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英
目的:分析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十二指肠降部的3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2个月~24个月的随访结果:本组3例患者十二指肠间质瘤发病部位均在降部外侧,患者出现右上腹部疼痛不适,、餐后饱胀感等消化系统疾病,还出现腹部包块、反复黑便症状。采用手术切除肿块+十二指肠部分切除,切缘均阴性;采用内镜和CT进行辅助检查。手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肠瘘、胆瘘及胰腺炎并发症,经治疗后出院。结论:对十二指肠降段外侧间质瘤患者,采用手术切除肿块+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方式,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患者恢复较快,能够达到根治的目的。
作者:艾比拜·依明;艾克白尔江·艾尼瓦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沈阳市妇婴医院收治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共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结果:采用药物治疗加腹腔镜手术治疗7例;药物治疗加宫腔镜手术治疗7例,一例失败转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加清宫手术治疗3例;药物治疗加阴式手术治疗2例,1例失败转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直接手术治疗7例,1例阴式手术失败转行腹腔镜手术治疗。26例患者均成功保留子宫。结论:有剖宫产史的再次妊娠病例,应先行超声检查,血清β-HCG的检测,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结合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可选择宫腹腔镜治疗或清宫手术等治疗措施。
作者:王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单纯结石性胆囊炎156例进行分析,按照手术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和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明显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且具有创伤小、疼痛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作者:郭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肘关节疲劳损伤的MR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肘关节疲劳损伤患者102例,均进行了MR多序列的影像诊断。结果:副韧带损伤和髁炎患者都表现为低信号的韧带增粗、变形,骨性关节炎及滑膜炎等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信号不连续、毛糙。结论:MR影像能清楚地显示肘关节的相应病变,是肘关节疲劳损伤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吐尔逊别克·哈斯木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深入了解库尔勒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城市5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采取基线调查和专题访谈方式,在库尔勒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放标准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为72.2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自筹资金租用业务用房,面积不达标,社区公卫医师匮乏,医护人员比例不匹配等问题。结论:库尔勒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在体系建设方面还须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支持系统,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偿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新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作者:卢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风是以猝然昏迷,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反以歪噼不遂为主的一种疾病,因其发病骤然,变化迅速,似有“风性善行而数变”之特征,故称为“中风”。西医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初学等多种脑血管疾病,均属于本证论治范畴。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中风病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现就做好中风病患者的护理与预防做一浅谈。
作者:刘小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认知的影响,总结营养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后者给予综合营养干预,分别于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评定患者营养认知等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营养认知评分分别为(87.4±10.9)分、(80.2±13.4)分高于对照组(58.5±24.2)分、(63.9±20.1)分,6个月后干预组营养不良率8.00%低于对照组54.00%,认为不需要营养认知教育率54.00%高于对照组0.00%、认为非常需要率22.00%低于对照组4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院内营养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改善院外营养状况。
作者:陈敬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种植牙手术过程中的有效配合方法和护理心得,以提高种植牙手术成功率。方法:选取科室2013年11月-2014年4月90例患者,根据种植牙的手术特点,采用正确、规范化的护理方式,针对不同的患者特点,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相应的护理工作。观察并记录种植牙的成功率。结果:90例种植牙患者中3例出现了种植体松动脱落,1例发生种植体周围牙龈炎,成功率95.56%。结论:做好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护理及固定义齿修复后的健康宣教、回访,使患者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人工种植牙,是提高种植义齿修复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并探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3月门诊处方7200张,每月600张,进行统计点评。结果: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从2013年的4月的46.9%下降到2014年3月的39.7%,注射用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从77.9%下降到64.8%,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从71.6%下降到63.6%,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率25.1%下降到12.0%。结论:处方点评加强了临床的用药监控,提高了药师的用药水平,降低不合格处方率,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孙鲁江;王乃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我国正加快步入汽车社会,但全社会交通安全观念、交通文明意识明显滞后,不规范驾驶行为和道路交通意识陋习多,导致了车祸事故的日益增加。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全国共查处不按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交通违法行为2649万起,平均每天7万多起。全国接报涉及人员伤亡的路口交通事故4.6万起,造成1.1万人死亡、5万人受伤,分别上升17.7%、16.5%和12.3%。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接收因车祸事故入院的病人200多例,车祸外伤病人的护理按急救护理常规处理非常顺利,但车祸外伤病人的家属的各种外在表现及心理反应在临床工作中处理非常棘手。现将近两年来我们如何对车祸病人家属进行心理支持谈几点体会。
作者:欧少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多发于老年人的慢性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就老年高血压病的特点、临床一线治疗药物及高血压治疗新技术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指导。
作者:雷娜;高会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血栓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症。急性肺栓塞是一种潜在的致死性疾病,在美国每年约有700000例新发患者,其中约20%死亡,占死因的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由于肺栓塞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及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和基层医院缺少有效的诊断技术和诊断手段,使得本病的早期正确诊断较为困难,常导致的较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1]。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患者可以表现为突发的呼吸困难、胸闷,可以有咯血和胸痛等症状,但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急性肺栓塞典型三联征者并不多见,仅占28%左右[2]。一些肺栓塞以晕厥为首发症状,常被误诊为心源性及血管源性晕厥,个别病例甚至误诊为癫痫。本文报道以反复晕厥为首发症状的肺血栓栓塞患者1例,以期有助于临床医生对该病有进一步认识。
作者:刘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泌尿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干预。结果:接受泌尿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的的患者,均平稳碎石,无护理意外。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唐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行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健康行为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焦虑、抑郁以及血压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OL)各项因子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及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云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异丙酚复合地佐辛在人工流产中应用是一种理想的静脉麻醉方法方法:选择人工流产手术病人120例,无严重心、肺、肝、肾疾病的健康女性,人流前使用丙泊酚和地佐辛结果:麻醉效果优良,适用于人流结论异丙酚复合地佐辛在人流中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郑德军;郑蜀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参茯胶囊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门诊及住院的心血管神经症的患者共8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治疗组。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平均观察1个月。结论:参茯胶囊治疗心血管神经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彩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本文就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8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采用博利康尼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指标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动脉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应用于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香田;张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改良电痉挛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于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80名发生抑郁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40名患者。观察组40名患者采用改良电痉挛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方法,对照组40名患者单独使用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在进行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内患者的治疗情况,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治疗效果,记录抑郁症的不良反应。结果:①进行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平均HAMD评分为4.02±1.21,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为6.22±2.03,两组数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10.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改良电痉挛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瞿胜;程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和解决的相应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到2011年6月的126例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别对隐患的发生的原因、护理人员在妇产科工作的时间、职称的关系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46例护理不安全隐患中,因为“三查七对”没有落实到位的情况叫较为严重,占不安全隐患总发生率的53.4%,不安全隐患发生的频率和护理人员出现不安全隐患的比例较高,约为35.85%。结论:制度的严重执行和质量的管理,能够有效地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降低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作者:丛爱芳;姜丽霞;解军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早期双上肢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肌力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早期双上肢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双上肢肌力、上肢功能(FMA)、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CN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肌力0-1级者显著少于干预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少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肌力4-5级者显著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NS显著低于对照组,而FMA以及MBI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双上肢康复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肌力,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海青;刘红霞;迟领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