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双语教学的反思

段微秀

关键词:高职, 基础护理技术, 双语教学, 反思
摘要:通过对所在学院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开展双语教学进行剖析和反思,找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旨在为双语教学提供依据和参考。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啶在全醉复苏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在全醉苏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I~Ⅱ级全麻下择期手术患7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观察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35例。术前对照组微量泵静注生理盐水10ml,观察组静注右美托咪啶0.5ug/kg。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期心血管反应、躁动程度、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1-2级心血管反应、躁动及术后切口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作者:唐苏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在线血液透析滤过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对比在线血液滤过透析与常规CRRT设备在重症监护病房的使用效果,对其实际疗效与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综合评价其异同点。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分别使用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选择出效果较好的一个方面,对基层医院的治疗工作提供良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峰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8例中医治疗单纯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治疗单纯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单纯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8例,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皮牵引、功能锻炼和内服中药等中医治疗方法对其进行临床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8例单纯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中医治疗后,痊愈率为例63.8%,有效率为36.2%,总有效率高达100%。结论:中医治疗单纯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并发症少、病情恢复快,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同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麻疹的疫情动态,为预防麻疹、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报告麻疹病例1例,发病率为1.961/100万;2013年报告麻疹病例3例,发病率为4.507/100万;2014年3月20日前报告麻疹病例8例,发病率为12.018/100万。每年的发病率都高于国家消除麻疹目标1/100万。结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麻疹防控工作依然严峻,要继续提高重点人群的免疫水平,继续开展宣传教育,强化社会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柴洪文;李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CR技术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CR技术联合常规方法在肺外结核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材料和方法:所有标本均采集于在临床上疑似肺外结核的病例。我们利用齐尼氏痰涂片检查(ZNS),改良罗氏培养法(LJM)和PCR技术对匀浆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总共有182例疑似为肺外结核的标本节接受了上述三种方法的检查。其中22例经至少一种方法检测证实为阳性。PCR 技术检测出肺外结核病例多,其次是细菌培养。结论:联合使用现有的检测技术可以提高实验室对存在于临床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而PCR技术必须包含在肺外结核的诊断程序之中。

    作者:丁实;周健;毕红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术室工勤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通过对工勤人员在手术室工作中职业危害因素的相关分析,结合工勤人员自身的文化程度、流动性等特点,制定了一系列防护措施。

    作者:强亚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院针对产检孕妇心理压力的护理策略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产检孕妇心理压力的护理策略及效果。方法:将148例在我院接受产检的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孕产妇仅按常例接受常规产检即可,不采用任何护理策略,观察组孕产妇则在按常例接受常规产检的同时一并给予心理护理以缓解心理压力。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孕产妇分娩前有意向选择自然分娩的例数分别为57例(77.0%)和44例(59.5%),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77,P=0.026);观察组满意率为97.3%,对照组满意率为83.8%,组间比较以观察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P=0.034)。结论:良好的产检心理护理不仅有助于孕产妇做出自然分娩的选择,同时大大提升产检门诊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红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用于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用于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8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按照护理模式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好转所需的时间以及护理前后患儿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痊愈所需时间(31.44±3.45)d以及治疗后SAS(28.88±8.56)分和SDS(23.66±3.56)分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痊愈所需时间(56.67±5.78)d以及治疗后SAS(53.56±3.45)分和SDS(49.28±6.61)分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具有明显的临床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具有相应的价值。

    作者:韩花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4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及对孕产妇的危害,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处理规范。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与40例普通型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凶险型前置胎盘手术时间、产后出血、胎盘植入率及子宫切除率与普通型前置胎盘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在诊疗过程中,应做到早期诊断、合理期待治疗,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及产后出血抢救等环节。

    作者:陈莉婷;刘雁;刘正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问题与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在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达11.26%[1]。高血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控制比较困难,容易产生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种并发症,也是目前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2]。高血压是多基因,多环境因素疾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不利的物理及社会环境相关[3]。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仅靠药物和高精的治疗技术是不能解决的,只有通过健康教育转变人们的观念,鼓励患者参与健康维护,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得以控制和解决。

    作者:陈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非典型性肺结核X线、CT诊断与病理研究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肺结核的X线、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非典型性肺结核患者31例,分别应用X线及CT检查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相比较。结果:X线对于非典型性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为71.0%,与CT检查的74.2%无明显差异(P>0.05),X线与CT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6.8%,较单独检查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非典型性肺结核的X线以及CT表现具有多样性,将两种方式联合检查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石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及预防

