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

宋晓鹃

关键词:糖尿病, 健康指导
摘要: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1]。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血糖升高,脂肪、蛋白质、矿物质代谢紊乱。患者可有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下降的表现,严重时可发生水及酸碱代谢紊乱,引起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如血糖长期得不到良好的控制,还能造成脑、心脏、神经、眼及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残废或死亡。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注射方法的改进

    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要给病人静脉注射药物,特别是遇到危重病人常常要反复多次地为病人静脉注射,我院传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注射器抽吸好药液后,将输液管与头皮针头分离,再直接用注射器乳头与头皮针连接推注药物。这种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分离针头与输液管时空气易进入头皮针内不易排出,如果是套管针则医务人员手易被血液污染,稍有不慎还会让血液污染病人床单,给病人带来不良心理反应,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感染机会;注射器药液中可能存在橡皮微粒或玻璃碎屑,在注入过程中由于药液没有经过过滤器而直接进入人体,易引起输液反应,更严重的可危急生命。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注射器都为一次性,注入速度很难掌握。此法特别不适宜套管针注射。另一种方法是用注射器抽吸好药液后,直接将注射器针头刺入输液管上的莫菲氏滴管的侧孔内推注药液。此法也存在缺点:侧孔位置较高,护士长时间高举手臂加药,易使手臂酸痛泛力,对于加入药液较多的常不易完成,也不符合节力原则。

    作者:谭晓青;谭大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改良电痉挛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分析改良电痉挛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于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80名发生抑郁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40名患者。观察组40名患者采用改良电痉挛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方法,对照组40名患者单独使用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在进行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内患者的治疗情况,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治疗效果,记录抑郁症的不良反应。结果:①进行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平均HAMD评分为4.02±1.21,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为6.22±2.03,两组数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10.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改良电痉挛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瞿胜;程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内科临床中不合理用药的常见问题

    目的:针对内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常见问题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的520例内科患者资料,分析不合理用药常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处置对策。结果: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内科临床中共出现不合理用药92例,其中2010年有49例,2011年有43例。不合理情况主要体现在使用抑酸药物具有较大剂量、药物拮抗、用药重复、应用较长时间抗生素、联合用药降低药效、药物连用增大毒副作用等方面。结论:内科作为医院中的一个较大科室,使用药物的合理性对于确保患者有效治疗具有直接关系。医生应采取有效措施,在临床治疗中合理用药。

    作者:徐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产生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3年1-12月外科有明显术前焦虑手术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术前患者焦虑的原因。并针对患者焦虑的原因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缓解了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患者在手术中的耐受力,减轻患者在术中的痛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结论:分析择期手术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的主要原因,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相关危险因素及高分辨率MRI诊断

    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采用高分辨率MRI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统计的其他类疾病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压、血糖、血脂、A/G值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观察组患者进行高分辨率MRI诊断、DSA诊断,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中血压、血糖、A/G比值因素、血脂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诊断方法检查中,高分辨率MRI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与DSA诊断结果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知,血压、血糖、血脂以及A/G值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有一定的影响,是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危险因素,高分辨率MRI诊断具有高灵敏度、准确度,可以将其作为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检查手段。

    作者:田文静;孔庆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人笔者所在的社区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30例长期卧病患者,分析其护理中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在30例患者中7例I度、15例II度、18例III度,通过护理干预,治愈16例、好转10例。结论:护理人员应转变观念,走出医院,深人社区,扩展服务市场,逐步向预防、保健、康复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家庭护理质量,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儿科静脉输液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儿科静脉输液的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7月于我院儿科病房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1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顺从性、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中顺从性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46.00%(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91.00%,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儿静脉输液的顺从性,同时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士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乡镇卫生院聘用护士现状及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乡镇卫生院对聘用护士的管理。方法:健全有效的管理模式;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合理运用激励手法;严格培训考核制度;持续的综合素质培养。结果:提高乡镇卫生院聘用护士的综合素质。结论:规范聘用护士管理,稳定护理队伍,从而有效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保证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李春梅;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推拿手法联合微波治疗肩周炎96例临床报道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联合微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9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8例非药物分期辨证治疗,对照组48例口服三七舒通胶囊。结果:48例观察组,治愈25例,好转19例,有效率为91.7%。48例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23例,有效率5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手法联合微波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何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穴位贴敷配合TDP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运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TDP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护理体会。方法:将120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相同基础治疗及护理情况下,治疗组使用中西药综合治疗,对照组使用中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配合 TDP 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脘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TDP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商彩斌;李芹;李金花;王月桃;李丙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基因组DNA标本库建立的意义

