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秀珍
目的:分析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小儿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2例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而对照组42例予以肺炎常规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患儿总体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能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松香水中毒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例松香水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抢救治疗,7例康复出院,1例(男性)死亡。结论:松香水中毒初始症状轻,不易引起病人重视,后期极易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造成患者死亡,临床上应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尽早行血液灌流,同时还应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宗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方法:对出院病历中的500份护理文件进行检查分析。结果: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主要缺陷为:记录书写欠及时准确;体温单有缺项、连线不直、线较粗;医嘱单漏签、代签名、执行时间不准确;手术交接单不完整、字迹不清晰;护理记录单缺乏连续性、记录不完整、未体现动态变化、医护记录内容不一致、内容前后不连贯等问题。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加大护理文件的检查与管理力度,重视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和文化业务素质的培养,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消除安全隐患。
作者:李世英;钱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急性根尖周炎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常表现为较为剧烈的自发性疼痛、咀嚼痛和咬合痛,可出现患牙松动、根尖部或根分叉部的牙龈红肿,有的出现颌面部肿胀,所属淋巴结肿大,并有全身症状[1]。根管治疗术是治疗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多数儿童有牙科畏惧症[2],以哭闹、逃跑、打骂等方式来反抗治疗,在根管治疗过程中表现尤为明显,治疗过程中的疼痛体验成为妨碍牙科治疗的重要障碍之一。由于儿童患者很容易对诊疗过程产生一种焦虑和害怕情绪,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和连续性,从而增加治疗的难度,充分发挥护理干预的作用非常必要。如何高效率配合好医生顺利完成根管治疗,缓解儿童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情绪至关重要。现对我科180例急性根尖周炎患儿的根管治疗实施主动、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对实施干预前后的对比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袁隽;唐俊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在产后对产妇的护理中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妇100名,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平均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进行产后的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结果:经对比观察,实验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00.00%)、健康知识掌握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70.00%)、健康知识掌握率(52.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的护理中,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很好的改善产妇的身体状况,加快了产妇的身体恢复状况,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永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妇科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承受力,促进术后康复;另一方面还提高了妇科护士的整体素质,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程文燕;周芳菱;邹玲;林霞;谢秋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有了明显的变化,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指标没有太大的变化,治疗前后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2+阻滞剂结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不仅安全可靠,而且对脂质代谢和血糖没有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其中子宫黏膜下肌瘤占10-15%,常常导致月经过多、子宫异常出血、不孕及流产等等,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宫腔镜下电切手术及激光术在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经过对我院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183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分别采用宫腔镜术中催产素液局部注射治疗及激光治疗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马慈;田香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甲氨喋呤肌肉注射配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宫外孕病例36例,其中住院病人12例,门诊随诊病人24例,用药前作血常规及血的生化检查。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8例,其中A组在无异常后甲氨喋呤0.4mg(kg·d),肌肉注射,1次/d,共5d,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50mg,2次/d,共6d,同时给予对症治疗,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以及腹痛,阴道流血情况。并对两组定期复查血,尿HCG。根据血β-HCG及尿HCG的结果,必要时重复给药1次。结果:A组治愈率77.8%(14/18),B组治愈率94.4%(17/18)。B组患者B-HCG转阴时间、平均住院日均短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喋呤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成功率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评价。方法:2010年7月-2013年12月,将此期间选取的72例急性脑出血住院病人按入院先后分成康复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采用Fugl-Meyer、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法对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20天时进行评定。结果:2组康复干预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显著性(P<0.05)。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上对照组也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2组康复前肌张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康复后2组肌张力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病人的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程梅;石传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调查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和面谈方式;对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院内分泌科2013年10月?2014年3月43例住院病人及家属进行单独问卷和面谈,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成员的健康状況,对饮食治疗重要性的了解程度,营养学的相关基本知识。结果:30%的患者不能保证按时就餐,甚至认为吃得越少越好,15%的患者一次进餐过饱,15%的患者有吸烟、喝酒的习惯,吃刺激食物过多。选择食物误区较大,常见问题如患者不了解如何正确控制饮食及其意义,不能正确的选择对疾病有益的食物。60%对等值食物交换法不了解,30%使用《食品交换表》不正确。结论:合理的饮食指导与有效的饮食控制,保证每日摄入营养的比例合理,有利于血糖的控制,提高糖尿病结合治疗效果。
