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肘关节疲劳损伤的MR影像诊断

吐尔逊别克·哈斯木汉

关键词:肘关节, 疲劳损伤, MR影像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肘关节疲劳损伤的MR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肘关节疲劳损伤患者102例,均进行了MR多序列的影像诊断。结果:副韧带损伤和髁炎患者都表现为低信号的韧带增粗、变形,骨性关节炎及滑膜炎等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信号不连续、毛糙。结论:MR影像能清楚地显示肘关节的相应病变,是肘关节疲劳损伤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品管圈提高床旁心电监护仪规范使用率

    目的:探讨提高床旁心电监护仪规范使用的方法。方法:应用品管圈活动优化床旁心电监护仪使用流程。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床旁心电监护仪的规范使用率明显提高,圈员们综合素质也大大提升。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床旁心电监护仪的规范使用有显著成效。品管圈作为科学的管理方法,值得推荐。

    作者:廉赞洁;薛晓梅;朱丽萍;赵霞;马昱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患者7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14%,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泌尿外科患者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治疗的信心,提升其预后效果;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冀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绝经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治疗中的社区护理干预

    骨质疏松症是当前老龄化社会面临的严重公共健康问题。其发病机制与年龄密切相关,属于全身性和增龄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临床病理改变表现为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骨量减少等,轻微损伤或日常负重、运动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脆性骨折、功能丧失,极大地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其对绝经后老年女性的影响更甚,因从更年期开始。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引起骨代谢出现明显负平衡。新生的骨组织减少,丢失的骨组织增多,绝经后10年每年丢失骨量可达5%。为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预防和阻止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13年1月一2014年1月对本社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蒋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阴式子宫加附件切除术在妇科良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加附件切除术在妇科良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附件切除术116例,选择同期经腹行全子宫加附件切除术109例,进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结果:阴式子宫加附件切除术与腹式手术比较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阴式子宫加附件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优于开腹术式。

    作者:李雅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ICU重症监护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ICU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寻求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ICU重症监护病室收治的115例重症监护患者,对于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一般资料进行收集了解,并对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文化程度以及年龄、家属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统计,以采取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患者护理。结果:ICU重症监护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多表现出紧张、焦虑、恐惧和不愿入住等心理状态,其中,不愿入住患者认为入住ICU重症病室会被隔离,并且患者的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与家属之间的关系越亲密,其不愿入住的心理越强烈。结论:在进行ICU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注意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相关原因,采取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治疗恢复。

    作者:郭美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中风患者的护理与预防

    中风是以猝然昏迷,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反以歪噼不遂为主的一种疾病,因其发病骤然,变化迅速,似有“风性善行而数变”之特征,故称为“中风”。西医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初学等多种脑血管疾病,均属于本证论治范畴。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中风病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现就做好中风病患者的护理与预防做一浅谈。

    作者:刘小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两种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格列美脲、格列齐特两种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40例糖尿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格列齐特控制血糖,治疗组以格列美脲控制血糖。结果:显示以格列美脲控制血糖的一组4周内降糖效果比例显著高于以格列齐特控制血糖的一组(P<0.01),提示格列美脲控制血糖效果明显好于格列齐特,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等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均有低血糖发生,少数患者出现眩晕、无力等症状,但无需特殊处理即可恢复,两组的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相似。

    作者:王健;王艳;胡昌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与护理研究进展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急症,也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中常见的异位妊娠为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的95%[1]。但随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B超的广泛应用,近80%的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已显著提高[2],通过保守治疗使患者免于手术的痛苦。保守治疗期间一旦出现异位妊娠破裂可致腹腔内出血,严重时可危机患者生命,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护理上做好保守治疗患者的病情观察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病情观察与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护理观察

    目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从2011年9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80位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与40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方法。结果:在有效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能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祝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参附注射液配合肠内营养对老年胃切除术后营养指标改善的影响

