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胜文
目的:探究喘定联合酮替芬在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而治疗组的10例患者除了采取对照组治疗方式以外,同时还兼用抗病毒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HBV DNA、ALT以及AFB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HBVDNA、ALT以及AF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病毒对于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有着非常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喜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探讨护患关系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和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如何提高护理人员沟通能力的方法和建议,认为护士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过硬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表达方式等,才能有效维护和谐的护患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念的不断改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如何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理工作有效顺利的展开,已成为解决医患关系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人的沟通,展现了护理工作的又一功能。把患者当朋友、当亲人,并与之真诚的沟通,真正让服务对象满意,是狐狸工作的宗旨,也是护理工作的中心任务。
作者:卢汝虹;张静岫;范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64例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在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和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轻骨科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建议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中江县孕产妇死亡状况、死因构成、顺位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3-2013年全县42份孕产妇死亡报告卡进行分析及统计。结果:平均死亡率为41.65/10万。死亡原因顺序: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羊水栓塞、妊高征。结论:进一步完善三级保健网建设及管理,加强对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完善医疗救助体系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陈兰芳;刘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愈美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11月我院入院治疗的84例患儿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钠,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增加愈美颗粒,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包括咳嗽、咳痰量、痰液粘稠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美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显著,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
作者:张竺泉;金继斌;谢敬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耳穴埋豆对混合痔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将混合痔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换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埋豆,对术后疼痛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疗效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埋豆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有明显缓解作用。
作者:严六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23例急性腹部损伤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方法:采取积极主动、连续、动态的病情观察,积极配合医生明确诊断,给予紧急手术救治,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23例病人行剖腹探查手术,经治疗痊愈21例,死亡2例。1例为合并严重脑外伤,另1例胃挫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肺挫伤。结论:总结2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的护理,认为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早期明确诊断,提高急诊手术成功率,降低腹部创伤死亡率至关重要。
作者:左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共10例(16.67%)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所有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在有效治疗后痊愈。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手术顺利,取得满意的疗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杨月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电刺头针、耳穴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24项)选抑郁症患者48例,评定临床疗效。结论:电刺头针、耳穴治疗抑郁症疗效好,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王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措施,掌握正确的护理及观察要点,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抢救资料。结果: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与护理,19例患者抢救成功,其中1例死亡。结论:护理人员应具有恶性心律失常的紧急判断能力,娴熟掌握各种心律失常的抢救程序及用药特点,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和保养,及时反馈信息予医师,配合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许洁;刘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来潮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前为原发性闭经,后为继发性闭经,古称“女子不月”,“月事不来”,“经水不通”“经闭”等。妊娠期、哺乳期或更年期的月经停闭属于生理现象不作闭经论,有的少女初潮两年内偶尔出现月经停闭半年甚至一两年者可不予治疗,还有的妇女属于特异性月经周期,例如避年、暗经等不属病理性闭经范畴。
作者:陈霞;张继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压疮是护理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医院的压疮发生率为3%~14%,有效预防和治疗压疮是临床护理中的一大课题。近年来随着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推广,压疮已成为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1]。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易发生在一骨质凸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根部等。特别是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年老体弱、绝对卧床又不能勤翻身的患者更易发生压疮,若不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压疮发生后严重时可伴发败血症而危及生命。笔者采用碘伏加茶籽油联合聚氨酯泡沫敷料治疗压疮,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应用护理干预方式改善产妇产后的睡眠情况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妇10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平均每组50人。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睡眠情况。结果:经对比观察,实验组产妇干预后的睡眠潜伏期时间及睡眠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妇产后来说,应用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改善产妇的睡眠情况,较高的提高了产妇的睡眠质量,加快产后的身体恢复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永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和解决的相应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到2011年6月的126例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别对隐患的发生的原因、护理人员在妇产科工作的时间、职称的关系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46例护理不安全隐患中,因为“三查七对”没有落实到位的情况叫较为严重,占不安全隐患总发生率的53.4%,不安全隐患发生的频率和护理人员出现不安全隐患的比例较高,约为35.85%。结论:制度的严重执行和质量的管理,能够有效地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降低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作者:丛爱芳;姜丽霞;解军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对临床分离出的致病菌的耐药情况以及敏感性进行回顾分析,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肺炎链球菌、克雷白杆菌、阴沟肠杆菌等菌株为例进行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敏感性实验。结果:耐苯哇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29%,肺炎链球菌耐青霉素比率11.2%,写克雷白杆菌对帕尼培南敏感率98.9%,头抱菌素类敏感率86.8%。结论:临床病原菌的耐药性问题不容忽视,他可以直接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根据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可以合理的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轻抗菌药物的耐药寿命,增加治疗效果,给临床带了很多方便。
作者:王静静;宋晓萍;王海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研究康复新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溃疡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患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而接受治疗的92例患者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每组46例患者。其中接受康复新治疗的患者记为观察组,另外46例患者接受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溃疡疼痛分别为(4±1)分、(5±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显效为33(71.74%)例,总有效率达93.48%,而对照组显效为22(47.83%)例,总有效率仅有7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63,P=0.028<0.05)。结论:康复新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溃疡疗效显著且实用便利,值得临床推进运用。
作者:吕亚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再切除手术在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与肝外转移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32例术后肝内复发以及肝外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肿瘤情况再次进行切除术,具体包括肝左内叶局限性切除、左外叶切除、右前叶局限性切除、肝右后叶局限性切除以及联合肝段切除等手术方式。患者再手术后不采取任何化疗辅助措施。结果:32例接受再切除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与肝外转移患者中,没有出现手术死亡或者并发腹腔感染、大出血以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患者均治愈或是好转出院。1年随访时间内,有10例患者出现复发情况,复发率为31.25%,总生存率则为83.87%。结论:再切除术依然是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与肝外转移的有效方法,考虑到原发肿瘤的大小、肿瘤的临床分期、肝硬化、手术切缘以及患者的血管侵犯程度等因素都会对再切除术的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并且也是导致患者出现复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实际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患者的术后监测,同时需要做好相应的随访工作,才能提高再切除手术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徐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讨论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12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6例,对照组5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应用抗生素时间以及病情恢复时间均少于传统开腹手术所需时间。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里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任运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急诊科的治疗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生命情况,那么如何进行急诊科护理质量的控制,显然成为了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只有加强了质量管理,提高了急诊科救治和护理的水平,降低了护理风险,那么护理纠纷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人们的治疗才能得到保障。
作者:宋兰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为治疗及护理疾病提供更好的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1月肿瘤科住院的患者60例,采用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表及自行设计的量表,调查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因素。分别对处于化疗期间、化疗间歇期的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全部资料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患者处于化疗期间明显存在睡眠障碍,主要与化疗副反应影响及护士夜间查房有关。结论:肿瘤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需要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洪明花;许晓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