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患沟通及医疗风险防范

顾方隽

关键词:医患纠纷, 医疗风险, 医患沟通
摘要:目的:防范医患纠纷的发生,促进医院发展。方法:根据当前医患纠纷的现状,分析发生医患纠纷的原因。结果:医患之间缺乏沟通与信任。结论: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乳糜胸1例

    病例:患儿,女,21天,因少吃伴气促5天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6kg,生后无窒息史。5天前出现奶量进行性减少,伴有气促,随至我院就诊。体格检查:T:36.7℃,P:158次/分,R:90次/分,BP:90/54mmhg,体重:4.0kg,身长:53cm,头围:35cm,胸:39cm,反应尚可,听诊心律齐,未及明显杂音,心音减弱,胸廓饱满,可见三凹征,呼吸促,左肺呼吸音低,叩诊浊音,右肺呼吸音清,未及啰音,腹软,肝肋下1cm,脾肋下未及。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引出。辅助检查:胸部正位片:肺炎征象伴左侧胸腔积液可能,胸水B超:左侧胸腔探及无回声暗区,较厚处约4.9cm。胸水乳糜试验阳性,胸水生化总蛋白39.3g/L,腺苷脱氨酶17.0U/L,胸水常规有核细胞数18250.0*10^6/L,单核细胞80.0%,多核细胞20.0%,胸水培养阴性。入院诊断:新生儿乳糜胸。

    作者:顾敏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泌尿外科易感染因素分析与对策的探讨

    泌尿外科易感染一直以来是医务人员面临的重大课题,感染后易使病员的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容易导致医患纠纷,文章分析了易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举措与对策。

    作者:秦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当归芍药散加减合熏洗剂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当归芍药散加减合熏洗剂在妇科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方法:对选取的我院慢性盆腔炎湿浊热毒集聚下焦型患者90例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给予当归芍药散加减合熏洗剂中药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四妙散加味合熏洗剂重要治疗,经过相同时期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治疗优势。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在90.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加减合熏洗剂显著改善了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具有重要的妇科疗效,值得临床后重视和应用。

    作者:侯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15例急性胰腺炎的急救与内科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急救与内科治疗护理的方法。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5例急性胰腺炎的急救与内科治疗护理方法,并且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1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结果急救与内科治疗护理后,无效的为3例(2.6%),总体的治疗与护理的有效为112例(97.4%)。结论:急性胰腺炎经急诊快速诊断后的内科综合治疗和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病人的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宗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Seminar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本科外国留学生见习带教中的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在我科见习的36名三年级外国留学本科见习生随机平分为2组,实验组18名学生采用Seminar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照组25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3周临床见习结束后进行考试及带教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对带教的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eminar 教学法可以提高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见习的外国留学本科生理论考试成绩,提高见习带教效果。

    作者:童步升;高潮兵;余崇仙;方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一氧化碳(化学分子式CO)中毒俗称煤气中毒,为北方寒冷季节比较常见的急症。其主要特征是引起组织缺氧,由于脑细胞对缺氧极其敏感,因此易引发脑损伤。轻度CO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短暂昏厥等症状;中度CO中毒患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指甲、口唇、皮肤黏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并可迅速进入昏迷状态;重度CO中毒患者表现为深昏迷,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肌张力增高,血压下降,甚至会造成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作者:王秀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AIDS 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PCP)的护理工作重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对78例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护理中,采取早期预防干预、加强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等护理手段。结果:41例患者治愈、27例患者好转,愈好率(治愈率+好转率)为87.2%,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赢得机会。10例因呼吸衰竭或合并其它感染全身衰竭未愈或死亡(其中有3例是因未能及时诊断合并PCP而用药过晚,发生严重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对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采取早期预防干预、加强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等护理手段,可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康复,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赢得机会而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潘莲芳;黄忆;杨敬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为治疗及护理疾病提供更好的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1月肿瘤科住院的患者60例,采用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表及自行设计的量表,调查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因素。分别对处于化疗期间、化疗间歇期的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全部资料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患者处于化疗期间明显存在睡眠障碍,主要与化疗副反应影响及护士夜间查房有关。结论:肿瘤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需要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洪明花;许晓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菏泽市201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目的:对菏泽市201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初步评价我市保持无脊灰状态进展,为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菏泽市疾控中心的疫情资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临床诊断资料和实验室病毒分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菏泽市2013年共报告AFP27例,无确诊脊灰病例,无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无疫苗高变异脊灰病毒病例。AFP病例48小时及时调查率为100%,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为100%,未分离出脊灰野病毒,分离出2株疫苗脊灰病毒,疫苗脊灰病毒分离率为7.41%,未分离出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未分离出疫苗高变异脊灰病毒。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3.70%。结论:我市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不足之处。建议仍应加强AFP监测,消灭脊灰工作仍需努力。

