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外科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的心理研究及干预

敖文丽

关键词:留置导尿, 心理调查, 干预措施
摘要:目的:研究外科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的心理,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采取好的方法,满足患者的意愿,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15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并采取干预措施。结果:150例患者全部愿意接受麻醉后导尿。结论:开展外科手术病人麻醉后留置导尿,既降低病人对插尿管的应激反应,防止因留置导尿所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又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是患者的心声,也是护理发展的趋势。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権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中若干问题的商

    鼻中隔偏曲为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即鼻中隔偏离中线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局部突起,凡偏曲妨碍生理功能,具有临床症状、体征者,即有手术指征[1]。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在耳鼻咽喉科得到推广和应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已成为鼻中隔偏曲治疗的主要术式。三线减张法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已广泛应用[2],较之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或鼻中隔矫正术,手术只切除少部分偏曲的软骨或骨,即可达到鼻中隔成形,具有创伤小,在纠正偏曲的同时尽量保留鼻中隔固有的结构的特点,并可达到扩大手术操作视野和解除鼻窦引流障碍的目的。虽然手术简单,但目前仍然缺乏规范化。本文结合近十余年来的鼻内镜手术摸索、积累的经验,就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李东洙;修世国;邢东升;张雪;张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CR技术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CR技术联合常规方法在肺外结核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材料和方法:所有标本均采集于在临床上疑似肺外结核的病例。我们利用齐尼氏痰涂片检查(ZNS),改良罗氏培养法(LJM)和PCR技术对匀浆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总共有182例疑似为肺外结核的标本节接受了上述三种方法的检查。其中22例经至少一种方法检测证实为阳性。PCR 技术检测出肺外结核病例多,其次是细菌培养。结论:联合使用现有的检测技术可以提高实验室对存在于临床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而PCR技术必须包含在肺外结核的诊断程序之中。

    作者:丁实;周健;毕红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低剂量CT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对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40例肺结核疑似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低剂量CT扫描组120例,常规剂量CT扫描组120例,对两组诊断符合率、误诊率,以及检查辐射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剂量CT扫描组,肺结核检测阳性者共120例,检出率为100%,其中确诊为肺结核患者共84例,诊断率为70%;常规剂量CT扫描组,肺结核检测阳性者共104例,检出率为86.6%,其中确诊为肺结核患者共72例,诊断率为60%。结论:低剂量CT扫描对肺结核检出率及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CT扫描,对肺结核的诊断较为准确,其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目的: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是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原因,提出产后出血的急救治疗措施及预防护理措施对28例产后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显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约占产后出血的64.2%其他因素的产后出血也占一定的比例。结论:针对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做好预防措施,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有效及时的抢救与护理才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周凌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不同部位静脉采血及输液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适合2岁以下小儿静脉采血及输液的方法。方法:选择2岁以下的小儿200例,分成头皮静脉组和大隐静脉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儿采血成功率、输液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结果:头皮静脉组患儿采血成功率、输液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大隐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岁以下小儿适合选用头皮静脉采血及输液。

    作者:张春梅;刘绍芳;王建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哌拉西林/他挫巴坦治疗术后腹腔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挫巴坦治疗术后腹腔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术后腹腔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环丙沙星及甲硝唑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哌拉西林/他挫巴坦静脉滴注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x2=,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哌拉西林/他挫巴坦治疗术后腹腔感染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高效清除细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

    作者:沈文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选择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老年高血压患者170例。由随机数表法完成所有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分组。设为E1组(观察组85例)与E2组(对照组85例)。E1组:贝那普利+氨氯地平给予治疗;E2组:贝那普利给予治疗。对比E1组与E2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在患者血压下降程度方面,E1组优于E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E1组高于E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选择贝那普利+氨氯地平给予治疗,在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方面,表现了重要的意义。

    作者:常富斌;马兴军;程秀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4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之上加上舒适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治疗的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情况、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信任度和纠纷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0%,术后并发症率为20.00%,家属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75.00%,信任度为70.00%,以及纠纷发生率为5.0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50%,术后并发症率为4.50%,家属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4.50%,信任度为95.00%,以及纠纷发生率为0.50%,两组结果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以及运用。

    作者:仇海燕;董敏;陈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80例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高尿酸血症除了能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和肾结石以外,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预告因子[1]。大量文献证实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密切相关。目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西药主要有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如别嘌醇、苯溴马隆等,这些药物均有一定的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2],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笔者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内分泌科门诊,选择符合2型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共80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12例。年龄36-68岁,病程2-9年,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7例,对照组40例,男性35例,女性5例。

    作者:张霞;苗林艳;张凤;李伟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脊柱外伤的临床应用

    本文收集了行螺旋CT薄层扫描三维成像并经临床证实的18例脊柱外伤资料,并就其临床价值进行讨论。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5-63岁,平均35岁。骨折部位:胸椎骨折8例,腰椎骨折10例。单纯屈曲压缩性骨折10例,爆裂性骨折7例,撕脱性骨折1例,合并附件骨折5例,伴椎管狭窄者7例。