作者:鲁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520例老年冠心病病人实施出院健康教育,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52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0人,观察组在出院时进行三次以上的健康教育,出院后每月进行两次以上的随访。对照组只是在出院时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不再干预。结果:未进行出院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的老年冠心病病人服药依从性明显下降。结论:通过对出院后老年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干预,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明显增强,有效地降低了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猝死率。
作者:白广芝;张疆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非绞窄性小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非绞窄性小肠梗阻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3例,接受普通鼻胃管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接受经鼻腔肠梗阻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保守治愈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非绞窄性小肠梗阻,可以有效提高保守治疗的治愈率,让患者在更短的时间内症状得到缓解,早日出院,降低治疗费用,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袁伦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麻疹的疫情动态,为预防麻疹、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报告麻疹病例1例,发病率为1.961/100万;2013年报告麻疹病例3例,发病率为4.507/100万;2014年3月20日前报告麻疹病例8例,发病率为12.018/100万。每年的发病率都高于国家消除麻疹目标1/100万。结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麻疹防控工作依然严峻,要继续提高重点人群的免疫水平,继续开展宣传教育,强化社会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柴洪文;李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血管造影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对80例脑血管造影患者进行状态焦虑量表(SAI)测评,根据患者焦虑情况实施心理干预。结果:通过对脑血管造影患者进行有效心理干预,干预组SAI值由心理干预前的(56.07±7.47)分减少到心理干预后的(45.35±2.41)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减轻脑血管造影患者的焦虑,有利于脑血管造影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周利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嘉尔嘎勒赛汉镇中心卫生院对该地区农牧民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嘉尔嘎勒赛汉镇中心卫生院治疗的150名行人工流产妇女在手术前后进行基本问卷调查,然后根据住院单双号将其划分为流产后计划生育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流产后给与计划生育服务,对照组给与常规人工流产服务。一年后,对本文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重点调查避孕节育有关知识的知晓率、避孕器具以及避孕药物使用正确率以及再次非意愿妊娠情况等等。结果:干预组避孕器具以及避孕药物使用正确率(88.1%)明显高于对照组(57.3%),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嘉尔嘎勒赛汉镇农牧民妇女避孕节育有关知识的了解,引导其采取避孕措施,减少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率,增强农牧民妇女身体健康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姚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药物相互作用包括中西药的相互作用及西药相互作用。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合理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内容。中西药配伍,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中西药配伍,有些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有些却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反应,而中西药的配伍禁忌在临床上却重视不够,常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中药使用中的安全性问题,存在中药无毒或毒性小的偏见、有效成分不清楚,重复用药、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不当、中西药配伍不合理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证。结果与结论中药安全性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更为我国大力发展传统中医药医学设置了障碍,为使国药继续焕发生命力,医护人员应提高安全意识,恪守合理用药原则,使中、西药真正安全、有效。
作者:熊新荣;熊新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好发年龄在50岁之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
作者:娄纯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股骨近端骨折患者74例,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取PFNA内固定术,对照组采取DHS内固定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情况、治疗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结论:DHS和PFNA内固定术均可有效治疗股骨近端骨折,而PFNA内固定术创伤小,促进患者较快康复,固定牢固,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尤其是老年患者。
作者:刘香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的实际疗效。方法:分析74例哮喘患者,均分至中西结合组和对照组。对37例中西结合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手段,对照组患者(氟替卡松气雾剂)普通西医治疗。结果:中西结合组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普通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高达94.6%(35/37),且无不良反应、无复发。结论:与普通单纯西医治疗小儿哮喘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总有效率高、副作用小。
作者:李洪斌;蒋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