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希红
目的:探讨盆腔炎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00例盆腔炎患者使用中西药序贯保留灌肠辅助微波理疗治疗的资料,抗菌素灌肠,阿奇霉素0.5g+庆大霉素16万单位+10%葡萄糖10ml+替硝唑100ml,行保留灌肠,5天为一个疗程.然后康妇炎胶囊灌肠,康妇炎胶囊10粒将药末取出置于100ml生理盐水中,行保留灌肠,10天为一个疗程,灌肠后取平卧位,给予下腹部微波理疗30分钟,功率40W。结果:结果表明中西药序贯保留灌肠给药辅助下腹部微波理疗治疗盆腔炎效果优于口服给药,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春燕;王香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手术是治疗很多疾病的重要手段,如穿孔、大出血、肿瘤、外伤、剖宫产等都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才能完成。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和手术的场所,由于手术室的工作繁忙、变化快,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随着临床医疗的不断发展,各种疑难病症、微创、介入等手术的开展,对手术室的护士的护理流程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术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质量和效果,与患者康复快慢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及时、有效地护理可以确保手术治疗的安全,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杜绝因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收治的2309例患者手术期间进行有效地护理,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沈维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社区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探讨,目的是加强社区的卫生保健系统,拓展护理工作的只能和服务的对象方法:选取某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护理工作的具体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结果:通过对此社区的研究,我们发现社区的护理工作的确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但是也总结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为社区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结论:社区护理工作不同于医院内的护理,它存在的问题包括设施不全面、护理人员缺乏并且专业知识不够深等等方面,主要的解决措施加强社区护士的培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
作者:邱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医疗器械管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流程并严格执行。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及灭菌质量均合格,得到了医生的认可。结论:外来医疗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保证了器械质量,确保了患者安全,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海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子宫肌瘤介入性治疗是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由于创伤小,定位准确,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欢迎。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是将导管超选择插入子宫肌瘤供血动脉,注入栓塞剂栓塞子宫肌瘤供血动脉,使子宫肌瘤缺血、变性、坏死、萎缩,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8年-2012年5月对3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年龄32-53之间,平均42岁,大的治疗7厘米,30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痛经,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贫血等症状,其中7例合并有腰酸、尿频。5例无症状,所有病例均经妇科检查、盆腔B超、CT确诊。
作者:殷雪梅;刘印峰;刘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把我院于2009年1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改变情况、心理焦虑情况结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以后,治疗组患者的SAS评分改变明显下降,对照组前后SAS评分改变不明显;治疗组患者的心理焦虑率明显下降,对照组心理焦虑率改变不明显,因此对比各项结果,我们发现治疗组治疗前后护理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对照组治疗前后护理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心里焦虑状况发生,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性功能情况,因此临床上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性功能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马效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26例玻璃体手术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患者的并发症有所减少,患者术眼恢复较满意结论: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毓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茵栀黄注射液进行肌肉刺激性、血管刺激性、全身过敏性及溶血性实验,以评价其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在肌肉刺激性实验中,主要观察2只家兔注射茵栀黄注射液后48h的变化。在血管刺激性实验中,主要观察3只家兔分别连续5d注射茵栀黄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的变化。在全身过敏实验中,6只豚鼠隔日3次腹腔注射茵栀黄注射液,于首次致敏后第14d和第21d分别静脉注射茵栀黄注射液,观察30min内动物的变化。在溶血性实验中,观察本品在4h内有无溶血和聚集现象。结果:茵栀黄注射液对家兔股四头肌无刺激作用,对家兔耳缘静脉无刺激作用,对豚鼠未见过敏反应,家兔无溶血现象。结论:茵栀黄注射液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其安全可靠。
作者:武顺阳;王盼盼;梁彦杰;田京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报告一例LE-LP重叠综合症合并白癜风。患者男,16岁。头部片状脱发,舌体糜烂伴头面部躯干四肢红斑鳞屑3年,色素脱失斑1年,足部糜烂3个月入院。病理检查:臀部红斑处符合红斑狼疮;臀部红斑鳞屑处符合苔癣样皮炎;臀部色素减退处白癜风不能排除,CRP33.8mg/L、RF阴性、C3正常、C4正常、ESR110mm/h, ds-DNA正常,血常规三系红细胞3.19-3.48x109/L,ANA/ENA阴性,ASO721IU/ml,免疫球蛋白IgG1950mg/dl、免疫球蛋白IGa688mg/dl、免疫球蛋白IgM73/dl,直接免疫荧光阴性,诊断为LE-LP重叠综合症、白癜风,给予反应停、羟氯喹、帕夫林等好转出院。
