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用经络理论治疗湿疹验案2例

屠远辉

关键词:经络理论, 湿疹, 经脉循行
摘要: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倾向湿润,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特点[1]。湿邪为患多缠绵难愈,有的患者病程长达十余年甚至数十年。笔者运用经络理论治疗湿疹取得满意疗效。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炎采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本文就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炎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组接受果糖二酸钠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胡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加奥沙利铂治疗初诊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加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选取我院57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分别予“雷替曲塞+奥沙利铂+多西他赛”方案和经典的FOLFOX4方案化疗。观察并评价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的疾病治疗有效率、控制率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中位总生存时间未见明显差异,分别为8.3个月和7.9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治疗组总的副作用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多在可控制范围内。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加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胜玉;任光平;王跃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颅内透明细胞软骨肉瘤切除术1例

    我院收治1例颅内不同性质的肿瘤,第一次手术为血管外皮细胞瘤(外院报告),第二次为透明细胞软骨肉瘤(本院报告)的患者,经讨论和复习病例,两次手术均为同一肿瘤:透明细胞软骨肉瘤。1病例介绍许某,男性,43岁,2010年3月无明诱因出现全身抽搐,持续约3分钟,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行头颅CT及MRI检查,提示右额顶可见一巨大类圆形异常信号影,大小约为8.5×8.5cm 。呈不均匀等T1等低T2异常信号改变,T2/FLAIR及DWI呈等低信号,周边见小斑片样高信号水肿带,病变向上侵犯额顶部颅板,并向外突出。增强扫描上述病灶明显强化,病灶内见星芒状改变。右侧侧脑室受压明显,中线结构向左偏移。幕下小脑、脑干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印象:“右侧额顶部巨大占位病变,考虑恶性病变:1)血管外皮细胞瘤;2)恶性脑膜瘤”(图片1429及1431,见附件)。于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验报告:(右额叶)血管外皮细胞瘤(WHOⅡ型)。

    作者:王恒;许军;王克强;郭建松;高林涛;黄玉兴;丁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妇产科患者,采用随机的分配原则,实验组60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显效有36例,护理有效有22例,护理无效有2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显校有23例,护理有效有25例,护理无效有12例,两组护理效果差异过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李忠美;徐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产后大出血介入手术的护理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产后出血超过1000 ml或合并休克者,为重度产后出血,如不能及时止血,常危及患者生命。导致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是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撕裂、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2]。临床上多采用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宫腔填塞、软产道裂伤的行修补缝合等多种方法控制出血,当保守治疗无效危及产妇生命时,通常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术或切除子宫。介入手术为临床危重病人提供了具有微创、高效的抢救方法。以其操作简便,效果好,对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又避免了手术切除子宫的弊端,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自2011年4月开始,我院运用介入手术成功抢救了多例产大出血患者,现将介入手术治疗产后出血18例的病人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小英;陈婷婷;黄小梅;陈舒飞;陈秋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在社区治疗中的体会

    目的: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现对本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住院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把确诊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红霉素组、阿奇霉素组及联合治疗组(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共3组,每组25例,观察3组疗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序贯疗法先用红霉素控制支原体血症后再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耐受性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于希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例静脉输液引起的输液部位高度肿胀病人的报告

    病例:林发财,68岁,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来我院手术治疗,术后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250毫升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静脉点滴,一天两次;替硝唑200毫升(含替硝唑0、8)静脉点滴,一天一次。术后两天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腹部刀口恢复良好,消化道排气,流质饮食。术后第三天,病人述左手背部肿痛,查左手背部两处输液部位轻度红肿热痛,直径约3-5 cm,相近指关节轻微肿痛,报告医生,医嘱:左手背部30%-50%硫酸镁湿敷,输液继续,改换右手。术后第四天,病人左手背部、腕关节及指部高度肿胀,红肿疼痛,皮肤颜色渐深,呈弥漫性加重,指、腕关节活动受限。右手背部也出现相同的反应,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此时病人十分紧张,害怕肢体坏死致残)。情况严重报告院部,院部请外院专家会诊,专家意见:病人对药物过度敏感,药物刺激引起,停输液;继续硫酸镁湿敷;喜辽妥软膏外用,和硫酸镁交替。病人情况特殊,实属罕见,所以护理部非常重视,护士长亲自为病人按时湿敷和涂药,经过三天的治疗,病人左手逐渐消肿,一周后完全痊愈。右手也经过了高度肿胀期,逐渐消肿痊愈,病人满意出院。

