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艳
目的:探讨适合2岁以下小儿静脉采血及输液的方法。方法:选择2岁以下的小儿200例,分成头皮静脉组和大隐静脉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儿采血成功率、输液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结果:头皮静脉组患儿采血成功率、输液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大隐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岁以下小儿适合选用头皮静脉采血及输液。
作者:张春梅;刘绍芳;王建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状况。结果:研究组(91.67%)在治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玉华;周玉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盆腔炎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00例盆腔炎患者使用中西药序贯保留灌肠辅助微波理疗治疗的资料,抗菌素灌肠,阿奇霉素0.5g+庆大霉素16万单位+10%葡萄糖10ml+替硝唑100ml,行保留灌肠,5天为一个疗程.然后康妇炎胶囊灌肠,康妇炎胶囊10粒将药末取出置于100ml生理盐水中,行保留灌肠,10天为一个疗程,灌肠后取平卧位,给予下腹部微波理疗30分钟,功率40W。结果:结果表明中西药序贯保留灌肠给药辅助下腹部微波理疗治疗盆腔炎效果优于口服给药,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春燕;王香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胃镜检查中麻醉与非麻醉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8例需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其中64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麻醉,其余64例患者(观察组)在麻醉下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呼吸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对照组84.3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X2=5.921,P=0.0148);观察组患者在检查中时与对照组比较血氧饱和度、舒张压、收缩压、呼吸、心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检查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镜检查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可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郑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综合方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接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行综合治疗,皆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复发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复发率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综合疗法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相较于单用西药治疗疗效更确切,安全性更高,同时随访复发率更低,预后良好,值得借鉴。
作者:孙金华;付艳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出生时无进食困难及异常症状的早产儿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为常规喂养,观察组早期微量喂养,比较两组早产儿生长状态。结果:观察组的喂养足量时间、静脉营养时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出生第7d及14d头围以及体重增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败血症发生、病理性黄疸、呼吸暂停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黄疸指数较对照组降低更快更显著(P<0.05);观察组消化道紊乱症状发生率为17.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83%(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早期微量喂养有利于促进其生长发育,改善早期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红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食品安全关乎人体健康,影响国家与社会的和谐稳定。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是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基础。本文阐述了食品安全的概念及内涵,分析了食品安全影响人体健康的途径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论述了食品污染及控制食品污染的措施。本文旨在强化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
作者:周维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01月到2014年01月本院收治的508例重症新生儿临床资料,严格执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制度;同时收集2010年01月到2011年01月本院收治的508例重症新生儿临床资料,未实施严格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后对比执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制度前后的医院感染率、漏报率。结果:执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制度后,医院感染率、漏报率分别为2.95%、1.57%,明显低于执行前的13.39%、10.6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率、漏报率,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作者:闫玲;孟庆美;王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几年,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也逐步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院作为一家干部疗养院,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承接离退休老干部的疗养工作。离退休老干部多文化层次高,高龄多病,行动不便,因此他们对健康的需求,对疗养生活的期望也很高。如何让老干部在我院舒适、便捷、安全的进行疗养生活,成为我院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将我院对离退休老干部安全护理的措施和体会汇报如下,与护理同仁们探讨。1主要的安全问题1.1预防跌倒等意外发生离退休干部多年老体弱,视力减退,姿势控制能力降低,肢体协调性和灵敏度减弱。有些老年人步行辅助器(拐杖)使用不当。加之我院位于半山腰的特殊地理位置,院内多台阶、楼梯,导致我院易发生休养员跌倒的意外。
作者:钱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门诊患者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67例门诊结肠镜患者采取检查前、中、后进行口头讲解和书面材料指导及电话指导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经过检查前的心理疏导、饮食准备、肠道准备及检查中的配合等,本组患者常规检查进镜至回盲部460例,成功率为98.5%。结论:对门诊结肠镜检查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减少痛苦,提高耐受性,使成功率、确诊率显著提高.
作者:王慧敏;王建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乡村级免疫规划工作在免疫规划工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乡村级免疫规划工作出现问题,免疫规划工作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疫苗针对疾病发病率就会随机升高,甚至会引起暴发疫情,对广大群众及儿童身心带来较大痛苦,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发现,乡村级免疫规划工作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了我县免疫规划工作的质量。1存在的问题1.1理论基础不扎实,缺乏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表现在工作中对业务知识掌握不够,对疫苗免疫程序一知半解,对疫苗针对疾病不够清楚,无法对监护人做出清楚的解释,做不到接种前告知,对接种中三查七对工作不落实,为打针而打针,造成监护人对免疫规划工作的不支持,不知晓,不参与,从而导致接种率降低,疫苗针对疾病发病率上升。
作者:陈生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安全隐患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综合分析了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针对各项问题采取了适当的护理措施。结果: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地巨额事故的发生。结论:杜绝差错事故是确保病人生命安全,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而把握好每一护理环节,对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姚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欣母沛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我院妇产科诊断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96例,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欣母沛。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47/48)远远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1.9%(38/48),且统计学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显示无差异(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可观,副作用小,安全实用。
作者:曹云芬;左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临床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1年1月-2012年7月采用腹腔镜手术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的临床指标与麻醉起效、持续时间。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前后的BP、HR、SpO2数值变化频率高于研究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法,能够有效进行手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与安全性,适用于临床手术的发展需求。
作者:张笑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出血型烟雾病合并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个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出血型烟雾病患者所合并的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在28个脑室内出血的患者中,3个(7.8%)合并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在15个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10个(64.7%)合并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10例患者行外科治疗均获得良好的效果。烟雾病患者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可有出血或非动脉瘤性临床表现,此类动脉瘤可分为累及 Wilis 环的主要动脉型动脉瘤和累及侧支为主的外周动脉型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烟雾病患者的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胡伟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菏泽市201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初步评价我市保持无脊灰状态进展,为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菏泽市疾控中心的疫情资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临床诊断资料和实验室病毒分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菏泽市2013年共报告AFP27例,无确诊脊灰病例,无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无疫苗高变异脊灰病毒病例。AFP病例48小时及时调查率为100%,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为100%,未分离出脊灰野病毒,分离出2株疫苗脊灰病毒,疫苗脊灰病毒分离率为7.41%,未分离出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未分离出疫苗高变异脊灰病毒。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3.70%。结论:我市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不足之处。建议仍应加强AFP监测,消灭脊灰工作仍需努力。
作者:张复臣;马翠荣;姜桂荣;侯仰秀;刘景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1]。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血糖升高,脂肪、蛋白质、矿物质代谢紊乱。患者可有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下降的表现,严重时可发生水及酸碱代谢紊乱,引起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如血糖长期得不到良好的控制,还能造成脑、心脏、神经、眼及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残废或死亡。
作者:宋晓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普外科具有非常多的病人,因此在医院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普外科护理风险因素主要有:护理任务重及环境因素、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低、护患沟通不良及护理记录不规范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护理质量的提高。为有效应对普外科护理风险,今后应重点把握以下策略:加强服务意识和风险意识培训、加强护理专业水平培训和考核、加强护患沟通、规范护理记录书写。
作者:李建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推拿治疗可以增加治疗的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讨论研究异丙酚符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中的临床疗效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需择期进行手术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异丙酚进行麻醉;B组患者使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药物使用后麻醉情况,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等指标。结果:使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患者其手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单独使用异丙酚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麻醉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抑制心血管系统应激反应并维持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可控制性较好,患者术后苏醒速度快,拔管时间短等优势,可有效降低麻醉风险,提高患者术后恢复的平稳性并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冯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