    目的:构建莆田市汉族人群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及健康对照孕妇的基因组DNA标本库及临床生化资料信息数据库,为临床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遗传易感性研究及防治提供良好的基础及研究平台。方法:收集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153例及健康孕妇168例外周静脉血,设计科学而高效的实验流程,提取基因组DNA,并对临床生化资料等信息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保存,构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基因组DNA及临床综合信息数据库。结果:完成福建莆田地区汉族女性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和健康孕妇外周静脉血基因组 DNA 的提取,并对其临床生化资料信息录入计算机归档管理,可随时调用和查找。结论:福建莆田地区汉族女性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健康对照基因组 DNA标本资源库的初步建立为今后相关的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研究搭建服务平台。

    作者:王萍萍;黄秀清;林勇;刘黎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MBTI在医学生素质提升与职业选择中的应用

    一些医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兴趣,人际沟通不尽如人意,择业迷茫,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造成的。MBTI是读懂自我的一个工具,借助MBTI可以帮助医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作者:李阳;杨鸿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把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6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33例患者采用硝酸咪康唑阴道栓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硝酸咪康唑阴道栓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实施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阴道炎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效率达到了90.91%,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效率只有72.73%,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在治疗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阴道炎治疗效率,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值得推广。

    作者:马效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麻醉现状与进展

    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的安全状况和麻醉处理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方法:使用国内外搜索引擎,用关键词查询,下载文献全文。结果:下载文献32篇,摘选相关重要国外文献13篇、国内13篇进行总结。结论:在PVP术中,循环和呼吸不良事件时有发生,尽管在麻醉方法的选择上仍有很大争议,但麻醉医师的参与是客观趋势,对保证患者的安全性、舒适性至关重要。

    作者:王小平;冯鹏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谈高脂血症的饮食指导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饮食指导对治疗高脂血症的意义。方法:选择我中心自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这一时期新奥燃气公司员工体检被确诊为高脂血症的患者42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结果:通过对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指导,2014年体检高脂血症患者有明显减少。结论: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指导对防治和治疗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魏凤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表在老年病房的应用

    目的:实施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落实误吸防范措施,以降低住院老年患者误吸的发生率。方法:自2011年5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开始实施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对总分≤6分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实施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前后住院老年患者的误吸发生情况。结果:实施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后,住院老年患者误吸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明显增强。结论:应用该评分表,可对高危人群进行护理干预,有效预防和减少误吸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病死率,对保证住院老年患者的安全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亚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药序贯保留灌肠辅助微波理疗治疗盆腔炎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盆腔炎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00例盆腔炎患者使用中西药序贯保留灌肠辅助微波理疗治疗的资料,抗菌素灌肠,阿奇霉素0.5g+庆大霉素16万单位+10%葡萄糖10ml+替硝唑100ml,行保留灌肠,5天为一个疗程.然后康妇炎胶囊灌肠,康妇炎胶囊10粒将药末取出置于100ml生理盐水中,行保留灌肠,10天为一个疗程,灌肠后取平卧位,给予下腹部微波理疗30分钟,功率40W。结果:结果表明中西药序贯保留灌肠给药辅助下腹部微波理疗治疗盆腔炎效果优于口服给药,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春燕;王香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我院门诊确诊的40例脑卒中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康复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康复组患者FMA评定运动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综合康复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肖志刚;安春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两例2型糖尿病并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根据资料显示约有20%的糖尿病患者有血管运动神经受寒后加重,约有60%糖尿病人合并有肠功能紊乱、糖尿病腹泻和吸收不良综合症[1]。糖尿病合并肠梗阻多见于血糖控制不良引起的低钾血症患者及植物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者。又由于肠梗阻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重则休克,危及患者生命。

    作者:范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PKRP)在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56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PKRP治疗。结果:手术平均时间50min,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30g,继发尿道狭窄2例,轻度排尿困难3例。结论:PKRP是一种较为安全而又理想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方法,尤其适合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作者:马国庆;刘贤平;徐卫东;兰厚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