力性尿失禁患者伴有膀胱膨出。我国2006年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张力性尿失禁给中年女性带来的生理和心理负担是巨大的。通过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张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疗效满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避免了手术治疗的痛苦。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对外科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的心理研究及干预

    目的:研究外科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的心理,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采取好的方法,满足患者的意愿,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15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并采取干预措施。结果:150例患者全部愿意接受麻醉后导尿。结论:开展外科手术病人麻醉后留置导尿,既降低病人对插尿管的应激反应,防止因留置导尿所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又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是患者的心声,也是护理发展的趋势。

    作者:敖文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的防治进展研究

    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极易并发心血管疾病,其中糖尿病性心脏病就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病死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上尚未明确,也没有一种特异有效的治疗手段,基于此背景下,研究有效的糖尿病合并心脏病防治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笔者收集并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糖尿病合并心脏病防治研究的相关报道,现将新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李倩;王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运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64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病例,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显效患者25例,治疗有效患者6例,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中治疗有效患者19例,治疗显效患者7例,总有效率为81.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对于心肌梗死疾病的治疗可取的显著疗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申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制参麻通络胶囊治疗中风疗效观察

    脑血栓形成是脑血管意外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属祖国医学的“中风”范围。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蹇塞,多于春秋季节发病。

    作者:郭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PCR快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38例

    目的:探讨PCR检测技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重要意义。方法:对2006年3月~2011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选取38例进行回顾性的研究。结果:本组研究3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我们分别采用的PCR法、直接涂片染色法、ELISA法进行检测,PCR法阳性率达89.47%,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阳性率34.21%)和ELISA法(阳性率31.58%),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PCR法对结核性脑膜炎阳性检出率高,且快速、简便、特异、敏感,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快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古力克孜·克尤木;买买提艾力·艾合木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龄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龄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以在本院诊治的高龄胆结石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分组护理,观察组行干预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胆结石患者围术期实施干预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金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加局部中药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加局部中药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70例,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进行治疗;乙组患者72例,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加局部中药外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腕部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因治疗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加局部中药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好,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效改善患肢腕部功能恢复,无不良反应,适宜临床广泛应用治疗。

    作者:吴登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让我们学会科学饮水

    喝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平常的事情;不当饮水,也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所以,我们要学会科学饮水。

    作者:于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血管造影患者的焦虑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评价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血管造影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对80例脑血管造影患者进行状态焦虑量表(SAI)测评,根据患者焦虑情况实施心理干预。结果:通过对脑血管造影患者进行有效心理干预,干预组SAI值由心理干预前的(56.07±7.47)分减少到心理干预后的(45.35±2.41)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减轻脑血管造影患者的焦虑,有利于脑血管造影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周利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现代口腔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临床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二十一世纪提出了“口腔健康”是“生命质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来,口腔护理已日益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护理理念也融入口腔护理中,新的口腔护理用具、方法、药物投入口腔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现代临床新口腔护理方法现状认识与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程文艳;缪羽;贺艳霞;李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我院自2012-2013年抢救了各种中毒213例,其中,酒精中毒54例,安眠药物中毒8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8例,食物中毒21例,煤气中毒42例,有机磷合并安眠药中毒1例,自制药酒中毒1例,现将抢救报告如下:1抢救1.1彻底清除体内未吸收的毒物在病人中毒后6--8小时内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彻底洗胃,如在8小时以外或中毒时间不明确也应洗胃,特别是有机磷中毒病人应反复彻底洗胃并用清水洗头洗身。1.2保存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窒息,昏迷重症病人应予以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呼吸及辅助呼吸,改善缺氧,防治呼吸循环衰竭。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相关危险因素及高分辨率MRI诊断

    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采用高分辨率MRI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统计的其他类疾病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压、血糖、血脂、A/G值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观察组患者进行高分辨率MRI诊断、DSA诊断,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中血压、血糖、A/G比值因素、血脂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诊断方法检查中,高分辨率MRI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与DSA诊断结果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知,血压、血糖、血脂以及A/G值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有一定的影响,是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危险因素,高分辨率MRI诊断具有高灵敏度、准确度,可以将其作为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检查手段。

    作者:田文静;孔庆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阴式子宫加附件切除术在妇科良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加附件切除术在妇科良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附件切除术116例,选择同期经腹行全子宫加附件切除术109例,进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结果:阴式子宫加附件切除术与腹式手术比较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阴式子宫加附件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优于开腹术式。

    作者:李雅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应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诊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给予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和口服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皮下注射治疗,治疗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HBG、HbAlc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病率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效果显著,低血糖发生率低,临床应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龚志琴;张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灸透刺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

    目的:评价针灸透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过敏性鼻炎症患者60例,采用透刺方法治疗后评定临床疗效。结论:针灸透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好,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胡玉;秦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需要行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并针对其人性化护理实施前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为97.87%(92/94)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2.98%(78/94),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中,可减轻患者术中紧张的情绪,极大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促进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显著提高,实现手术室护理操作的连续性。

    作者:吴会珍;于润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