    作者:滕培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双语教学的反思

    通过对所在学院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开展双语教学进行剖析和反思,找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旨在为双语教学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段微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于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何意义。方法:选用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常规组和对照组各60例,护理人员通过病情变化、服药情况、睡眠、复诊、生活护理等几方面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病情程度、复诊率大大提高,复发率降低。结论:电话回访符合患者及家属的需要,增强医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孙丽萍;孙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慢性肺心病中的作用

    慢性肺心病属于中医肺胀的范畴,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病久势重,肺气郁滞,导致血脉瘀阻,痰浊阻肺。临床表现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心悸痰多,时轻时重。久治不愈,则见面色晦暗,唇甲发绀、颈静脉怒张等。如《丹溪心法·咳嗽》说:“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提示肺胀的病理基础是血脉瘀阻,痰浊阻肺。因此本报道以活血化瘀、宽胸理肺为治疗原则,改善微循环、改善呼吸,调节机体免疫力,降低肺动脉压,自拟活血化瘀,宽胸理肺汤治疗肺心病,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长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药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探讨

    目的:为了探究中医药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采用控制对照法,首先收集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内本院所接受治疗的患者,共80例,把其随机分作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每组各40人,对照组采用口服甲硝唑加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而实验组采用口服自拟中药汤和甲硝唑以及左氧氟沙星治疗。对两组进行对比观察,记录各组情况以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加入中药进行辅助治疗的实验组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证明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加入重要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率。并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李玉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欣母沛用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欣母沛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我院妇产科诊断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96例,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欣母沛。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47/48)远远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1.9%(38/48),且统计学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显示无差异(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可观,副作用小,安全实用。

    作者:曹云芬;左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龄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龄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以在本院诊治的高龄胆结石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分组护理,观察组行干预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胆结石患者围术期实施干预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金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B超监视在高危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B超监视在高危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到2013年9月选择我院进行人工流产的高危产妇64例,人工流产的孕囊排出后,即刻经直肠超声观测底蜕膜血流的情况并记录。结果:经过超声观察,Ⅰ型56例,Ⅱ型6例,Ⅲ型2例。而经过复查判断,B超监视在高危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判断流程效果的有效率为96.9%。结论:B超监视在高危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能早期预测流产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沙尼亚·库尔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简易执行医嘱提示卡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执行医嘱提示卡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士应用执行医嘱提示卡执行医嘱工作制。比较执行医嘱提示卡工作模式前后病人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结果:应用执行医嘱提示卡工作模式后病人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均较应用前提高,应用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执行医嘱提示卡不仅使病人得到实时、有效的护理,而且减轻护士劳动强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案例教学法在超声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超声医学是现代影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疾病诊断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超声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学习专业的超声医学知识外,还需要学习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相比于传统的超声医学教学通过理论教学结合PBL教学,案例教学时根据真实的事件进行的模拟,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发生问题的分析以及处理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作者:叶桂宏;杨红;郭盛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分娩期心理干预加饮食护理对减少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娩期心理干预加饮食护理对减少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013年两年2200例住院临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10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产科模式指导分娩护理;干预组采取心理疏导加饮食护理模式指导分娩,对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阴道自然分娩率高且产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率2.91%,而干预组为1.73%,观察组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期心理干预加饮食护理有效降低了由于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促进了母婴健康与安全,提高了分娩质量。

    作者:吉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0例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50例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经验。包括对50例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分析了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认为加强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有助于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曹瑜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时采取各种护理方法,包括有牵引、理疗、按摩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结果:38例患者经过治疗和康复护理,治愈20例、好转17例、无效1例,有效率97.4%。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合理地实施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达到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弹及治愈的目的。

    作者:武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科住院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状况探究

    目的:对我院老年科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找出相关营养风险,营养风险与营养支持以及与营养风险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探讨。方法:对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30例老年住院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法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结合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和血清清蛋白以及前清蛋白对患者进行营养不足评估。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年龄越大,发生营养风险的几率越高。结论:在医院老年科住院患者中,患者存在较多的营养风险以及营养不足情况。此外,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其发生营养风险的几率也在增加。并且老年科中,营养支持不足以及滥用情况均存在。

    作者:刘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