    目的:讨论医院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分析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结果: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主要与年龄、糖尿病、肥胖、手术时间、切口类型等有关。结论:对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筛查,通过完善术前检查,提高机体抵抗力,降低切口长度,提高手术熟练度及无菌操作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机会,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措施,降低切口感染。

    作者:陈华庆;孙玉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生儿足跟采血的成功率

    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从2010年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采血以来的资料,2010年1月--2013年1月,共采血1856例,均为出生大于72小时,并无其他合并症的新生儿,平均体重3296g,充分哺乳8次以上的新生儿;成功1793例,成功率为96.6%,失败63例,占3.4%。因位置选择不当导致失败14例,占22.2%。因采血前准备不充分导致失败49例,占77.8%。2采血方法2.1.1采血时间在新生儿充分哺乳8次后,冬季用38℃-39℃、夏季用37℃-38℃的温水洗澡,轻柔新生儿足跟部,待到足跟部充血红润时进行采血。2.1.2采血前的准备环境:室内空气用三氧消毒机消毒30-60分钟,室内中性温度24℃-25℃,相对湿度55%-60%[2]。物品:采血卡片,无菌采血针,75%酒精棉球或棉签,无菌无滑石粉手套。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帽子、手套。2.1.3注意事项以下部位不能用于新生儿筛查采血:一是后足跟弯曲部位;二是足弓部位;三是足跟中心部位;四是水肿部位;再就是手手指部位(新生儿手指末端皮肤至手指骨之间距离1.2-2.2mm,在此部位采血易伤及骨头,局部感染和坏死是手指采血的并发症)。前三个部位采血,容易导致新生儿的神经、肌腱、韧带和软骨的损伤,造成一定的后遗症。

    作者:李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微波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微波治疗仪照射手术切口部位,而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不使用微波治疗。结果:两组腹部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用微波治疗可促进腹部手术切口愈合,有效地减少并发症,且患者无痛苦,易接受。

    作者:张宏;赵承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常见并发症处理及预防

    正确有效的应对老年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的常见并发症和采用恰当的预防措施,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PICC的使用期限,同时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路霞;麻王卉;王玉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五加生化胶囊治疗产后胎盘残留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五加生化胶囊在足月或引产后胎盘残留<3cm中的临床疗效,降低手术操作,减少患者痛苦。方法:观察组100例,米非司酮50mg口服,1次/12h,共6次,配伍五加生化胶囊6粒,2次/日,服用5天;对照组单纯五加生化胶囊6粒,2次/日,服用5天。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胎盘完全排除例数、阴道流血干净时间、阴道流血量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五加生化胶囊治疗足月产或引产后胎盘残留中明显提高了排出率,减少了出血量,增加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杨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在结核性椎旁脓肿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脊柱结核并寒性脓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116例。对经超声检查并经临床诊治及引流物细菌培养证实的脊椎结核及椎旁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椎结核116例,结合病理合并椎旁脓肿81例。临床结果表明超声显示椎旁脓肿外形不一,可呈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边界常显示不清,脓腔壁厚,早期可呈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病程较长者,内部渐呈液性暗区,其间散在细小光点或强光斑及索条状强回声,回声杂乱。诊断准确率达96.30%(78/81),误诊3例。结论:超声可显示病灶的大小和形态,并能准确地提示病灶的部位,与皮肤表面的距离,走行及与邻近腹部器官的关系及,对临床诊断和选择手术切口、穿刺引流切口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张杰;钟志华;鲁雅颂;胡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急性期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23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14例和对照组116例,对照组采取脑血管病常规护理,治疗组采取康复护理,观察护理效果,进行X2检验。结果:治疗组肌力显效36例,有效7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25%;对照组肌力显效12例,有效76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75.86%。治疗组控制能力显效20例,有效56例,无效38例,总有效率66.67%;对照组控制能力显效4例,有效20例,无效92例,总有效率20.69%。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急性期进行康复护理,肢体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常规脑血管病护理。

    作者:陈焦繁;史小景;常红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影响儿科护理临床带教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通过对影响儿科护理临床带教质量的因素分析和相关对策的实施,使学生在儿科临床实习过程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更好地促进临床教学。方法:成立带教管理小组,改进带教方法,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习大纲要求的实习任务。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达到了实习大纲的要求。结论:有效的临床带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还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解决冲突,如何从专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责任感,成为有知识、有技能、有责任感、综合素质高的卫生实用型人才。

    作者:相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

    21世纪,我国的公共卫生管理事业随着经济飞速迅猛的发展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作为公共卫生管理中一项负复杂、困难的工作,传染病预防需要得到我们的格外重视。所以本文就目前我国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情况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者:孟卓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