    作者:张复臣;马翠荣;姜桂荣;侯仰秀;刘景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阴道炎88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在女性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因真菌性阴道炎入妇科治疗患者88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44例,分别予以伊曲康唑胶囊(观察组)和氟康唑胶囊(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各症状前后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68.2%明显高于对照组38.6%,无效率6.8%明显低于对照组25%,治疗后外阴瘙痒31.8%明显低于对照组61.4%,分泌物异常和阴道充血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性,且对症治疗或停药后自行消失。结论:伊曲康唑对于女性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临床效果较好,症状恢复明显,不良反应低,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何成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探究

    食品安全关乎人体健康,影响国家与社会的和谐稳定。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是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基础。本文阐述了食品安全的概念及内涵,分析了食品安全影响人体健康的途径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论述了食品污染及控制食品污染的措施。本文旨在强化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

    作者:周维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应用品管圈提高床旁心电监护仪规范使用率

    目的:探讨提高床旁心电监护仪规范使用的方法。方法:应用品管圈活动优化床旁心电监护仪使用流程。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床旁心电监护仪的规范使用率明显提高,圈员们综合素质也大大提升。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床旁心电监护仪的规范使用有显著成效。品管圈作为科学的管理方法,值得推荐。

    作者:廉赞洁;薛晓梅;朱丽萍;赵霞;马昱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13年资阳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资阳市部分食品中食源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提供科学数据。方法:按照《2013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及有关国家标准,于2013年2月-12月在全市4个县(市、区)范围内,对市售部分食品进行食源微生物监测。结果:监测样品覆盖11大类160件食品,其中完全合格3类,不合格8类42件,不合格样品占26.2%。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阪崎杆菌1株,食源性病原菌检出率5.6%。结论:资阳市市售食品受到不同程度食源微生物污染,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潜在风险时刻存在。

    作者:贾勇;颜雯雯;康小艳;张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子宫腺肌病的研究进展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是妇科常见病之一[1]。子宫腺肌病过去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经产妇,但近些年呈逐渐年轻化趋势,困扰着许多女性朋友。这可能与高雌激素刺激、慢性子宫内膜炎、放置宫内节育器、剖宫产、人工流产等手术的增多相关,它常常会导致继发性痛经及月经量增多等症状,因而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更严重的是,它具有类似肿瘤的特性[2],且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危害育龄期妇女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病的发病机制研究甚多,从流行病学、免疫学、遗传学、内分泌学等各个方面进行,但还没有一个肯定的结果。(1)高雌激素在子宫腺肌病中起重要作用,子宫腺肌病常不单独存在,经常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共同合并发生,并且在妇女绝经后痛经、经量增多等症状可逐渐消失、病灶也会萎缩,这些都表明子宫腺肌病与妇女体内的雌激素变化关系密切[3]。研究还发现[,子宫腺肌病异位的内膜细胞上很多激素水平都明显高,如腺上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受体基因 mRNA 和受体蛋白在异位内膜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子宫内膜,而间质细胞的表达无明显异常,所以说子宫内膜上的这些激素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有关联。(2)血管生成机制,子宫腺肌病比正常子宫内膜更易于表现生成血管的活性,Han[4]等人实验发现,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及肌层的血管成活性明显增高,研究运用的是免疫组化染色来完成的。Hirotaka 研究员[8]另很多国内外学者在宫腔镜的观察下发现大部分子宫腺肌病内膜中有异常的血管生成,他们的研究证实了子宫内膜的血管形成异常可能与子宫腺肌病是有关系的。(3)细胞凋亡学说[5]:黄凤英、张丽红等实验员运用免疫组化ABC技术检测了凋亡蛋白Bcl-2在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腺肌病内膜中的表达,说明异位内膜中的Bcl-2表达强,细胞凋亡减少可能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Goumenou等研究发现当Bcl-2表达增强时,Bax表达减弱,打破了细胞凋亡的平衡系统,细胞凋亡减少,增殖增强,终导致子宫腺肌病的发生。

