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玉秋;吴斌;盛卫国
目的:了解所瞎红旗农场两癌筛查情况,掌握两癌发病情况,进一步推进两癌筛查工作并制定干预措施。方法:选取35~60岁妇女为筛查对象,遵照全面动员,自愿参与的原则,乳腺癌筛查做常规视诊、触诊和彩超检查,宫颈癌筛查以妇科分泌物常规检查及宫颈涂片进行巴氏涂片。结果:乳腺癌筛查1198例,未检出乳腺癌,发病率为0,其他乳腺疾病207例,发病率为17.27%;宫颈癌筛查1198例,检出子宫肌瘤150例,发病率为12.52%,良性子宫疾病308例,发病率为25.70%,各种阴道炎225例.发病率18.78%,CIN Ⅰ(宫颈上皮内瘤变轻度)361例,发病率为38.40%,CIN Ⅱ(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度)24例,发病率为25.53%,CIN Ⅲ(宫颈上皮内瘤变重度)2例,发病率为0.212%,宫颈癌1例,发病率为0.106%。结论:通过开展两癌筛查工作,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的宫颈癌,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以便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保障了妇女生命健康,提高基层妇女健康水平。
作者:王国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主要分析了观察应急检验的相关内容,主要讨论了观察应急检验在药品安全管理和安全事件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观察应急检验在药品安全中应用的具体方法。
作者:杨芳;周斌;杨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中老年妇女急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对本院近5年的15例中老年妇科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绝经后妇女妇科急症以生殖器肿瘤、盆腔炎性疾病和子宫脱垂常见,多数(55.3%)有内科合并症,积极合理治疗预后可,术后并发症可控。结论:绝经后妇女妇科急症,部分发病存在隐匿,应全面详细地询部病史、查体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来进行诊断,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以手术为主,只要对合并症积极控制,术前术后做好充分准备和严密监测,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罗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n=60)与实验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腹胀症状,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孔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瑞芬与盐酸戊乙奎醚对老年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需手术治疗患者100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50例,分别予以瑞芬(观察组)和盐酸戊乙奎醚(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麻醉后HR、疼痛计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HR优于对照组,疼痛计分在手术结束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却在术后2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瑞芬和盐酸戊乙奎醚应用与老年患者的麻醉处理各有利弊,前者影响HR明显,后者影响精神程度更大,是否可以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还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验证。
作者:张应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制接尿器对预防男性尿失禁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男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使用自制接尿器组)和对照组(保留导尿、男用尿壶、纸尿裤),对比分析两组尿液外溢、泌尿系感染、外阴皮肤有无皮肤改变(包括皮肤有无潮湿发红、皮疹及压疮发生)及日均费用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液外溢、泌尿系感染、外阴皮肤有无皮肤改变(包括皮肤有无潮湿发红、皮疹及压疮发生)及日均费用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自制接尿器能够保持患者会阴部皮肤干燥完整、保持床单元清洁,有救降低尿路感染几率,减轻护理工作量,缓解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率。
作者:冯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强心利尿、祛痰止咳、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前后观察患者所有征象,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慧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云南省HIV/AIDS患者慢性肾病发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3年云南省接受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基线肌酐清除率。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肌酐清除率小于50mL/min的占3.9%(1797/46088),CD4+细胞数<200个/uL、200-500个/uL、>500个/uL组肌酐清除率小于50mL/min比例分别是5.0%、3.1%和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IV/AIDS出现肌酐清除率小于50mL/min的比例是3.9%,CD4+细胞数水平越低风险越大,在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时应考虑肾病的风险,治疗前应重视对肾脏功能的评估。
作者:陈希云;楼金成;雷素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血液粘稠症增高是一种“现代时髦病”,它会使血液流动速度变慢,使机体组织所获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相对减少,更危险的就是容易形成凝血块阻塞血管,诱发心肌梗塞或脑梗塞而危及生命,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我们探索了磁化后的恩格贝酒对大鼠血黏度的影响,实验观察了适量饮用恩格贝磁化酒对血黏度是否具有良好的影响,为研究磁化酒对血液黏度的作用及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1实验材料1.1实验动物Wister大鼠,雄性,体重150g左右,由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为清洁级动物。合格证号:SCXK(蒙)2002-0001。
作者:段伟铭;段瑞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术中综合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中晚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A组(单纯行根治术)和实验治疗B组(在根治手术同时行术中全身化疗、癌床局部化疗及胸腹腔温热化疗IPHC)两组,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复发转移率、生存率的差别。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3年生存率远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而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贲门腺癌术中综合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明显降低术中复发率,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何志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接收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止痛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直接动静脉穿刺法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技巧及护理体会。方法:一共83例需要紧急或者临时血液透析患者选择直接动静脉穿刺建立透析通路。关键方法技巧采取:1)。首先把内瘘针与动脉血路管连接妥当;2)。触及穿刺部位动脉血管后以35度角进针皮下、在明显搏动处再以20度角刺入血管壁进血管;3)。再穿刺合适体表静脉、连接通路启动血泵进行透析。结果:其中53例直接穿刺桡动脉、36例穿刺足背动脉,各组总共穿刺3239例次。血流量200~250 ml/min,每次透析时间3-5小时;出血、血肿发生率低,处理后均恢复,无后遗症或严重并发症。结论:直接动脉穿刺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必须有娴熟的血管穿刺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良好的血管通路维护护理、指导患者血管自护技巧相结合以延长血管通路使用时间。
