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玲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抑郁患者护理特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3年重症肌无力抑郁患者38例护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心理评估,健康教育及抗抑郁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重症肌无力抑郁患者病情缓解。
作者:何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措施,掌握正确的护理及观察要点,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抢救资料。结果: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与护理,19例患者抢救成功,其中1例死亡。结论:护理人员应具有恶性心律失常的紧急判断能力,娴熟掌握各种心律失常的抢救程序及用药特点,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和保养,及时反馈信息予医师,配合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许洁;刘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选择剖宫产的患者,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情况及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为6.0%(3/50),满意率为94.0%(47/50),对照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为14.0%(7/50),满意率为78.0%(39/50),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伍慕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治疗单纯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单纯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8例,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皮牵引、功能锻炼和内服中药等中医治疗方法对其进行临床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8例单纯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中医治疗后,痊愈率为例63.8%,有效率为36.2%,总有效率高达100%。结论:中医治疗单纯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并发症少、病情恢复快,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同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对患者实施围产期临床护理。方法:对我辖区医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期间发生产后出血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积极找出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实施围产期护理。结果:经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导致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为宫缩乏力。结论:临床上,要对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及时的分析,并找出相关原因。然后对患者在产后的出血量进行有效、正确的评估,同时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抢救和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出血的几率。
作者:张永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科收治的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7 d。结论:在治疗中应及时应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雾化吸入等;护士应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操作技术,能迅速、准确、熟练地进行每一项操作。避免反复穿刺增加患儿痛苦。
作者:杨忠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患儿应用护理干预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诊的6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儿予以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儿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70.00%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减轻患儿的痛苦,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韩花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黄体酮胶囊与米非司酮胶囊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以5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黄体酮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FSH、LH、E2和P,以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组有效率88%,高于对照组组64%(p<0.05)。治疗后,治疗组组的FSH、LH、E2、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可提高有效率,且副作用较小。
作者:彭再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儿童多动症,即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医学界迄今尚无定论,有人认为与患者出生前后的轻微脑损伤、多种基因遗传以及代谢障碍等有关。医学专家认为针灸对治疗该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曲华;魏益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饮食调节干预泌尿系结石复发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5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患者,对照组遵循患者饮食习惯,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干预,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24例患者护理满意,4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96.6%;对照组有19例患者护理满意,5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82.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对于控制泌尿系结石复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可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许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需进行血液透析的肾衰竭住院患者34例,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全程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心理状况、营养状况、水肿减轻程度的舒适感、体重、活动耐力及体温等感官与客观情况,然后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对所有血液透析肾衰竭患者进行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况、营养状况、水肿减轻程度的舒适感、体重、活动耐力及体温等感官与客观情况均良好,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加强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过程的全程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激发患者的积极治疗心态,配合临床医师用药,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率。
作者:陈芳;陈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文章主要围绕小儿脑电图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分别介绍了其在缺氧缺血性疾病、癫痫以及颅内出血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以及脑电图表现,然后分析了脑电图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动态脑电图、数字化视频脑电图以及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出现及其优点。
作者:王小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检测比较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和尿液中N端末-钠尿肽原(NT-proBNP)的水平,探讨尿液中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变化规律,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尿液中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尿液中NT-proBNP可否作为心力衰竭的一个新的独立标记物。结果:1.CHF和对照组NT-proBNP水平的比较:CHF组血和尿中NT-proBNP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01);尿NT-proBNP水平与血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898,p<0.001)。2.随心功能的恶化,尿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尿NT-proBNP与NYHA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p均<0.001),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01)。结论:尿NT-proBNP在检测CHF中与血NT-proBNP具有相似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提高床旁心电监护仪规范使用的方法。方法:应用品管圈活动优化床旁心电监护仪使用流程。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床旁心电监护仪的规范使用率明显提高,圈员们综合素质也大大提升。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床旁心电监护仪的规范使用有显著成效。品管圈作为科学的管理方法,值得推荐。
作者:廉赞洁;薛晓梅;朱丽萍;赵霞;马昱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月经过多主要是由脾虚、气虚两大原因引起,文章对本院28例月经过多的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西医治疗组与中医治疗组各14例,中医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方法,目的是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月经过多的治疗效果。经过临床观察,补中益气汤对治疗月经过多有良好效用。
作者:郭太录;冯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不典型化脓性骨髓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58例不典型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寒战、发烧、患病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的症状,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中毒表现,我院对这些患者实行X线和CT诊断,现对58例患者的病情资料与诊断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58例患者的治疗方法来研究不典型化脓性骨髓炎的CT诊断价值。结果:根据病理进行检测知58例患者中有4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11例急性骨髓炎患者,再使用CT诊断,3例出现误诊。结论:在使用X线检测的基础条件上,再辅助使用CT诊断不典型化脓性骨髓炎疾病,能有效的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的几率。
作者:于山;林眀;刘伟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人工流产是临床处理计划外妊娠、先天性畸形、遗传性疾病等的主要补救手段,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痛人工流产是在对孕妇实施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人工流产术,手术过程中无痛感,大大缓解了孕妇的恐惧感。对子宫损伤小,术后出血量少,利于身体恢复,相较于传统人工流产术痛苦更小。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更倾向于选择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针对传统和无痛人工流产术式选择对重复流产的影响,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毛翠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上消化道出血中仅次于消化性溃疡,是门脉高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病人生命。近年所广泛开展的内镜下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套扎术是以内痔弹性橡胶圈结扎原理为基础,采用皮圈结扎食管曲张静脉,经机械作用使血管闭塞,从而达到止血和预防止血的目的。以往有胃内灼烧感或闻及腥味等不适,继而出现呕血、心悸、头晕、出冷汗、四肢发冷、血压下降及循环衰竭。术前准备(1)术前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脉搏、神志等生命体征的稳定,并完善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尿分析、凝血相等相关检查,肝功,并交叉合血备用。(2)指导患者术前6-8h禁食,术前2~3d 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以减少肠道氨的产生,预防术后肝性脑病;术前1d 生理盐水清洁灌肠,或食醋溶液灌肠能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3)遵医嘱给予抗炎抗感染治疗,并指导病人安静休息,探视人员不宜过多,护士在护理操作中也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以预防感染的发生。(4)在患者右上肢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保持输液通畅,以备术中大量输液、输血用,对外周血管不理想的病人采用颈静脉插管。(5)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于肩下和膝下均垫一软枕,并适当约束四肢。(6)给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可以有效提高其血氧饱和度,减少心肺意外的发生[8]。(7)配合麻醉医生操作,严密监护患者,若发生紧急情况,立即抢救。
作者:董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心血管疾病。心源性休克[1](CS)是指由心室泵功能损害而导致的休克综合征,是心泵衰竭的极期表现。CS 是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随着急诊介入技术发展以及CCU的建立和完善,AMI合并CS住院死亡率有所下降。
作者:李喜艳;韩丽华;王振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腔隙性脑梗塞扩管治疗与扩管扩容联合治疗疗效的比较,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将82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分成两组,第一组使用两种血管扩张剂,第二组使用一种扩容剂和一种血管扩张剂,治疗后24小时和两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第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第一组,加重病例数少于第一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腔隙性脑梗塞扩管扩容联合治疗优于单用两种扩管药物。
作者:岳志坚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