    作者:片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卵巢综合多囊征所致不孕症的诊治体会

    目的:观察益肾化癥汤配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8例PCOS所致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首先行调整月经周期治疗3个月经周期,然后行排卵治疗。结果:治疗组可有效改善肾阳虚症候,统计分析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妊娠率,周期妊娠率及血LH,T及LH/FSH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中西结合治疗PCOS所致的不孕症,能有效改善中医症候,调节生殖激素水平,提高妊娠率。

    作者:陈启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烧山火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雷诺氏病38例

    目的:观察烧山火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雷诺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雷诺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人。治疗组采用烧山火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每日治疗1次,10天1疗程;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进行治疗,每次10mg,每日3次。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两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5),烧山火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雷诺氏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烧山火针法具有非常好的温经通脉之功效,再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治疗雷诺氏病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朱力;程越珠;李晓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再手术98例报告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的防治策略。方法:对98例二次手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复发者多为首次手术单纯结节切除和腺叶部分切除者。再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92%,其中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7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暂时性1例,永久性1例)。结论:正确选择术式可降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术后复发率,尽管再次手术困难大,并发症多,但只要掌握必要的手术技巧,术中精细操作,可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海杰;罗忠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气囊仿生助产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主要作用

    目的:分析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探讨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未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术前和已使用气囊仿生助产术后在我院分娩的孕产妇,从剖宫产指征、剖产率两方面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未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术前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占56%,医学指征占44%,剖宫产率50%。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术后社会因素占36%,医学指征占64%,剖宫产率下降至35%。讨论:运用气囊助产在分娩过程中缩短产程,减少会阴裂伤等优势。明显减少了剖宫产的社会因素指征,使剖宫产率明显下降。所以气囊仿生助产术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

    作者:黄崇梅;王英;何林清;张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灌肠防护罩的研制及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基础护理学》实验课中,我们发现临床上使用的灌肠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当灌肠开放灌肠液的开关而液体不滴时,若挤压导管,可能会造成粪便和灌肠液从肛门喷出,导致病床污染,故我们研制了灌肠防护罩,在灌肠液不通的情况下,挤捏导管,防护罩可以避免粪便飞溅和灌肠液的漏出,恰当地引流病人粪便和灌肠液,减少污染,避免感染,以达到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梁静雯;向羽莎;郑敏玲;叶巧芬;何卡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麻醉方式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在胆囊切除术中对比全凭静脉麻醉下丙泊酚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的异氟醚的应用对于促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将24例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甲组)与静吸复合麻醉组(乙组),每组各12例。对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4小时及12小时血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术后4小时两组患者血浆中IL-6、IL-10水平都明显升高(P<0.05)。术后12小时血浆IL-6水平甲组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下丙泊酚能够使抗炎细胞因子反应增强,对于手术应激炎症反应的减轻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