作者:钟守英;罗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泻停方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腹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儿科门诊及住院小儿腹泻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人。治疗组给予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思密达联合泻停方治疗,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单纯给予思密达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健康恢复情况,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35人中,显效者21人,有效者12人,无效者2人,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35人中,显效者10人,有效者15人,无效者10人,总有效率为71.4%,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停方联合思密达能有效改善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增加疗效,不良反应轻,适合在儿科临床中应用。
作者:卜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掌握庆阳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患者可能的感染来源,为制定狂犬病预防控制策略、科学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网络报告庆阳市5例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信息进行分析、描述。结果:庆阳市狂犬病感染来源可能为相邻市区传人。肇事犬的来历,以流浪犬为主。群众缺乏狂犬病防治知识,造成对犬伤后的伤口处理不规范,没有注射狂犬免疫制剂。基层医务人员对狂犬病的认识不足,诊断合格率底。结论:大力开展狂犬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加大医务人员狂犬病防治知识培训,是提高群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医务人员对狂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水平。积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狂犬病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作者:杜志荣;齐丽娜;张陇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在我院儿科治疗的儿童病患254例作为护理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7例。其中观察组使用留置针护理,对照组用一次性静脉穿刺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静脉穿刺例次、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为优者比例及优良率为68.50%(87/127)、94.49%(120/127),较对照组48.03%(61/127)、72.44%(92/127)显著提高。此外观察组病患满意度高达(97.34±1.5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1.77±0.95)分。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和病患对护理结果的满意程度,值得推荐。
作者:杜鸿雁;于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ACEI和ARB类药物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疾病的药物,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却发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的使用ACEI 类药物,而有的患者使用ARB类药物,那么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应该优先选择ACEI类药物还是ARB类药物呢?临床药师拟结合临床实践案例对此做一探讨。1病史摘要患者周**,男,80岁,身高167cm,体重75kg,BMI 27kg/ m2。主诉:反复胸闷、气促20余年,双下肢浮肿2天。现病史: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气促,伴冷汗,就诊于我院心内科,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片、硝苯地平片治疗。患者间中胸闷、气促。9年前胸闷、气促症状加重,伴双下肢浮肿,行冠脉造影+左室造影示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左室前壁、心尖部室壁瘤形成;予强心、利尿治疗后好转。3年前患者突发胸痛,行冠脉造影示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回旋支狭窄70%,予抗血小板、调脂等治疗后出院。1月前患者胸闷、气促、双下肢浮肿加重,前来我科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强心、利尿、扩血管、调脂、降糖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地高辛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阿伐他汀钙片、美托洛尔片、氯沙坦钾片等药物。2天前患者觉胸闷,心前区为多,持续20分钟左右自行缓解,间中气促,活动后为多,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伴心悸,夜间可平卧,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咯粉红色泡沫痰,无发热,无咳嗽、咳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心内科。
作者:郝胜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方法。方法:对50例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整体护理及优质服务,并从生命体征监测及引流液、伤口、并发症等的护理措施与方法进行总结。结果:经过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而配合治疗,患者临床疗效令人满意。结论:加强护理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5%米诺地尔酊溶液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斑秃患者1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各78例,对照组:每周1~2次用2.5%硫化硒洗剂洗发;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5%米诺地尔酊外涂,每次用药1 mL,每日2次涂于患处,局部按摩至药物吸收。每4周为一疗程,两组均用药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74%,对照组有效率39.74%,两组有效率有明显差异,不良反应较小。结论:5%米诺地尔酊溶液治疗斑秃安全有效,为治疗斑秃的理想药物。
作者:雷旭光;董岩;杨宪鲁;苏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有效率及其改善各项肾功能指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的对象为2010年4月-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6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低优质蛋白饮食,必需氨基酸,利尿,降压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具体方案为:每日进行肾康注射液的静脉滴注,持续2周。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62.5%,P<0.05有显著性差异;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消除率(Ccr)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水平: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有效率高,能够明显改善各项生化指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热孜万古力·阿帕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单纯性肥胖已成为困扰城市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解邹城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流行情况,提供科学制定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防治措施的依据,我们于2012年10月份对邹城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家庭在邹城市城区居住1年以上的7岁以下儿童,O~3岁儿童以街道居委会为单位,3~7岁儿童以幼儿园为单位进行调查。1.2调查方法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按照统一的方法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采用统一的测量工具,测量前进行校准,体重精确到0.05kg,身高精确到0.1cm。1.3诊断标准采用2005年中国9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标准,以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20%诊断为肥胖。超过标准体重10%~19%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为重度肥胖。详细询问肥胖儿童患病史,必要时做相应的化验检查,以剔除由于药物、内分泌改变等因素所致的病理性肥胖。
作者:齐俊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