作者:尔奇超;秦朝红;张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患者伤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6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管,手术中无大出血,术后无感染。结论:提高专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率。给予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的患者及时有效的气管切开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何娟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泌尿外科易感染一直以来是医务人员面临的重大课题,感染后易使病员的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容易导致医患纠纷,文章分析了易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举措与对策。
作者:秦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疾病。红细胞较正常红细胞大而且有较高的核质比,在分子水平上来说即老浆幼核。巨幼细胞性贫血常见的原因就是 VB12和叶酸的不足[1]。其症状多样,且引起的临床结果也不尽相同。本文就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进行系统性概括,以利于相关医务人员查阅。
作者:谢柏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腮腺肿瘤诊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患者的超声结果以及明确的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观察良恶性腮腺肿瘤的形态、血供、边界、包膜等情况。结果:93例腮腺肿瘤中,良性68例,恶性25例。良恶性肿瘤声像学比较在形态、包膜、边界方面有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腮腺肿瘤的Ⅱ~Ⅲ级血流强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腮腺肿瘤良恶性的判断,可以为临床医生在临床上鉴别腮腺肿瘤的良恶性提供参考。
作者:张利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我院2013年1-6月,实施对压疮的预防管理,即把好入院病人的皮肤评估关,严格考核压疮预防和压疮报告工作。我院护理部做好压疮的监控与转归工作,对压疮病人进行24小时监控。强化护士和病人家属对压疮的早期预防。通过对压疮的管理,控制压疮的发生,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充分说明对压疮早期管理措施是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办法。
作者:高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引言多数老年胃切除患者在手术前已经有基础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手术后,损伤产生的应激及进食限制,使营养物质摄入不足的状况加剧,机体的免疫力更加低下,全身不良营养状态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有可能诱发其他器官并发症,因此临床上会采取各种有效的支持方案来尽快改善患者全身营养及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避免病情复杂化。我院对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67例老年胃切除术后患者给参附注射液配合肠内营养的辅助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宋宝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我院收治1例颅内不同性质的肿瘤,第一次手术为血管外皮细胞瘤(外院报告),第二次为透明细胞软骨肉瘤(本院报告)的患者,经讨论和复习病例,两次手术均为同一肿瘤:透明细胞软骨肉瘤。1病例介绍许某,男性,43岁,2010年3月无明诱因出现全身抽搐,持续约3分钟,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行头颅CT及MRI检查,提示右额顶可见一巨大类圆形异常信号影,大小约为8.5×8.5cm 。呈不均匀等T1等低T2异常信号改变,T2/FLAIR及DWI呈等低信号,周边见小斑片样高信号水肿带,病变向上侵犯额顶部颅板,并向外突出。增强扫描上述病灶明显强化,病灶内见星芒状改变。右侧侧脑室受压明显,中线结构向左偏移。幕下小脑、脑干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印象:“右侧额顶部巨大占位病变,考虑恶性病变:1)血管外皮细胞瘤;2)恶性脑膜瘤”(图片1429及1431,见附件)。于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验报告:(右额叶)血管外皮细胞瘤(WHOⅡ型)。
作者:王恒;许军;王克强;郭建松;高林涛;黄玉兴;丁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接受PD 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中进行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98例,接受联合血管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54例。结果:152例中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的患者共计41例,占26.97%。主要并发症为上消化出血,胰漏,胆漏及胃肠吻合口功能障碍等,其中上消化道出血共计11例,占并发症总数的26.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年龄和TBil 为相关影响因素,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才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屈小勇;王毅;刘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从压疮的形成因素、预防、治疗方面综述压疮的临床新进展。方法:对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压疮发生。结果:传统治疗方法配合电疗、红外线照射治1-2期压疮;湿性愈合理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重度压疮疗效肯定。结论:湿性伤口愈合疗法优于干性疗法,可显著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章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格列美脲、格列齐特两种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40例糖尿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格列齐特控制血糖,治疗组以格列美脲控制血糖。结果:显示以格列美脲控制血糖的一组4周内降糖效果比例显著高于以格列齐特控制血糖的一组(P<0.01),提示格列美脲控制血糖效果明显好于格列齐特,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等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均有低血糖发生,少数患者出现眩晕、无力等症状,但无需特殊处理即可恢复,两组的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相似。
作者:王健;王艳;胡昌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于心率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探讨心率的控制对于血压的控制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患者,所有患者门诊测血压为正常范围,分别记录其血压及心率情况,根据心率分组,分别随访3年,记录其血压变化情况。并对近15年来于我院治疗保健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根据其既往来诊时的心率记录情况分每分钟低于80次组及每分钟不低于80次组,分别记录各组中冠心病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非冠心病)及全国死亡率情况。结果:随着心率的增快,血压增高的比例增加,并且死亡率增加。结论:心率过快,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及发展,并增加死亡率。
作者:鲁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