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民;吴静
目的:研究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患儿。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分析患儿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34例患儿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中有28例患儿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旦发现患儿存在支原体感染症状,要尽早入院诊治。采用阿奇霉素对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有利于取得显著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赵敏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92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其中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PC组)治疗42例,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GC组)治疗50例。结果:PC组和GC组疾病控制率(DCR)为73.8%及70.2%(P>005)。P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GC组。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的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患者耐受性更好。
作者:蒋一雅;庄志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外科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的心理,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采取好的方法,满足患者的意愿,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15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并采取干预措施。结果:150例患者全部愿意接受麻醉后导尿。结论:开展外科手术病人麻醉后留置导尿,既降低病人对插尿管的应激反应,防止因留置导尿所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又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是患者的心声,也是护理发展的趋势。
作者:敖文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加局部中药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70例,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进行治疗;乙组患者72例,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加局部中药外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腕部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因治疗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加局部中药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好,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效改善患肢腕部功能恢复,无不良反应,适宜临床广泛应用治疗。
作者:吴登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闭孔疝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3年7月诊断明确的5例老年女性闭孔疝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例患者均经剖腹探查手术,有2例术前诊断明确为闭孔疝,误诊为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肠穿孔1例,阑尾周围脓肿1例,误诊率为60%;疝内容物均为小肠;其中4例行肠部分切除及肠吻合术,1例行肠楔形切除修补术,术中均行患侧闭孔疝修补关闭术。术中1例死于酸中毒及休克,其余4例术后无一发生肠瘘等并发症,住院时间为18-24天,平均20天,治愈出院。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无复发。结论:对瘦弱、多产的老年女性若反复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应高度人警惕闭孔疝,及早行腹部和盆腔CT以明确诊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尽早行手术及对症处理以降低闭孔疝患者的肠切除率和病死率,在临床中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陈勇;杨丰帅;周厚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因素、微生物感染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常常由于血糖控制不理想并发症会波及全身各个系统,特别是眼、肾、足及心血管等器官严重并发症而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张玲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2013年护理专业护生的临床实习情况,结果:反映出临床实习过程中影响护生实习效果的主要问题有两方面,医院和护生。结论:护理专业是较强的实践专业,临床护生实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必须针对问题提出对策,积极进行改进,才能保证护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成为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韩秀丽;赵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联用治疗早期严重类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早期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患者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的甲氨蝶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进行观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在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等的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联用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英;于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30例新生儿硬肿症的观察,分析新生儿硬肿症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30例新生儿硬肿症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出院。无肺出血、心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急性肾衰竭等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结论:加强新生儿硬肿症的观察与护理,有助于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提出了新生儿硬肿症的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
作者:夏海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本科外国留学生见习带教中的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在我科见习的36名三年级外国留学本科见习生随机平分为2组,实验组18名学生采用Seminar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照组25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3周临床见习结束后进行考试及带教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对带教的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eminar 教学法可以提高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见习的外国留学本科生理论考试成绩,提高见习带教效果。
作者:童步升;高潮兵;余崇仙;方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药剂的使用是整个治疗过程当中的核心组成部分,针对药品的不良反应进行检测,并且加强临床管理,应当是系统化的工作流程。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以及相关临床工作,旨在提升药剂药品的管理水准,提升医院治疗水平,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保证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程广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不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头坏死疗效。方法:选取100名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结果:研究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别。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好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作者:李传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而医疗纠纷通常是指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结果及其原因的认定有分歧,当事人提出追究责任或经济赔偿,必须经过行政或法律的调解、裁决才可了结的事件。医院的服务水平是社会所关注的重点之一,医疗纠纷事故也是社会热点之一。由于医院管理水平高低有别,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及责任心不同,医疗后果的难以预测等因素,使得在医疗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医疗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身心损害,而且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甚至引发社会矛盾。
作者:金光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层次弹性排班模式在基层中医医院ICU病房的应用。方法:将护理人力进行分层,新老搭配进行排班,并根据患者数量及科室工作量进行调配,以满足基层中医医院ICU护理需要。结果:通过分层次弹性排班,能应对基层中医医院ICU病房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满足患者的护理需要。结论:分层次弹性排班模式可应对基层中医医院ICU病房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能有效地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华;唐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静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显效率为56.0%,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86.0%,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病症缓解时间及肺部病症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效性与安全性均有保证,临床应用价值十分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克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80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7.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两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采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只用甲硝唑治疗的临床疗效,采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能对患者的阴道PH值和阴道的清洁程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庆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冠心病患者住院频率的影响,揭示电话随访对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80人,其中38人未进行电话随访为对照组,42人经过电话回访为随访组。统计一年内每位患者的住院次数及每组患者的住院总次数,再计算出一年内每组患者的人均住院次数,即住院频率,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频率的高低。结果:两组患者住院频率比较,随访组的住院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的住院频率。
作者:杨祝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调查新疆某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对患儿入院体重,出生诊断,侵入性操作的使用等多因素分析,发现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从而为有效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保证。方法:通过床旁调查对新生儿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并统计其危险因素。结果:在调查的139例新生儿医院感染患儿中,平均年龄为1.37+0.54天,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23%,平均出生体重为2204+25g,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结论:本研究通过调查不同体重患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加强对使用呼吸机的低体重新生儿的监测;加大对使用呼吸机患儿的各种操作及物品表面的清洁与消毒,提高对新生儿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培训力度,防止接触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鹏;丁丽丽;韦艳;姚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服药物提示卡在临床护理中使用效果。方法:在服药指导卡使用前后抽取120名服药中的住院患者了解护士服药指导的正确性;抽取N1和N2层面的护理人员100名让她们表达对使用口服药物指导卡的态度与感受。结果:使用口服药物指导卡后的患者服药错误率1.7%低于口服药物指导卡使用前的服药错误率8.3%, 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使用口服药指导卡后护士的满意度高于使用口服药指导卡前。结论:口服药物指导卡方便护士对患者正确用药的指导,提高患者服药准确性,发挥药物的佳效能,增进护患关系。
作者:高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又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GDM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机会增加。1饮食治疗饮食控制很重要,理想的饮食控制目标:既能保证和提供妊娠期间热量和营养需要,又能避免餐后高血糖或饥饿酮症出现,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
作者:于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