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英;钱静
目的:探讨早产儿眼底照相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和新生儿科及眼科门诊部符合ROP筛查的586例早产儿用应用RetcamⅢ进行眼底照相筛查的护理。结果:共筛查出ROP患儿56例,占9.56%,其中含AP ROP 1例。筛查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护理能协助医生完成检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强调护理工作在操作中的重要性。
作者:肖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调查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可行措施。方法:向剖宫产术后5天的产妇发放问卷,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多数产妇在入院前、规律腹痛前即决定剖宫产;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主要原因:为了胎儿的安全,畏惧疼痛等。结论:孕妇决定剖宫产与其年龄、文化程度有关。
作者:夏厚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减少静脉输液时护士手部细菌污染的方法,提高护士手消毒的效果。方法:让30名护士依次在三种不同的管理监督条件下进行静脉输液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研究者对护士的手部进行现场采样,并将采样进行细菌菌落数培养。结果:三种工作条件各进行30次采样,采样检测结果条件一护士手部细菌菌落数为3.97±2.91cfu/cm2,条件二护士手部细菌菌落数为23.87±16.68cfu/cm2,条件三护士手部细菌菌落数为5.13±3.76cfu/cm2,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采样的检测结果进行检验,结果三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种条件下护士手部细菌菌落数不同,在临床工作中可以采取多种管理方法减少护士手部细菌菌落数,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杜粉静;郑鸽之;高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法下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以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非手术疗法加以治疗,总结对其护理要点。结果:经过护理,57例(95%)的患者及时恢复,有3例(5%)的患者病情有所加重,经过积极对症治疗也及时痊愈。结论:对待非手术疗法下治疗的急性胰腺炎,应该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
作者:孔凡萍;林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520例老年冠心病病人实施出院健康教育,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52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0人,观察组在出院时进行三次以上的健康教育,出院后每月进行两次以上的随访。对照组只是在出院时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不再干预。结果:未进行出院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的老年冠心病病人服药依从性明显下降。结论:通过对出院后老年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干预,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明显增强,有效地降低了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猝死率。
作者:白广芝;张疆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现代临床医疗水平发展,医院检查侵袭性操作增多,肿瘤患者的放化疗治疗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医院感染发生率升高且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发生了变化。院内感染增加不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且使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为了探索医院感染的各种因素,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作者对新疆阿克苏市主要两所公立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和第二人民医院11625例出院患者院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收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和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0月1日-2012年9月30日的全部出院患者11625例,其中男性6028例,女性5597例,>60岁7543例,<60岁4082例,平均年龄55.6±13.4岁。
作者:刘艳;薛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循证药学应用于药学信息咨询的过程和效果。方法:于2011年6月至2013年在我院运用循证药学方式来进行药学信息咨询工作的开展,对其整个过程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运用循证药学方式开展药学信息咨询工作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探讨,进一步探讨适合我院发展的循证药学模式。结果:通过循证药学模式的有效利用,能够实现在临床药学咨询和服务过程中,实现从发现临床药学问题、寻找资料和证据、证据和资料进行评价和总结分析、实施循证药学模式等不同工作内容实施全面且系统的工作管理,从而有助于临床中制定正确的药物治疗方案。结论:运用循证药学方式开展药学信息咨询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水平,不断地优化医院的药学信息咨询工作模式,更好地推动我国临床药学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闫峰;朱玉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初血液被细菌污染的机率,探讨去除初血液是否能够降低机采血小板产品的细菌污染率。方法:选取来我中心进行机采血小板捐献的3500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留取其机采过程中初血液的第1个15ml和第2个15ml全血样本分别进行细菌培养。结果:第1个和第2个15ml全血样本分别有15例和2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分别为4.28‰和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2个15ml比较第1个ml全血样本细菌污染率下降86.67%。结论:去除采集过程初15ml全血可以有效降低血小板制品的细菌污染率。
作者:肖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及亚低温联合治疗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早期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基础上接受亚低温联合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好转,观察组SaO2、PaCO2和PaO2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相比,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方案更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且预后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劳可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宫颈癌发病趋于年轻化,患者对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是近年来宫颈癌保守性手术领域中令人振奋的新进展,在宫颈癌治疗历史上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其大的优势是既治疗宫颈癌又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和女性特征。文章就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手术疗效、肿瘤结局和生育结局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薛宏(综述);张轶清(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校毕业的学生在三级医院实习的机会越来越少,自2000年以来,中职学校的学生都会在二级医院实习。随之而来的还有外地实习生也越来越多。近十年来,我院也接受了不少的实习生。现将在急诊工作这几年带教实习生体会总结如下:1注重入室教育,适应环境在实习生首次进入急诊室,带教老师应热情主动介绍自己和科内环境,科室制度,尽快消除实习生的陌生感。带教护老师既要象老师般严格要求实习生,按规范做好每项操作,又要象妈妈班温柔的关心每位实习生,使得90后实习生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平稳度过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过渡阶段。适应从家里被家长们百般呵护到为患者服务的转变,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全心全意护理他人的转变。
作者:陈一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妇科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承受力,促进术后康复;另一方面还提高了妇科护士的整体素质,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程文燕;周芳菱;邹玲;林霞;谢秋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的安全状况和麻醉处理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方法:使用国内外搜索引擎,用关键词查询,下载文献全文。结果:下载文献32篇,摘选相关重要国外文献13篇、国内13篇进行总结。结论:在PVP术中,循环和呼吸不良事件时有发生,尽管在麻醉方法的选择上仍有很大争议,但麻醉医师的参与是客观趋势,对保证患者的安全性、舒适性至关重要。
作者:王小平;冯鹏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93例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9例,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得到95.9%的护理有效率,对照组得到79.5%的护理有效率,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后,减少患者的病痛以及并发症的出现,有利于较好的术后恢复。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作者:何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临床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1年1月-2012年7月采用腹腔镜手术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的临床指标与麻醉起效、持续时间。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前后的BP、HR、SpO2数值变化频率高于研究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法,能够有效进行手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与安全性,适用于临床手术的发展需求。
作者:张笑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正确有效的应对老年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的常见并发症和采用恰当的预防措施,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PICC的使用期限,同时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路霞;麻王卉;王玉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教育已是卫生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但由于健康教育尚无成熟的规范,本文提出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了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肖新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34例行ONXY胶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护理方法及疗效。结果:1例出现术中脑血管痉挛,经积极解痉治疗后好转,1例动静脉畸形术中破裂出血改行开颅手术后遗留偏瘫,其余患者术后无远期并发症,平均术后4.5天出院。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脑动静脉畸形效果显著,加强精心护理,采取一些特殊的护理措施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李熳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治疗,利奈唑胺在临床上对于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院内革兰氏阳性菌感染老年患者纳为研究范畴,将60例老年患者按照所用药物分为两个组,进行万古霉素静脉注射治疗或者利奈唑胺静脉注射治疗,并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评估。结果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评价可以明显看出20例使用利奈唑胺的老年患者的治疗后评价结果可喜,同时,在治疗后,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要低于万古霉素。结论利奈唑胺治疗院内老年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是相当乐观的。
作者:黄木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