    引言多数老年胃切除患者在手术前已经有基础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手术后,损伤产生的应激及进食限制,使营养物质摄入不足的状况加剧,机体的免疫力更加低下,全身不良营养状态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有可能诱发其他器官并发症,因此临床上会采取各种有效的支持方案来尽快改善患者全身营养及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避免病情复杂化。我院对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67例老年胃切除术后患者给参附注射液配合肠内营养的辅助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宋宝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阴道灌洗时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讨论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阴道灌洗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重要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需进行阴道灌洗患者100例。随机分组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A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时依从性、VAS疼痛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显示护理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98%显著高于常规组92(P<0.05)。VAS评分及治疗依从性比较显示护理干预组其治疗依从性及VAS评分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需进行阴道灌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促进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有重要意义。可明显减少阴道灌洗对其造成的痛苦,显著提高疾病治疗效率及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及降低疾病再次复发概率,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海花;卢阿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子宫肌瘤术后护理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常见的子宫良性肿瘤。多数发生在30-50岁妇女之间,肌瘤周围有纤维组成的假包膜。其与肌瘤间有疏松结缔组织,肌瘤质地较子宫硬切面为灰白色编织状。肌瘤恶变率较低,称为肉瘤变。临床上常表现为: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盆腔包块(与膀胱充盈时较明显,下腹部疼痛,不孕和流产。)子宫肌瘤的处理应根据肌瘤的大小、生长部位以及患者年龄、对生育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若子宫肌瘤较大且无生育要求者或虽肌瘤无显著增大但合并贫血且保守治疗无效者均应考虑手术切除子宫,下面主要介绍行子宫切除术的护理体会:1病人回病房后,仔细听取麻醉师或手术医师交待的术中特殊情况。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整理好输液、排尿、引流等各种管道的通路,注意为病人保暖。一般术中对为硬脊膜外麻醉应去枕平卧6小时。

    作者:麦肯·依达亚提;刁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对90例深度烧伤患者的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对深度烧伤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到2012年收治的90例深度烧伤患者,将90例患者随机的均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一组作为观察组。对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对于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休克期、创面、呼吸道以及心理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对照组患者护理成功的效率为82.22%,观察组患者护理成功的效率为100%,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之间存在明细的差异,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深度烧伤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休克期、创面、呼吸道以及心理的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烧伤创面的再生和修复,有效的提高护理的满意效果。

    作者:史四季;王素枝;刘秀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双语教学的反思

    通过对所在学院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开展双语教学进行剖析和反思,找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旨在为双语教学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段微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配合穴位刺激对中风便秘患者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配合穴位刺激对中风便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112位中风便秘患者,随机的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以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穴位刺激配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在有效治疗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风便秘患者采取穴位刺激配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祝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谈医院管理中的精细化创新性举措

    目前大多数医院的管理仍然是沿用粗放型管理的模式,存在诸多缺点,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和病人的需求,本文针对目前医院管理的现状,提出进行精细化管理并分析了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意义及内涵,医院必须从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重点阐述了医院精细化创新性的管理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并对今后的管理手段提出了建议。

    作者:杜相学;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米力农对终末期缺血性心肌病近期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于缺血性心肌病终末期的疗效。方法:选取入住我院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共58例,按应用米力农与否分为米力农组26例,对照组32例,观察住院期间BNP、LVEF值以及心脏不良事件的结果,探讨米力农对终末期缺血性心肌病短期的疗效。结果:米力农组较对照组疗效较高(80.8%VS56.3%,P<0.05),米力农组较对照组对于患者BNP及LVEF的改善均较高(P<0.05)。结论:米力农可能对于终末期缺血性心肌病的短期疗效具有一定的好处。

    作者:李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改良电痉挛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分析改良电痉挛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于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80名发生抑郁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40名患者。观察组40名患者采用改良电痉挛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方法,对照组40名患者单独使用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在进行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内患者的治疗情况,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治疗效果,记录抑郁症的不良反应。结果:①进行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平均HAMD评分为4.02±1.21,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为6.22±2.03,两组数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10.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改良电痉挛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瞿胜;程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科患儿心理需求与护理对策

    当前,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工作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整体护理要求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儿科患儿也有这些要求。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实施心理护理,对消除不良因素增强治疗信心取得佳治疗效果非常重要。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1]。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本文将以此为依据来分析患儿心理变化并相应提出措施。这个理论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亦称为社交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由于生理需求已讨论了许多,自我实现的满足仅涉及成年人,将不讨论它们。

    作者:王雪英;李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哮喘患儿的舒适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在小儿哮喘治疗中采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2例小儿哮喘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舒适护理方法,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较好,住院时间短,治疗的依从性好,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以生理、心理舒适为首要前提的舒适护理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儿依从性好,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孙瑞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