    作者:张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眼部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患者的眼部特征。方法: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后确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65例,男女比例为1:1.2,小年龄为16岁,大年龄为70岁,常见于20~50岁。依据患者的不同发病方式,可以分为急性起病(2d以内)、亚急性起病(2d~1个月)、慢性起病(1个月以上)三组,观察分析他们眼部以及全身的表现特点与检查的关系。其中60位患者在确诊并且治疗后有将近1年的随访观察。结果:120例患者里面以眼部病症为首发的为25例,占22%;具有眼部病症和其他病症的为40例,占33%。非眼部病症作为首发的为50例,占44%。各组患者之间首发症状并不存在显著地统计学意义。常见眼部症状表现为视觉模糊和视力下降,占眼部异常为主的85%.常见眼部体征是视盘水肿,占本组患者比例为48.1%.60例随诊患者当中,有15例患者因为视神经萎缩出现了视力严重的减退,占随访总数的25%。眼部变现情况都与CVST所引起的颅内高压有一定关系。结论:CVST患者群体中有1/3具有眼部症状;约1/5患者以眼部症状作为首发表现。视力状况下降、视盘水肿作为常见表现。对于原因不明的颅内压增高患者应时刻警惕CVST。

    作者:范太根;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婚前性行为状况调查报告与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我国女性对婚前性行为也随即逐步开放起来。本文通过对6982例初婚女性中婚前性行为状况的调查,探讨婚前性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13年1月~12月在我所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6982例初婚女性。1.2方法按照卫生部“婚前保健规范”制定统一印发的“女性婚前医学检查表”,逐项询问病史及进行体格检查。2结果2.1一般情况6982例行婚前医学检查的女性均无婚育史,大年龄36岁,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24.3岁。有婚前性行为6918例,占受检人数的99.08%。未婚先孕2586例,发生率为37.04%。有人工流产史1329例,占受检人数的19.03%。妇科生殖系统疾病(阴道炎、附件炎和外阴炎)236例,占受检人数的3.38%。性病6例,其中梅毒5例,尖锐湿疣1例,占受检人数0.09%。6982例拟婚女性中农民4862例,占69.64%,干部及工人1327例,占19.01%,其他职业793例,占11.3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5019例,占71.88%。由此可见,本组资料接受婚检女性中农民占绝大多数,且学历低者较多。

    作者:龚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型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一例报道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一例1型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主神经测试试验观察各种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左室舒张功能降低为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主要表现之一。结论:不同类型的自主神经测试试验方式也不同,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率至少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

    作者:周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放化疗联合治疗复发性结直肠癌临床观察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3位。每年全球约有120万例患者确诊为结直肠癌,2009年美国约有146970例新诊断病例,大约49920例死于该肿瘤。结直肠癌也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5.0%[1]。通常外科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但经根治性手术切除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后,局部晚期(T3-4,或有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仍占1/3左右。对于复发性结直肠癌的治疗,因手术难以将其完全切除因而更多地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本研究分析了我科近年来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复发性直肠癌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天民;吴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LEF(来氟米特)对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64例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激素疗法。对照组加用CTX(环磷酰胺);治疗组加用LEF。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治疗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②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LEF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具有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作者:刘敏;丁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6颗患牙进行根管消毒的对比分析

    目的: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消毒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有根管治疗指征的患牙56颗,将56颗患牙分为A组和B组,两组都是二次完成根管治疗。A组患牙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内封药消毒,B组患牙采用甲醛甲酚棉捻根管内封药,7天后首次复诊。结果:A组疗效优于B组。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比甲醛甲酚棉捻消毒效果更佳。

    作者:胡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绝经期女性对补充雌激素的认识

    我国妇女平均寿命75.25岁,绝经平均年令49.5岁,也就是说绝经后的生存期占一生的1/3时间甚至更多。绝经后由于卵巢衰退,雌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的不适症状需要雌激素的补充得以缓解。通过我校100例绝经期女性对补充雌激素的认识,旨在引起医生对这方面工作的加强以及更年期女性能自觉地对自身健康状况有一个较正确的评估,促使其通过正确的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作者:杨安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采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

    目的:本文就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8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采用博利康尼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指标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动脉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应用于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香田;张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科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于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有效的减轻了患儿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方便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能够极大的降低儿科患者对穿刺出现的恐惧感,减轻了患儿家长因穿刺困难而产生焦虑和心里压力,也会使患儿及其家属提高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方面和满意程度,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也减轻了护士临床的工作量。

    作者:张光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CT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对腔隙性脑梗死的CT诊断价值,提高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腔隙性脑梗死的CT表现。结果:发现腔隙性病灶150个,单发病灶60例,多发病变33例。腔隙灶直径为5~15mm,以10mm腔隙灶为主,由于病灶小,无占位效应。结论:CT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祖丽菲亚·买买提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