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
目的: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并探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3月门诊处方7200张,每月600张,进行统计点评。结果: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从2013年的4月的46.9%下降到2014年3月的39.7%,注射用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从77.9%下降到64.8%,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从71.6%下降到63.6%,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率25.1%下降到12.0%。结论:处方点评加强了临床的用药监控,提高了药师的用药水平,降低不合格处方率,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孙鲁江;王乃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绩效考核在优质护理试点病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3年12月接收的住院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绩效考核后护理,对比两组患的基础护理合格率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与患者满意度分别为79.0%、80.0%,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与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5.0%、96.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绩效考核有利于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与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娄晓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综合性护理干预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温,极低体重儿是指出生时体重小于1500 g 的早产儿。低体温是其早期出现的常见问题,也是造成其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1-2]。探索预防极低体重儿发生低体温的有效措施,提高极低体重儿的救治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产科为预防极低体重儿出生后发生低体温,自2007年12月以来在产房内综合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使极低体重儿的低体温发生率有明显下降,现将做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余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研腹腔镜手术在异位妊娠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105例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为40~80分钟,腹腔出血量为100~800毫升,肛门排气时间为4~14小时,常规留置导尿管时间平均为5小时,平均住院天数为3天。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术中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操作便利、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作者:胡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配合穴位刺激对中风便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112位中风便秘患者,随机的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以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穴位刺激配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在有效治疗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风便秘患者采取穴位刺激配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祝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颅脑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症,其特征为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重型颅脑损伤是(1)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2)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布氏征、克氏征、巴氏征、Oprenheim征、Gordon征、Bragude征等出现阳性;(3)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有明显改变。通过对本组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仔细观察和细心护理,减少了并发症,同时为患者的康复赢得宝贵的时机。
作者:桂娟;张丽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骨质疏松症是当前老龄化社会面临的严重公共健康问题。其发病机制与年龄密切相关,属于全身性和增龄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临床病理改变表现为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骨量减少等,轻微损伤或日常负重、运动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脆性骨折、功能丧失,极大地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其对绝经后老年女性的影响更甚,因从更年期开始。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引起骨代谢出现明显负平衡。新生的骨组织减少,丢失的骨组织增多,绝经后10年每年丢失骨量可达5%。为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预防和阻止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13年1月一2014年1月对本社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蒋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防范医患纠纷的发生,促进医院发展。方法:根据当前医患纠纷的现状,分析发生医患纠纷的原因。结果:医患之间缺乏沟通与信任。结论: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顾方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54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罗红霉素、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改善幅度好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6分钟步行距离和呼吸困难分级情况均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罗红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疗效可靠,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障碍,增加活动耐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徐豫湘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早期双上肢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肌力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早期双上肢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双上肢肌力、上肢功能(FMA)、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CN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肌力0-1级者显著少于干预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少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肌力4-5级者显著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NS显著低于对照组,而FMA以及MBI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双上肢康复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肌力,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海青;刘红霞;迟领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和药物健康教育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实施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两组患者均实施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则实施饮食和药物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对照组患者则为8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饮食和药物健康教育护理,能够对患者的血压实施有效降低,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群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患者胆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观察。方法:选取在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缩短住院时间,且创伤小、费用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起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月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门急诊西药房退药情况,为提高诊疗质量,促进合理用药,减少退药情况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3月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医患缺少沟通,处方量过大,患者依从性及经济条件是造成退药的主要原因。结论:医院应建立完善退药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加强临床医师处方行为的规范性,开展合理用药咨询服务,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安迎雪;刘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宫环养血颗粒治疗经期延长型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127例延长型青春期功血使用宫环养血颗粒治疗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经期变化以及基础体温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止血疗效的总有效率91.27%,调经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6.03%,且治疗后经期天数减少,基本恢复正常,基础体温曲线呈双相型或单双不规则型改变。结论:宫环养血颗粒治疗经期延长型青春期功血的疗效肯定。
作者:李莹;李艳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注射液配合综合的护理措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6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综合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托拉塞米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呋塞米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配合综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方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干预中学生AIDS知识,研究了解我市中学生的AIDS知识知晓现状,探索提高我市中学生AIDS知识的干预因素。建立一套适合中学生的性教育及AIDS干预健教流程,以提高中学生AIDS知识的知晓率、遏制AIDS在青少年中传播的有效方法,以促进中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方法: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进行现场调查、制定调查表、以及调查人员的知识培训。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提出干预措施后调查。从我市中学生中抽取1866名中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AIDS健康教育干预,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调查问卷进行。对干预组和对照组中学生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及相关心理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共调查1866名,干预组和对照组各发放问卷933份。对照组收回933份。干预组收回896份。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6.03%。干预组学生对AIDS的关注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肯定目前所采取的措施。结论: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水平并有效促进其健康心理行为。AIDS不仅仅是医学意义上的疾病,更是社会性问题[1,2]。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对艾滋病的预防意识和技能,遏制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传播[3]。。
作者:安玉靖;何振雄;林秋炜;叶丽宜;刘杰;马静;陈巧玲;卢凤群;伍燕萍;黄锡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死因统计资料分析,评价该地区的人群健康状况和医疗卫生水平,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工作规划和疾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永胜县2010~2012年医疗机构死亡报告病例按ICD-10分类,进行全死因分析。结果:2010~2012年永胜县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永胜县监测点人群的死亡以慢性疾病和意外死亡为主,加强慢性病防治,减少死亡和伤残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作者:子文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因素、微生物感染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常常由于血糖控制不理想并发症会波及全身各个系统,特别是眼、肾、足及心血管等器官严重并发症而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张玲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幼儿园饮食结构的情况,并从中医养生角度对饮食结构进行评价与分析,从而为幼儿园的饮食结构提供科学又合理的建议。方法:从广州市天河区、海珠区、越秀区、白云区、荔湾区共5个区中随机调查110间幼儿园,并获得一段时期的食谱。分别从食物的寒热性、蔬果的应反季等方面分析该幼儿园饮食结构的合理性。从整体上了解广州市幼儿园饮食结构是否合理。结果:总体上来说,各大幼儿园的饮食比较均衡。从食物的寒热性分析,广州市绝大部分幼儿园的食谱制定合理,很好的考虑到食物的寒热性;但是从季节方面来分析,饮食结构大部分不尽人意。结论:广州市大部分幼儿园的饮食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以便更好的满足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和能量。
作者:廖雪琼;刘晓清;胡玥;黎璐茜;陆兰兰;陈晓薇;杨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近一年内与我院就诊的150例患者,使用抽签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75例。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有65人对护理表示满意,占总人数的86%;实验组患者中有72人对护理表示满意,占总人数的96%;两组之间的满意度差异较大。结论:经过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早期护理,并且配合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训练、肢体功能训练、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患者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经过研究表明,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及时的护理干预和早期护理,可以使得患者的各项机体功能都得到有效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进而减少患者的致残率。
作者:孟祥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